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2-11-16高雄

艺术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课程设计

□高雄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园林和建筑的边缘性、综合性专业,而公共空间设计正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关注程度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探索。

一、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特点与学生层次定位

(一)课程的教学定位与特点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非常关键的课程,在专业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工艺、装饰材料、手绘技法、室内设计制图、室内设计原理及三大构成。其中,施工工艺与装饰材料重点解决的是工程技术问题,手绘表现与室内设计制图重点解决的是设计方案的表现和制作问题,室内设计原理与三大构成重点解决的是设计方案的程序与方法问题。以上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后续课程主要有专题设计、装修预算、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等,这些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保障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良好衔接。

该课程充分结合了各类典型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原则及技能,注重公众的认可与参与,具备公开性、开放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室内设计师岗位所需要的设计项目沟通、设计项目协同合作、设计项目监督和管理等能力。

(二)学生的层次定位

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存在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不好、缺乏自信等问题。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专业技能,对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此,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做出必要的理论讲解,将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设计水平。教师还要合理控制作业的难度与数量,使每次的实训项目都目标明确、不雷同,力求精准、到位,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循序渐进地获得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不同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偏差。

二、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教材,不能把企业与行业的典型案例科学地引入课堂,也不能把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安排不够充分

本课程所包含的知识面十分广泛,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酒店空间、专卖店空间、办公空间、休闲娱乐空间、餐饮空间及商业展示空间等公共空间设计理论知识,还要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进行整体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图的绘制。但是,大多数院校在该课程的安排上课时不够充分,非常紧张,导致学生在未能深入学习某个公共空间设计单元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单一,授课内容大部分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少引入具体的设计案例,导致很多学生难以消化所学内容,进而产生畏难或者反感的情绪。学生缺乏实践、参观、实习的机会,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无法把所学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四)课程设计不科学

课程设计与实际脱离,未依据行业、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设计,授课内容落后、陈旧。例如,某些行业、企业已经淘汰的理论或者技能,一些教师仍然在课堂上讲授。而对于某些新兴的理论或者技能,教师却较少安排专门的课时讲授。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无法体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

三、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七步走”教学模式开发原则

教学团队应依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以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能力为基准,以学生为中心开发课程。首先,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岗位的实际需要。课程的开发不但应当匹配岗位所需技能,而且应当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其次,遵循校企合作的原则。学校应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明确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把学习情境和课程目标融入具体的实训项目中,探索教学模式、教学特点,保障课程整体设计的专业性,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彰显工学交替原则。学校应充分应用实训基地,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到企业一线、施工现场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四、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七步走”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策略

(一)打好理论基础

作为课程整体教学的起始阶段,通常情况下,教师可利用1/3 的学时来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也可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做出灵活调整,主要包括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界定、功能、类型特点、空间设计要求等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各种公共空间设计的应用特性,掌握必要的数据与资料,从设备、家具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熟悉公共空间设计相关标准与规范。

通过纯理论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各种组构设计的框架、公共空间设计要素有清晰的认知,对公共空间设计有整体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优秀设计作品让学生鉴赏,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讲解一种新型表现手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有能力解决空间色调整体效果、窗景和噪音、动线和人流、照明和采光等问题。

(二)“点、线、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设计属于一种感性的表现,不可以墨守成规,而应当去创新、去突破。该阶段主要是使学生对各种空间有所理解与认知,从“点”出发,拓展至“线、面”组合。具体来讲,“点”就是各种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细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出具备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回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线”就是体现各种公共空间设计个体或者局部的装修;“面”就是单类公共空间的功能组合与各种公共空间设计的组合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最新市场动态,把握设计的潮流,拓宽视野。

(三)引入具体的设计项目

教师可以引入与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手绘操作能力等相符的小型公共空间设计项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该环节中,教师一方面应依据教学大纲,为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内容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将行业前沿理念渗透其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实际项目的设计技巧、设计方法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或者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可以使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表现内容、表现方式及制图规范等,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四)应用计算机工具绘制图形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运算及绘制,选取最佳的方案。各类设计信息无论是图形还是文字、数字,都需要经过多次更改、保存,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先设计出草图,然后还用计算机把草图绘制成工作图,利用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结果,快速显现出图形。计算机能够进行图形的旋转、平移、缩小及放大等操作,生动形象地展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针对这一步骤,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项目把设计任务细分,让学生绘制计算机效果图与施工图,掌握相关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

(五)组织学生到一线参观学习与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设计现场或企业一线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设计现场与职业环境氛围。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设计现场或者企业的公共空间设计具体过程如下:绘制出设计图,与业主沟通,在业主确认后绘制出施工图纸,包括给排水、通暖、电气等;通过校对、审核后,把图纸交付给具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到现场进行设计交底,并对设计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协调、沟通。

针对该步骤,教师应当以组织学生参观现场、与负责人和施工人员沟通、让学生现场模拟实践等为主,通过具体的公共空间设计项目,安排2~3 天集中授课,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通过校外合作企业与校内设计工作室,学生可以切身参与到具体项目中,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创新能力,提高设计水平,积累源于一线的设计经验,迸发设计灵感。

(六)让学生复述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设计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公共空间设计行业内部人员之间、行业内部与非行业内部人员之间更好地交流,集思广益,互相了解和熟悉,有助于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沟通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做到清晰明确、礼貌得体。

公共空间设计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所以,设计人员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也应使用一些专业的语言。例如,在讲到色彩时,一般情况下,客户可能会讲道:“这个色彩看起来不好看。”而设计人员可以说:“这个色彩搭配得不协调、不合理。”客户也可能会讲:“这个色彩太浅了。”而设计人员可以说:“这个色彩明度太高了。”

教师在讲述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应做到吐字清晰、规范,使学生能够听清楚、明白。声音要动听、悦耳,态度要友好。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让学生掌握沟通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能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七)巩固提升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其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合作完成设计项目。通过完成各项设计任务,学生能掌握设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等,进而成长为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当注意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与财产安全,避免出现环境中毒、人身伤害等。学生应当熟悉公共空间设计施工现场的业务流程、具体职责、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等各项业务,了解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经济承包、运营管理及工程预算等内容,并且与具体工程相结合,通过反复的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自主分析与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公共空间设计的感性认知,使自身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设计水平。

公共空间设计是设计人员基于公共建筑物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应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审美原理、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营造赏心悦目、科学、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不管何种手段、何种方式的装饰设计,都是为了让公共空间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使人身心愉悦。

本文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为导向,以设计任务为驱动,以校企合作为渠道,以设计的工作流程为根据,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课程内容,亲身参与项目实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用线上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手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案例分析者,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多维感官体验的“轻养”空间设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室内空间设计》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UBA台灯设计
王佳、骆太均空间设计作品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王洋空间设计作品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