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
——农村公路设计的探索

2022-11-13陈键

建材发展导向 2022年7期
关键词:路网农村公路交通

陈键

(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好目标,四川“十三五”期间综合交通线网里程从33万km增至41万km,铁路营业里程从4442km增至5312km,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6016公里增至8140km,已成为线网规模排名全国前列的交通大省;对照交通强省和综合立体交通高质量发展要求,四川交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东强西弱”;虽然干线路网逐渐形成,但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存在短板较为明显,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很难得以体现。因此《四川“十四五”综合交通路网规划》对综合交通路网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初步形成“四向八廊”综合交通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基本形成“123出行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实现“快速路网覆盖市县区、干线路网畅通乡镇、基础路网(农村公路)连接村组”。从规划上看,农村公路起到连接乡与乡、乡与村、村与组、组与户的毛细血管重要作用,肩挑城市和农村。通过完善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公路),有助于城乡资源互动、人才下乡;提升农民技能;促进城乡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也是构建内联外畅、成片成网、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好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公路是激活农村地区沉睡资源及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不仅是解决农村地区老百姓出行安全、快捷,又是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农村地区享有平等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前提,这也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关键。如何建设农村公路,以下谈谈农村公路现状及特征和做好农村公路设计的对策。

1 农村公路现状及特征

1)农村地区面积幅员大,人口成点式分散居住,交通路网覆盖深度不足,路网布局不均衡。四川地处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地形高差悬殊大,呈西高东低的特点。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多在3000m以上;东部以盆地、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2000m之间。四川地形地貌可分成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类,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可占全省面积约75%,人口聚集分布不均,覆盖面广。早期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以县与重要乡镇为主,建设标准相对较好,路基宽较宽,对于乡与乡、乡与村级、村与村、村与组、组与户的农村公路大多为等外级,路面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少数经济落后地区,路网密度稀疏,局部还存在少量泥结碎石路面,该区域内老百姓出行,受天气影响严重,通行条件非常不便,同时在雨雪天气出行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个别地区甚至还存在有不同道路现象,为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与干线路网衔接较差,综合运输能力不足。根据调查,乡与乡、乡与村级、村与村级之间的乡道、村道均以等外级为主,原有公路路基宽度3.5~4.5m的比重较大,沿线错车道数量少、相隔距离较远、设置严重不规范,与区域干线公路(例如:国道、省道)的衔接较差;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养护资金缺乏,落实到位少,排水工程设施淤堵严重,交通量增长过快、超载现在十分严重、使用时间过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路面破损、路基边坡等病害日趋加重,路基路面病害年久失修,安全护栏缺乏等现象,严重影响着通行能力及车辆安全;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很难适应交通量的增长,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物资需求,因此区域内公路路网综合运输能力不足,急需改善。

3)农村公路地方区域文化不突出,与现代产业(例如:藏区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件、乡村民宿、现代观光农业、矿产资源等)布局衔接较差,不能将区域现有产业进行有效及整合,严重不利于开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交通+N”模式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导致区域内交通路网综合运输能力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需要,同时也限制着产业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无法推进城乡可持续融合发展。

2 做好农村公路设计对策

基于上述农村公路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怎样做好农村公路设计的看法,更有利于构建广大农村地区“交通+旅游”、“交通+农业”、“交通+物流”、“交通+农业”、“交通+矿产”等多种模式下的可持续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公路从以下“农村公路路网规划、技术标准选择、沿线服务设施及建设时序”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2.1 农村公路路网规划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为引领,顶层设计为主线。加强农村公路重要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旅游资源、重点产业、城镇节点、国土空间等统筹协调布局,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整合农村资源、产业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农村公路是衔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肩挑城市与农村可持续融合发展重任,通过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除了是满足群众日常出行对客运、物资需求目标外,也是全面推进乡村客运网、物流网、旅游网、产业网的建设需要,也是有助于城乡资源对等互动、人才下乡;提升农民技能;促进城乡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也是构建全区域内的内联外畅、成片成网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好幅员面积大的农村公路重要性不容置疑。如何建设好农村公路,首先要从规划入手,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及快速路为骨架,充分发挥好快速主干路网的作用,在快速主干路网的基础上,做好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与交通干线骨架网络的联系。农村公路建设(毛细血管)必须依托城市、乡镇、村、组、产业及旅游景点为重要节点,正确处理好节点之间关系,拉近城乡距离,扩大区域内经济影响深度,立足区域内已有资源,构建全区域便捷的综合运输立体交通体系,进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向产业链发展,盘活幅员面积大的农村地区沉睡资源,有机衔接区域内所有节点,以最大限度提升农村地区区域价值。吸引更多城市人口愿意到农村地区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现代田园风光农村生活;通过完善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打造完善邮政物流快递网络,必须让快递、物流服务可以走村入户,让农村地区产品“走得出去”, “端的上来”城市餐桌;还可以以农村电商平台为依托,以物资运输需求为导向,首先打造内联外通交通大环境,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城乡畅通的“县、乡(镇)、村”三级商贸物流体系,实现农村物流运输县乡村全覆盖,提升农村地区物流水平,支撑农村地区产品“走得出去”,促进城市工业产品与农产品快速交换,吸引更多的先进技术、优质产品、资金到农村地区来,让农村地区更多的人口愿意到城里去,进而开启“交通+N”的模式促进城市与乡村可持续融合发展,实现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美好蓝图。

2.2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的选用

区域内主要承担交通量路网为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在公路路网主要起集散道路作用,是连接着乡镇、村及户最底层交通发源地,衔接着县、乡、村及户的毛细血管,疏散干线交通,汇集村组交通的慢行系统,起着毛细血管作用,起着连通干线与农村的关系,扩大快速干线公路网络服务的深度及广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可能承担交通量较少,因此在确定农村公路标准及建设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农村规划标准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交通量、经济发展目标、资源分布状况、人口分布、旅游、产业布局及区域路网等因素进行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还应本着“统筹规划、保护耕地、守住青山绿水、因地制宜”为原则,正确处理区域路网与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人口分布、旅游、产业布局的关系,最大限度提高区域公路路网服务覆盖范围。由于四川地处西南部,地形起伏频繁,高差悬殊大,呈西高东低的特点(山地可占全省面积约75%),人口、产业及资源分布差异大。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保护耕地、守住青山绿水”基本国策,避免人为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不宜采用较高技术标准;应因地制宜,宜以适应地形地质条件、服务地方产业及沿线人群为主。结合《四川省“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及《四川省农村产业旅游建设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农村公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随弯就势,避免生搬硬套高标准,大挖大填,选择标准应与环境相协调,平、纵线形组合洽当,平、纵面线型均衡连续,构造物形式布置合理,设计标准尽量保持一致。县道、产业路及旅游路技术标准不宜低于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不小于30km/h,路基宽度不小于7.5m,路面宽度不小于6.5m。乡道、村道技术标准不低于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不小于20km/h;乡道路基宽度不低于6.5m;村道路基宽度不低于5.5m,路面宽度不低于4.5m。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选择,对于地形地质条件简单、人口密集区域县道、产业路及旅游路技术标准宜采用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为7.5m;对于地形起伏频繁、地质条件复杂的乡道和村道技术标准宜采用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时;乡道路基宽度不低于6.5m,村道路基宽度不低于5.5m。对于地形起伏频繁、地质条件复杂、人口稀疏区域的村与组、组与户、产业布局及资源困乏地区的农村公路可采用四级公路(单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为宜。

2.3 农村公路沿线服务设施的设计

如何设计好幅员面积大的农村公路,应该积极探索“交通+N”的模式,例如:“交通+旅游”、“交通+农业”、“交通+物流”、“交通+农业”、“交通+矿产”等“交通+X”模式的发展。农村公路可结合区域内现有资源或产业进行探索,例如:农家乐、采摘、观光、民宿、田园、矿山公园等乡村特色外,结合地方产业构造“山、水、林、园、镇”等相协调的自然景观,努力实现区域内农村公路与生态景观相融合,树立“修一条路、树一片景、富一方人”的理念,打造“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振兴道路。也可以积极探索农村公路与乡土民宿文化相结合,将农村地区的乡土民俗、人文历史、红色旅游等优质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打造文化路、旅游路、产业路,充分提升区域内地域文化气氛,将区域文化真正融入农村公路设计中去,以农村地域特色文化为元素,打造“一地一特色、一路一文化”的特色路、文化路。农村公路设计还可以以区域内旅游景点资源为依托,充分考虑路侧空间,设置完善的沿线服务设施,例如: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步道、自行车慢行骑游道、登山徒步步道等配套设施,倡导全民运动健身,健康旅游康养相结合。以打造农村公路交通服务样板为主,结合农村公交驿站、农产品展厅需要,设置具有特色展厅与公交车站相结合,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交通设施良好环境,进而提升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潜力,促进传统单一农业向产业链发展,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生活宜居环境,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建设好农村公路,在既定技术标准上,配备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乡土风情、产业、旅游景点等元素的沿线服务设施,结合实际产业、旅游、出行等实际需要,设置必要的观景台、停车区(兼旅游驿站)、集中转运站、港湾式停靠点、露营基地、骑游慢行道、登山步行道等沿线设施,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农村经济转有传统农村向现代农业,形成区域产业链,协调共同发展,提升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力,实现城乡可持续融合发展,农村美、农民富美好的愿望。

2.4 建设时序

由于农村地区幅员面积大,农村公路建设体量大,若采用一次投入,地方财政压力难以支撑,农村公路建设可根据地方财政实际收支情况,结合产业、旅游、出行等多方面的需求,结合“近期与远期、改善与升级、需求与可能”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分期+分步”实施计划,通过逐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内路网与产业布局、旅游开发和人口分布的适应性,正确处理建设时序与产业发展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村公路建设能有效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经济发展助推农村公路建设的良性循环。建设顺序建议如下。

1)依据现有路网及规划路网统筹安排,做好实施计划。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强弱、产业及旅游发展需要的迫切性、人口分布出行需求等多因素安排实施建设顺序,做好计划,避免重复建设;2)优先考虑对于区域经济影响大、产业及旅游需求迫切、人口出行需求强烈的重要节点,发展潜力大的村镇,首先搭起幅员面积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主骨架,从而带动周边地区一起发展;3)依托已建成的经济主骨架(农村公路),可按照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村与组、组与户顺序分阶段逐步实现路网连接、拓展及延伸,最终形成一张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4)对于地方财力特别薄弱的区域,也可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先解决正常的出行问题,待时机成熟后进行提质升级。

3 结语

广大农村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交通占有绝对的先行地位,作为毛细血管(农村公路)无意是综合立体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织好农村公路这张网络,无疑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路、致富路,因此建设好农村公路势在必行。建设好农村公路根据路网规划、地形地质条件,选择适宜标准。根据旅游、产业、出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实际需要,结合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做好建设时序。

猜你喜欢

路网农村公路交通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