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青春片中非语言符号的价值塑造
——以《送你一朵小红花》为例
2022-11-16杨翥鹏张笑晗
□杨翥鹏 张笑晗
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国内现实主义青春片受众居多。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是韩延导演在2020 年导演的一部片子,作为其抗癌作品系列的第二部,受到观众广泛关注。本文围绕作品的非语言意象符号的应用合理性进行解读,并结合作品浅谈其中非语言符号的价值意义。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于2020 年末上映,获得较高票房,鼓舞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电影作品的创作者。导演韩延善于将现实生活加工创作后搬进银幕,作品《滚蛋吧!肿瘤君》及《送你一朵小红花》,其题材围绕癌症患者与边缘群体,将生活细节用镜头刻画出来。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少年韦一航面对癌症虚度生活,在同是癌症患者的马小远出现后,被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感染,两人携手努力对抗脑癌的故事。影片从大量非语言符号中建构形象,塑造价值,更富有现实意义。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首次提出了符号学理论,其阐述“单一符号分为意符与意指两部分,意符是符号的语言形象;意指是符号的意义概念部分。”因此,非语言符号在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美学、影视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很多学者关注到非语言符号的价值,如罗琳梓以影片《芳华》为个例,将共性与个性结合,探索非语言符号的价值意义。总的来说,目前对符号学的研究相对广泛,但是针对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的非语言符号研究相对分散与薄弱。
一、影视作品中的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相较于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在影视传播中的呈现方式有很多,有学者按照其作用的感官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与综合类。也有学者将其分为人体声音类、体态表情类、时距类、服饰类、实物形状类、实物音响类、相对位置类、光色类、气味类等。基于此,结合影视创作的具体特征、声画效能的基本理论,本文将影视作品中的非语言符号分为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与听觉性非语言符号。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人物语音语调、出镜入画动作、色彩灯光、饰物造型等。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包括背景音乐、隐喻性声音、音响。人类用非语言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更能够传达隐喻性的内容,免于创作者在设计创作作品时过于直白地表现主旨情感。因此,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非语言符号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在影视作品中,非语言符号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其本身包含认识与理解世界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表现对世界认识与理解的功能。非语言符号在符号学研究领域大致具有六类表现功能,即补充语言、替代语言、强调语言、否定语言、重复语言、调节语言。其替代语言符号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中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创造出更具深层次意义的作品。
二、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个案分析
(一)影片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1.人物体态动作符号
人物外貌体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了解的第一视觉要素,体态主要是指人的表情、姿态、动作。眼睛的动态走势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无限的,科学家保罗曾指出,面部的喜怒哀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只不过呈现时机与程度不同。这种所谓的“眉目传情”引发的体态语,对影片中角色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在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中,主角韦一航与马小远的眼神中天然带有泪迹,似有似无的眼神交流贯穿作品本身。在马小远与韦一航坐上火车前往青海湖的途中,马小远颤悠地看着韦一航即将晕倒,伴随着火车轰鸣,并未出现只字片语,而是用两人的对视来表现此处所传达的心境。与此类似的处理方式贯穿影片始终,以人物体态的动势,展现马小远与韦一航情感的渐次上升,从两人对立,到两人雨中相拥,相互治愈中两次手背的小红花,再到一起在幻想的世界遨游欢乐。本片舍弃利用类似旁白的语言符号来展现主人公情感的递进,而是运用人物的动作行为来清楚地衔接不同时段下两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有学者研究表明,我们也许能停止有声语言的传播,但不能停止无声语言的发出,人的体态动作是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信息的外化形式,在影视创作层面,通过外在的加工包装呈现在银幕上,使人物更具艺术性。
2.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奠定影片的主体基调,在特定片段传递重要信息,从而唤起观众对影片的沉浸式感受以及对作品主观态度的理解。
《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并没有使用特别压抑的色调来体现主人公的生活,而是稍加对比度,在原有的拍摄环境下,加了一层简单的滤镜。这种画面风格是韩延导演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这种重饱和的画风色彩,能够使观众在含有癌症悲剧题材的故事内容中,平衡内心的情绪。影片中多次出现泛白的画面,导演在采访中也曾指出其有意设计此场景,片中那片湖的出现以及韦一航脑海中看到的白衣女子的背影,使画面视觉冲击力极大,白色在色彩概念中是指光的颜色,展现的是纯洁、永恒。同时,画面中呈现出的更多是模糊、虚幻、不真实的。因此,平行时空的概念也显现在观众的脑海中。
3.饰物符号
电影的饰物符号在电影创作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近几年出现的现实主义青春片中常出现具有指向的饰物符号,如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中的军装与制服,能够体现出阶级与地位,从而根据外在的饰物符号,塑造出更具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中的橘子、口罩等饰物元素符号,丰富了电影的表意内涵,从而展现出更多的思想价值与人文深度。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在饰物符号上也有着设计技巧。从标题入手,导演韩延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红花确实是从影片故事发展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符号表征,它贯穿电影始末,并赋予片名更深厚的意义。“小红花”在电影中明确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大雨中,韦一航向马小远吐露心声,勇敢与积极的态度在这一刻出现在韦一航心中。乐观的马小远在韦一航手背上画下这一朵小红花。这象征着一种鼓励,同时也传递出两个癌症少年的生活态度。第二次是在马小远病床前,韦一航在她手上画下一朵小红花。脑癌复发的马小远没能陪同韦一航去到他们梦想中的地方,失落、无助充斥着两个人。这一朵小红花就意味着两个人互相给予的希望,也许在癌症少年的世界中,缺少的就是这朵象征着乐观积极的小红花。第三次是在平行时空中的羊群,表现的是韦一航终于来到了两人约定的那片湖了。导演安排这样的结尾,用一种积极的画面来展现,无论生活多么苦,只要积极面对,生活就会奖励给你小红花,暗指作者想要将这份勇气与希望传递给观众。
影片中多次出现照片这一符号意象,这在现实主义癌症题材的影片中有着更深层的含义。贯穿影片的青海湖图片,梦中又或是包子店的一个海报,将朦胧的一片湖展现得那样美好,这是韦一航执着想要去的地方,也是他的梦想与希望。青海湖图片的静止与时间的不可控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强烈碰撞,让他们只能用想象去到他们无法到达的远方。类似照片的意象化表达,还有影片中岳云鹏饰演的吴晓昧,他的钱夹中一直保存着那张照片,影片导演采用更加隐晦的方式来表现边缘人物的存在,影片吴晓昧的回忆中没有出现过他口中因为癌症去世的另一半,而是以照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影片通过不同的符号,建构了人物形象及主题立意,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影片主题。
(二)影片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1.音乐符号
电影是一种视听相结合的艺术作品,一部好的作品在音乐的选择和歌词的创作上都与剧情主旨有一定的联系。《送你一朵小红花》的片尾曲是赵英俊谱写的《花》,赵英俊在此前也为电影写过多个主题曲,如《我要和你在一起》《煎饼侠》《都选C》等,带有沧桑烟嗓的声音条件,展现了影片的情感节奏。音乐的歌词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使观众在视听结合的艺术欣赏中产生情感共鸣。这也使音乐独特的符号魅力能够很好地将人的情绪带动起来,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起到了推动作用。
2.音响符号
影视作品中的音响符号分为有声源音响符号与无声源音响符号。有声源音响符号是指配合影视画面内容,进行后期配入的音响效果,具体包括环境音、人物动作发出音等。无声源音响符号在影视作品中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及差异环境下的超现实音响。《送你一朵小红花》以“生命”为核心进行讲述,在影片开头,输液管的滴答声与时钟走针同频共振,导演以此音响设计来展现环境的紧张与时间的紧迫感,“时钟”元素贯穿影片始终。影片的平行空间叙事为影片的音响设计提供更大的空间。马小远与韦一航来到动物园中,漆黑的夜晚,两人坐在一处聆听动物园内的声音,导演并没有运用镜头清晰地展现动物园内的情景,而是强化音响中传递的信息,让人们能够跟随主人公的异想世界在自己的想象中遨游,此处的设计手法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解放观众被视觉传达束缚的想象力,将现实主义环境音夸大化处理,凸显两人的天真无邪,癌症与希望的交织,展现了孩子们对大千世界的向往。
三、现实主义青春片中非语言符号的价值意义
(一)富有“留白”的原生态美学价值
影片中的非语言符号可以清楚地交代出时代背景与主题情感,非语言符号在现实主义青春片中具有指向性的反映现存环境的特征,能够较为隐喻地暗示影片主题与情感导向。影片以一张图片、一片湖作为“入梦”的开始,韦一航曾数次徘徊在梦中,将自己禁锢在本我的世界,马小远的出现带他实现“出梦”。两人敢于面对现实世界,乐观积极对抗病魔。而结尾“再入梦”则是影片给观众的留白,画面中刺眼的白光、虚幻的美景,正如梦境一样。主人公韦一航从内心世界的羁绊,到真实世界自我的死亡,再到理想世界的本我新生,游离于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之中,每次的游离实现自我不同价值,最终与自我和解,达到近乎超我的理想境界。影片采用类似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处理方式,当剧情无法推进或没有新内容加入时,加入“梦世界”“平行时空”等非语言符号,为作品结局创造无限可能。导演并没有用一种极为写实主义的方式表现人对死亡的恐惧,在结尾并未拍摄真正意义上肉体死亡的镜头,而是以一种梦境世界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无限遐想的空间,传递给观众更多的爱与希望。
(二)延伸作品内涵,塑造作品现实意义
韩延导演创作的作品不是单一地表现真善美,观众在其中还能感知到生命无常,命运无助,以及现实世界中那些被生活粉碎的“诗和远方”。非语言符号的设计让影片拥有极佳的视觉、听觉体验,更具有融合性的符号元素拓展了作品内涵的表达空间,让作品的呈现不局限于剧情台词,更多的是关注其中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大众概念中的文艺片大多更注重画面美、故事美、意境美,而生活美是近几年创作者更加关注和研究的。艺术的重要源泉是生活,而艺术又是高于现实生活的,因此,生活美的呈现能够使影视作品实现其社会价值。所谓社会价值是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加入现实社会生活的素材,将其更加艺术化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能够对观众个人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甚至能对社会现存问题进行揭露与改变。
从非语言符号的视角来看,电影本身就是由各个符号构成的艺术作品,面对当前的电影创作环境,电影非语言符号的设计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能够提高作品审美品质与价值内涵,增强作品的传播效果,这也成为当下电影实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