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钢琴演奏触键在不同音乐时期的特征

2022-11-13李蕤博

戏剧之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触键钢琴曲钢琴演奏

李蕤博

(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 阿坝 623002)

触键是钢琴演奏过程的重要部分,触键方式和触键技巧的应用,会对演奏的音质和效果产生实质性影响。要想更好地通过演奏进行音乐情感、主题、内容、意境的表达和呈现,演奏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触键要求,明确钢琴触键在不同音乐时期表现出的特点,并从思维和认知入手,对作品情感和创作情感进行全面剖析和解读,同时,结合曲目的风格,以演奏为切入点,科学有效地进行触键方式和演奏形式的选择。这样不仅能为受众营造更加良好的钢琴曲演奏意境和氛围,也能更好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

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个性和思想,也为巴洛克音乐艺术风格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和文化土壤。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初应用于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它追求宏大的构思布局、庄重宏伟的气氛、辉煌壮大的效果,装饰性较强,且整体风格造型十分大胆。在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巴洛克风格延伸到了音乐艺术领域和钢琴演奏领域。特别是在1600 年到1750 年间,巴洛克风格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孕育了大量优秀钢琴曲,其中,以宫廷歌曲和舞曲居多。

钢琴演奏的主要特征是复调性,与主调音乐相比,声部更加集中、凝练,能营造庄严宏伟的气氛,制造十分辉煌的演奏效果。在演奏时,演奏者应对不同声部的关系以及每个音的音色和触键意义进行全面了解,科学把控演奏时间和触键力度。该时期的钢琴曲都是在古典钢琴曲的基础上创作的,其音色、音质与现代钢琴曲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若利用现代钢琴进行演奏,力度应保持在pp~mf 的区间内,手指保持收拢状态,且弯曲成圆拱形。手指在触键并发出声音之后立刻放松,整个过程直接而快速。指触要十分敏锐,避免一压到底,手指需压在琴键3/4 的位置,利用惯性压下剩余键程,以取得理想的触键效果。演奏过程中,触键需保持较快速度,即便是相对较慢的触键,也需要将其速度提升到中等。连奏时要做到音头清楚、气息贯通、音质集中,且具备清晰准确的触键点。演奏时可遵循“面小而精致”的原则,调整琴键和手指的接触方式,使触键动作更加轻、快。比如,在进行巴赫《二部创意曲NO.1C 大调》的演奏时,由于其不同声部之间紧密联系且互相穿梭,音质的颗粒性较强,因此,演奏触键方式也应该充分表现这一特点。

二、维也纳时期的音乐特征

18 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通过对巴洛克艺术特色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维也纳古典音乐流派。在这一时期,复调音乐被取代,主调音乐成为主流。在本时期音乐发展的高潮阶段,涌现了大量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如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等。莫扎特和海顿的钢琴曲的基调热烈而幸福,演奏时的触键部位为指尖,以nonlegato 为主要指触形式。为避免出现过于沉重或明显的声音,需通过快速触键获得轻巧的发音。连奏的表现需结合乐曲情感和主题表达,且需控制时间和力度,断奏必须在整体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具有较强的交响性,弹奏时要表现饱满、厚重的声音,下键时需动员全身各部位共同参与,且其内容更多是表现振奋人心的斗争,十分注重局限音区的利用,需有效协调身体各部位,通过触键力度和速度的调整,表现强弱对比、音色变化。弹奏时手掌以下用力,垂直触键,发力点集中在手指上。该时期的钢琴曲演奏,音色通常为连奏和断奏,音色表现形式和触键方式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如,《C 大调奏鸣曲(op53)》的演奏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力度变化和层次性控制,利用非连奏触键指法进行呈现,其音色、音量的变化源于手指力度和手法的调整。在这一作品中,贝多芬通过音色、音量的突弱、突强的力度变化表现音乐的戏剧性。又比如,在《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中,6 小节的乐曲中速度变化对比为:Largo、Allegro、Adagio,力度对比为:pp—p—crescendo—sf—p,弹奏时要对力度层次控制得十分精准,要对演奏速度掌握得恰到好处。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诞生于19 世纪的欧洲,本时期的钢琴曲抒情、自由、浪漫,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性和主观情感抒发性。作曲家多在作曲中融入个人感受,用更加具有主观色彩的方式进行自然景物的表现。在演奏时,演奏者需更加注意臂、肘、腕、指的协调,根据演奏需求进行身体各部位的调整与配合,以确保灵活发力。同时,这一时期的不同风格乐曲的触键部位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演奏歌唱性乐曲时要利用肉厚的指面触键,通过由内向外的“拖”,软化琴键和琴锤的敲击感,以获得抒情、柔美的音色。在进行短促、跳跃的音乐的表达时,整体的弹奏速度相对较快,触键时指尖向里“勾”,使钢琴声音富有弹性且轻巧。在演奏深厚、丰满的钢琴曲时,下键方式应快而轻巧、慢而深。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发掘音色的层次性,并根据不同的曲目调整触键的角度和方向。另外,该时期的钢琴演奏者更加注重旋律线的控制和旋律的呈现,力图通过触键方式的调整展现更深层次的主题内容和音乐意境,如,肖邦创作的《夜曲》,大多是利用手指贴键的方式进行演绎和诠释,演奏者应尽量减少触键位置和自身的距离,在更好地呈现内容、传达情感的同时,使钢琴演奏更加连贯。由于该时期的钢琴曲风格十分多样,为了呈现不同的演奏效果,产生了多种触键方式,如,在演奏《叙事曲4》时,演奏主旋律利用legato 触键法,右手承担了主旋律跑动和双音伴奏任务,并配合左手进行伴奏。

四、印象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19 世纪下半叶,印象主义兴起,作曲家创作的钢琴演奏曲都是以色彩为主要元素,其所追求的演奏效果与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存在较大区别,该时期的钢琴曲具有抽象感觉和色彩描绘的特性。在进行实际演奏时,为了体现朦胧、纯净、柔和的情感氛围,可利用延音的方式制造共鸣。演奏过程当中,靠近指尖部位的应用相对较少,而是用肉比较厚的手指部位与琴键接触,注重力度控制,多采用钩、抓、摸等方式进行水平方向触键,整体较为柔和、纤细、轻薄。另外,具有代表性的是“抚键”式触键,这种触键方式能在较弱的印象中进行具有多种力度变化的钢琴弹奏,使乐曲更具感染力和动态效果。弹奏时手臂必须保持放松,手臂和手指摆放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以便在弹奏过程中提升音符的连贯感,如,《水中嬉戏》在表现水的平静与汹涌时,就利用了轻手臂触键的演奏方式。

五、20 世纪的钢琴音乐特征

进入20 世纪,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沉淀、发展后,钢琴音乐艺术形式发生了实质性、根本性的变化。该时期的钢琴作品音符相对独立,需要利用不同的音色、力度、触键方式进行演奏和呈现。钢琴演奏中的“敲击性”音响,在本时期被当作主要表现形式和基本音色,音色尖锐、铿锵,但不粗糙。在演奏触键时,演奏者的手腕需要保持自然但不松弛,每根手指必须笔直、坚挺,精准把握时间,短而快地进行触键。在进行该时期的钢琴作品演奏时,前臂滚奏、前臂压键、手掌压键、哑键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触键形式。在20 世纪后半叶,传入中国的钢琴曲数量不断增多,一些作曲家不断借鉴和学习西方的钢琴曲创作技巧,并钢琴曲创作中融入中国风格和特色,创作了大批优秀且具有较强时代特性的钢琴曲作品。一般情况下,只要是能掌握现代主义、印象主义、浪漫主义钢琴曲演奏的演奏者,都能结合触键经验完成中国钢琴曲的演奏。而与外国传统的钢琴曲不同,中国的钢琴曲中包含一些由民间音乐和民歌改编而来的曲子,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通过调整触键方式呈现相应的音色。如,《夕阳萧鼓》钢琴改编曲中包含了琵琶、古筝、古琴、箫等中国民族乐器,弹奏时需具备较高的音色变化敏锐度,要结合演奏者的认知和理解,利用钢琴触键方式的变化呈现虚实有别、结实慷慨、清亮高远、暗淡幽远的音色。

六、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全面提升钢琴演奏效果和触键效果,相关人员必须从创新、综合、发展、艺术的层面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的演奏触键技巧进行综合对比,掌握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以及作品的风格和特性,进行触键方式的调整和选择,全面发挥钢琴的音色和音质优势,使主题表达和情感表达更加直观、生动、具体。还应掌握巴洛克、维也纳、浪漫主义、印象主义、20 世纪等不同音乐时期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流派,从艺术、演奏的维度进行解析。同时要了解较为经典的钢琴曲目的演奏,从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等方面进行探讨,更好地感受和体会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触键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音乐水平和演奏水平进行曲目选择,反复进行钢琴触键练习。这样不仅能够使演奏者更好地感受不同时期的钢琴演奏曲的风格、魅力,也能为钢琴演奏者的触键技巧、演奏水平、音乐素养的同步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触键钢琴曲钢琴演奏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