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15张文莲
张文莲
(武汉市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湖北武汉 430023)
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生力军,作为企业主体中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高的群体,高新技术企业是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理论
1.1 高新技术企业界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中最具创新优势的骨干力量,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头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头雁。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内部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包括财税政策、科技创新、投融资、人才等方面。薛雅伟从科创、税收、融资、人才等4个方面构建了政策因素驱动模型,在培育流程和平台搭建方面指出培育路径。王立军对全国部分省市的高企培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其中分析了广东、河南等省份建立高企培育库的措施及成效。黄海滨则提出调整减免税种,财政奖补政策应考虑高企申报成本等建议[1]。
2.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现状
2021年,全市高企总量达9151家,较上年增加了46.21%,是“十二五”期末的3.78倍。“十三五”期间,武汉市高企数量占全省的比重从50.60%提升到60.18%。2021年,武汉市高企数量占全省的比重提升到62.85%。
2021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市高企总数排名第四,前3名分别为深圳(21000家)、广州(12000家)、杭州(10222家);当年净增高企数量(2892家)位列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是杭州(2474家)、深圳(2355家);较上年增长(46.21%)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是西安(36.65%)、杭州(31.93%)。
从经费投入来看,2020年武汉市高企科技活动费用达到620.83亿元,同比增长11.06%。全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年度百强中,高企占有76席。从人员来看,从2018年到2020年,武汉市高企科技人员数量增长了21.57%,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位)的人数增长了22.12%。从研发机构来看,从2018年到2020年,全市高企研发机构数量增长了53.62%,研发机构人员数量增长了41.12%。
从科技产出来看,2020年,武汉市高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占据了全市企业的大半壁江山。专利申请方面,全年专利申请同比增长约12%,发明专利申请占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8.15%,占全市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64.39%。专利授权方面,当年发明专利授权较上年增长约50%,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6.38%,占全市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74.36%。
从企业成长来看,按照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划分,全市高企中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占比近七成,且比例逐年递增,小微企业成为高企主体。2020年,武汉市高企技术收入3842.89亿元,同比增长15.4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1.58%。这表明,在高企培育与认定政策的支持下,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小微企业顺利跨过早期成长阶段的死亡线,有望成长为“小而美”的行业翘楚。
从经济贡献来看,2020年,武汉市高企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4742.72亿元,较上年的4236.22亿元增长11.96%。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032.10亿元,比2019年的4167.27亿元稍有下降,但占GDP的比重为25.82%,比2019年的25.69%略有上升,比2018年的19.91%提高了近70%。数据表明,疫情倒逼企业提能增效,进而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
从发展潜力来看,近年来,武汉市高企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3大产业贡献七成,重点区域、领域的集聚效应显著。2020年,全市高企成交技术合同9846项,占全市41.30%,技术输出能力逐步增强。技术出口总额占全市1/4,技术收入保持逐年增长。吸纳人才数量逐年增加,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各行业的发展空间,高企从业人员数持续高增长。
3.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问题与不足
3.1 武汉企业后备资源不足
(1)市场主体方面。2019年武汉新增市场主体21.78万户,市场主体累计130.13万户,其中企业55.71万户。2019年南京新增市场主体22.56万户,市场主体累计141.95万户,其中企业69.65万户。
(2)企业梯队方面。2020年,武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42家,南京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万家。根据2020年7月28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2019年,武汉独角兽企业4家,排名第九;南京独角兽企业10家,排名第六。
3.2 武汉高企激励政策力度不足
与先进城市相比,武汉市对新认定的高企补贴力度仍偏小。2019年以前,对新认定高企,市级给予5万元补贴,各区匹配5万元补贴。直到2019年补贴标准才提高至20万元,并要求各区1∶1配套,同期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高企认定的财政补贴力度都远超武汉。北京部分区、南京市、济南市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杭州在20万元申报经费补助的基础上,对获得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的企业再给予40万元奖励。对超过有效期后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南京给予30万元奖励;北京顺义区、上海虹口区、上海黄浦区、广州市奖励10万元;目前武汉市的奖励数额为5万元。
3.3 武汉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不足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高企认定的首要和必要条件,知识产权的主要代表就是专利。武汉在专利申请、授权方面的各项指标均与南京有较大差距。另外,武汉企业还未成为专利创造的主体,2019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仅为55.7%。2017—2020年申报高企的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平均值从2.74下降到1.67,下降了39%,其他创新能力指标也呈下降趋势。
3.4 武汉企业成长性不足
销售收入是反映企业实力和成长性的重要指标,销售规模过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高企认定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武汉历年高企申报情况来看,申报企业的销售收入已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17—2020年申报企业的上年度销售收入平均值、中位数都在下降,规模以下企业占比逐渐上升。
4.先进城市高企培育模式与路径
4.1 北京
北京市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实施“科创3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系列政策,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统筹推动中关村“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立法,鼓励创新主体联合打造重点领域专利池。北京市立足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坚持推进创新生态提升和新型城市形态构建,挖掘释放内生动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
4.2 上海
上海市2018年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高企培育库、完善高企培育体系、优化高企培育载体;2021年印发《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办法》,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符合本区高企发展需求的政策。
4.3 深圳
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21年,发布《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助管理办法》(简称《办法》),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促进高企培育和发展。
深圳市以基础研究作为起点与支撑,重视技术攻关,促进大量科研成果不断走入市场,并强调科技金融与人才的支撑;搭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实现了创新体系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
5.推动武汉高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针对武汉市高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短板分析,推动武汉市高企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高企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要站在构筑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科创中心核心支撑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武汉市高企发展,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量质齐升”,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高效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营造一流创新生态,高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着力推动武汉高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5.1 聚焦市场主体培育,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制订“高企倍增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立足于支撑国家科创中心建设,建议自2021年起,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目标不少于1200家;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2000家;将高企数量增长作为各区、各部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强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系统推进高企培育工作。
做强基础研究重大平台。突出“1个东湖科学城、7个湖北实验室、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战略要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聚焦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要求,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谋划建设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移植医学、园艺植物生物学、精细爆破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和谋划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培育引进“根植性原创研发机构”和“源头性研发创新主体”。引导科技创新载体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将研发成果与市场服务、企业孵化衍生、成果转化等密切相连,努力使科技创新载体成为创新型企业的策源地。加强科技、招商等部门合作沟通,努力招引符合武汉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企,对有望成为高企的项目给予针对性辅导和全方位支持,引导推进科技型企业向武汉集聚。
完善高企梯度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持续加强高企培育、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发展稳、后劲足”的高企集群。建立高企培育库,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辅导,积极推荐重点企业进入湖北省高企培育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和高企“双提升”。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发展为高企,支持高企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对首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四上”企业库的高企给予额外奖励。
5.2 聚焦关键产业领域,高效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152+N”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立足全球和国内科技创新前沿趋势,结合武汉“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计划(2020—2025年)”和武汉市“965”产业体系,梳理形成武汉市高新技术“152+N”产业发展体系,即巩固1个核心产业(光电子信息),持续发展5大重点新兴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网络、大健康),重点布局2个未来产业(氢能、人工智能),前沿规划N个其他未来产业(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空天、新材料等),着力推动以上产业领域高企集聚发展、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攻克制约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设立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机制,实施全链条、一体化科研攻关。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会同产业主管部门广泛调研征集、充分论证,筛选出制约武汉重点产业发展、亟需攻克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光芯屏端网”、大健康、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支持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加大工业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传统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等进行改造提升。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发明专利,指导企业开展发明专利布局,建立核心技术专利池。
5.3 聚焦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高位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和东湖科学城建设。以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两大中长期目标,以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为两大支撑,以七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为两大抓手,全面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企对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为2035年全面建成“科学特征明显、科创特色突显、创新活力昭显、生态人文彰显”的世界一流科学城贡献力量。
大力支持各类创新型平台建设。大力支持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加快建设集研究开发、技术中试、成果推广、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依托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网络,紧密结合区域发展、企业需求开展技术转化服务,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向企业转化。
加快引进重大科技创新团队。聚焦重点领域,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创新团队。健全统筹、议事、执行3项机制,针对重点人才诉求量身定制有关政策。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引进人才、培育企业、发展产业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武汉市科技创业天使计划,集聚科技创业团队,整合创业资源,加快培育具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初创期人才企业成长为高企。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助力高企发展。以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金融工作站为依托,引导带动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社会化资本投资种子期、初创期和中期科技创新型企业。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集聚。完善科技保险服务,发挥武汉市科技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实施省、市、银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机制,扩大对科技型企业担保的范围、规模和补偿力度。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认定和培育发展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实现精准招才引智,强化高企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特别是产业发展最前沿、科技创新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武汉英才(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武汉工匠”以及“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人才计划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引进的人才给予重点倾斜。
5.4 聚焦国际市场拓展,高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探索设立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学习浙江、上海经验,依托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机构,积极探索在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国家或地区,建设满足孵化、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力引进等多种功能的“海外创新孵化中心”,以“全球孵化,跨境加速”的创新孵化模式,实现国内园区与海外园区的有效对接和项目、技术、专利、人才、资本等优势资源的有效落地,拓展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版图”,帮助市内企业或科研机构在海外获取创新资源取得明显成效,着力将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建设成为技术领先、人才集聚、示范引领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载体。
推动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培育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对外展示平台,支撑武汉市市场主体更多参与国际技术转移。鼓励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发展。支持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器和企业的合作对接,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加强与海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合作,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吸纳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加强开放式、跨区域技术转移合作。结合武汉市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力度,向沿线国家转移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与中非创新合作中心等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对接,创新合作机制,共建国际技术转移协作和信息对接平台,共同举办国际技术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与国际知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交流渠道,扩大武汉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