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不分享葡萄?
2022-11-14刘学菊
文 刘学菊
1
一对夫妻带着一个穿着漂亮的小女孩,如约走进了我的咨询室。
小女孩名叫千千,7岁,聪明伶俐,只是喜欢“偷东西”。这令父母伤透了脑筋。她偷的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无非是同桌的转笔刀、铅笔,或是超市的小食品。一次次讲道理,甚至惩罚,也反复告诉孩子,要什么妈妈爸爸一定会买,多贵都可以商量,女孩满口答应,可下一次还会再犯。这种情况发生已经有一年时间了,父母实在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父母说,孩子从小自尊心很强,要面子,刚上一年级时,愿意和妈妈说学校的事,上了四五年级,不太愿意跟父母说什么心事了。但妈妈觉得孩子平时和自己感情很亲密,没什么异常情绪。
我单独和千千沟通时,她玩着沙具,慢慢放松下来,我有意无意地说着能引起她兴趣的话题,而后漫不经心地问:“千千,你如果有秘密会和妈妈爸爸分享吗?”她一边摆弄沙具,一边脱口而出:“不,我才不相信他们!”面对我的再次追问,千千便沉默或岔开话题。
跟父母深度了解后,千千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上幼小衔接班时,女儿说班里有个男孩说她是大笨蛋,她生气了就和男孩吵了起来。妈妈听了特别生气,说要去找那个男孩。千千看到妈妈特别生气,害怕地说,老师已经让男孩道歉了,她也原谅了那个男孩,不希望妈妈去学校找老师。为了安抚女儿,妈妈保证不去找老师,可第二天还是怒气冲冲地找了老师和孩子家长。说到这件事,千千妈妈说:“好像那段时间,孩子是不太爱说话,后来就慢慢发生了偷东西的事。可是我不明白,这件事和拿东西有什么关系呢?”
2
千千和妈妈讲述男同学的事,只是单纯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不想让妈妈为此惊动老师。而千千妈妈在保证不去找老师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地跑到学校,这种行为打破了千千对妈妈的信任,她产生了一种“被出卖”“被背叛”的感觉,不再相信妈妈的承诺。
心理学家鲍尔比研究发现,儿童在4-5岁(甚至更早)已经建立了自尊感,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和父母形成了安全型依恋关系,对父母的信任度会非常高。否则,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亲子关系出现裂痕。
后来,在和千千的沟通中,她说:“我偷拿别人东西,比向妈妈爸爸要更容易得到,因为,我觉得他们不会真的满足我,只会嘴上说说,然后找各种理由说我不对。”
我想起我女儿的故事。女儿小时候,我总教育她好东西要分享,不能自私。有一次,我买了些葡萄有点酸,想到婆婆年纪大了,吃不了酸的,我就洗完径直拿回房间。三岁半的女儿看到后不解地问:“妈妈,你平时不是告诉我,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吗?为什么你吃葡萄,没有分享给奶奶爷爷?”女儿的话让我愣住了,没想到她会这么问。虽说童言无忌,却也恰恰证明了,孩子会把大人说的道理记在心里,并且在观察大人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我立刻跟女儿解释:“这个葡萄太酸了,所以就没有问爷爷和奶奶,你说得很对,好东西就要一家人分享。来,现在你和妈妈一起拿着葡萄,去问问爷爷奶奶好吗?”女儿听了我的回答,开开心心地去问爷爷奶奶了。
在这件事上,我没有用父母的权威否定孩子的想法,也没有试图含糊其词地敷衍过去,而是充分尊重孩子,做到了言行相顾。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我和孩子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形成了一种安全依恋和信任的关系。通过酸葡萄事件,孩子也会懂得,犯了错误要勇于面对和承担责任。
3
我把酸葡萄事件也告诉了千千妈妈。千千妈妈最终明白了,孩子宁愿“偷”也不愿意跟父母要的原因,是她伤害了孩子自尊,让敏感的千千感觉丢了面子,破坏了孩子对她的信任。通过半年时间的咨询,千千妈妈开始懂得如何修复孩子的信任感;千千也慢慢打开心扉,像蜗牛一样伸出触角,开始感受和观察父母的改变,在心里渐渐理解了父母。
打破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往往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修复信任则需要更多的觉醒和爱。父母应该像保护财富一样,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