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大历史观视域下的革命叙事
2022-11-13毛颖辉王苗苗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毛颖辉 王苗苗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大历史观是考察事物的一种理论视角和评判策略,主张将研究对象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审视,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长期合理性,跳出道德评判标准,采取长时间、宽视界、大环节的方法研读历史,洞察历史真谛,揭示历史规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黄建新执导的电影《1921》为今年的七一档献礼大片拉开了序幕。这部具有强烈人文关怀气息的献礼片不仅是对伟大历史节点的赞颂,更重要的是将1921年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复杂的历史事件相互关联,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让观众充分了解当时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境况,进一步思考民族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相比《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天辟地》等建党影片的宏大叙事,电影《1921》另辟蹊径,通过非线性叙事、日常化书写和视觉意象表征完成了对革命题材电影的新书写。
一、“大历史”中的非线性结构和日常化书写
所谓非线性叙事电影,通俗来讲就是指打破线性的时间顺序,以网状或环状的形式布局故事情节,这类电影由多条故事线构成,具有叙述角度多样化且故事零碎化等特点,同时非线性叙事也打乱了时空、因果关系。电影《1921》虽然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故事,但并没有局限于党史的单一陈述,而颇具新意地在多线条的叙事结构中回顾国际社会1921年风云多变的历史一瞬,将宏大叙事与日常化、生活化、个体化的微观叙事相互呼应,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民族历史画面。
第一条故事主线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突破各种反共势力的阻挠,克服重重困难,聚集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并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真实过程,其中包括要求将自己作品中的“百姓”改成“人民”的核心人物李达、温婉而刚烈的革命女战士王会悟、雨中奔跑的毛泽东、“大龄”智者何叔衡、热血少年刘仁静等。正如导演黄建新所说:“电影《1921》不仅是为伟大的先驱者们著书立传,更要刻画出在建党前后涌现的热血群像,让观众充分感受有志爱国青年的拼劲和奉献,实现精神共振。”鸦片战争促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达、毛泽东、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办报、辩论等途径推动青年人去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于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队伍逐渐形成,再加上五四运动前夕工人阶级的崛起,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无数先进知识分子则是那个时代进步的缩影。影片通过历史本体的还原与艺术想象将青年革命者们忧国忧民、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伟大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条故事主线聚焦于国际共产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讲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对建党的支持以及反共势力对二人的追捕。第三条故事线是日本特高课对来沪召开中共一大的共产党人的追杀以及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1921年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大事,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共产国际力量不断壮大,国际社会中各方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彼时,感到危机四伏的不只是中国,只不过历史的选择促使上海成为风暴之眼。导演黄建新把《1921》的故事安置于“大历史”背景下,以纵深的历史视野表现国际社会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矛盾冲突。
此外,电影《1921》通过日常化、生活化、个体化的叙事手法将英雄人物引下神坛,让观众体会革命先辈浓厚的家国情怀,从而引起共鸣和反思。影片中有一幕是李达与妻子王会悟在天台夜聊,共同回忆签订《二十一条》后带头销毁日货的经历,然而当李达准备烧毁货品,才发现手里的火柴是日货,酸楚感油然而生。同样地,影片中有一段代表们在博文女校夜谈的场面,何书衡讲述了他如何从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到金榜题名,再到他的朋友中举觐见太后的过程。然而,他的朋友最终却连头都没抬起来,因为读书人在那个时代只能跪在当权者脚下唯唯诺诺。毛泽东去李达家做客,李达向毛泽东询问文章的回款,毛泽东羞愧说道:“现在的经济情况不佳,我已经将每一笔费用都记录下来了,日后一定付清。”毛泽东将账单从怀中掏出让李达过目,李达接过后,看都没看,就直接撕掉了账单。他表明,自己熬夜写文章并不是为了钱,而是唤醒广大同胞的沉睡的思想,鼓励更多的人加入革命队伍之中。这些细节化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中国新旧时代交替、知识分子幡然醒悟的社会境况,印证了旧时代被国人抛弃,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带领的新时代即将开启的历史必然性。
对英雄人物浪漫爱情故事的描写也是电影《1921》生活叙事的一个亮点。电影中黄轩饰演的李达与倪妮饰演的王会悟在动荡的时局中喜结连理,婚礼现场十分简单,但当王会悟穿着朴素的白裙从楼梯上走下来的那一刻,李达的深情注视着实羡煞旁人。再者为了租用博文女校为代表们提供住宿,李达教导不善言辞的妻子说谎,好笑又甜蜜的生活表达增添了人物的趣味性。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革命爱情也令人印象深刻。两人夜下仰望烟花,聊革命理想,共同坚定“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的信念。杨开慧与毛泽东在雨中分别之时,毛泽东不顾何叔衡的眼光将杨开慧紧紧拥抱,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贴切。两对革命伴侣的爱情在影片中无疑是动人的,没有海誓山盟,但有坚定的信念相伴前行。动荡年代的真情流露为饱受战乱摧残的青年们增添了一丝丝温暖,也折射出那个黑暗的、痛苦的年代下整个民族对爱的渴望、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二、大历史观与视觉意象
“意象”一词,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字和语言并不能完全表现出事物的内涵与作者的寓意,而意象的表征作用可以,这是中国意象论的源头之一。电影意象通过声画元素表达影片的主旨,在《1921》中,城市、身体、道具等视觉意象的表征不但是塑造历史记忆的关键符号也无形中升华了电影的文化内涵。
一百多年以来,上海大约可以分为三个典型的空间形态:充满市民气息的生活空间、被边缘化的“现代性”空间、城市景观的“展览式”空间。若追究这种空间形态形成的原因,则与上海人长久以来形成的自我认同、繁华的城市景象以及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形态息息相关。因此,上海以其独特的城市意象被深深镌刻在中国电影史的银幕之上。从这一意义上来说,《1921》的意义就不仅在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事件的具体描述,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意象深化上海红色历史文化的底蕴。在影片中,重现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李达就建党相关事宜进行协商的“天韵楼”,交织苏俄、中国与日本三股势力的“大世界”,从毛泽东的主观视角呈现出来的“十里洋场”,包括一些传统的弄堂和石库门建筑。这些典型的意象集群在革命叙事语境下完成了对上海城市形象的银幕重建。上海“大世界”作为电影的核心意象,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带,然而却成为外国人一手遮天的地方,法租界的富丽堂皇、灯红酒绿与租界外的破烂不堪、民不聊生的视觉对比更加凸显出中国被殖民时期国弱民孱的屈辱历史,革命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与上海城市景观在内涵上产生了有力的“文本间性”。
在电影中,人的身体是普遍且有意味的存在。身体意象是指由身体这个物象而引发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身体意象不仅能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可以传递故事的主题意蕴。电影《1921》中的身体意象包括眼神和动作,这些肢体语言完成了电影内涵的隐喻和昭示。影片一开场,陈坤饰演的陈独秀在监狱里的眼神就很有冲击力,将陈独秀锒铛入狱的憋屈演绎得惟妙惟肖,这个眼神也象征了四万万同胞忍辱负重的时代记忆。青年毛泽东被富丽堂皇的法租界吸引,于是跟随着人群前去观看,然而,穿着中式服装的他却被租界的铁门死死挡住,毛泽东十分愤懑,从十里洋场一路狂奔回博文女校。此时此刻,出现在观众眼前的,不单是毛泽东的个体形象,而是代表着与毛泽东一样为中国的独立和崛起上下求索、永不停歇的生命群体。此外,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李达站在阳台上,小女孩站在对面的阁楼里;李达光脚站在楼顶上拥抱太阳时,小女孩静静站在窗前;开国大典,这个小女孩扎着红领巾出现在游行的人群里。李达和小女孩没有语言上的交流,然而小女孩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的肢体动作都是对他心灵的慰藉,因为小女孩的意象代表着延续民族血脉和民族记忆的伟大力量。
影片中特殊道具的反复出现也是一种意象化的表达,对推动故事情节和展示人物内心情感有重要作用。影片中出现的红旗都采用了一种很纯很正的红色,甚至有点脱离实际生活的红,每当红旗出现在电影画面中,这份特殊的红就会与周围其他颜色形成巨大的对比,观众的视觉焦点也会瞬间被其捕捉,然后以之为圆心,像涟漪一般向周围扩散,这种扩散更像是生命力的延续,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这里,红旗象征着希望,象征着革命的热情,象征着国民的光荣与梦想。此外,电影中多次出现的下雨场景,李大钊和学生们焦急地等待陈独秀出狱的那天;伴着滂沱大雨在长沙文化书社激烈讨论的那天;李达和妻子王会悟推着载有《新青年》杂志的板车搬家的那天;两人打开阁楼窗户,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互相依偎的那天;在码头毛泽东与杨开慧恋恋不舍分别的那天;嘉兴南湖蒙蒙细雨中,红船精神诞生的那天。这时候的雨象征中华民族充满磨难、险阻的历史,崛起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见影片不仅高度还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的历史事件,还通过视觉意象表征了1921年那个特殊一年的历史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电影《1921》正是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完成对中国革命历史中特殊一年的建构,非线性和日常化叙事手法以及视觉意象的表征有利于对复杂历史的再现,接近历史真实的同时让观众洞察历史真谛,揭示历史规律,把握过去历史在当下的时代意义。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於硎。”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也正如影片所寄托的历史情怀:这种生命力将继续传递,从当代青年的手中播撒到后继者心中,以满腔热血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