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2022-11-16特木尔高力图
特木尔高力图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局,内蒙古赤峰 025150
近年来消费者对羊肉的消费量日益增多,刺激了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促进了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但随着羊养殖数量的增多,羊群饲养密度加大,各种疾病的发生频率和传播能力也逐步提高,这要求养殖场工作人员与兽医工作者做好羊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减少由疾病造成的损失。羊寄生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疾病是反应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和疾病防控水平的重要疾病之一,若养殖方法过于粗放,且饲养管理不当,羊寄生虫病发病情况会经常出现,降低了羊养殖的经济效益。针对上述现状,本文对几种在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综述,以期为羊养殖场在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提供参考。
1 肺线虫病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肺线虫病较为严重,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羊,病羊临床表现为咳嗽,多发于秋季和初冬。肺线虫病的病原主要为网尾线虫属的丝状网尾线虫和圆线虫属的红色原圆线虫,毛样缪勒线虫、带鞘囊尾线虫等也可导致该病发生。
1.1 临床症状
患肺线虫病的病羊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感染的虫种有关。丝状网尾线虫感染羊后可导致羊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分泌大量鼻液等症状,患病严重的羊可出食欲减退,从而导致病羊体重减轻。一般情况下丝状网尾线虫感染不会导致羊死亡,但继发其他病原后可加剧临床症状,从而导致病羊死亡。毛样缪勒线虫感染病羊也十分常见,但对羊的致病性较弱。红色原圆线虫比丝状网尾线虫的致病性要弱,但感染的线虫数量增多也可导致羊呼吸困难,从而导致羊生产性能降低。
1.2 诊断方法
在夏秋两季羔羊出现中度或重度呼吸道疾病时可怀疑为线虫感染,可采用贝尔曼法或粪便漂浮法检测病羊粪便,若观察到一期幼虫或虫卵即可判定。
1.3 防治措施
羊肺线虫病主要通过使用驱虫药进行治疗,可用的驱虫药有苯丙咪唑、左旋咪唑、多拉克丁和莫昔克丁等。在国外,已研制出丝状网尾线虫疫苗,但该疫苗主要应于牛,羊用疫苗仍在研发当中。
2 隐孢子虫病
羊隐孢子虫病主要由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腹泻的原虫病。微小隐孢子虫主要感染羊的小肠,并通过粪口传播的方式在羊群内传播。
2.1 临床症状
4~10 d内的新生羔羊更易感染隐孢子虫患病,临床表现出大量水样腹泻。腹泻后病羊会出现脱水、食欲不振、腹腔扩张等症状。病情严重的羔羊可在2~3 d内死亡,但一般经过治疗或羊饲养管理较好的羊场,在病羊出现症状后的5~7 d症状可缓解恢复。
2.2 诊断方法
羊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方法有多种。可采集患病羊的粪便用改良MZN染色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隐孢子虫的卵囊呈淡粉红色,其他物质被染成蓝绿色。也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病羊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此外,也可用ELIS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的特异性抗原。
2.3 防治措施
目前,羊隐孢子虫无特效治疗药物。在之前的研究中,磺胺喹恶啉、拉沙里霉素和巴龙霉素对隐孢子虫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乳酸卤夫酮在许多国家被批准用于防控治疗犊牛的隐孢子虫病,但小反刍动物使用该药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当羊感染隐孢子虫后可采用止泻、防脱水、防继发感染的治疗方案。对羊粪便的合理处理是预防隐孢子虫的关键,应及时打扫羊舍,用火碱消毒羊舍地面,羊粪堆积发酵后用于农业生产。
3 球虫病
羊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属的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该虫主要寄生于羊的肠道上皮细胞,从而导致羊出现腹泻等症状。有11种艾美耳球虫属的球虫可感染羊发病,但以槌状艾美耳球虫和类绵羊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高。此外,球虫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感染羊的球虫一般不会感染牛。羊球虫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集约化养殖病。
3.1 临床症状
羊球虫病常见于4~6周龄的羔羊,患病羔羊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腹泻、腹痛、食欲不振,从而导致羊出现脱水症状,病羊体重减轻,部分羊还可出现急性腹泻。在羊球虫病暴发时可传染至整个羊群的羔羊,成年羊感染球虫一般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3.2 诊断方法
羊球虫病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饱和盐水漂浮法,采集病羊粪便用饱和的盐水对其中的球虫卵囊进行富集,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3.3 防治方法
羊球虫病的防治应针对整个羊群而并非单只的患病动物,可用地可喹脂拌料对羊群进行治疗,对于患病动物可使用地克珠利进行治疗,对于腹泻严重的病羊应及时补液防止出现脱水症状。在使用抗球虫药进行防治时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可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保证抗球虫药的防治效果,避免球虫出现耐药性。球虫卵囊对高温、干燥和常用消毒药的抵抗能力很弱,因此定期打扫消毒羊舍能减少羊舍内球虫卵囊数量。
4 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可引起患病羊出现营养不良、易患其他疾病,可造成羊的大量死亡和淘汰,对羊养殖危害极大。羊肝片吸虫病与饲养环境中是否存在宿主螺密切相关。
4.1 临床症状
羊肝片吸虫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急性肝片吸虫病常见于晚秋和初冬,患病羊肝脏实质部可存在大量的肝片吸虫幼虫,从而导致羊出现急性出血性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患病严重的羊可突然死亡。患病羊虚弱,黏膜苍白,部分羊可因为肝脏增大出现腹痛。
亚急性肝片吸虫病的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通常不会引起羊的突然死亡,肝实质部幼虫数量也没有急性型的多。
慢性肝片吸虫病常见于冬春两季,患病羊严重贫血,黏膜苍白,肝脏肿大且有腹痛现象,部分羊可出现下颌水肿、腹泻等症状。
4.2 诊断方法
在潮湿的牧场放牧的羊群在9~12月份出现急性死亡可初步怀疑为羊肝片吸虫病,病羊死亡后立即进行剖检,在病羊肝脏发现肝片吸虫虫体即可确诊。也可采集病羊血液进行肝酶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血液检测和血清学检测肝片吸虫特异性抗体。
4.3 防治措施
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消除病羊体内的肝片吸虫,另一个是减少中间宿主螺的数量。可用于羊肝片吸虫治疗或预防性驱虫的药物有丙硫咪唑、硝氯酚、碘醚柳胺、硫氯酚等。可在冬季和春季分别进行驱虫,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的饲料和饮水干净无虫卵等。
5 羊痒螨病
羊痒螨病在多数羊养殖国家中流行,在痒螨感染后绵羊出现掉膘、营养不良等,从而继发其他病原感染或因营养消耗死亡。羊痒螨病是由羊痒螨寄生于羊皮肤,导致羊出现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皮炎。
5.1 临床症状
在羊痒螨感染早期,羊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仅出现不安、蹭痒的表现。随着螨虫数量增多,羊皮肤出现结痂,并随螨虫数量的增加结痂面积逐渐扩大。在疾病早期,结痂出现于羊背部和腰部,若治疗不及时,可蔓延至羊整个躯体。
5.2 诊断方法
可刮取病变边缘处的皮肤,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羊痒螨即可确诊。
5.3 防治措施
临床上患羊痒螨病的羊可采取药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药浴药物有有机磷酸盐、二嗪农或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在首次药浴的14 d后再次进行药浴治疗。药浴前应对羊毛进行修剪,可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当发现羊群中出现患羊痒螨病的病羊时表明整群羊很有可能都被感染,因此同群羊同样需要进行药浴驱虫。预防该病主要是在螨虫活动频繁的季节使用浇淋剂或药物的方式进行预防性驱虫,可明显降低羊痒螨病的发病率。
6 结语
羊寄生虫病是一类在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相关养殖人员和兽医工作者应提高对羊寄生虫的防控意识,防止该病的发生。本文重点对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5种寄生病,包括肺线虫病、隐孢子虫病、球虫病、肝片吸虫病和羊痒螨病进行综述,可看出在日常养殖中,羊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和预防性驱虫工作是预防所有寄生虫病的重要防控手段。因此,养殖户应做好羊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扫羊舍中的粪便,并用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减少羊饲养环境中寄生虫及其虫卵的数量,从而降低羊寄生虫病的患病率。同时保证羊饲料和饮水的质量,为羊提供可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羊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羊的患病率。当羊群中出现患寄生虫病的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寄生虫在羊群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