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活力的有效措施

2022-11-16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阿阳中学马玲玲

家长 2022年29期
关键词:商鞅历史课堂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阿阳中学 马玲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当下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就是怎样促使自身课堂活力得以充分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保障课堂活力。本文就新课标下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活力的有效措施做出探究,以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众多学校与教师开始充分意识到课堂效率的重要性。为切实保障课堂效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形成充分活力的课堂。本文提出了若干种教学方式以教学内容的创新建议,减轻学生的压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一、创设实物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的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历史情境能够进一步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历史情境不但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更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得到充分地调动,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大胆创新,进一步保障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内容。而创设实物情境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探究历史,其不仅能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将书本上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同样能引导学生身临情境中去探索历史事物。

在“开元盛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播放唐朝开元盛世的相关影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李隆基执政初期的领导能力和执政的智慧,看到唐玄宗个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作为一国之君能业精于勤,躬行节俭,礼贤下士,悉心听取他人建议等,将唐朝推向统治的巅峰,并且了解唐朝时期的繁荣社会和伟大文明,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学习欲望。另外,也可以通过李隆基执政后期唐朝的衰败以及安史之乱的爆发等知识,让学生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使学生对唐玄宗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产生好奇,从历史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并形成对历史辩证思维的初步认知,进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随后,教师在引导学观看过这些视频影像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唐朝早朝”的表演创作,让学生扮演各个省份的“大臣”,结合自身查阅的历史知识为“皇上”汇报唐朝年间各自治理区域发生的事情。在进行中国历史统一的过程中,在课本中逐步地导入相关知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能够逐步地缩减,进而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动态的思维习惯,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得以充分体现。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指导者以及组织者的作用,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作为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以往“唯师”的观念,才能真正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当学生遇到了问题或者是没有头绪的情况下,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相反更应当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抛向学生,组织学生自由地进行讨论,互相进行交流,发表自身的意见。甚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比赛,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之所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更主动地探求学习的真谛。这种教学方式更直接,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

例如,第二单元的第八课“百家争鸣局面”,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多元化的时期,各大学派百花齐放,有儒家、墨家、法家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可以用红色的签字笔来进行标注,标注出各学术派重要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各学术派,互相交流沟通,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生动活泼、热烈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运用有效的生产手段,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促使学生主动进入一定的情境,进而获得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比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部分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借助课件播放当时为什么香港和澳门要和祖国分开那么多年的历史事件记录,再将我国为了让香港和澳门回归所做出的长久不懈努力的资料进行展示,并播放香港、澳门回归时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近代和现代的对比,随后以促使学生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香港和高门的回归对我国实现伟大统一的具体意义,深刻感受到香港和澳门是以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学生自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切实将学生当做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把课堂赋予学生,让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必然不会主动的进行学习。因此,为了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探究,转变以往乏味、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印刷术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橡皮以及萝卜等工具,课上引导学生用这些工具进行刻字,随后再使用墨水将字印刷出来,对每一个字从刻到印刷的整个时长,并把学生的作品都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对这个课堂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异常高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在实践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心得。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了解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伟大意义以及发明家的聪明才智。其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个性化教学,激发课堂活力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讲解都应做到个性化与形象化。例如,刘邦和项羽就是一对典型的例子。刘邦心计很强,言而无信,阴险奸诈,但善于体察民意,笼络人心,能屈能伸,很会用人;而项羽有勇无谋,粗鲁蛮横,我行我素,刚愎自用。这二人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说明了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取胜,而项羽失败的原因。在讲述人物个性特征的同时,再对二人外表形象进行描述,并辅助教学挂图或人物肖像、投影片等,或让学生角色扮演,这样就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历史人物及这段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另外,每个人对历史的感知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天生对数字敏感,对于历史中的年份能轻轻松松地背下来,但是却没办法对应事件;有些学生牢记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但是却没办法和年代相对应。因此,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制成趣味动画,并在动画中加入相应的年份,让学生看故事的时候也能注意到年份,久而久之形成记忆;而对记不清历史事件的学生来说,这种动画幽默有趣,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会印象深刻,能加强年份和事件的对应。

五、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激发学生交流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本节课教学目标等将学生分成均等的几个小组,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要科学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设计学生讨论的主题时,应该在本节课学习重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以及团队配合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组内进行友好的交流讨论。历史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历史学习,能让学生在趣味性中学习历史知识,进而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让组内学生进行互动的学习内容或者是课堂问题,将枯燥的历史通过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达。在讲课之前,教师让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商鞅,然后告诉“商鞅”一会对其他人说“谁能把这跟木头扛到教室门口,那我就给他十块钱”,教师准备好木头和钱,让“商鞅”一个一个的开始,有些“商鞅”在其他学生把木头扛到教室后给了十块钱,有些“商鞅”却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在其他学生搬完木头后也没给钱。教师在做完这个游戏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些学生会说“商鞅遵守诺言”,有些学生会说“商鞅没有遵守诺言”,教师可以在这时候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商鞅变法”。根据刚刚的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当中自然会集中注意力,想去了解商鞅在变法前后的故事,在学习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商鞅变法”对战国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以及在课堂上的活动,能体会到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和他人配合的作用。

六、通过问题教学法提高课堂交流

在历史课上使用问题引导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问题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为主,让学生愿意去探索问题。教师设计和提出问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问题导向观念以及思维能力,教师不但要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对知识接收的能力,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分析与整理,这样的提问才可以改变历史课堂的枯燥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

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比如什么是“倭寇”?在明朝嘉靖年间为什么倭寇会这么猖獗?明朝因为倭寇的猖獗有了哪些负面影响?在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抗倭英雄?抗倭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以及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来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历史教学,由点到面的扩大学生历史学习的范围,引导学生朝着教师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问其他学生,但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衍生问题其他学生无法解答,有些大胆的学生就会直接问教师,这时教师就要耐心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敢向教师问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增加课堂的互动率,拉近师生的关系。本身历史知识就比较晦涩难懂,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难理清历史时间线以及发生的历史故事,这样一来历史课堂也不再枯燥,而是在“欢声笑语”中进行,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体会到历史的魅力。

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教育改革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模式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彼此之间进行合作以及探究,让学生能在学习时合作,在合作中进行讨论和思考,共同促进历史知识点的积累以及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戊戌变法”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戊戌变法的结果就是失败,而在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都选择了出逃,而谭嗣同等人选择承担结果,留下了绝命诗。下面请大家以‘我看谭嗣同’为主题,小组讨论对谭嗣同选择赴死的看法”。小组成员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有的认为谭嗣同不应该死,在逃走之后可以继续作斗争,好过白白牺牲;有的认为谭嗣同死得值得,可以鼓励后人继续和恶势力进行斗争,争取自己的基本权益。通过小组讨论以及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为未来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八、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临时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十分关键的改革阶段。首先,由于初中阶段的历史内容相对基础,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文字性叙述,加上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更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其次,教师还应当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采用PPT展示以及视频教学的方式,将历史学科的魅力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最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教师的语言作为课堂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用幽默的语言保障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经验,确保课堂活力得以不断提升,让学生爱上学习,进而保障学生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商鞅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树敌太多商鞅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