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舞蹈科学训练的方法
2022-11-13杨琳轩
杨琳轩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自古以来,舞蹈都是陶冶情操、强健身心的有效方式。“《周礼·乐师》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可见,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对少儿进行舞蹈美育。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少儿舞蹈美育。良好的少儿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形体、培养协调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少儿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发育。
如今,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形形色色的“舞蹈培训班”并非都具有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它们中的一部分,对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没有足够的重视。要知道,一味盲目地进行肢体训练,不仅会妨碍少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导致少儿及其家长对舞蹈形成错误认知。因此,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少儿舞蹈教育的老师,更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人体结构特征及少儿身心发育规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人体科学的角度分析少儿舞蹈教育应遵循的规律,即少儿身体机能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研究少儿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探讨相应的训练方法,促进广大教育者对少儿舞蹈训练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一、肢体训练的多样化
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传达思想。我们的骨骼是肢体的支架,因此,肢体训练便会影响骨骼发育。少儿的骨骼正处在生长阶段,整体发育不完善,骨骼组织里的水分、有机物等成分含量大,因而,少儿的骨骼弹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同时它的抗压能力较弱,在长时间受力过大情况下极易变形。因此,在舞蹈训练中要注意肢体训练多样化,避免过度单一的训练影响到少儿的肢体发育。
(一)两侧肢体运动均衡多样
舞蹈是一门直观艺术,舞蹈训练必须以“美”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对少儿进行塑形训练,可防止和矫正骨骼畸形,使少儿在舞蹈的训练中变得有“气质”。由于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少儿的肢体训练要避免长时间单一或单向的拉伸和压迫。此外,少儿的下肢比上肢发育晚,脊柱的发育更晚。在日常练习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少儿肢体的协调性,防止单侧肢体过分发达。因此,教师在安排课程时要保证学生的训练和休息时间。
在训练初期,教师可以设计站姿练习,让学生体会脊柱的垂直感和拉伸感。站姿要求:双手扶把,脚下小八字,双腿从胯根处外旋,两腿内侧肌夹紧;臀大肌和腹部同时向内收,颈椎和脊柱呈一条直线垂直于地面;同时双肩下沉保持水平,双肘自然下垂,避免出现高低肩和脖子前伸、驼背等现象。初期压腿练习可在地面进行,地面压腿同样要注意基本体态,在压腿的过程中保证受力均衡:左右腿交替练习,所压时间一致,并且可采用勾脚、绷脚两种压腿方式。后期在把上的训练也要做到正反面交替练习,如压腿、擦地、控制等练习都要避免单一主力腿受力过多而导致主力腿比动力腿粗。
腰椎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因此,少儿腰的训练要做到充分热身、循序渐进。初期练习可采用地面后弯腰,在此训练中要注意双手的位置平行,发力均衡,避免脊柱侧弯。随后逐渐可跪下腰,进而站下腰,在此,仍要注意避免过多地进行脊柱单一静止用力的拉伸训练。
(二)肢体训练注重屈伸变化
少儿的关节伸展性大,因此,少儿的柔韧度比成人好,这便是“童子功”训练的好时机。但在关节的运动训练中,教师也要注意灵活变化相关姿势,避免过度拉伸对少儿造成脱臼等伤害。“在少儿舞蹈的训练中,根据各关节之间的关联方法,通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进行关节连贯性训练,以认知和体会运动特点和运动方式,为以后的深度练习做好准备。”关节训练可做屈伸练习,如绷脚为足屈,勾脚为足伸;下腰为屈,直立为伸,在反复交替的关节屈伸训练中,增强少儿关节的灵活性和控制力。如训练髋关节的灵活性可让学生仰卧,双屈腿后髋关节外开、继而收回,反复数次,让学生感知关节的位置和受力点,进而再进行深入的髋关节训练,如穿横叉等。总之,少儿的舞蹈训练要遵循多样化原则。
二、肢体训练的力量化
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即便是最简单的一抬头、一出手,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当人体关节处有“力”的作用时,肌肉会发生紧张,防止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离。少儿关节周围的肌肉薄弱细长,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当,易出现脱臼或拉伤现象,这时可进行伸展肢体、跳、踢、跑等适宜的力量练习。肢体肌肉力量的训练十分有必要,可为身体的控制力、反应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身体的紧张与放松训练
肌肉控制力的训练有多种方式,可对每个部位进行针对性练习。由于少儿的肌肉群发育薄弱,耐受力较差,因此,在训练的同时依旧要注意强度和时长。
踢腿可有效训练肌肉能力。在最初的踢腿训练中,可采用卧踢的方式:身体仰卧,腰部贴于地面,双腿夹紧;动力腿脚尖发力踢起,主力腿保持贴紧地面。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腿部肌肉收紧。在卧踢训练基础上,可循序进行站立踢腿练习。在把上踢腿和行进踢腿时,同样要注意肌肉收紧,脚尖带动整条腿在空中二次发力。蹲也是训练肌肉控制能力的重要方式,在下蹲时保持双腿和臀部肌肉收紧,髋关节外旋,尾椎垂直于地面。此外,跳跃训练也可训练到肌肉,起跳前注意蹲,发力时保持上身体态,落地时注意缓冲。在进行肌肉训练之后可采用放松式的拉伸、抖动、滚地等训练来缓解肌肉的紧张。
(二)肢体力量训练的均衡化
少儿的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平衡,因此,在少儿舞蹈训练时应注重大小肌肉群的均衡化,多以小肌肉群的发展为重点对其进行力量与耐力训练。如小腿肌肉训练可采用地面勾绷脚的方式,这也可以使更小的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此外,还可以进行把上立半脚掌的训练,这些训练可以锻炼到小腿后群肌肉。在把上立半脚掌的训练中,同样要注意收紧膝盖,双腿肌肉夹紧,身体保持直立。少儿的肌肉力量训练时间不应过长,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合理的强度、密度和难度。训练的肌肉群要全面,并注意练后放松。
三、肢体训练的有氧化
舞蹈属于直观艺术,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它常常通过肢体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因此,呼吸的运用在舞蹈中尤为重要。中国舞讲究“气、韵、形、神”,气这个人类每日吞吐之物到了舞蹈这里可以影响动作发力和动作间的衔接,气息可谓肢体语言的灵魂,正确合理的呼吸不仅能保证动作质量,还能延缓疲劳的发生。
(一)舞蹈中节奏的调节训练
少儿的心肺功能还处在发育阶段,心率比成年人快,心血管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调节不稳定。在与成人进行同样负荷的运动时,心率比成年人高。在呼吸系统方面,少儿的呼吸肌发育较弱。因此,少儿的舞蹈训练应以有氧训练为主,避免过度憋气及高强度的运动。在呼吸训练的初期,可让学生双手放于肋骨两侧进行单一的一呼一吸,让学生感受呼吸的位置。如胸式呼吸时气息靠上,主要在胸腔回转;腹式呼吸便需要气沉“丹田”,吸气时小腹鼓起,吐气时小腹内收。在做爆发性用力和上下肢体大幅度活动的动作时,有时必须暂时屏息甚至憋气;
基础的呼吸练习过后,可运用舞蹈动作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呼吸节奏所带来的不同动作质感。如中国古典舞的“提、沉、含、腆、仰、冲、靠”的练习,教师要注意讲清楚发力点和呼吸的节奏,教会少儿在舞蹈运动中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促进呼吸器官的发育。
(二)肢体动作的协调训练
“‘气’是最重要的动作内核,引入舞蹈动作中,对动作的发力、连接以及对产生生动的对比度起着重要的原发和传导作用。”因此,要想将气息贯穿在舞动的肢体语言中,就要进行气息与动作的协调训练。
在基本功训练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高度配合。如下压拉伸时呼气,放松时吐气;下腰时不能憋气,要保持顺畅呼吸等。在课堂表演训练中,老师要注意强调动作的呼吸点。气息可运用在舞蹈中情绪的表达上,如人类最基本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让学生自己做出相应的气息运用,之后教师再加以指导。在舞蹈基本功训练和表演时,要注意强调呼吸的幅度,以免造成学生呼吸的“假象”使肩、颈部造成紧张。
四、审美活动的个性化
“舞蹈美感是进行舞蹈审美活动的基础,舞蹈创作和舞蹈欣赏都不能离开舞蹈美感。”因此,培养少儿舞蹈审美是舞蹈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培养少儿的审美能力时不能要求审美统一,应当以引导激发为主,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
(一)培养少儿独立审美能力
模仿行为普遍存在于学前儿童身上,一是模仿成人,二是模仿同伴的行为,因此,少儿最初的审美容易受到影响产生从众现象,极易被带“偏”。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少儿舞蹈启蒙之时就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挖掘他们的个性特点。
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抛出“什么是舞蹈美”等问题,让孩子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引导他们思考有关“美”的问题。初期可先以欣赏为主,教师可筛选一些适合少儿的舞蹈剧目供学生观看,看后让每个学生抒发观看的感受。后期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舞蹈以外的其他艺术,如音乐、绘画、雕塑等。
审美意识这种感性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引导和熏陶。除了直观地欣赏艺术作品以外,本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则,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亲近大自然,引导学生们观察思考。在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和观察自然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地用肢体进行模仿。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耐心善诱,不可过多干涉,只要把握孩子们审美的大方向,剩下的就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感受,避免刻意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二)激发少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来源于我们所处的客观物质世界,“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对心灵的唤醒”,因此,教师要善于唤醒和激发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从拉班的力效和球体空间概念中找到无数种可能,从音乐的即兴演奏中捕捉到灵魂深处的动机,也可以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奇妙的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切忌眼高手低,要指引学生去感知客观世界,让他们能较多地置身大自然之中,多听、多看、多思考,然后去观察、去模仿。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好奇心,遇到新奇甚至是日常所见的事物都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产生思考,积累感性知识与素材,这样才能逐渐将“别人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做一些即兴的小游戏,比如模仿即兴或是音乐即兴。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永远充满热情的心。审美活动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这需要老师耐心长期的引导和巧妙的激发。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当我们引导学生不停地观察和探索后,可以用音乐来对孩子们进行启发。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说出感受,并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大胆发挥,教师只需要加以指引,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以空间,既包括思想上的空间也包括肢体上的空间,避免定格少儿的思维。
五、结语
少儿的启蒙教育往往影响一生,因此,少儿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首先,要充分了解人体科学,要从人体结构、人体运动系统、人体各关节机能等方面对人体进行充分的研究,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重视科学规范的理论知识,因材施教;其次,要拥有一颗永远热忱、敏感的心,引导学生、教学相长。再次,教师在培养少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要以身作则,要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这双眼睛善于观察自然及社会现象,能察觉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能将客观世界通过感性认识转化成对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