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善举:设计伦理视域下过渡环境设计研究
2022-11-15董岳
董岳
引言
城市环境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样貌的载体,构成了人与物的网络世界。在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设计内涵的同质性、易变性等特征使环境设计千篇一律,出现了以空间扩张为导向的设计趋势。此时的相关学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复兴与创新实践等理念,其价值意义旨在建立一套与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环境空间,以达到宜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生活环境。
环境中的设计之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作用、价值均可从伦理视野和范畴中进行审视与判断。环境设计包括内外空间设计,外部空间设计更为重要。外部空间设计的意义就是让巨大的城市符合人的尺度,将大空间划分为或还原成小空间,并将空间充实得更富人情味[1]。从伦理视角分析环境设计,可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相对具体的框架,影响人们的使用和行为模式,以及生活、休闲和一系列商业投资前景等。一个好的环境设计,不是设计者单纯的职业技能产物,不是开发商的销售盈利手段,而是基于对生活受益者行为的理性分析。
在面对当下和未来环境中出现的多种复杂情况和发展态势,笔者认为,需要具有设计职能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不断共同找寻解决方案,进而使环境通过过渡设计思考转入相对合意、合情、合理的阶段或状态。同时,过渡环境设计这一概念更具伦理性和社会性特征,其以整合的视角去权衡和思辨所出现的社会环境抗解问题,即对没有固定规则、并非一劳永逸,且可能存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优化和设计干预,避免将过渡环境设计单纯理解为物的创造与填充。
一、设计伦理与过渡设计概述
清华大学的李道增教授认为:“物质环境的布局对人的社会行为交往有着深刻的指导性,艺术设计的美感对人的行为方式、生存感知有重要的归属认同性;文脉环境(即社会文化环境)更是对人的生活方式、行为经验、生活水平乃至人的生命周期都有决策性的影响,所以环境设计需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模式。”[2]由此可见,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时,通过考虑文脉环境以丰富和服务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体现了环境布局中所要具备的人文伦理意识,另一方面为过渡环境设计中人与物的关系处理,以及设计中的体验、认同等问题做出指引。从设计的伦理及责任看,设计职能不仅需要技术能力,还需要反思性精神,更需要学会洞悉和估价人的价值的细微差别[3]。
(一)设计伦理
设计围绕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展开,在进行物质与精神生产的同时,设计更考量不同人群的感受。设计伦理作为关注人们生活的重要视角,不仅可以调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存在形式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人工物(建筑/物品)设计实践中的重要立场之一。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曾提出关于设计伦理的三个问题:其一,设计应该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服务,尤其提及第三世界。其二,设计不仅为健康人服务,还要考虑残障人士。瑞典、丹麦等国家早已在建筑或公共空间领域出现针对残障人士的特别设计。其三,设计要合理地利用资源,并提出“为环境设计”的口号。由此可见,设计受不同地域的社会发展、生活方式、分配需要、人伦道德等要素的影响,受众群体的服务层次和需求亦存在差异,这促使设计要更全面地考虑不同群体,并做好相关服务。此外,爱伦·凯(Ellen Key)等人还提倡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新材料成本,设计优质且有节制的物品[4]。李砚祖教授认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可定义为“人学”,物界(人工物)、第二自然、物语、物体系、人与物的关系可定义为“物学”,并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物存在于我们的周边,无处无时不有,甚至多到了视而不见的程度。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认为“自然物”和“人工物”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工物作为合成的,以功能、目标和适应为特征。从日常生活出发,设计者不仅要重视人们生活环境中物的设计,即设计的人工物,而且要重视物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对设计物的认知、描述、阐释,乃至判断等。例如,室外的建筑景观、导视系统、公共设施与装置,室内的空间和软装等。此外,还要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体验与环境的交互关系而形成的生活形态等,即设计的合适、可持续之类的价值分析与判断,亦视为“人学”的侧重。
(二)过渡设计
“过渡”从时空概念上看,可解释为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可引申为“由此达彼”的过程或状态。过渡设计借鉴了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理解抗解问题的社会根源,并将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共同设计置于解决问题过程的核心[5]。每一类问题的出现阶段都可能是另一个高级抗解问题的表现症状,过渡设计提倡建立对应的解决方案,并在固有解决问题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设计参与,协调不同事物间的关系和矛盾,深入理解社会发展动态。过渡设计可以对杂乱、多头、零碎的事物或思维理念进行有序地判断加工和处理,并将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相对理想的设计策略、干预和变更,避免单一逻辑下确认式设计给人们框定了范围,出现设计泛滥、市场投机、分配不公、资源浪费等现象而引发的更多社会和环境问题。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待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和环境,同样存在“过渡时期”与“过渡阶段”。因此,确认式的立场和方式需要改变,并升级为更适合当下或未来的过渡设计方式。
面对中国过去几十年前所未有的城乡变化,以及进入后工业时代的设计转型,需要对不同区域的环境空间不断进行综合考量之后再进行设计,或进行二次开发改造,有区别地对不同区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形态进行动态理解,利用新理念、新技术进行设计干预,以构建相对和谐的设计系统。例如,MOR工作室在荷兰乌德勒支市的一个设计改造项目,是将陈旧的计算机房改造成社区花园,花园内部空间的温度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提供不同的节能方案(见图1)。通过对过渡环境设计的重新考量与划分,并从社会、技术、伦理、文化等视角创建公共领域和新型人际关系,使不同人群能够了解周边环境,进行体验和交流,形成舒适的生活方式,这无疑使过渡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同时,调动设计者和受益者的二次、三次或多次思考、参与和创作,吸引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以突破原有环境中的限制性力量,进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并维持令人满意的关系。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整合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方式,或以过渡设计的思维进行环境再设计的方式。
图1 荷兰鹿特丹市面设计的可持续建筑空间
随着新事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问题的出现,为实现某种目标而探究过渡环境设计的理念与方式,对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服务哪些对象、排除哪些对象,均要有所反思,并慎重思考其所涉及的伦理原则,以处理好环境设计中人、物、技术、社会与文化等的关系。
二、过渡环境设计的伦理表征
“假设我们重新设计整个机构(这是唯一的方法),以批评的方式思考如何管理、以科学的原则处理多样性的变数、以系统的思维建构或预防某种未来会发生的状况。”[6]过渡环境设计中需要借鉴并以此为参照进行设计。通过批判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设计思考或路径,观照和协调日常环境、技术理性、认知素养与人们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基于日常环境
从社会形态和日常环境视角出发,设计并不是一件物在环境中的摆设,而是由许多物品所形成的物序。反映到设计领域,可重新思考人们生活方式的整体过程,而非仅运用单一学科解决问题。在不同城市的环境空间中,日常所见的设计形态和文化样貌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例如,澳门许多老街店铺门面装饰别致,多是店主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和经营特征自行设计的,这种用心的个性设计与其家庭代际传承的经营模式相关,反映出店家在日常生活和经营中的情感态度。反观上海很多社区街道的环境设计,则由管理者统一规划设计,重视基层党建传播、街道历史文化与工业遗产再现,以及社区环境的翻新美化等,以显示社区街道多样化的面貌。澳门和上海两地均通过对日常环境的设计来吸引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带动周围人流和部分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实现生活环境的过渡设计,并与经济、文化发展挂钩。惠特利(Margaret J.Wheatley)和凯尔纳-罗杰(Myron Kellner-Rogers)曾说:“必须学会‘修补’事物使其存在。”过渡环境设计就是对日常环境修补的一种路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环境设计均充斥着人与物的活动痕迹与关系,并形成某个阶段或区域的文化制品,其伦理价值在具体的人工物中得以表现和反映,以佐证设计对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城市空间的再开发和利用来看,当特大型城市的地面环境设计达到饱和状态后,地下空间同样成为交通、运行、体验的载体,对缓解城市人口密度过大、空间匮乏等问题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从地面到地下的环境空间如何进行更好的过渡设计,也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出发点。从设计伦理视角思考过渡环境设计,无疑更能接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与追求。
(二)基于技术理性
技术在环境设计中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意味着过渡环境设计在当下或未来带给人的体验、感官会发生新的改变。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认为:“过渡科学化的发展,制造出了一种危机,人们逐渐丧失了掌握有意义的真实世界的能力,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即真实的生活世界被遮蔽了,导致人们越来越脱离真正生活的这一个世界。”[7]
技术化在城市和居住空间的发展进程中,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城市建筑亮化、导视系统、体验式装置、智能门锁、智能家居等产品均通过技术采集、存储、分类、处理等方式实现智能化、技术化管理。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普及,不仅成为人们存在的背景,而且形成一个互动的环境。例如,环境空间中的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提供和收集用户的行为,而且可以使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操控产品等。由此可见,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塑造实体或虚拟的新环境体验,营造人们对所处环境的新认知。
如今,人们的行为、感知、体验和生活方式在与技术的互动中形成,延伸了人们在环境中的体验。技术作为未来的大趋势,依然需要考虑人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环境设计中如何通过技术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情感关照。例如,设计某一公共空间或公共装置需要根据不同人群来定位,自动识别和判断其需求,并利用技术加以智能化、可视化的呈现与反馈,使得设计物能够契合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拉近环境与人的距离,进而使虚拟技术在与人发生实时互动时,更有温度、更具关怀。因此,仅凭技术是难以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只有通过设计对技术进行合理设置,才能使人们更好地沉浸于环境中。
(三)基于认知素养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于文化认知素养层面,其远比物质功能、技术发展更加复杂。从设计的文化评判性来看,人们的认知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设计文化审美的认知,如视觉形象、娱乐感受等象征层级,并具有一定的引导和体验作用;二是协调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靠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参与来维护。例如,某些高档住宅小区,其物质生活已经是中产或超越中产,但精神文化生活仍然贫穷。住户对小区内公共环境维护的不科学、不理性,实质上是人对环境设计缺少公共伦理道德素养和生活美的评判标准。面对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刺激消费的标新立异,不顾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活习俗,盲目跟风设计,导致出现环境设计主题趋同,有的过于集中使用象征性图案,片面追求奇异的设计,或为了营造节庆气氛,与周边环境设计缺乏呼应性和协调性。这些均导致环境空间的系统性、审美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特征的缺失,以及缺乏对人的关怀和引导。
总之,设计使人们对环境所见、所感以及对物的认知、感受、评价均发生着新的判断。过渡环境设计希望将日常环境中想要解决、传达或建构的意图做到整合思考,解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还需要决策者、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过渡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与文化再造的意义
(一)过渡环境设计与可持续性的关联
从社会思潮来看,20 世纪 70 年代末,就有学者提出环境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观。20 世纪 90 年代,挪威女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世纪末,建筑和设计领域的诸多学者曾提及要关注人居环境科学。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传统方法往往不能很好地发现和解决社会抗解问题。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出要为真实世界而设计,并关注“生态设计”“绿色设计”“人文设计”等具有伦理意识的设计观。基于此,过渡环境设计在过去的理论背景指导下,围绕各类人工物和社会事实问题的解决和设计时,全面系统地观照环境设计中所遵循的可持续原则。
从地域文化的可持续性来看,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区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中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与其所处的社会维持着紧密与持续的关系,是相互吸收与融合的[8]。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被设计的空间亦是存在于社会背景下的某类现象的集合,如环境中的建筑、村落、导视、公共家具设计等,为人们传递的符号特征和文化情感,可视为社会技术脚本的呈现。社会技术脚本关联着设计符号、情感、社会和文化等意义的传播与变化,且内容更为丰富。作为文化实践发生和发展的实体场所,空间物理向度上的形态会产生一定改变,且日新月异的社会景观变化也随时发生在物理空间中[9]。环境中的公共建筑、景观、道路等,室内环境空间中的家具、用品等,则可视为空间或人工物的社会文化制品,其蕴含的特殊设计技术脚本价值反映着文化的可持续性。
过渡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技术的支持,合理地利用技术将有助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改善,并使之成为客观的工具或手段。人借助技术从事的活动可能被界定为认识活动而非实践活动[10]。从当下的设计实践来看,智能社区系统、智能楼宇、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设施,以及室内的“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等技术手段使智能家居产品与环境、人互联互通等,均反映出在设计中利用一系列前瞻性技术,可以解决环境设计中的新问题,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然,单一的技术显然不能站在更和谐的人因关系处理角度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利用。因此,为建构和谐、共享、可持续的生活愿景,科学家和设计者可以观察、研究路线图,对未来做出预测,设计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希望看到的场景,激励处于分布式生态系统中的人们,将理想中的未来变为现实,为所实施的技术路线图的未来功能提供社会背景和心理地图[11]。从人伦立场思考过渡环境设计,能够更全面系统地考虑设计中人与物、人与技术的关系,对协调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有所帮助。
(二)过渡环境设计与文化再造
过渡环境设计需要关注人们真实的日常状态和需求体验。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是沉浸在世界之中的。例如,谢尔本博物馆(Shelburne Museum)的内部空间充满了 19 世纪日常生活中的符号、工具和产品,很多家庭用品有的光鲜如新,有的已经变形,还有的因长期使用而更加美丽,这些家庭用品还有人使用过的痕迹,从而组成了循环往复的日常生活环境。由此可知,任何设计产物都与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相对应,离不开人的参与,不论何时何地,人们总是利用设计来优化和满足人们生活的目标。
从文化再造视角看,兼顾物质层面的功能性和精神层面的人文性,不仅要通过设计使人们生活的环境空间更加便利优美,而且要更好地体现环境空间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文化性和体验性,使人们能够了解历史,用更成熟的手段提升生活品质。过渡环境设计的物理空间和社会建构除了基本功能外,还需要文化对人与环境的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本身作为空间装饰艺术,其建构形式和范围是随人类思维和对象领域的扩展而变化,在伴随某种审美疆域扩大和精神追求深度化的同时,人们对环境的精神追求亦在不断提升[12]。例如,有的街道社区在空间中放置了二维码,人们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得知该地过去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缘由;有的设计者倾向将古代绘画、图册等资料纳入现代人的生活空间。近年来,更多的人将国潮、国风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由此可见,过渡环境设计需要与历史文脉、人文情感等要素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具有亲和力和记忆力的生活场景。因此,过渡环境设计始终强调对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诉求等多元关系的考量与协调,或者说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与人们的经验、认知、思维发生着匹配。
四、过渡环境设计中的伦理价值:设计的善举
过渡环境设计的伦理价值可视为设计中的善举,它还适当地包含着内在与方式的善举。从过渡环境设计视角看,善举在满足了实用和审美等基础功能之后,还需要政策制定者、设计师、人们尽可能地理解设计,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新的生活意义。在满足人们物理的、行为的基础设计之后,便迈向了视觉的、体验的,甚至是经济的、文化的设计,这将是未来社会发展和环境设计的趋势。换言之,设计的人工物如一种语言,与受众者进行交流,让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体验设计,而人们需要以伦理的、批判的观点去审视设计。
设计的本质还是代表着改变,若要发掘其潜力,就需要对设计概念进行延展,除了效能、诚信、独创性和适当性这样的传统美德之外,设计在其他方面的素养依然需要加强[13]353。因此,高度关注人与物可能产生的各种关联,从材料、结构、功能到样式等方面,试图通过设计让每一处细节都成为情感激发的原点,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之所,成为设计的一种自觉和优秀设计的出发点[14]。也就是说,除了对物的把握,情感的、经验的、历史的参照将成为人们营造生活环境最有力的依据。因此,环境作为生活空间的载体,面对众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时,不是一个固定或恒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完善的过程。通过过渡环境设计来连接和增强对现有问题的考量,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不断塑造人们对空间体系、逻辑的认知思维。
总之,与低碳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可持续设计以及绿色设计相类似,过渡环境设计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和伦理意味,其除了采用一些新的设计方式,摒弃了传统的设计模式之外,还提倡用新兴的数字技术,将传统的设计技巧与设计思维相结合[13]250-251。同时,将过渡环境设计与城市转型、社会发展、环境再造、技术应用、文化复兴等多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会更加全面地协调人与物、人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也为新旧环境、城乡环境等内容与形式的过渡发展建构新的逻辑。一言以蔽之,过渡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新思考、新立场、新方式,将过去乌托邦式的心力向着更好的人因环境愿景过渡,对实现未来环境设计中的协调、转型和可持续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