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阈下鲁西南两夹弦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2-11-13张瀚之

戏剧之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张瀚之

(菏泽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一、非遗鲁西南地方剧种“两夹弦”的发展状况

(一)两夹弦的产生背景

两夹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发源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菏泽内的各个县及其周边的济宁等地区,两夹弦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地方小戏,并影响到“四平调”的形成和发展。在两夹弦的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源异流,分为两个支系,形成了南北两个派别,在郓城、鄄城一带的两夹弦,称为“北词两夹弦”;在菏泽、定陶一带的两夹弦,称作“南词两夹弦”,目前统称为两夹弦。它是中华民族经过数百年沉淀的精华,充分结合了其他戏曲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继承与创新,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例如传统剧目《三拉房》,现代剧目《相女婿》《拾爹嫁娘》等等。

(二)两夹弦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水平得到不断丰富,两夹弦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却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一些传统的村落正在不断地消失,大量的传承人离开原生地。戏剧的队伍人员十分紧缺,老一代的剧团艺术家都慢慢退休,当代年轻人因为没有十分了解两夹弦,从而缺失两夹弦的新一代传承人。人才的不足和演出次数的减少,致使许多传统剧目和唱腔也都要面临失传的境遇。

两夹弦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媒体手段发展的多样化,人们的审美和需求都变得十分多元化,许多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和喜爱程度都在不断降低,受众群体还都大多是老一辈的两夹弦喜爱者。这就要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如何对两夹弦进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二、“非遗”视域下鲁西南两夹弦的实践发展

虽然现在两夹弦的发展状况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但是它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并没有失去它所具有的魅力和影响。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听、喜欢唱,广大人民也能从中学习知识和收获快乐。另外,剧本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还在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传承人——活态传承、重点保护

传承人是两夹弦剧种活态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传承人的地位。现在的非物质遗产传承者都是依靠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技艺谋生,但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市场,现在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和传播各类文化,这就使得现在很多演员的表演机会骤减,从而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国家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工作加以重视,对已经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进行资金方面的补贴和帮助。

现在的两夹弦传承人大都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将自己的一生时间用在了两夹弦的发展上,当之无愧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在两夹弦传承发展中,年轻力量十分短缺就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其传承过程中,建立“非职业”传承人,在诸多喜爱两夹弦的年轻人当中进行选拔,让更多喜爱两夹弦的年轻人在不耽误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两夹弦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

(二)传承机制——健全支撑与保障

1.政府部门:大力投入、协同共进

政府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撼动的作用,政府要采用资金补助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定期调查他们的现状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国家可以制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专业培养方案,采取一定的鼓励方法。让这些老一辈的传承人进行授课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既是对传承人的工作支持,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有力保障

通过法律手段对两夹弦传承人的地位进行保护。两夹弦传承人是对两夹弦进行传承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制定法律法规是保护他们的最有效的方式。根据我国两夹弦传承现状,针对传承人老龄化、传承人经济困难、难以维持生计的状况,非物质文化保护应该由政府牵头,市场和民众一起给传承人带来经济效益。除了给予物质资金上的帮助,地方政府也应该对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授予“传承艺术家”的称号,这样既可以安抚传承人的内在需求,也可以满足传承人的社会认同感。通过法律法规的规范,在社会大环境的重视下,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化传承人的继承和发展,构成良好的文化保护环境,才是长久之计。

(三)传承内容——继承核心与创新方式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必须聚合全社会之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

两夹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应该对两夹弦的传统剧目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新并举。对于一些传统的剧目,我们要将它尽可能完整地保留,这些都是老一辈艺术家倾尽一生精力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要创作更多适合现代人们审美和品位的新剧本,不仅如此,也可以在唱法上加入现代流行的新元素,将表演方法、创作方式与当今的大环境接轨。比如,著名歌手谭维维在2016 猴年春晚的演唱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谭维维携手华阴老腔演唱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将我们觉得毫不相关的两种唱腔联系起来,完美地将中国摇滚乐和民族音乐结合,引领了新时代的音乐潮流。

(四)传承途径——立足于实践、多元化传播

两夹弦曲调优美,但是,除了现在的鲁西南地区流行较广,很多沿海地区,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剧种,而且两夹弦在鲁西南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地域限制,听戏的人都局限在乡村田间,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我们要让两夹弦剧团得到在更多城市演出的机会,不仅要在大剧场进行表演宣传,还可以在居住区旁的小广场进行表演。现在,人们在饭后通常喜欢活动散步,演员们可以进行分组,在不同的小广场进行小型演出,让更多的群众在茶余饭后了解两夹弦,逐渐对两夹弦产生兴趣。让人们了解两夹弦,真正达到娱乐性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相一致,作为一种高雅音乐艺术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我们现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传播,电视台现在都会有戏曲节目,每天都会有全国各个地方代表性剧种的优秀演出,两夹弦的传播,也需要像商品宣传一样,得到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支持,把两夹弦打造成诸多文化遗产中的“网红”,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各大网络新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等进行直播,使两夹弦内容易看、易听、易学、易保留、易转发,慢慢可发展成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最佳途径。通过云课堂,观看者不仅可以进行学习,还可以随时向演员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让两夹弦的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趣味化,充分有效地使年轻人和两夹弦的传承连接起来,为两夹弦的传播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还可以建立两夹弦博物馆、两夹弦展览馆等传统戏剧艺术展示场所。博物馆、展览馆等形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教育方式,可以让人们非常直观地近距离了解两夹弦,可以展出两夹弦在表演时所用的服装道具、伴奏乐器,也可以让讲解员播放、讲解经典曲目。可以不定时邀请两夹弦演员进行演出,让人们从多方位了解两夹弦,从而达到非常理想的传播效果。

我国从2005 年起设立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一年也会涌现许多非遗文化拍成的纪录片,以供人们更广泛地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进行学习借鉴,将两夹弦自元朝至今的发展历程也拍成纪录片,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在展现两夹弦技艺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鲁西南两夹弦“非遗”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提高对“非遗”艺术的价值认知。从我国古代《诗经》的采集、整理、传承、保存,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清朝小说的登峰造极,特别是民俗学建设的成就,都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文学成就做出了贡献。当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人传承着古人的文化,我们“盘”出新意,推陈出新,不断继承学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中。这还要依靠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创新,遵循协调发展理念,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体系。

(一)“非遗”艺术进校园

应该把两夹弦引进高校校园,将两夹弦搬上课堂,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同时进行,高校的音乐系学生可以在新剧本的创作方面和演员数量方面进行帮助,使我们的两夹弦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主流,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新剧目。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开设专门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或者让老一辈艺术家把两夹弦的专业知识录成录播课的形式,增加两夹弦的选修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有学习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并鼓励学生组织两夹弦社团,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社会上,也可以开设有关两夹弦的兴趣辅导班,从中选取有潜力并且十分喜欢两夹弦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系统的教学手法和专业的两夹弦教材,这对两夹弦的传承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

我国的非遗保护,国家给予很多资金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只依靠这种单一的保护形式对两夹弦进行全面的保护。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和制造一些关于两夹弦的周边产品,将两夹弦的保护与文创产品相结合,人们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无形之中就使两夹弦蕴含的文化得到了传播,还能影响周围人群,增加人们对两夹弦的认知,让我们的广大群众也参与到传播保护两夹弦的行动过程中。

比如在两夹弦的展览馆、博物馆、剧场旁边,出售印有两夹弦的人物或者介绍的纪念品。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不同的文创产品的开发,比如针对小朋友,可以将两夹弦中不同角色的人物进行Q 版设计,印在衣服上,制造成小玩偶,就可以极大地引起小朋友的关注,进而可以让小朋友对两夹弦文化感兴趣。

文创产品除了可以在实体摊位、商店售卖,也可以通过网络售卖,现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平板等移动端,可以将文创产品与现在的微博、微信、抖音相结合。创建公众号,进行公众号推送,并在其文创产品旁标注涵盖的两夹弦知识,这样就可以对两夹弦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建立“非遗”文化保护区(村)

我们要把民间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传承下来,还需要对其所在地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合理保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两夹弦在菏泽一带流传较广,可以将之前老剧团的场地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下来,将老一辈的演出服、道具等收集起来打造成一个景点,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提高两夹弦的知名度,使两夹弦的传播愈加广泛。另外,我国从1988年开始,文化部就开始命名“特色艺术之乡”“民族艺术之乡”等称号,我们也要朝着这个荣誉去努力,促进当地社会的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四、结语

作为有着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更是我们的前辈耗费一生精力的成果,我们新时代青年更是要担当起保护、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使命。

在两夹弦的保护和传承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一份力量,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转换发展方式,推陈出新,充分利用现代各种创新手段,让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发光发热,而不只是将它停留在名录上面。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