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
2022-11-14程伟聪
程伟聪
(龙岩市汇金招标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一、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性
国有企业实施内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确保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开展,在保障资金安全、完整的同时,提高经营效益而制定与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内控机制的构建与其资金、资产等资源信息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在内控管理控制环境方面,国有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其组织结构、管理阶层等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实现对岗位职责与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通过完善内审工作与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内控效益。在风险评估方面,国有企业通过合理地设置风险评估目标,对目标任务进行合理的分解落实,实现对风险的全面评估,采用针对性、科学性的风控措施有效应对国有企业经营问题与困难。在经济活动控制方面,结合评估结果对风险成因的深入剖析,进而制定有效的内控措施,提高经营管理的有效性。
二、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内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足够强烈的内控意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内控工作重要性的正确意识进而未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内控管理理念与内控措施,不利于内控管理效益发挥,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内控成本负担。或者是缺乏全局性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对内控风险的积极控制与预防,甚至消极对待内控管理工作,导致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二是缺乏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这是国有企业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难以全面发挥内控管理的重要价值。岗位设置与职责安排不相容,使得企业内控出现较大缺陷,难以充分发挥内控体系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财务内控过程中,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极易滋生违规操作与违规违纪行为。国有企业在制定内控管理制度过程中,缺乏对其经营实际与市场形势的综合分析,在内控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缺乏必要的合理性,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造成了较大影响。三是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在监管机制设置方面不够格重视,落实力度不足,尤其是监督执行的缺失严重限制了审计工作有效性发挥,难以实现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风险控制等财务内控的有效管理,内控评估等信息反馈不准确、不全面,监督评估标准不合理也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作用的发展产生极大限制。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在管理会计与全面预算等新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威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国有企业大多属于规模效应企业,其管理链条较长,许多资产集中在了子公司以及相关企业管理当中。而其间的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缺位,不及时,导致了财务数据时效性不足,财务管理效率较低。虽然有国有些企业应用了相关软件进行财务管理,但也仅仅发挥了计算方面的应用价值,对于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涉及较浅,更别说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这也是限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提升的重要问题。二是债务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收益出现了较大波动,在自主创新方面有着较大的不足,加上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资本结构、组织结构都缺乏足够的合理性,大大增加了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尤其是发展受阻或者是资金体量较小的国企在改制之前则背负较高的负载率。其资金来源主要以资产抵押为主,在资金转贷方面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投资与融资的效果都差强人意,无法实现较好的经营效益,使其在不断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三是缺乏完善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缺乏合理的统一管理平台设计,管理流程不规范等都是许多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导致了资金归集与集中管理面临较大困难,进而导致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与资金损失。加上各部门或者各子公司及各分公司参与资金管理的积极性也不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有效推行。除此之外,资金集中管理体系不完善,未能对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进行充分明确,使得各个部门的资金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保障资金集中管理措施的充分落实,甚至导致项目资金短缺,而其他方面资金预算过剩的问题。
三、强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
1.全面提高内控意识,加强内控体系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想要提高内控管理效益,首先需加强对内控意识的全面全员提升,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实现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生产等内控管理的全面控制,实现有效的内控管理。对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在全局上树立内控管理意识,提高重视,积极鼓励引导全员参与内控管理,自觉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同时加强对内控制度体系的有效完善,包括财务、人力等组织制度,以及包括责任、监控、评估等风险管理机制,为国有企业营造浓烈的内控环境氛围。通过加强对自身组织结构、生产流程、业务流程等的合理优化,大大提高内控机制的合理性,避免出现组织职能混乱而导致内控风险。
2.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监督体系,提高内控管理效益
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其实施内控管理的重要保障与支撑,能够为国有企业内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有效保障,同时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合理化。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借助有效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与处理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内控风险的有效防范,确保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完善监督管理下实现对各部门人员有效约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失误而导致经营风险。
3.建立完善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全面内控风险控制
国有企业有效内部控制管理需要加强对整体内控风险的防控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奠定内控体系坚实基础。首先,国有企业内部应建立起标准、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以部门为单位成立风控小组,实施全面的风险内控管理。及时优化调整内控风险管理内容,提高内控工作的实际效应,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各类经营分析问题和安全隐患。其次,采用多元化的风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内部风险概率,有效规避高风险经营,提高国有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障国有企业各项业务与内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建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不断优化风险评估。通过加强对内控风险控制实施的有效评估,实现对风险要素的准确识别,强化国有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水平,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异常情况分析控制,总结内控风险规律,加强对异常状况的实时监督,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国有企业较大损失。
4.优化监督评价体制
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制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推进,所以国有企业需要联系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具体经营情况来合理建设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制,做好内部岗位以及员工具体权责义务的划分工作,注意细化相应责任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需要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不可安排财务部门负责,需要直接归属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约束,保证审计过程的公正与合理。在具体监管环节如若发现问题需要立即向上级领导反映并责令改正,防止由于员工间职责不清而导致互相推诿等问题,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此外,还需要充分运用起实际评价所得结果,为后期企业决策的制定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并且还需要及时公开评价结果,让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监督工作当中,优化内部奖惩制度,如若在项目推进环节发生错误,务必要立即进行责任追究,防止有违规违纪的行为出现。不仅如此,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其公正、严肃与合理,需要一视同仁,禁止有包庇的行为产生。
(二)强化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
1.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是要树立全局信息化理念意识。必须加强对业务、财务管理流程的重新梳理、优化,实现有效的结构优化、重组,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二是要构建有效的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对企业会计科目、核算标准、业务流程等的统一管理。通过将企业会计核算等所有财务工作交由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协调完成,能够大幅提高国有企业整体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三是要加强业财融合力度。借助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及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信息高度共享与有效协调,有效缓解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业务与财务之间密切联系,化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财务风险。
2.加强对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一是国有企业应在合理范围内,以及经营管理等允许情况下实现合理的规模增长,以应对新经济时期下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接管与运营。国有企业应对其内部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模块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此方面的优势进行引领与带动,提高国有企业发展效益。二是加强实现国有资本运作市场化,并且提高其运作水平,借助市场调节功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完善的资本投资运营管理平台,为国有企业资金与投资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以此提高国有企业资本化运作水平,有效平衡投资与负债率。三是不断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推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合理利用国有企业现有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开端,为有效应对债务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3.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强化资金集中管理
国有企业想要实现对资金有效集中管理,必须首先制定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方案与预算编制方案。国有企业需结合运营协调工作分析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利用,来实现对国有资金投融资、税务筹划等有效管理与控制,更快地实现管理成本优化,提高资金管理效益的同时,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准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要求国有公司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标准来制定相关方案,构建完整、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为生产经营提供相关方案依据。在完成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化选择的基础上,构建完善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体系,并且重点需在组织结构与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全面落实管理制度,通过对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方式的有效调整,提高国有企业各部门、各子公司及各分公司之间协调适应性。通过对经营管理工作流程与财务管理责任的明确划分,使各个员工明确自身管理职责,落实奖惩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对资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助推国有公司实现和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效益,化解资金运作风险。
4.构建起合理的财务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
要想有效提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则应当要合理构建风险防控以及预警机制,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解决。首先,需要对国有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监管责任予以落实,促使每一部门以及员工均能够落实自身职责,提高其监管财务风险的意识。其次,需要定期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观察其有无存在潜在的风险,最大限度避免风险的出现,保证其一直处于可控范围。此外,在国有企业运营与发展中应当要将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科学开展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全方位预测国有企业运用环节中的不同风险问题,如若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财务风险发生。
四、结束语
综述可知,面对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国有企业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使得国有企业能够有效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进一步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越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是为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战。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必须加强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重视,深入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与关键性,进而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对存在的内控问题与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剖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内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协调配合,共同提升,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