主旋律文艺作品与廉政教育效能提升的关系探索
2022-11-16张金堆乔金霞
张金堆 乔金霞 王 揽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党风廉政建设是衡量党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廉政教育是加强党风廉政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套制度化、长效化的廉政教育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主旋律文艺作品担负着唤起大众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强化国家凝聚力的责任。[2]然而,从文艺作品的角度提升廉政教育效能的研究与理论还较为匮乏。
一、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内涵解构和价值意蕴
(一)主旋律文艺作品
“主旋律”一词最初是音乐领域的专有名词。据《现代汉语词典》,“主旋律”的定义为“一个声部所唱或所奏的主要曲调”。后来随着文艺作品创作的需要,慢慢引申出了“主要精神”“基本观点”等含义。文艺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简称,指的是借助语言、造型、表演等方式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可用语言、造型、表演、综合四种类型来概括。[3]其中,语言类可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造型类可包括绘画、书法等;表演类可包括音乐、舞蹈等;而除此之外的戏剧、影视等,可称为综合类文学艺术作品。主旋律文艺作品以政治性与教育性为主,以传播真、善、美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当下我国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主旋律文艺作品的价值意蕴
1.本体价值:审美性。 审美也可以称为“审美活动”,是指主体以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事物、品行、现象等客体进行感知或评判的过程。[4]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解构,“审美活动”指的是人类创造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包括人类对美的创作、欣赏、研究、感受等活动。[5]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作是审美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也使得其本身蕴含一定的审美性。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其对美的创作、美的体验、美的内化与美的外化中。首先,主旋律文艺作品是对美的创作,蕴含时代精神、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等内容,文艺创作者以这些内容为创作源泉,通过影视作品、诗歌、绘画、书法等呈现给大众,这些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内在价值都是受众进行审美分析的客体。其次,欣赏主旋律文艺作品是对美的体验,受众在对主旋律文艺作品进行欣赏时,所得到的体验是来自两个不同层次的:一方面,作品本身的美给受众带来了内心的愉悦,欣赏名家画作或观看优秀影片,会使观众得到心灵上的放松与享受;另一方面,由于主旋律文艺作品的特殊性,在欣赏客观内容的同时,还会潜移默化地对受众进行精神上的教育,给受众带来更深层次的美的体验,从而进行美的内化。受众长期以来将在主旋律文艺作品中收获到的美的体验进行不断内化,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举止向时代精神、道德标准靠拢,不断改变自身的行为,最终完成美的外化。至此,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审美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这种审美性会随着主旋律文艺作品的不断创作,不断地发挥其作用,完成从创作到外化的完整循环。
2.社会价值:铸魂育人。主旋律文艺作品是独特的教育资源,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这也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教育使命,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对主旋律文艺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考虑到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坚持社会效益大于市场效益。此外,从学校到整个社会,要意识到主旋律文艺作品对廉政教育的益处。与其他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不同,主旋律文艺作品作为特殊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之一,能够将理性的主旋律教育内容寓于感性的形象之中,在作品传播的同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众进行精神教育。而以宣传主旋律思想为创作主题的影视作品,能够凭借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与丰富的人物形象引起受众的关注,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实现主旋律教育的创新。[6]
3.永恒价值:追求真善美。主旋律文艺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应弘扬时代主旋律,并能够在揭示社会现象的同时鼓励受众追求人间的真善美、积极面对生活。“真”是主旋律文艺作品创作的基础。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作应反映真实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应是对社会事件、历史典故、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练,应做到真实与艺术的统一,即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将真实的故事及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传递出来。“善”是主旋律文艺作品创作的目的。“美”是主旋律文艺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受众动心,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艺术的美,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到感动,从而得到某种满足”。主旋律文艺作品应让受众感受到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意境之美,使受众在心灵得到享受与满足的同时,在思想境界上受到进一步的升华。
近年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主题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在创作与表现形式上力求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向观众展现了建国、建党时期的峥嵘岁月,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大江大河》以改革开放为视角,描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先行者不断探索改变命运的奋斗故事。这些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从一件件真实历史事件或生活小事出发,用细腻的表现手法深入挖掘故事背后蕴含的美好情感,使得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进而受到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的洗礼。
二、主旋律文艺作品对廉政教育效能提升的功用
(一)主旋律文艺作品是廉政教育效能提升的新载体
在我国,廉政教育存在形式单一的困境,主要拘泥于统一授课、开展讲座等形式,内容上缺乏情感关注且单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不足,没有真正起到教育作用。而主旋律文艺作品更贴近受众的生活,用艺术的手段表达主流思想,能够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创作主旋律文化作品时,可以塑造一些典型的廉洁人物形象,深入挖掘主旋律文艺作品与现实中典型廉洁形象之间的契合点,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生动活泼、与时俱进的特点,弥补传统廉政教育单调、枯燥的缺点。这些主旋律文艺作品,可以促进廉政教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廉政教学的效能,成为廉政教育效能提升的新载体。
(二)主旋律文艺作品为廉政教育效能提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廉政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教化作用,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典型廉洁形象,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学习氛围。借助主旋律文艺作品“润物无声”的教育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改变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党员干部长期接受廉洁社会氛围的熏陶,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使廉政教育的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主旋律文艺作品中塑造出的典型人物形象,也能为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促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在工作中发挥清正廉洁的带头作用。
(三)主旋律文艺作品为廉政教育效能提升提供创新方法
新时期我国的廉政教育主要是以单向、单一的说教方式进行的,授课多以听报告、做笔记、读文件等传统方式进行,方式过于单调、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对学习者产生吸引力,影响学习效果的达成。因此,创新廉政教育方法很有必要,需要选取更富有时代精神、更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主旋律文艺作品适应廉政教育方式改革的需求,能为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学习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同时以主旋律文艺作品为载体的学习方式独特新颖,能够吸引大量的党员干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廉政主题的文艺作品,能够为廉政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廉政教育的效能。
三、当前主旋律文艺作品融入廉政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廉政文艺教育资源未能完全开发与利用
在运用主旋律文艺作品开展廉政教育的过程中,对已有的廉政文艺教育资源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挖掘。第一,廉政教育的典型案例未能与时俱进,培训课堂依旧使用传统的课件展示的方式来呈现老旧的事例,在内容上,受教育者反复学习陈旧的廉政案例,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很难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社会热点问题的匮乏,易导致廉政教育的内容空泛,远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此外,当前一些廉政教材缺乏一定的感染力,个别廉政教育的课堂即便运用了视频等资料也只是为了替代文字表达,并没有以生动形象的影视资料为切入点去探究资料中的案例背后蕴含的廉政价值。第二,地方廉政教育资源没有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如一些纪念馆、旧址、美术馆、音乐厅的特殊场馆没有成为廉政教育的常规教育场地,对这些特色廉政教育资源的育人价值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发掘,未能深入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及蕴含的精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参观与欣赏上,并且多数均为学习者自觉或自发的参观。第三,文艺教育资源质量有待提高,较多作品均是老套的剧情“公式化”“雷同化”。所以,当前主旋律文艺作品反映党风廉政的同时,需提高供给质量的多样化和新颖化。[7]
(二)教育者能力水平与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综合分析现下廉政教育,因教育者能力水平与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廉政教育的成效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是教育者在廉政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教育者没有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没能做到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等利用主旋律文艺作品进行分级教学,导致廉政教育的内容相对空泛,缺少一定的针对性,这就使得廉政教育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无法激发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的热情,从而廉政教育的接受度不高。[8]二是教育者对廉政教育的目的认识不够明确。个别教育者在进行廉政教育的过程中失之偏颇,即便上级对廉政教育的创新性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廉政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流于形式,没能积极探索廉政教育的新载体,不能形成廉政教育的氛围与意识,最终使得廉政教育的效果与现实需求产生巨大的差距。[9]三是教育者的廉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当下的廉政教育过于政治化,教育者在进行廉政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存在忽略廉政教育的育人作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廉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四是教育者的廉政教育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漏洞。当前教育者的廉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没有制定可以量化考核的有效方式。由于廉政教育本身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这就使得廉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像其他教育一样能够采取可视化的考核方式,所以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廉政教育后,难以界定教育效果,无法针对该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与调整,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局限在某一个教学误区中却不自知,久而久之在整体上影响廉政教育的效果。
(三)主旋律文艺作品良莠不齐
当前国家相关部门重拳出击整肃“饭圈文化”,可从侧面看出社会上的文艺作品良莠不齐。一方面,文艺创作市场化导向占主导。党风廉政建设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内容上是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的,这也就要求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受众对文艺作品的选择存在认知差异。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文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而受众由于鉴别能力与审美能力不足,易误认为这些低级的作品只要达到娱乐、放松的目的即可,没有考虑到长此以往带来的不良影响。优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能够提升受众的廉政境界,提升受众的廉政素养,对廉政教育教学效果的达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那些粗制滥造、低俗媚俗的作品给受众带来的是庸俗不堪的非主流文化,会影响受众的成长,甚至给教育带来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主旋律文艺作品一旦良莠不齐,就会使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产生怀疑,以至于产生抵触与反感的心理。[10]
四、主旋律文艺作品提升廉政教育效能的实施路径
(一)挖掘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教育意义,创新廉政教育形式
在开展廉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选取能够与当下社会现状结合的、大众化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这些主旋律文艺作品能够反映民族与国家兴衰的历史规律、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传统文化自信与自觉,引起党员干部的共鸣。将这类主旋律文艺作品与廉政教育的环节相结合,思考如何从主旋律文艺作品中汲取廉政教育的教学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作用,融入廉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此丰富廉政教育的教学形式。另外,在廉政教育的结果验收方面,不应只采用简单的、机械化的撰写观后感和心得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脱离了利用主旋律文艺作品进行廉政教育的初衷,无法使廉政教育的效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应结合廉政教育的现状,让党员干部积极发现与探究主旋律文艺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廉洁精神与教育内涵,选取更具创新性的考核方式,如采用小组研讨的形式,党员干部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感悟,且小组研讨方式灵活,能够交流即时产生的想法,以此创新廉政教育的形式,进而提升廉政教育的效能。
(二)利用主旋律文艺作品,增强廉政教育的情感互动
在进行廉政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廉政教育的情感互动是提升廉政教育效能的一个有效方式。有效的廉政教育应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沟通,注重双向的情感交流,根据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对廉政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主旋律文艺作品生动、形象、灵活的特点,便于建立廉政教育的情感互动机制。廉政教育的教育者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传统的廉政教育是通过读报告等方式进行举例的,而利用主旋律文艺作品进行廉政教育,可在举例的过程中,展示画风风趣的短篇反腐漫画,既能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学习,又能构建与党员干部在课堂上、心理上等全方位的情感互动。廉政教育的教育者可以引导党员干部针对反腐漫画的内容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根据党员干部对反腐漫画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或是及时调整廉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或教学顺序,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互动,利用有限的教育时间进行充足而高效的廉政教育,进而提升廉政教育效能。
(三)结合廉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创作特色主旋律文艺作品
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是作用于人的精神观念的生产,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健康和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在实际的廉政教育应用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以清正廉洁为相关主题的主旋律文艺作品数量不多,且前些年许多廉政主题作品只为宣传特定思想,而忽视了作品的内容与质量,并不贴近生活,这种现象在近些年的创作中虽有所改善,但整体上廉政主题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质量一般,并且题材单一,主要集中在影视作品中。所以,在廉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领域的特点,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按照廉政教育的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创作更有特色、更适合教学、更贴近党员干部生活经验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以此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参与性。利用主旋律文艺作品开展廉政教育的形式应长期坚持,拒绝形式主义,可通过作品展览、展播、集体观影等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参与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提升廉政教育效能。
(四)构建廉政教育新平台,营造和谐廉政教育氛围
主旋律文艺作品是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在廉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主旋律文艺作品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来吸引党员干部参与到廉政教育的学习中,让主旋律文艺作品唤起党员干部的学习共鸣,能够为廉政教学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干部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各级教育单位应构建一个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廉政教育平台,运用主旋律文艺作品向党员干部分享多方位的廉政教育信息,增加党员干部廉政信息储备量。同时,应保证党员干部利用此廉政教育平台,进行碎片化的廉政学习。例如,设计开发廉政教育手机App,党员干部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进行廉政教育的相关课程的学习。由于传统廉政教育多是利用统一的时间,在统一的培训地点进行学习,对党员干部常规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利用手机App 进行廉政教育,党员干部可选择自己较为方便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这种党员干部能够自主学习的方式,也有助于廉政教育效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