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马斯·库恩的“结构”和“革命”

2022-11-14伊恩·哈金

财经 2022年23期
关键词:波普尔库恩科学史

伊恩·哈金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托马斯·库恩著

张卜天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与今天的科学实践相比,《科学革命的结构》(下称《结构》)也许——我并没有说“的确”——与科学史上过去的时代更加相关。

但《结构》究竟是历史书还是哲学书呢?1968年,库恩在一次讲演的开篇强调指出:“站在诸位面前的是一位执业的科学史家……我是美国历史学会会员,而不是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然而在梳理自己的过去时,他越来越显得主要拥有哲学上的兴趣。虽然《结构》对科学史界产生了巨大而直接的影响,但是对科学哲学乃至大众文化的影响却可能更为持久。这也是我在撰写本文時采取的视角。

“结构”和“革命”都被理所当然地置于本书的标题中。库恩认为,科学革命不仅存在,而且还有一种结构。他精心阐述了这种结构,并为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指定了有用的名称。他有创造格言警语的天赋,那些名称已经获得非同寻常的地位;虽然一度晦涩难解,但如今有些名称已成为日常用语。各个节点依次为:常规科学(第二至四章);解谜题(第四章);范式(第五章),这个词在当时还很冷僻,但库恩使用之后已经变得平常无奇;反常(第六章);危机(第七至八章);革命(第九章),确立一种新的范式。

这就是科学革命的结构:先是常规科学,具有一种范式,致力于解谜题;然后是严重的反常,导致危机;最后是通过一种新范式来解决危机。另一个著名的词没有出现在各章标题中:不可公度性。这个词意指在革命和范式转换的过程中,新旧观念和主张无法进行严格比较。即便使用了同样的词,其含义也发生了改变。而这又引出了这样一种观念:新理论被选出来取代旧理论,与其说因为新理论是真的,不如说是因为世界观的改变。本书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思想作结,即科学的进步并非单纯直线地通向唯一真理。这种进步更多体现在远离不太恰当的世界观,寻求与世界的互动。

历史学家抗议说,历史并不是这样的。但正是凭借着作为物理学家的直觉,库恩找到了一种简洁而富有洞见的通用结构。这种对科学的描绘是一般读者能够理解的。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检验。科学史家可以考察其专业领域中的重大变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库恩的结构。不幸的是,一批持怀疑态度的学者对真理概念本身提出质疑,使它遭到了滥用。而库恩并无此意图。他热爱事实,追求真理。

在库恩之前,卡尔·波普尔是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我是说他拥有最多的执业科学家读者,并且获得了某种程度的信任。波普尔成长于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时代,这次革命使他意识到科学是通过猜想与反驳而前进的,“猜想与反驳”也被他用作一本书的标题。波普尔声称,科学史例证了一种说教式的方法论。我们先提出尽可能可检验的大胆猜想,然后不可避免会发现它们的缺陷,进而反驳,最后提出一种与事实相符的新猜想。假说只有在可证否时才称得上是“科学的”。在20世纪初的伟大革命之前,这种纯粹主义的科学观是不可设想的。

库恩对革命的强调可被视为波普尔反驳论之后的下一阶段。库恩本人用“发现的逻辑或研究的心理学”来说明反驳与革命的关系。两人都把物理学当作所有科学的原型,都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然而今天,科学看起来已经非常不同。2009年,人们以极大的热情纪念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书籍、表演和庆祝活动的洗礼,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物种起源》是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科学著作。而《结构》对于达尔文革命竟然没有提及,这着实令人惊讶。既然生命科学今天已经取代物理学成为科学的主角,我们必须追问,达尔文革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库恩的模板。

最后要指出的是,如今“革命”一词的用法已经远远超出了库恩的设想。这既不是批评库恩,也不是批评一般公众,而是意味着我们应当仔细阅读库恩,注意他究竟在说什么。

(本文摘自该书“导读”,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拟;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波普尔库恩科学史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失落的大师:卡尔·波普尔
波普尔政治哲学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
布莱克·库恩
库恩集团收购蒙大拿公司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
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库恩
《江泽民传》作者库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