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爱护心脏,听懂急性心梗发作前的“呼喊”
2022-11-16陈梦媛
■陈梦媛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他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至2030 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至2300万人,其中包括心脏病与卒中。
正因如此,每年的9 月29 日被设立为“世界心脏日”,旨在唤起人们提高对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事实上,心脏病在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AMI)前早有预兆,不要等到来不及时再追悔莫及。
心脏与心肌梗死
心脏由心肌组成,心肌则由两种心肌细胞构成。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会产生收缩,待刺激消失就舒张;另一类是特殊的心肌细胞,它们不受外界的影响,而是有自己固定的兴奋规律,并不断将这种兴奋传导给普通心肌细胞,从而激发整个心脏的跳动。这一切活动的完成有赖于通畅的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则是指因冠状动脉出现阻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这种疾病常由心脏血流量灌注减少、心肌供氧不足等因素引起,患者常有心前区疼痛、呼吸急促等不适。
急性心肌梗死前早有预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出现破裂,破裂后,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内出现血栓,血栓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甚至中断,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如果缺血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比较危重的疾病,甚至会夺走患者生命,需要第一时间到就近医院急诊科进行急救处理。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数日,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促、烦躁、心前区疼痛等冠心病常见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最明显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多在清晨、休息或活动时发生,可表现为持续长时间的不缓解。也有少数患者无疼痛,发病开始就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或者出现意识模糊、皮肤苍白、四肢冰凉、全身出汗、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需要患者及家人引起重视,及时送医。
急性心梗发作的应急处理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100 万人,每20 秒左右就有心梗事件发生。悲痛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如果遇到身边的人突发急性心梗等心脏疾病,该如何应急处理呢?
1.发现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散;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现为腹痛、牙痛、嗓子痛等。疼痛常持续20分钟以上,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
应注意有些患者具有不典型表现,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呼吸困难。
2.寻找专业支持
如果在身边发现怀疑是心梗的患者后,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后送医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在家等待症状消失,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
3.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急救医生到来之前,患者身边需要有人,除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还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助患者:
平卧 患者保持平卧状态,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吸氧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患者保持温暖和情绪平稳。如家中有吸氧仪器,应给予患者吸氧。
药物 硝酸甘油:在排除患者低血压(收缩压<90 毫米汞柱)、严重心动过缓(<50 次/ 分钟)或心动过速(>100 次/分钟)的情况下,可以予硝酸甘油1 片含服,扩张冠脉。
阿司匹林: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只要无禁忌证(有阿司匹林过敏史、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者或血友病),均应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 毫克~300 毫克。
心肺复苏
定位:快速方法——两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双手叠加,用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双臂肘关节绷直,垂直向下用力。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5 厘米~6 厘米。
按压频率:100 次~120 次/分,按压放松时间比1∶1,连续按压30 次。
当然,最好是由接受过心肺复苏训练的人来进行该操作。另外,很多公共场合都配备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如果能够及时使用,抢救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如在街头遇到心律不齐或心脏骤停的患者,附近有AED 时,以下急救步骤要牢记。
1.确认患者有无意识,轻拍重唤。
2.如果没有反应,寻求帮助;拨打120,并取来AED。
3.检查呼吸(5 秒~10 秒)。
4.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开启AED,并按图示贴上电极片。
6.AED 自动分析心率。
7.听从AED 提示操作,电击除颤或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遭遇心梗等突发状况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快速识别,快速施救。建议大众日常可接受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的训练,如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可及时施救,争取救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