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酿酒葡萄“二改四高”轻简、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2022-11-16王海波王小龙王福成邵学东张正文钟晓敏刘凤之

中国果树 2022年8期
关键词:铁丝酿酒养分

王海波,王小龙,王福成,邵学东,张正文,钟晓敏,刘凤之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兴城125100)(2 山东省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3 山东君顶酒庄有限公司)

针对我国酿酒葡萄存在的栽培模式落后、管理用工多,品种单一、缺乏典型性,土壤板结、酸化和盐渍化逐年加重,化肥和农药盲目施用、肥水利用率低,果实品质差等突出问题,项目组开展了轻简、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创新、集成构建了包括“改良品种结构、改良土壤、高标准建园、高光效省力化树形、高效肥水利用、高效病虫害防控”等6 类关键技术的“二改四高”生产技术体系,显著减少了管理用工,丰富了品种结构,减少了化肥和化学农药施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升了果实品质,为我国酿酒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1 改良品种结构

目前,生产中酿酒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导致酒种单一,缺乏典型性,市场竞争力差。因此,选择管理省工、风格各异的适栽优良品种进行品种结构改良,满足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对葡萄酒的高品质、多样化、低成本、高效益需求,是实现酿酒葡萄轻简、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首要任务。

红色品种主要有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黑比诺、西拉、佳美、桑娇维塞、小味儿多和马瑟兰等。白色品种主要有霞多丽、雷司令、贵人香、小芒森、赛美蓉、长相思、威欧尼、白玉霓、琼瑶浆和小白玫瑰等。

2 改良土壤

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覆盖秸秆、黏土掺沙、沙土掺黏、施用碱性或酸性肥料等是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的重要技术措施。

2.1 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即绿肥种植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改土成本低、效果明显的特点。果园生草特别是行内生草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和盐渍化问题,而且能够抑制滴灌引起的根系上浮问题、显著改善葡萄的果实品质[1-2]。

(1)适宜区域或园片。适于平均年降水量>600 mm 或有灌溉条件的酿酒葡萄园。

(2)操作要点。①行内管理。树盘采取人工生草制度,以秋季播种黑麦草等为宜。②行间管理。埋土防寒区行间采取自然生草制度;非埋土防寒区行间采取人工生草制度,人工种草草种多用豆科或禾本科等矮秆、适应性强的草种如黑麦草、鸭茅草、百脉根、鼠茅草、毛叶苕子、三叶草和苜蓿等。一般情况下待草长至30~40 cm 时利用果园碎草机留5 cm 茬粉碎,如气候过于干旱待草高20 cm 左右时留5 cm 茬粉碎,如降雨过多则待草高50 cm 左右时留5 cm 茬粉碎。

(3)注意事项。冬季注意防范火灾,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控。

2.2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减轻土壤酸化和盐渍化、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明显改善果实品质,使葡萄稳产丰产。

(1)有机肥种类和用量。以羊粪、葡萄枝条堆肥、生物有机肥等有机肥效果较好。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分别为羊粪50%、生物有机肥50%、猪粪25%[3]。

(2)施用时期。根系第2 次生长高峰前及时施入有机肥,北方产区为8 月中下旬至9 月初。

(3)施用方法。利用施肥机械将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入25~45 cm 深的土壤中,为避免根系上浮,0~25 cm 表层土壤不能混入肥料。同时为避免根系水平延伸过长造成冬季埋土防寒时根系侧冻问题的发生,施肥沟的位置距离主干30 cm,不能距离主干过远。

(4)注意事项。农家肥施用前一定要发酵腐熟,防止对葡萄造成伤害。

3 高标准建园

3.1 园地选择

温度、水和光照条件是新建葡萄园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还须考虑冬季冻害、霜害、涝害、风害、沙尘暴和雹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

(1)地理位置。葡萄园必须远离污染源,与工厂相距20 km 以上、交通主干线1 km 以上。若距离交通主干线较近,则必须采取种植树木等隔离措施且距离必须在15 m 以上。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4]。葡萄园还需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

(2)气候条件。多年冬季绝对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5~-14 ℃时应考虑葡萄越冬埋土防寒,高于-15~-14 ℃一般则可以露地越冬。

3.2 栽培模式

(1)宽行深沟栽培。宽行深沟栽培模式的定植沟深和宽均为80~100 cm,沟面比行间低25~35 cm,行距3.0 m 以上。为防根系侧冻,可配合采取部分根域限制栽植技术。宽行深沟栽培模式适于需下架越冬防寒的葡萄园。

(2)平畦栽培。平畦栽培模式的定植沟深和宽均为80~100 cm,沟面与行间平或略高5~10 cm,行距2.5 m 以上。平畦栽培模式适于不需下架越冬防寒的葡萄园。

3.3 栽植密度

(1)下架防寒地区。斜干水平龙干形(又称厂形),株距为100~150 cm;行距与叶幕有关,若采用直立叶幕为250~300 cm,若采用V 形叶幕为300~350 cm。

(2)露地越冬地区。株距,若采用单干单臂形为80~100 cm,若采用单干双臂形为120~150 cm;行距,若采用直立叶幕为200~250 cm,若采用V 形叶幕为250~300 cm。在土壤较肥沃、有灌溉条件、植株生长势较强的地区,栽植行株距可适当加大,反之可适当减小。

3.4 科学定植

(1)定植时期。若冬季不需下架防寒,宜晚秋至初冬定植;若需下架防寒,宜在春季地温7~10 ℃时定植。

(2)苗木准备。首先将苗木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 h 或在湿沙中掩埋3~5 d(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且一触即散为宜),然后将接穗留2~4 个壮芽、根系留15~20 cm 进行修剪,不足15 cm的受伤根在伤部剪截,最后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剂等高效杀虫和杀菌剂进行消毒。

(3)定点挖穴。首先拉线定点,然后挖宽和深分别为30~40、20~40 cm 的定植穴,最后将部分土回填至定植穴,在穴中央堆成馒头形土堆。

(4)苗木栽植。首先将苗木根系舒展放到馒头形土堆上,然后向定植穴填土,当填土盖过根系后,轻轻提苗抖动,使根土密接。定植穴填满后、用脚将回填土踩实,使苗木根颈与畦面平齐。栽完后顺行开沟立即灌透水,待水渗下后,用土填平定植穴,最后覆盖黑地膜保墒、提地温并防草。

4 高光效省力化树形

4.1 斜干水平龙干形(又称厂形)+直立叶幕

适于下架越冬防寒葡萄园区,配合采用单篱架。篱架的架柱高230~250 cm,其中地下50 cm、地上180~200 cm;架面设置3 道铁丝,其中第1 道铁丝距地面80~100 cm,第2 道铁丝距第1 道铁丝40~45 cm,第3 道铁丝距第2 道铁丝40~45 cm。主干基部呈“鸭脖弯”形状,主干与垂线呈30°倾斜上架;单臂水平龙干沿第1 道铁丝水平延伸,长度视株距而定;单臂水平龙干上培养3~4 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2 个结果母枝;新梢在篱架上直立绑缚,间距15~20 cm,长度120 cm 以上。

4.2 斜干水平龙干形+V 形叶幕

适于下架越冬防寒葡萄园区,配合采用宽顶单篱架。篱架的架柱高230~250 cm,其中地下50 cm、地上180~200 cm。架面设置2 层横梁,3 层5 根铁丝,其中第1 道铁丝距地面80~100 cm,固定在架柱上;第1 层横梁距第1 道铁丝35~40 cm,长度40~60 cm,第2 道2 根铁丝固定在横梁的两端;第2层横梁距第2道铁丝30~40 cm,长度80~120 cm,第3 道2 根铁丝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主干基部呈“鸭脖弯”形状,主干与垂线呈30°倾斜上架;单臂水平龙干沿第1 道铁丝水平延伸,长度视株距而定;单臂水平龙干上培养4~5 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2 个结果母枝;新梢在宽顶单篱架呈V形绑缚,间距同侧15~20 cm,长度120 cm 以上。

4.3 单干双臂形(又称T 形)+直立叶幕

适于露地越冬地区,配合采用单篱架。篱架的架柱高230~250 cm,其中地下50 cm、地上180~200 cm;架面设置3 道铁丝,其中第1 道铁丝距地面80~100 cm,第2 道铁丝距第1 道铁丝40~45 cm,第3 道铁丝距第2 道铁丝40~45 cm。主干直立,左右2 个臂,沿第1 道铁丝水平延伸,长度视株距而定;每个臂上培养2~4 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3 个结果母枝;新梢在篱架上直立绑缚,间距15~20 cm,长度120 cm 以上。

4.4 单干双臂形(又称T 形)+V 形叶幕

适于下架越冬防寒葡萄园区,配合采用宽顶单篱架。篱架的架柱高230~250 cm,其中地下50 cm、地上180~200 cm。架面设置2 层横梁,3 层5 根铁丝,其中第1 道铁丝距地面80~100 cm,固定在架柱上;第1 层横梁距第1 道铁丝35~40 cm,长度40~60 cm,第2 道2 根铁丝固定在横梁的两端;第2层横梁距第2道铁丝30~40 cm,长度80~120 cm,第3 道2 根铁丝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主干直立,左右2 个臂,沿第1 道铁丝水平延伸,长度视株距而定;每个臂上培养2~4 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3 个结果母枝;新梢在宽顶单篱架呈V形绑缚,间距同侧15~20 cm,长度120 cm 以上。

5 高效肥水利用

5.1 肥料高效利用

根据酿酒葡萄的养分需求规律、土壤供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利用率、目标产量与品质等关键参数确定肥料配方进行施肥,可由公式1 和公式2 计算得出。

生产目标产量果实某生育阶段的施肥量=(生产目标产量果实该生育阶段的需养分量-土壤供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利用率)…………………………公式1

生产目标产量果实某生育阶段的需养分量=生产目标产量果实全年的需养分量×该生育阶段养分需求量的分配比率……………………………………………………公式2

(1)生产目标产量果实全年的需养分量。生产1 000 kg 优质果实,梅鹿辄和霞多丽对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分别为:氮4.67、5.40 kg,磷2.16、3.20 kg,钾3.71、3.13 kg,钙1.79、1.39 kg,镁0.77、0.61 kg,铁43.33、26.86 g,锰5.59、5.05 g,锌1.57、1.89 g,铜6.66、7.62 g,硼1.93、8.37 g,钼1.56、0.22 g。

(2)生产目标产量果实各生育阶段养分需求量的分配比率。酿酒葡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吸收各种矿质养分,对各养分的吸收随生育阶段的变化而变化。①萌芽期至初花期。本生育阶段吸收的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养分的量占全年吸收量的比率梅鹿辄为21%、15%、14%、12%、11%、13%、5%、12%、8%、10%、14%,霞多丽为11%、12%、17%、14%、15%、15%、20%、11%、11%、23%、21%。②初花期至末花期。本生育阶段吸收的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养分的量占全年吸收量的比率梅鹿辄为19%、11%、17%、10%、12%、18%、16%、12%、16%、11%、16%,霞多丽为17%、17%、21%、19%、15%、12%、22%、28%、20%、21%、18%。③末花期至种子发育期。本生育阶段吸收的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养分的量占全年吸收量的比率梅鹿辄为23%、20%、23%、14%、10%、19%、30%、31%、13%、19%、15%,霞多丽为28%、28%、18%、21%、17%、24%、11%、22%、12%、15%、19%。④种子发育期至果实转色期。本生育阶段吸收的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养分的量占全年吸收量的比率梅鹿辄为18%、26%、18%、19%、24%、19%、22%、24%、27%、18%、20%,霞多丽为22%、21%、18%、20%、17%、16%、13%、15%、13%、17%、12%。⑤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本生育阶段吸收的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养分的量占全年吸收量的比率梅鹿辄为13%、18%、25%、22%、22%、15%、14%、15%、18%、24%、18%,霞多丽为9%、15%、16%、13%、21%、21%、18%、20%、26%、16%、17%。⑥果实采收期至落叶期。本生育阶段吸收的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养分的量占全年吸收量的比率梅鹿辄为7%、10%、2%、23%、16%、16%、12%、10%、14%、18%、18%,霞多丽为13%、10%、11%、13%、16%、12%、16%、5%、17%、8%、13%。

(3)土壤供养分量。一般情况下,土壤供养分量氮肥约占果树年吸收量的1/3,磷肥和钾肥分别约占果树年吸收量的1/2。

(4)肥料养分含量。化肥和商品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一般按出厂包装袋上标明的含量或测定值,农家肥的养分含量按测定值计算。

(5)肥料养分利用率。一般是指养分的当年利用率,肥料的养分年利用率(%)=[(施肥区单株果树的年养分吸收量-不施肥区单株果树的年养分吸收量)/单株果树所施肥料中该养分的总量]×100。一般情况下常见肥料养分的当年利用率如下:土杂肥为15%、大粪干为25%、猪粪为30%、草木灰为40%、菜籽饼和棉籽饼及花生饼与大豆饼为25%、尿素为35%~40%、硫酸铵为35%、硝酸铵为35%~40%、过磷酸钙为20%~25%、硫酸钾和氯化钾为40%~45%、复合肥为40%、钙镁磷肥为35%~40%。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运用“541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来确定具体施肥量,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肥量确定方法。

5.2 水分高效利用

根据酿酒葡萄的需水规律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等关键参数进行灌溉。

(1)酿酒葡萄的需水特性。酿酒葡萄植株需水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从萌芽至果实转色需水逐渐增加,幼果发育期是需水最大期,花期和坐果期为需水临界期,果实转色后,需水逐渐减少。

(2)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为萌芽、开花、幼果发育、果实转色、采果后和封冻前等关键时期。根据当时的土壤水分状况决定是否灌水和灌多少水。一次灌水量以湿润根系的集中分布层为宜,一般情况下酿酒葡萄的根系集中分布层为0~40 cm土层。

(3)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萌芽期至盛花期以60%~80%为宜,盛花期至果实转色期以70%~80%为宜,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以55%~65%为宜,采果后至落叶期以60%~70%为宜。果实成熟前应适度控制灌水,应于采前15~20 d 停止灌水;酿酒葡萄落叶后必须灌1 次封冻水,但如秋雨过多或土壤墒情好时可不灌封冻水。

(4)灌溉方式。以滴灌、微灌、小管束流、根系分区灌溉等节水、省工的灌溉方式为宜。

6 高效病虫害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控策略,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按照病虫害种类、流行规律和药剂的抗药性,精准选用化学农药。

6.1 绿色防治

选用抗病、抗虫酿酒葡萄品种,采用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栽培模式如避雨栽培等和农业技术措施;采用杀虫灯、色板、性信息素诱杀、保护和投放天敌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选用微生物、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6.2 化学防治

按照“生产必须、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精准选择”的原则选用化学农药。优先选用酿酒葡萄上已登记或在酿酒葡萄上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品种[5];出口葡萄酒增加对比出口国标准要求选用农药。优先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的剂型。使用农药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安全操作按NY/T 1276—2007[6]规定执行。结合病虫流行规律适期防治,严控施药剂量和浓度,以及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交替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

猜你喜欢

铁丝酿酒养分
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向上生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酿酒葡萄获丰收
青稞酿酒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
两长两短
为什么雨水多了瓜果会不甜
酿酒忘米
铁丝原来有多长
控失肥与控释肥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