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媒介接触对公众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

2022-11-13阳长征

关键词:城乡媒介效应

阳长征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互联网正加剧信息的混乱,使得真相易于缺失,出现社会危机的困境。政治认同是指人们感受到自身作为所在政治单位、地理区域或群体中的一部分存在,是人们的归属感知及对政府行为所形成的政治信任。(1)Rains S. A., Kenski K., Coe K., et al. Incivilit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on The Internet: Intergroup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Incivility in Discussions of News Onlin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17, 22(4): 163-178.互联网环境下,公众的政治认同结构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已发生了诸多变化,而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对其政治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2)Hartsell E. H. That’s Immoral (Unless It’s Happening to an Outgroup Member): Moral Foundation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Reactions to News Media, UC Santa Barbara, 2016.网络作为一种沉浸式大众传播媒介,其具有强大的培养效应,会“培养”受众对现实的理解、认知和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指出,(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 《人民日报》 2022 年10月17日。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保障和实现网络社会及现实社会有序及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人们媒介接触行为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日益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社会及现实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有效治理。因此,探索公众媒介使用行为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则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研究问题缘起

嵌入性理论认为社会过程可被视为在人际交往、社会结构中嵌入的经济行为,可嵌入性则是经济活动行为受非经济活动层面因素限制的程度。(4)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510.可将社会嵌入分为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是指在强大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对行为的共同理解,从而减少不确定性,促进网络中个体间的信任。个体间的结构性嵌入是指某些个体与其相关的其他个体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构性嵌入的性质和程度为他们之间发生许多交互提供了背景。(5)Andersson U., Forsgren M., Holm U. Subsidiary Embeddedness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Mncs a Multi-Level 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1, 22(6): 1013-1034.因此,政治认同作为公众社会化过程的部分,会受到社会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的影响。

中国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但快速城市化也会带来社会紧张局面,如分居的移民家庭、留守儿童抚养、空巢老人赡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乡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针对不同地域、城乡社区及性别的异质性,由于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及政策导向的差异,在农村与城镇间、东中西部间及男女性别间,各类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及观念上存在不同,加之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紧张局势,从而由此引起政治认同在不同地域、城乡社区及性别中的差异性。

数字鸿沟是指能够获得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个人与无法获得这些技术的个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尽管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机会在持续增加,但由于不同区域教育质量、收入水平、地理区位的差异,数字鸿沟仍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数字鸿沟的存在,它对经济、教育、社交关系、社会结构等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导致社会中个体的隔离,同时也带来地理区域间的分化、社会关系及社交圈的离散等,从而由此引起政治认同在不同地域、城乡社区及性别中的差异性。

然而,过去研究虽然已有关于媒介使用对公众政治认同影响的探讨,也存在较多文献对特定群体的政治认同进行分析,但总体上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媒介使用对政治认同影响的文献仍然很少,且基于社会嵌入视角,从地域、城乡社区及性别差异维度对政治认同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依然缺乏。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下问题:

RQ1: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网络语境下,媒介使用行为对政治认同的影响路径如何?

RQ2:媒介使用行为对政治认同的影响效应,在地域、城乡社区及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性如何?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首先,研究团队人员采用电话、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及见面交流方式获取意愿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相关媒介使用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最后获得3971名媒介用户意愿参加本研究调查活动。在此基础上,对该样本总体采用多阶段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的方式,对抽样框进行确定及进行最终调查样本的随机选取。

在多阶段抽样中,先将总体划分为单一集群,并在第一阶段选择特定类型的子集群,在后续阶段,将这些选定的子集群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集群,并重复该过程,直至最后一步。每一阶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进行样本选取。在该研究中,针对每层不同群组样本的选取,主要参照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网络用户人口统计分布特征。

具体操作上,于第一阶段,将总体划分为“性别”集群并形成“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在第二阶段,将初级抽样单位划分为“年龄段”集群,并形成“29岁及以下”“30~39岁”“40~49岁”“50岁及以上”的二级抽样单位。将第二级抽样单位划分为“学历”集群,并形成“大学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三级抽样单位,并对该阶段的抽样单位进行随机取样,最终随机获得2500名用户作为正式调查时的调查样本。最后,正式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样本数据2379份,其中,非合格样本数据309份,合格样本数据2070份。根据该样本数据分布特征,其均涵盖了人口统计学不同群体,且不存在明显奇异特征,故可使用该样本数据进行模型建构和分析。

(二)变量说明

1.因变量

2.自变量

媒介使用:测量人们对媒体接触和使用的频率等情况,主要分为传统媒体接触与新媒体接触。其中传统媒介使用主要包括人们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使用频率等,题项分别为“最近一年,您对报纸的使用情况如何”“最近一年,您对杂志的使用情况如何”“最近一年,您对广播的使用情况如何”“最近一年,您对电视的使用情况如何”。新媒介使用主要包括人们对互联网(含移动网络)、手机定制消息等新媒介的使用频率等,题项分别为“最近一年,您对互联网(含移动端上网)的使用情况如何”“最近一年,您对手机定制消息的使用情况如何”。

3.中介变量

4.控制变量

除了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外,控制变量虽不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部分,但该类变量会影响整个模型的分析结果。控制变量需通过加入模型,以便控制它们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针对本研究,其控制变量主要包含用户的性别、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出生代际、户口类型、城乡类型、政治面貌、个人收入及社会保障等人口学统计学变量。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一)描述性统计

先对媒介使用行为、政治认同分别与地域、城乡社区及性别之间关系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媒介使用与地域、城乡及性别间列联表

表1统计结果显示,针对不同地域,东部地区的公众主要使用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其它媒介使用相对较小;中部地区的公众主要借助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其次为电视媒介;西部地区的公众也主要通过电视媒介信息来获取信息,其次为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针对城乡类型,城镇公众主要借助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其次为电视媒介;农村公众主要借助电视媒介来获取信息,其次为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针对不同性别,男性公众主要借助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其次为电视媒介;女性公众主要借助电视媒介来获取信息,其次为互联网络(含手机上网)。

表2 政治认同在地域、城乡及性别间的差异性

表2统计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公众具有最大政治认同度,均值为3.825;其次为中部地区,均值为3.515;最后为东部地区,均值为3.179。且各地域的认同程度差异性检验p值为0.002,即表明认同程度的地域性差异显著。农村公众具有最大政治认同度,均值为3.902;其次为城镇公众,均值为3.392。且城乡的认同程度差异性检验p值为0.000,即表明城乡差异性显著。男性公众具有最大政治认同度,均值为3.818;其次为女性公众,均值为3.247。且性别的认同程度差异性检验p值为0.006,即表明性别差异性显著。

(二)有序Probit模型构建

为了探索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行为对政治认同的影响,需对各具体媒介的使用行为进行类别提取和划分,以便识别高阶水平的媒介类型对政治认同影响的规律特征。对各媒介展开因子分析,其对应结果参见表3。

表3 媒介使用类型因子分析

表3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当提取2个公因子时,可累计解释所有媒介使用行为的88.4%,其解释比重已超过85%,涵盖了各类媒介使用行为的大多数信息,故可将6种媒介使用行为提取为2种类型。其中,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在公因子1层面的负载大于其在公因子2层面的负载,互联网(含手机上网)与手机定制信息在公因子2层面的负载大于其在公因子1层面的负载。因此,可将公因子1称作“传统媒介使用”,因子2称作“新媒介使用”。

为了探索不同媒介使用行为对公众政治认同的影响,首先对变量间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确定。因各相关变量使用Likert量表进行测量,故需采用Probit逻辑回归对各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拟合和分析。同时,为了减少用户统计学变量对分析结果的干扰,故需将控制变量加入方程进行分析。因此,可构建如下模型:

Identityi=αi1*gender+αi2*year+αi3*education+αi4*nonreligion+αi5*household+αi6*socialclass+αi7*coummunity+αi8*politstatus+αi9*income+αi10*usenewspaper+αi11*usemagazine+αi12*usetelevision+αi13*usebroadcast+αi14*useinternet+αi15*usemobilephone+εi

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有序Probit模型拟合结果

表4显示,各组模型中的估计值在5%的置信水平下整体上统计显著,表明方程的构建在地理区域、城乡类型及性别差异中具有显著的跨组效度。针对模型1,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使用行为对应的拟合系数估计值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对应的系数均为正数,表明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使用对公众的政治认同具有正向影响。互联网及手机信息使用行为对应的拟合系数估计值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对应的系数均为负数,表明互联网与手机信息使用对公众的政治认同具有负向影响。根据各系数绝对值大小,互联网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电视,次之为报纸,而杂志、广播及手机信息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小。根据各系数边际效应的正负性及绝对值大小,表明在提升公众政治认同方面,互联网媒体具有最大的提升空间,其次为手机信息,而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的提升空间相对较小。同时,Shapley影响效应贡献率数值显示,互联网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电视,报纸与手机定制信息次之,杂志影响力最小。针对模型2,在5%的置信水平下,传统媒介及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应的参数估计值均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估计结果的正负性,表明传统媒体接触对公众的政治认同存在正向效应,新媒介接触对公众的政治认同存在负向效应。根据各系数绝对值大小,新媒介使用的影响效应比传统媒介使用的影响更大。根据各系数边际效应的正负性及绝对值大小,在提升公众政治认同方面,表明新媒体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传统媒体相对较小。同时,Shapley影响效应贡献率数值显示,新媒介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力较大,传统媒介相对较小。

(三)群组差异性

在上述各控制变量、媒介使用及析出因子对公众政治认同的回归方程设置合理及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条件下,为了解各解释变量在不同地理区域、城乡类型及性别上影响效应的差异性,对上述模型2进行组内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媒介使用对政治认同影响的群组差异

表5统计结果显示,传统媒介使用及新媒介使用的系数差异性检验p(χ2)均低于0.05,拒绝系数组内无差异的原假设,表明传统媒介使用及新媒介使用在地理区域、城乡类型及性别群组内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性。根据系数估计值大小,传统媒介使用对西部地区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且均为正向效应。新媒介使用对东部地区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且均为负向效应。针对城乡类型,传统媒介使用对农村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城镇公众的影响,且均为正向效应;新媒介使用对城镇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农村公众的影响,且均为负向效应。针对不同性别群体,传统媒介使用对女性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男性公众的影响,且均为正向效应;新媒介使用对男性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女性公众的影响,且均为负向效应。

(四)影响路径进一步分析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媒介使用行为对政治认同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存在显著地域、城乡及性别差异。社会认同理论指出,内群体特征与外群体特征常存在差异,内群体个体间具有清晰的同质性,以致个体在群体中能积极维持并强化该群体特征。(7)Stets J.E., Burke P. J.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 63(3):224-237.政治认同是人们感受到自身作为其所在政治单位、地理区域和群体中的一部分而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意识,是人们经过社会比较后,对所属内群体与外群体产生的情感差异而形成,即会受到差异性社会情感的影响。

社会调适,是个人或群体调整自身行为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以适应社会阶层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规范和价值体系。社会调适发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它以情感和智力为基础,借助社会压力和国家监管等社会控制机制,使个体自我认知和情感状态在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互动中保持平衡。当社会变革影响个体的重要方面时,社会调适则会变得迫切和及时,这些变化包括移民、年龄变化、工业发展,以及社会信息技术的变迁等。(8)Kahle L. R. Attitudes and Social Adaptation: A Person-Situation Interaction Approach, Elsevier, 2013.

然而,由于不同地域、城乡及性别的差异化导致了社会化过程和社会经验的悬殊,从而使得个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同时,出于经济和政策等原因,加之由于不同类型群体之间的社会资源和前期基础差异,不同群体则会存在差异性观念和思维方式。(9)胡小勇,李静,芦学璋:《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载《心理科学》2014年第6期。基于此,公众的地理区域、城乡类型及性别差异可形成不同的社会情感及社会调适能力,从而对公众的政治认同产生不同影响。

为了分析媒介使用对政治认同影响效应的形成及在不同地域、城乡及性别间的差异,将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作为中介变量引入研究理论框架,构建“媒介使用→社会情感/社会调整→政治认同”影响路径,并假设地域、城乡及性别在该影响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理论结构的合理性,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其估计和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中介效应Bootstrap检验结果

表6结果显示,“传统媒介使用→社会调适→政治认同”的中介效应在0.05水平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其余各路径存在的效应在0.05水平均达到显著值。表明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在媒介使用对政治认同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且为部分中介。由于“新媒介使用→社会调适→政治认同”中介效应显著,表明“社会调适→政治认同”该路径影响效应显著,由此可推知“传统媒介使用→社会调适→政治认同”路径中介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传统媒介使用→社会调适”路径影响效应不显著。

根据中介效应系数值,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在媒介使用对公众政治认同影响路径中具有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599与0.0241。同时,关于地域、城乡及性别差异性检验,除城乡及性别在“传统媒介使用→社会情感→政治认同”影响路径中的差异性不显著外,其余所有组别的差异性于95%置信水平下均达到显著。由此可知,上述构建的“媒介使用→社会情感/社会调适→政治认同”的理论结构模型合理,且地域、城乡及性别在该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调节作用。

(五)稳健性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采用迭代最小二乘法(RLS)稳健回归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重新估计,并与上述有序probit模型拟合结果进行比较。首先,迭代从OLS估计开始,应用 Huber函数,使残差较大的案例得到较小的权数,为每个案例计算出权数,再继续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法(WLS)估计。最后,估计出标准误,并用伪值法进行假设检验。

稳健性估计结果显示,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各自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大小及标准误与有序probit模型拟合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对应数值的正负性及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皆与与有序probit模型拟合结果保持一致。同时,模型的的整体性检验F值为192.74,其p(F)值及p(t)值在0.05水平下皆显著。由此表明模型1和模型2的构建合理,其拟合结果具有稳健性。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公众媒介使用对其政治认同存在显著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在媒介使用行为对公众政治认同的影响路径中具有中介效应,且地理区域、城乡类型及性别差异在其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基于此,可形成社会嵌入视角下媒介使用行为对公众政治认同影响的理论结构(如图1)。

传统媒介使用及新媒介使用在地理区域、城乡类型及性别群组内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性。传统媒介使用对西部地区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且均为正向效应。新媒介使用对东部地区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且均为负向效应。传统媒介使用对农村公众政治认同的影响大于对城镇公众的影响,且均为正向效应;新媒介使用对城镇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农村公众的影响,且均为负向效应。传统媒介使用对女性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男性公众的影响,且均为正向效应;新媒介使用对男性公众的政治认同影响大于对女性公众的影响,且均为负向效应。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从结构上解决不平衡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有所缓解,但总体而言,由于东中西部间及城乡间固有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及政策导向上的不同,不同地域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异,例如,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分割、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提升公众的政治认同度,需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社会结构性平衡。(10)Yang, X.Analysis on China’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Path-Dependence.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6,4,133-140.

图1 影响机制理论结构

(二)讨论

针对媒介使用通过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中介对政治认同产生显著影响,该影响路径和机制的形成,一方面,媒介生态学理论指出,传播媒介影响社会进步,可重构人们的认知与观念。就网络语境下媒介信息内容而言,它使人们产生了再社会化。(11)Scolari C. A. Media Ecology: Exploring The Metaphor to Expand The Theory, Communication theory, 2012, 22(2): 204-225.再社会化,是人们社会信念、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重塑过程,它是人们根据社会变化,接受和形成新的态度、能力和价值观,以便认知和行为符合变迁后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再社会化意味着主体放弃以前的行为方式,接受新的方式作为社会生活过渡的一部分。(12)Lee N. J., Shah D. V., McLeod J. M. Processe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Communication Mediation Approach to Youth Civic Engagemen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3, 40(5): 669-697.作为再社会化的部分,公众政治认同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源自人们通过接收和学习媒介中的信息内容,并通过个体的社会调适和社会情感的作用而对自身的政治认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并非强调信息内容,而是强调了可能影响甚至决定其内容的媒介特征的重要性,影响和改变人们和社会的通常则是媒体形态。(13)McLuhan M.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ks, 2012: 100.其中,传统媒介是受众身体的扩展,而新媒介则是个体神经系统的延伸。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感官之间的平衡,并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认知、思想意识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和行为。

本研究通过媒介使用对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增加人们理解两大媒体系统在不断变化环境下对公众政治生活的影响,以及媒体内容的激增与媒体内容在不同公众中的呈现差异如何影响公众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影响着媒体使用与政治认同之间关系的强度,在决定这些关系的和方向时,需加强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信息内容的生产、发布和扩散过程的优化和监管,从而提高公众的社会情感与社会调适,以此形成有益于社会融合、社会发展及政治认同的媒介信息环境。

媒体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可以向公众提供信息,也发挥着监督政府行为的作用。媒体为公众讨论问题、制定议程并提供政治表达的渠道,还可帮助公众找到共同事务、识别公民团体以及努力解决社会问题来促进社会建设及公众的政治认同感知。媒体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政治说服,它不仅报道与政治有关的重要议题,而且也倾向于提供一种有益于社会共同发展的政治意识,影响公众形成某些有益的态度。

新媒体的兴起使政治系统变得复杂,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动态性,其常以新颖的、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方式对社会治理或政治实践产生广泛影响。新媒体作为一种广泛的交流形式,可促进政治内容在平台和网络中进行生产、传播和交换,以实现互动和协作。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极大地增加了公众对政治信息接触的可能性,可创建数字公共空间, 在平台上可公开分享自身观点。它通过政务新媒体改变了政治媒介环境,创造了公众新的参与渠道,允许公众以新的方式与政府联系,并为政治信息的流动做出贡献。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机构的运营,重新定义了记者的角色,及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的方式。

新媒体既扩大了新闻界在社会政治中的传统作用,也削弱了其作用。新媒体的崛起和后真相社会的融合引起了一种不够稳定的局面,弱化了它们有益的一面。新媒体可以直接将信息传递给个人,而无需编辑或机构把关人太多的干预,因此给政治传播过程带来了更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同时,平台中出现的虚假信息似乎难以有效遏制,存在以不实报道取代严肃的调查性新闻报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的监督作用,影响了公众的政治态度。然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互为共生,传统媒体可将新媒体渠道纳入其报道策略,可依靠新媒体资源来满足公众对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媒体因受来自新媒体的冲击,虽其响力不如过去,但仍是影响和培养受众政治态度的重要方式。

本研究从理论框架建构到调查方案设计和实施,虽已力求完善,但因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固有的一些客观缺陷,如网络用户出于对自身信息及隐私的保护,选择拒绝参与调查,或者在进行调查时,可能存在对敏感题项不作回答,从而导致用户参访率低或样本数据有效率低等情况。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考虑采用将网络问卷调查与线下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样本数据获取的效果和效率。

猜你喜欢

城乡媒介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城乡涌动创业潮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