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隆子县斗玉珞巴族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例

2022-11-15张潇月

关键词:民居民族艺术

张潇月 范 颖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隆子县斗玉珞巴族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例

张潇月1范 颖2

(1.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2.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四川成都 621000)

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面临着文化交融迭代、自我演化等重大机遇。以文化人类学视域探寻其保护与更新策略,建构与文化人类学“民族文化起源—民族文化发展与演变—民族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紧密耦合的“民族文化溯源—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及价值求证—民居建筑艺术文化物化及符号化”三个层次递进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更新的策略与路径,并以隆子县斗玉珞巴族村民居建筑更新为典型案例。

文化人类学;西藏;民居建筑艺术;珞巴族;保护与更新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我国的“重要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2021年7月,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指出:“生活在高原上的各族群众,长期以来同大自然相互依存,形成了同高原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要突出地域特点,引导激发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联合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作为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利用,通过改造自然环境,营造居所并繁衍生息的重要物质载体,民居建筑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时效性与实践应用价值。

一、国内外民居建筑艺术研究焦点

(一)国外:整体保护观下的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传承

国外关于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的研究领域主要围绕民族社区及聚落、民族社区文化保护、乡村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展开研究,包括了民族社区的传统习俗、生计、建筑、节庆文化保护等。《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充分表达了对多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尊重。在民族社区文化保护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发起IPA(IndigenousProtected Areas-IPAs)[1],通过构建土著人社区来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南美和南亚的民族乡村地区通过建立社区保护区(Community Protected Areas)[2]等措施来保护村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传承;1919年,法国政府通过颁布《原产地保护法令》保护乡村特产;20世纪60—90年代,日本开展了以弘扬民间文化为主题的、依托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工艺、乡土景观等资源的“造乡运动”。日本建筑学者西村幸夫[3]中总结了17个有关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社区营造(参与)”故事。其中,在实践方面,日本以民居建筑文化保护和传承为目的形成了“雪山小町”高柳町案例[4]、岐阜县白川乡合掌造聚落案例。美国注重对乡村历史建筑的综合保护。早期欧洲移民在美国乡村建造的美式乡村民居成为了美国人对乡村历史建筑保护的对象,如对名人故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地点的保护[5],以1853年弗农女士协会对华盛顿总统故居弗农山庄的保护为典型案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开展一系列历史调查、资助乡村历史保护项目,制定了乡村历史建筑遗产及乡村历史景观遗产的登录标准与认定标准,以新罕布什尔州的历史农仓调查、肯塔基州的乡村遗产发展启动计划项目等为例,重新认识农业历史建筑、乡村历史建筑、乡村历史景观等的价值,受到国家、私人或民间保护机构的保护[6]。

(二)国内:建筑技术为主、学科交叉的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研究

因我国西藏处于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较为独特且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国内外关于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研究文本量较少,国内以建筑学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对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展开了交叉学科的研究。索朗白姆等[7]提出西藏传统村落因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极具保护价值,应以保护传统村落为出发点,维持村落鲜明的地域特色,保护传统文化;杨茜茹[8]提出应当充分地挖掘并突出西藏文化特色,建立符合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不同类型且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何泉[9]运用了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环境心理学等方法,试图超越对民居物质形态特征的简单“展示”,发掘蕴涵于藏族民居中的文化逻辑;徐二帅[10]以阿里地区文化内涵丰厚的札达、普兰两县的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着重在微观层次上从文化内涵、单体选址、建筑平面、空间布局等方面对民居建筑进行研究。此外,陈林林[11]、贡嘎·加措[12]、格桑扎西等[13]、陶媛[14]等建筑学研究者分别从建筑空间、建筑文化等角度对西藏民居建筑进行了研究阐述。乔小河[15]对西藏农村的村落空间和民居空间的形成、文化意义以及“安居工程”对当地人们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范颖[16]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对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导向下进行“时间—空间”“过程—事件”维度的研究,提出乡村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等为问题等。综上可见,国内学界注重对西藏少数民族民居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研究之外,逐步深入重视对少数民族民居的演化与更新方面的研究。

二、变革中的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

(一)文化迭代:乡村振兴中民居建筑艺术的更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政策文件多次指出在乡村振兴实施中注重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乡村、民居聚落及民居建筑因其所蕴含独特的自然地理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内涵特色,是民族乡村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对象,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导向的纵向延伸实施,在产业振兴方面,民族旅游业、民族文创产业、民族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等蓬勃发展;在人才振兴方面,回乡创业者、企业下乡驻村者等带来了人才的双向流动等;五大振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带来了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提升,触发了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的迭代效应。所谓文化迭代,是指民族文化沿着一个时间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是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表现。一方面,民居聚落、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艺术价值、保护与传承发展利用价值是历经岁月沉淀而附着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具有时间上的代际传承属性、空间位置上的不可移动属性与空间区域文化生态环境的原生属性。“五大振兴”的抓手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民居聚落与民居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村落的文化空间格局、甚至民居建筑的外观形象与内部功能布局。与之同时,文化振兴不仅仅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并行着现代文化的介入,给民族乡村带来了现代的栖居方式与新兴建筑文化。因此,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民居建筑艺术在“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的选择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建筑文化艺术迭代。

(二)自我演化:对口援藏中西藏城乡现代化与民居建筑艺术的自组织发展

自1980年以来,党和国家共计召开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门研究和谋划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的重大事项,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对口援藏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西藏自治区广大城乡的基础设施条件与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为西藏人民谋幸福,助推西藏发展日新月异。对口援藏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与民族信仰内容涵盖了各省市对西藏的资金援藏、项目援藏、人才援藏等多种形式,充分保证了西藏民族文化的自组织发展状态。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的自组织发展是指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民居建筑艺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自组织现象,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处于有序发展状态的、各要素之间互相协同作用的艺术系统,体现在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既在适应广大群众对现代化生活方式需求的文化语境下,又保持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典型民族性特色、乡土性特征风貌的自我演变过程中,凸显其文化艺术方面独特稀有的价值特征,逐步改变基于传统乡土文化民族语境的生成与存现的方式,逐步实现自我演化,走上了一种传统性保护、历史性传承与现代化更新的重塑路径。

三、框架显现:“时间—空间”“过程—事件”下的“化文为形”

(一)文化人类学“文化三因子”与民居建筑艺术研究的对象与内容耦合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也被称为民族学,主要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17],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马林诺夫斯基从文化结构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因子”学说,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社会组织和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的是文化三结构(图1);吴良镛院士指出[18]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是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之有形和具体的表现。可见,在研究对象与内容上,文化人类学与建筑艺术研究形成了高度耦合。

图1 “文化三因子”结构及辩证关系示意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绘制。

其中,物质文化是指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物质文化产品作为社会生活模式的积淀,经常被用来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构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人造环境的物质性特征使得社会联系的时空延伸成为可能。人类各民族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通过建宅、形村、筑城等形式深刻地改变着大地,养成自身独有的文化,随着岁月的迭代,文化的更新、进化与繁荣也进一步成为培育和生成建筑的土壤,民居建筑成为人类文化表达的显性物质媒介。它既是各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居所空间,同时也构成了本民族文化艺术空间的重要标志。

(二)化文为形:文化人类学与建筑艺术研究的“时空”“过程-时间”耦合框架

潘定智先生在《民族文化学》著述中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文化生态、文化传播、文化系统与要素、文化结构与功能、文化价值”等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民族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边缘化,集历时性与共时性于一体的研究体系。以潘定智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时间维度的文化深度发展演绎逻辑,将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间逻辑关系分为“民族文化起源-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民族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三个纵向序列。其中,在“民族文化的起源”阶段具体对应的是对少数民族原始聚落、原始民居建筑形式及文化内涵的探析;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阶段具体对应的是民族聚落营建艺术、民居建筑空间艺术、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等;在“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再生产”阶段对应的是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文化物化与符号化,以及民族文化的空间再生产。

在此,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与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更新发展实践探索在“时间-空间”“过程-事件”上形成了以“化文为形”为研究线索的、交叉学科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索高度耦合关联(图2)。

图2 研究框架: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更新策略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1. 民族文化溯源:从原始聚落及民居建筑营建谈起

民族文化的起源一般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历史变迁,对其文化溯源主要采用民族学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方法,从历史性、民族性两方面展开,通过对本民族族源、族称的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了解民族文化习俗的形成因素;通过找寻本民族原始聚落的选址营建、选址变迁、原始民居建筑的修筑等探寻本民族先民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习俗,养成民族独有的世界观,提取其生境与文化源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挖掘其民族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文化基因。

2. 特征及价值求证: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与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形成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民族乡村聚落及其人居环境从产生到发展本身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及历时性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结果,具有较长时间的跨度。民族乡村聚落从最初的选址营建、生产生活中逐步改变自然环境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具有了空间的维度。因此,在“时间—空间”的历时性特征下,民居建筑艺术要素应主要体现为民族历史文化要素、地域文化要素和民族建筑文化要素。

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研究中,融入地方性与乡村性影响因素,将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置于“地方”“乡村”的空间维度特质中,分析民族民居建筑艺术受到地域性特征影响的因素而具有的明显特征,对民族聚落选址艺术、民居建筑空间艺术和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解析民族乡村传统聚落空间及民居建筑的独特人文景观价值,探讨民居及聚落背后的文化发展动因,通过探寻民居聚落及民居建筑在历史上的演变特征,是一个对民族民居建筑艺术文化特征及价值求证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3. 文化物化与符号化:民族文化空间生成与再生产

文化具有代际传承特征,在文化的迭代传承、自我演变语境等发展环境下,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演变中实现着自我的生成与再生产,民居建筑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既要体现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的现代性,又要承载民族民居建筑文化与艺术的历时性。空间是社会的空间,民族文化发展决定民族住屋形式演化,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的技术手段在民居建筑艺术的发展演化中起着文化艺术传承与空间技术物化呈现的连接点作用,只有通过技术与艺术手段,将民族文化物化与符号化,生成并活化民居建筑文化空间,方能实现民居建筑艺术的传承与更新。

四、实证研究:西藏斗玉珞巴族民居建筑

(一)实证对象概况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境内珞巴族总人数为4 23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倒数第三位(仅多于塔塔尔族3 544人、高山族3 479人)。珞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没有形成关于珞巴族自身的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在藏文、汉文文献相关记载中,文字资料也极为缺乏,珞巴族的民间传说与相关的藏、汉文献资料就成了我们探寻其族源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料。

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是珞巴族的重要聚居地,斗玉珞巴族民族乡斗玉珞巴族民族村是隆子县下属珞巴族民族行政村,位于海拔约3 100米的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地区,共有珞巴族56户,213人。斗玉村与印控地区接壤、与藏民族等其他民族杂居,是重要的边境村,自然条件恶劣,具有民族文化原真性特征鲜明但濒危性并存的风险。

(二)民族文化溯源:斗玉珞巴族的先民聚落及民居建筑

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珞巴族民族文化是丰富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特色组成部分,其聚落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该聚落是我国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先民遗址是少数民族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保护和开发研究要遵从对待历史遗产的原则。

在斗玉村距离现村落聚居点位置约为2公里的距离,半山腰上遗留着珞巴族聚落遗址,具体年代待考证。在实地参与调查中发现,通往遗址的山路仍然存在,仅能容一人通行,沿山势蜿蜒的山间小道形成了与外界唯一的交通途径。原珞巴族先民遗址坐落在色曲河流域的南山腰平地,遗址地距离河谷的垂直高差约为200米,占据向阳的地理优势,形成地势高爽、背山面水的居住环境。由于山腰的平地建设空间有限,选址建房形成了小聚居的形态,3-5户形成了小规模的聚居空间,现在遗址内仍能见到原民居的残存的石墙,历经风雨之后,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通过笔者团队采用文化人类学田野调研方法进行实地测量,对比建筑空间的尺度可以发现,在同等规模的遗址周围存在一栋尺度较大3-4倍的建筑遗址,呈“一”字形排列(面宽22米*进深11米),可以推测较大体量的遗址为该聚落的公房,又称为“长屋”[19]。长屋的存在反映了在历史上,斗玉村珞巴族先民氏族家庭和家长奴隶制的存在。由此,能实物考证珞巴族部落生活制度的物质遗存变得更加珍贵。在正房一侧有一搭接的耳房,推测为仓库、厕所、或猪牛圈舍等功能,反映了此时的先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从建筑材料上看,所选取的均为当地所产的片石砌墙。据陈立明考证,无论是长屋或小栋房,珞巴族建筑式样均为干栏式,适应珞渝多雨潮湿的气候和环境[20]。斗玉村珞巴族先民遗址的片石砌筑建筑材料选择及构造方式反映了珞巴族先民在迁徙定居的过程中,建房技术水平和认识从干栏式、地居式到夯墙式的进步,加强了遮风避雨的改造促使,提高了建筑的坚固性与舒适度,是适应自然、改造利用自然过程中的进步。

(三)特征及价值求证:斗玉珞巴族的聚落及民居建筑演变

从珞巴族的大量传说、一些生活习俗以及零星的古籍记载说明,珞巴族的祖先经历过穴居与巢居的过程。珞瑜地区山高谷深、多雨潮湿,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珞巴族民众对住屋形式的选择。早期珞巴族住宅按照建筑形式可以分为干栏式和地居式,两种民居建筑形式均反映了珞巴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营建了适合气候特征、方便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的建筑文化习俗。

1. 从珞巴族民居的发展演变说起

(1)干栏式

干栏式是竹木结构的两层建筑,一般位于半山腰的缓坡上,平面呈矩形,珞巴族崩尼部落将其称之为“南塔”。底层架空1-2米,用于堆放柴火、畜养牲口,称为“那贡”。二层住人,称为“郭基”,二层地面接近山坡,门设在背山坡,门外有阳台,不设窗户。屋顶为四坡或双坡顶,用竹席搭铺,上覆盖茅草、稻草、秸秆、棕叶等作为原始建筑材料(图3)。

(2)地居式

地居式,也称“风篱式”,珞巴族苏龙部落称之为“纠塔”,意为不像房子的草棚。“纠塔”为竹木结构,一般位于半山腰的平缓地段,平面呈矩形,四壁无窗,屋顶上铺设茅草。

干栏式和地居式住宅易于搭建,施工便捷,反映了珞巴族的游猎习俗(图4)。

图3 姆热部落干栏式住宅

图片来源:https://tieba.baidu.com/p/2139698176?pn=2

图4 地居式住宅

图片来源:刘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硕士论文《西藏米林县琼林珞巴村空间特征图示化研究》

2. 变迁中的珞巴族民居建筑

2011年始,隆子县斗玉村实施安居工程项目、网围栏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等“八到农家”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村落的人居环境。汉藏式住宅是西藏近年来在安居政策下普遍采用的住宅形式,它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以及内部空间上都遵循了汉族的建筑方式,只是在建筑细部和生活习俗上还保留有藏族与珞巴族传统的特征。在平面布局演变的过程中,斗玉珞巴族民居融合了壁桁式与汉藏式风格的共同特征。

(1)民居的平面形态及功能演变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斗玉村珞巴族民众在完成从山腰择址以及其他高山峡谷地区到到色曲河谷地带集中聚居的过程中,生产方式得到了转变,生活类型也变得丰富起来,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

2011年,安居工程项目的实施,引导村民改厨、改厕,基本实现了人畜分离。新建了大门、仓库、晒谷场、垃圾收集站、洗澡房等公共设施,村民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改善。主房和侧房之间不同的空间关系组合形成了“凹凸型”“一字型”“L型”三种基本类型,建筑普遍比周边道路地势略低,周围以片石围墙进行庭院空间的围合,用以存放农具、堆放木材、饲养牲畜等。院落围墙高度约为1.2米,透过围墙可以看见院落内景,具有半开放空间的特征。

在民居内部布局上,房屋一般为两层,底屋堆放柴禾和作猪圈,二层住人。二层分主室和偏室,主室设火塘,是家人白天活动和夜晚睡卧之所,偏室平时堆放物品,有客人时供客人居住。一般人家在主室外都建有阳台,阳台与地以楼梯相接,人们进二层房间时需经楼梯到阳台后才能进入主室。阳台既是进主室的通道,又是夏日纳凉谈天的场所,还是收割季节晒凉粮食的场地。

(2)民居建筑文化符号性策略:民居的建筑装饰演变

汉藏式民居保留了珞巴族村民的民族信仰与生活习惯,这些文化元素主要表现在建筑装饰艺术上。如将兽骨(牛首等)装饰于正门檐口下,彰显珞巴族男人的狩猎勇武与祈求获得更多的猎物。日月信仰(珞巴族的图腾崇拜中以太阳为父,月亮为母)图腾用在门、窗的装饰图案上门窗的装饰上,门是重点装饰的部位,由布满彩画的斗拱托起门上的檐口,以标识突出入口。窗上也有彩绘装饰,围绕窗子形成一圈方形单色彩绘,窗洞较小,以避妖气。

多数汉藏式住宅都有主房和附属用房之分,并通过直角围合出院子。住房正中为门、对称两侧为窗,白色墙面,屋顶为蓝色或红色铁皮的四坡屋顶,住宅室内为平顶,开窗尺寸较小,整体感觉比较封闭(表1)。

表1 斗玉村珞巴族乡土民居建筑特色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四)建筑艺术文化物化与符号化:民族文化空间生成与再生产

朱良文[21]认为,传统民居从来就是活的。结合“时间——空间”维度的空间生产辩证法来看,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民居建筑空间的精神空间(家族团聚、祭祀活动等)与功能空间(居住生活、家庭作坊生产等)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在进行着居住文化空间再生产。“自然状态下生成、文化发展中驱动演变”是民居建筑艺术原型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文化驱动是指受多元的民族建筑文化、生产生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民居建筑原型“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发展规律,各种具有历史文化印记与场域特征的建筑形式、构件、符号、装饰色彩、材料工艺和建构技术就构成了发展演变中的民居建筑艺术。建筑师将符号学引入建筑领域,认为建筑符号由功能性建筑符号与指代性建筑符号组成,并认为作为功能性的建筑符号给人以直观感受,建筑的含义显而易见。作为人的思想表达的符号,让人从广泛的联想中得出历时性或现代性的文化结论。因此,从时间的维度出发,将斗玉村珞巴族民众的民居建筑符号进行分析(包括民居建筑形态、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及色彩等方面),分为“历史性符号”与“当代性符号”(表2)。其中,历史性符号指的是珞巴族定居生活以来具有民族传统文化风貌的民居风格;当代性符号指的在时间的延展下,受到外来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等居住习俗影响影响下形成的民居艺术风格。

表2 斗玉珞巴族民居的建筑艺术符号特征分析及更新建议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策略一: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介入民居文化空间表征

通过对斗玉村珞巴族群众和藏族群众的现状民居院落空间走访调查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民居建筑设计的功能设计思想“干湿分区”“洁污分区”“闹静分区”与建筑立体形态构成理念“统一与变化”“韵律与节奏”,建筑师将民居平面形态归纳为“凹凸型”“一字型”“L型”三种,影响院落形态较大的因素为居室主体、仓库、厕所与牲口棚三个功能空间的位置(图5)。

从建筑学功能空间划分的角度理解,民居的主体功能为居住生活功能,主要生活用房为居室;厕所属于辅助生活用房;仓库、牲口棚属于农业生产用房功能。由此可见,原斗玉村民居在功能上将居住功能与农业生产功能合并在一个院落空间中,且在院落中较为自由的布局方式影响了院落空间的环境整洁。

图5 珞巴族民居院落空间的形态表征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对大多数村民来说,他们希望未来能够从事旅游接待服务业、边境商贸业,这样的住宅平面功能及院落空间功能是不能满足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转化需求的。因此,对民居院落空间及住宅平面空间的设计与功能、形态的表征成了建筑师对民居空间功能艺术设计上的首要任务。

策略二:表皮形象艺术、现代新材料新技术介入民居外观表征

“建筑师作为一个协调者,其工作是统一各种与建筑物相关的形式、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新的建筑学将驾驭一个比如今单体建筑物更加综合的范围;我们将逐步地把个别的技术进步结合到一个更为宽广、更为深远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设计概念中去”[22]。这对建筑师对民居建筑所体现的文化空间做了艺术设计上的要求,在对斗玉珞巴族民居的文化符号建构中,建筑师采用了建筑符号学中显性表现的设计手法,运用简化、倒置、拼贴、采用现代材料等手法,回归到传统珞巴族民居的场景信息中。

文化唤醒的方式最好是对场景的记忆。在寻求村民对物质环境的记忆唤醒方面,规划师与建筑设计师通力合作,以形态模拟的方式,“地域+传统+记忆+居民”的思路,在民居建筑文化的活化上,坚持从传统中找灵感,从现代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中找方法,结合珞巴族传统民居屋面采用稻草为顶、以竹编为墙、以图腾崇拜为装饰符号的做法,寻求与传统珞巴族民族的形态特征,以追求建筑材料上的模拟找寻对珞巴族民居的记忆,基于传统珞巴民居中以稻草、秸秆等作为屋顶材料的特征,借助现代建筑材料的技术进步与仿生态设计手段,以国内的建材科技公司生产的仿稻草瓦作为替代原始的秸秆、稻草作为替代材料,为项目建成后的实景图片(图6)。

图6 采用现代建筑材料替代、简化、拼贴的珞巴族民居外观形态表征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通过对珞巴族民居建筑文化的挖掘、整理与提炼传统民居信息要素,结合村民对既面向现代生活、又具有珞巴族民居传统风貌的要求,规划师、建筑师共同建构了视觉意义上的斗玉珞巴族传统民居的现代性民居建筑文化空间表征。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人类学理论指引下的西藏斗玉珞巴族民族乡斗玉珞巴族民族村村镇聚落人居环境提升与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更新,斗玉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认可。2015年9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斗玉村2015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斗玉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7年9月,农业农村部将斗玉村推介为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结语

在乡村振兴及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西藏少数民族村寨聚落及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均面临着类似斗玉珞巴族村落的共同境况,如何在发展中审慎地对待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探究。本文在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建构了与文化人类学时间维度延展的“民族文化起源-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民族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紧密耦合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传承与创造性转化运用“民族文化溯源-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及价值求证-民居建筑艺术文化物化及符号化”三个层次递进,以抽丝剥茧的手法对斗玉村珞巴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出实证案例分析,提出并实践了两大策略: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介入民居文化空间表征;表皮形象艺术、现代新材料新技术介入民居外观表征。从实践后反映来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在此基础上以期对当前形势下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更新研究进行方法论与实践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1] SZABO S, SMYTH D. Indigenous protected areas in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indigenous owned land into Australia′s national system of protected areas [M]//Innovative governance: indigenous peoples, local communities and protected areasNew Delhi: Ane Books, 2003.

[2] BERNBAUM E. Sacred mountains of the world [M].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3] [日]西村幸夫. 再造魅力故乡: 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M]. 王惠君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 刘永涛. 日本“造乡运动”对我国民间文化保护的启示[J].电影文学, 2008(459): 116-117.

[5] 张松. 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 MCCLELLAND L, KELLER J, KELLER G, et al.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and documenting rural historic landscapes [z]. National register bulletin, 1990(30): 1-33

[7] 索朗白姆, 蒋其平. 城镇化进程中西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拉萨市贾热村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 32(06): 92-95.

[8] 杨茜茹. 中国西藏的人居发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6): 183.

[9] 何泉. 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10] 徐二帅. 阿里乡土建筑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1] 陈林林. 刍议藏族民居建筑色彩文化[J]. 门窗, 2019 (07): 58+60.

[12] 贡嘎·加措. 藏族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03): 13-14.

[13] 格桑扎西, 索朗白姆. 浅谈藏族民居建筑文化[J]. 城市地理, 2016(10): 248-249.

[14] 陶媛. 藏族民居建筑色彩的文化内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7(05): 33-34.

[15] 乔小河. 时间与空间中的西藏农村民居[D].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16] 范颖. 旅游开发导向下民族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研究[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0.

[17] 吴宗杰, 姜克银. 中国文化人类学的话语转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05): 83-93.

[18] 吴良庸. 广义建筑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19] 《珞巴族简史》编写组. 珞巴族简史[M].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7.

[20] 陈立明. 珞巴族的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J]. 西藏大学学报, 2009, 24(4): 6-12.

[21] 朱良文. 对传统民居“活化”问题的探讨[J]. 中国名城, 2015(11): 4-9.

[22] 吴良镛. 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主旨报告[J]. 建筑学报, 1999(08): 6-11.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trategies of Architectural Art of Tibetan Minority Dwell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Taking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Folk Houses in Douyu Luoba Village of Longzi County as an Example

ZHANG Xiaoyue1, FAN Ying2

(1.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00, Sichuan, China;2. Chengdu Academy of Fine Arts,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engdu 610000, Sichuan, China)

The architectural art of Tibetan minority dwellings is facing major opportunities such as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teration, and self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trategies, and constructs three progressive levels of strategies and path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architectural art of ethnic minority dwellings. These are closely coupled with the process described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from “the origin of ethnic cultur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ethnic culture” to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ethnic cul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cess from “the tracing of ethnic culture” to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the materialization and symboliz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ar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renovation of folk houses in Douyu Luoba village of Longzi County as a typical example.

cultural anthropology, Tibe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rt, the Lhoba nationality, protection and update

J59

A

1672-4860(2022)05-0051-11

2022-04-29

2022-07-08

张潇月(1975-),女,汉族,四川广元人,讲师,学士。研究方向:视觉设计。

范 颖(1982-),男,汉族,四川西充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成都公园城市生态绿隔区乡村社区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C21B109;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立项项目,项目编号:留金美[2021]109号。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民居民族艺术
我们的民族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纸的艺术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