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2-11-13王美蓉
王美蓉
(福建石狮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泉州 362700)
经济改革历来被国家所重视,在2015年9月,政府出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并且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开始成为改革主要方向。经过这些年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不断发展和实践可知,多元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并提高企业自身生产效率。但是不同资本所追求的利益目标明显不同,因此,在其内部管理方面压力较大。本文主要结合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行相应的阐述,并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
(一)产权结构复杂
该类型企业在产权方面的结构相对复杂,主要是由于在企业的控制之中,公有资本在其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且对资本的支配力高于非公有资本,且对资本支配的范围也更大。在市场的推进下,国有企业也开始进行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始出现,并且以公有资本作为核心部分,并从产权入手,将非公有制资本融入公有制资本之中,通过将公有制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共同结合,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内部出现多主体、多板块、多层次的特征。而且,在多种所有制资本所构成的企业之中,其中不同所有制的资本在持股方式、持股比例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股权关系就更加复杂。在企业后续的发展之中,改革也会不断深入,各种兼并、收购活动的增加,也会导致企业内部在股权方面的变动更加错综复杂,因而导致产权结构也愈加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治理模式,鼓励该新型企业模式的发展,且不能够对资本本身的性质加以限制,其中,民营资本只要符合相对应的条件,就可以进入到企业之中,且也不能排斥外国资金。只有去掉相对应的门槛,这样才能够使得不同性质资金进行充分结合,使其混合更为彻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公有资本的力量才能够发挥出自身作用,并且通过杠杆效应控制更大的资本范围。例如:如果一个单位的资本都属于国有资本,那么也就意味着,国有资本只有一个单位;但是在其中,如果可以只有50%资本就可以实现对整个企业的控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个国有资本就可以实现对两个单位资本量的控制;如果只有四分之一就能够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本的控制,其余股东小而分散,那么只需要一个国有资本,就可以实现对四个单位资本量的有效控制。
(二)企业经营情况更佳
混合所有制企业实现改革之后,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有效改善,促使企业竞争实力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要是以公有制资本为主,并在长期发展下所形成的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而非公有制资本本身经营方式就比较灵活,且更为科学高效,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且业务范围也可以得到更为积极的拓展,不仅仅可以向原有产品的上下游共同发展,也可以以本行业为基础,不断加快整个行业进军的速度,进而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使得产品线本身能够得到延长,进而促使混合所有制企业自身竞争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得企业因为产品线单一所带来的风险得到明显分散,使得企业能够得到更加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资本高效、科学、灵活的经营方式,这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也有着很大作用,并不会因为国有企业而受到局限,也不会由于是民营资本看轻实力。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之中,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之中的原材料,并发挥出其本身的优势,促使自身经营水平以及竞争能力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三)财务决策权复杂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大多数股东的资金提供者都有着明显不同,这就导致不同股东所追求的目标函数也有着明显不同。那么在其中,财务决策的目的、动机、模式都有着明显差异。那么在财务决策期间,很容易出现因为话语权不同,而导致出现一定的差异,或者是纷争。而且也很容易因为目标的不同,导致各个权力的持有者开始对其他股东进行更加严厉的监督,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自身权利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在此期间,很容易导致财务决策效率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其中,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这二者之间的结合及其碰撞,也可以说明,民营资本更加讲究效率,但是国有资本更加保守,更加在乎安全性、稳定性。二者之间,一个高效、一个保守,形成鲜明对比,也因而产生一定矛盾。这样就会导致,双方都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为了能够使得自身监督权得到有效保证,为了能够实现对对方行为的掌控,就很容易导致在授权期间,由于谈判导致效率造成影响,甚至是错过部分发展机会。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优化企业运行的内在需要
在该类型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加强。为了能够促使企业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企业通常会采用股权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对企业所有权的有效分散,最终达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的目的。目前有相关政策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明确方向,可以向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这一方向加以转化,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并不集中,为了能够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就需要探寻更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使其能够将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更加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不仅仅需要实现对其中出资人、经营者自身权利、义务关系的清晰、有效界定,更加需要实现对经营者监控的有效强化,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出资人本身的利益不会被侵害。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满足企业应对内外部风险的需要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变动较为明显,企业外部环境也在发生不断变化,整个经济都呈现出动态形式,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其中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在经营方面所产生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会对企业后续价值创造造成明显阻碍。而且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规范,可以与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进行融合,那么风险管理也会由之前处于分散状态的财务、经营、风险管理这几个层面,逐渐融合,并形成一个更加综合的风险管理平台。
(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也开始由重资产管理模式转向为轻资产管理模式,也就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投入较少的固定资产、较快的存货周转率,并利用供应链管理、品牌形象、研发能力等,促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加持续的发展,使得企业自身绩效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而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内部控制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之中都有所涉及,并且与其他管理体系加以融合,实现对公司的共同管理,促使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以及绩效目标,使得企业自身价值得以凸显,实现更为持续地发展。
三、建设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适度分离决策层和经营层
内部控制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个部门基层人员共同参与其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在其中,执行人是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首先,需要能够使得经营层与董事会之间的任职交叉得到有效减少,需要从源头上入手,避免出现经营层把控权力的情形,进而有效减少内部控制本身的缺陷;其次,需要进一步健全公司自身治理结构,并对其经营决策加以规范,促使企业自身经营效率的有效提升,这也是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而且提高企业自身决策效率以及监督效率,主要是在于对相关工作人员的选择和控制,对于董事会人员的选择,需要重视其决策能力,并非其他部分;那么在选择监事会成员的过程中,需要专注于其本身监管能力以及范围,但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的人选,更加要重视对人品、道德、能力的考察;接下来,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之中,可以尝试将外部董事、政府等引入其中,但是不能将企业视为政府部门,他们也不具备随指定出董事长、董事或者是监事的权力;最后,需要将重心置于治理结构的选择方面,并且需要重视对目标加以制定,并且需要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任期考核、目标考核等,并且将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更为灵活的特点进行充分发挥,不仅仅要避免失去其监督权力,又需要避免出现无人负责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做到各司其职、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进而促使公司能够得到更加稳定持续地发展,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二)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通常情况下,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相对较多不仅仅有监事会,还有纪委会等,在实际工作期间,很容易出现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需要对其职责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位,而且对于公司内部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等各个层面的监督,也需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法律规范进行管理,这就需要更为民主的决策,这样也会对员工自身利益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由企监会监督,并非不分情况对其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在其内部控制体系之中,监事会是其中重要部分,可以有效保护中小股东自身的利益,而且监督能力的提升也十分重要,而且还需要将关键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出现内部监督虚化,监督流于表面形式的问题。而且还需要成立更加专门的内部控制小组,并且站在企业战略层面,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对企业内部所出现的各类潜在风险加以识别、分析、判断企业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是风险本身的影响程度,并建立专门的风险预警系统。
(三)严格制度要求,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健全规范的制度,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所在,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制度这一层面,制度就很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即使规范流程、明确方向,但是缺乏适应性,很难得到落实。因此,需要重视对制度的执行,需要加强制度的落地状况。首先,需要提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一级带一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企业内部管理就会更加井然有序,发展会更加持续稳定;其次,需要对其制度制定更为严格,对各部分流程加以规范,做到在讲究效率的同时,维持其内部控制,对于重大决策以及高额支出的部分,一定要按照流程进行操作,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风险,防范出现舞弊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失误,确保其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更加稳定地运行,使得企业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本身的考核,对于内部控制灰度的执行情况,需要列入经济责任考核这一层面,同时需要向董事会、股东会报告其监督检查的基本情况,将薪酬、招聘、任职等情况,与内部控制执行这一层面相联系,将自律和他律进行结合;最后,需要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修订,并在实践之中,不断证明相关制度的实用性,对于不适用的部分,需要及时废除或者是修订,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性、有效性。
(四)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推动企业战略实施
从总体上来看,预算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划性、沟通性、协调性,需要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并进行绩效评估。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办公室,对预算以及日常管理进行完善,同时制定专门的项目预算、经营预算,二者之间需要保持相对独立并加强预算执行、预算控制这两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解决,尽量减少出现纠纷或者是预算偏差等问题,对于绩效评价,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透明,这样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各类要素,例如:投资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都需要在预算报告中进行明确,这样可以确保企业投资的严谨性、公司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防止出现随便使用资金的问题;其次,需要做到进一步深化企业全面预算,做到收支平衡,并将其预算纳入预算盘子之中,对日常监督加以强化,并促进其效益的提升,实现其相应的年度目标和战略目标;最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实施考核工作,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审计,做好日常监督,这样就能够使得各级人员都能够更加自律,更加遵守规则,促使企业自身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
四、结束语
混合所有制企业自身规模通常较大,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自身管理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分析,并结合混合所有制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必要性,提出内部控制体系相关的策略,这样能够实现对其内控体系的有效完善,进而促进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促进其市值增长,这对于公司品牌建设以及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