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环境分析
2022-11-14王晓芳
王 霞,王晓芳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沿线国家之一,且与中国新疆地区接壤,两国边境线长度约1100千米,这为中国企业对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投资伙伴,2017 吉尔吉斯斯坦外来投资总量第一位即是中国,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机遇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对外投资经验不足,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面对风险的解决能力也有待加强。因此,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环境具有迫切的现实背景,对于扩大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直接投资、密切两国的经贸合作、带动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一)投资整体呈现出向好发展的趋势。
1995-2017 年间,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累计直接投资23.17 亿美元,其中2004-2015 年中国对吉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均持续快速增长,直接投资趋势稳定且增长强劲,而2017 年中国在所有对吉尔吉斯斯坦直接投资的主体中位居榜首。截至2017 年底,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共有3107 家外企,其中中资企业是574 家,位居仅次于俄罗斯的688 家的第二。由此可见,中资企业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投资来源之一。
(二)投资项目主要涉及工程承包和产能合作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加速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贷款项目的发展,涉及的主要领域为工程承包和产能合作,这些项目均有助于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并减少其对部分进口产品的过度依赖。其中规模较大的项目有:工程承包方面如新疆特变电承建的比什凯克热电厂改造工程、中国路桥承建的南北公路修复工程;产能合作方面如紫矿业集团开发塔尔德布拉克—左岸金矿项目、中国黄金集团开发库鲁-捷盖列克铜矿项目和开发布丘克金矿项目。
(三)投资区域和领域上不断扩展
一方面从投资区域来看,投资区域呈现不断扩大态势。前期中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地区的投资,如今扩大了对其他地区的投资,目前除了少数地区,如比什凯克、楚河州、奥什,之前并未涉及的一些地区的投资都在逐渐展开。另一方面从投资的领域来看,投资领域也更加多样化。投资领域开始逐步涉及服装生产、建筑材料生产、加工和销售及食品加工等诸多行业,不再局限于一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矿产开采与深加工、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另外投资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投资模式全面升级,形成了低风险、更集中、更多维的投资新格局。
二、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环境分析
(一)投资环境的分析方法
本文所运用的层次分析法(AHP)是20 世纪70 年代美国运筹学家Saaty 提出的,该方法首先把一个最终要解释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然后把最后层次中的每一项再分解为多个因子,再接着把所有因子进行比较,得出表示对上一层影响程度大小的各个因子的权重,最后建立分析模型。
将层次分析法用于研究本文所讨论问题的具体做法为,在所需解释的最终问题投资环境的基础上首先分解下一层指标,接着在最终分解指标的基础上得出多个因子;然后依据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得出各个因子的权重,即是对最终问题的影响程度;最后结合每一个因子的评分标准得分和因子的权重,来说明需要解释变量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对投资环境更加客观地认识。
(二)投资环境模型的建立
投资环境是指根据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分析得出的投资状况评价,一般主要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政治等方面的因素。投资环境模型得建议越合理,越能保障最终解释问题的客观性,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否合理。基于以上特点,本文借鉴刘优(2020)年的研究结果,主要从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四个方面建立投资环境模型,进而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环境进行衡量。
1.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一般包括自然资源状况、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地理位置特性等。
位置便利性方面,吉尔吉斯斯坦一方面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接壤的边境线长度约1100 千米,这给中国企业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投资区位条件。
自然灾害范围及强度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以地震,塌方和洪水为主,而且干旱,沙尘暴,雹暴,暴风雪也经常发生。吉尔吉斯斯坦为应对这些突发灾害,专门成立相关的部门去负责救灾和减灾的工作,与俄罗斯的灾害管理模式一脉相承,在发挥应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的决策作用和保护本国全体国民,领土和企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看出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灾害情况在多地区还是普遍存在的。
自然资源方面,吉尔吉斯斯坦的煤、汞、锑矿储藏和矿产资源都较丰富,且目前其境内得到工业开发的仅是部分矿产资源。同时因其境内流湖泊众多,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在独联体国家中居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之后。另外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植物丰富多样,仅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就有1600 多种,草本植物更是多达3000 多种。由此可以看出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2.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主要从政权的更替速度、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政府腐败情况等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性。
政权更迭速度方面,吉尔吉斯斯坦从1990 年到2020年三十年来共经历四位总统,每届总统的更换多是非正常的政权更替。2020 年的议会选举同样引发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最终以现任总统辞职,萨德尔·扎帕罗夫出任代总统一职收场。由此可见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更迭速度较快,政局相对不稳定。
政策稳定性方面,吉尔吉斯斯坦1991 年获得独立以来,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国际上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对邻居国家主张外贸自由化,多年来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促进外来投资。
政府腐败程度方面,由于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虽然该国制定了以期清政的《反腐败法》,然而不能有效保证法律的执行,并不能有限控制寻租与不作为的现象。据最新国际反腐败非政府组织发布的2018 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排名得知,吉尔吉斯斯坦排名132 位,得分29 分,表明国内腐败比较严重。
3.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一般指社会系统的严密性,主要通过投资法律环境、劳动力状况和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来衡量。
投资法律环境方面,法制不健全是中亚国家的普遍现象,吉尔吉斯斯坦也不例外。为改善投资环境,吉尔吉斯斯坦也一直在努力,如2003《吉尔吉斯斯坦外资法》的通过,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投资和扩大投资者权限的保障。但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进出口规模、吸引投资优势等先天条件不足,想要得到明显的改善仍然需进一步加强。
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方面,用来衡量的指标是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人口的人均GDP。据统计2000-2020 年来吉尔吉斯斯坦的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到2020 年吉尔吉斯斯坦的这一指标是60,而中国是67。就业人口的人均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除以经济体中的就业人口总数,因此这一指数可以反映劳动力的质量,2000-2019 年吉尔吉斯斯坦就业人口的人均GDP 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19 吉尔吉斯斯坦的就业人口的人均GDP 是13,887。
民族宗教信仰方面,吉尔吉斯斯坦是多宗教国家,主要教派有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犹太教和佛教等。吉尔吉斯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教派。
4.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由于独立初期实行封闭的发展政策,加之国内改革过于粗狂,使得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曾经出现骤降的情况,好在近年吉尔吉斯斯坦优化了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增幅较低但已经产生了经济增长态势,工业生产也开始了恢复性增长。然而据吉尔吉斯斯坦财政部的预测,由于工业和服务业产值下降,建筑和农业增长速度放慢,2020 年吉尔吉斯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5.3%左右。可见,目前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收入与消费水平方面,可引用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DP 来分析。近20 年来吉尔吉斯斯坦的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DP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达到5,470.8 美元,这一指标2019 中国是16,784.7美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吉尔吉斯斯坦的消费水平相对于收入来说并不高。
融资环境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多数银行均普遍存在规模小、贷款利率高的特点,因此难以满足中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不仅如此,其股票交易市场规模同样不大,截止到2018 年交易中的企业也仅仅是14 家。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吉尔吉斯斯坦近年来的贷款利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仍然较高,其中2019 年的贷款利率百分比是19.0,中国这一数据是4.3。
通货膨胀率方面,用按GDP 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年增长率衡量的通货膨胀来衡量。2000-2019 年吉尔吉斯斯坦按GDP 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呈现出有波动地下降趋势,到2019 年这一指标降至-0.8,可见通货膨胀情况并不严重。
(三)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模型建好之后,下一步是构造判断矩阵,用以表示本层次中的各相关因素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程度。参考刘优(2020)研究结论,本文选取的因子层各个因素及其权重的排序如下:收入与消费水平0.207、经济发展水平0.133、自然资源丰盈程度0.096、位置便利用性0.096、通货膨胀率0.080、政权更迭速度0.077、融资环境0.071、自然灾害范围及强度0.048、劳动力数量质量0.044、投资法律环境0.040、政策连续稳定性0.038、政府腐败程度0.038、民族宗教信仰0.019、社会矛盾激烈程度0.012。显而易见经济和自然方面的因素对投资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而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四)投资环境程度因子的判定标准及判定方法
得到每个影响因子的权重之后,接着需要给每个因子评级,评级分为A、B、C、D 四个级别,判定标准为:该因素得分在80~100 分之间为A 级,以此类推得分处于60~79 之间为B 级,而C 级是分值在40~59 之间,D 级是分值在0~39 之间。
(五)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环境进行评析总结
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环境有影响的C 级14 个因子进行分析,并据评判标准给每一个因子进行A-D 评级,结果发现对投资环境影响最重要的前四个因子收入与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丰盈程度和位置便利性的最终评级分别是D、C、D、A;次之重要的因子通货膨胀率、政权更迭速度、融资环境和自然灾害范围及强度的最终评级分别是A、C、C、D,剩下的影响因子的评级也不是很高。由此得出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环境的分析结果并不乐观。
三、应对投资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吉尔吉斯斯投资环境并不乐观,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环境存在着自然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诸多风险。因此本文从政府、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亟需采取的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方面
政府方面需要做的是做好顶层设计。第一,政府需要加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双边交流,更好地推进两国间信息流通,尊重双方监管与执法,通过加强沟通来消除误会和分歧,从而实现推进双边经贸的合作。第二,为了保障中国海外公民安全,海上贸易安全以及原材料供应和能源供应的畅通,要尽快完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第三,要尽快地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体系,使企业有法可依,明确规定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的合法条件,从而更客观地判断是否适合国外投资从而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二)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方面
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首要的任务是做好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第一,科学的预测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谨慎界定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保险条件。第二,行业协会要与政府行动形成有效的互补,积极地加强海外投资的准入门槛、技术水平、管理方法的监督与管理,有效地规范海外应商条件。第三,因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自身对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工作的完成显然很困难,可以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评估机构合作,健全对外投资的服务体系。
(三)企业方面
企业是对外投资的主体,因此对吉尔吉斯斯坦风险环境的重视更是不可忽视。第一,要严格遵守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与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触犯法律法规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二,企业在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市场需求,从而更加科学的选择恰当的投资领域以减少投资失误的概率。第三,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可以选择实施多元化的战略,以多元化的区位选择和领域选择来平衡损益,从而分散投资风险。第四,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努力地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推进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加强吉尔吉斯斯坦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