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歌》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分析
2022-11-13崔丹琪
崔丹琪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59)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音乐创作的风格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歌》是克里斯蒂娜·罗赛蒂创作的一首诗歌,徐志摩译文的《歌》充满了唯美。张瑞作曲改编创作的《歌》,多以美声唱法演唱,伴奏以钢琴为主,此篇以张瑞作曲改编创作的《歌》为主要浅谈对象进行解析。
一、《歌》的创作背景
《歌》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赛蒂创作。1830 年,英国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作为一个意大利政治移民父亲的小女儿,她热爱文学和绘画。哥哥但丁·罗赛蒂也是英国文学史上“前拉斐尔派”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影响颇深的人物。哥哥威廉姆和姐姐玛莉亚在文学创作与批评方面也颇有造诣。
在19 世纪英美文学史上,出现了艾米莉·勃朗特家族、艾米莉·狄金森和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杰出的女诗人。她们除了独特的文学风格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都选择了与世隔绝、永不结婚的生活方式。只有勃朗宁夫人直到40 岁的时候,被伟大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推荐,她才从这种孤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简而言之,女诗人们生活在一个小小的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很少与外界接触。
罗赛蒂在15 岁的时候人生发生了转变,她遭受胸痛并被诊断为心绞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心绞痛并没有好转,没有人预料到这会伴随她的余生。这与她忧郁凄凉的诗歌风格的形成不无关系。罗赛蒂十几岁就开始写作,参加了她哥哥的诗歌朗诵俱乐部。然而,当时没有人想到弱小的她有着不同的气质风格。例如,她坚持不让任何人在公共场合读她的诗,而且她把读她诗歌的人都拒之门外,尽管她很喜欢听别人的作品。她脾气也很不好,小时候她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在愤怒的情绪下她用剪刀扎伤了自己的胳膊。她知道自己脾气暴躁,并试图控制住。因为父亲失业了,失去了经济来源,她和她最喜欢的剧院说再见,家里经济拮据不得不选择放弃爱好。
克里斯蒂娜·罗赛蒂16 岁的时候收集了一些自己的诗集,准备发表在她祖父经营的报纸上。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诗《死城之城》(The Dead City)。这首诗充满了爱伦·坡般奇特的想象力,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她的诗人才华和前拉斐尔派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十八岁的时候,克里斯蒂娜·罗赛蒂已经长成了一个迷人的年轻女子。她积极参与前拉斐尔派的文学活动,展现了她的才华。一开始,年轻的詹姆士·柯林森爱上了克里斯蒂娜·罗赛蒂,并向她求婚。但是克里斯蒂娜·罗赛蒂说他是罗马人,信仰不同。柯林森爱罗塞蒂,他把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放弃了他的宗教信仰,向罗塞蒂求婚,她答应了。不幸的是,只持续了几个月婚约就结束了。罗塞蒂并不珍惜这段浪漫的感情,因为她爱上了威廉·沃尔特·斯科特。她和沃尔特·斯科特花了很多时间在一起,旅行、写诗和绘画。沃尔特·斯科特经常用克里斯蒂娜·罗赛蒂作为他画作的模特,画得惟妙惟肖。在此期间克里斯蒂娜·罗赛蒂的爱情诗非常生动。后来得知斯科特是有家庭的人,克里斯蒂娜·罗赛蒂倍感失望,只能把这一段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用写诗来度过忧郁和失望的伤感时光:
我死以后,亲爱的,不要为我唱悲伤的歌;也不要将玫瑰插在我头上,更不喜那松柏婆娑。变成青草覆盖着我吧,带着些水珠和清露。如果枯萎,算是忘记;如果枯萎,或是记起。(Song《歌》)
我国诗人徐志摩将它译成中文,整首歌的歌词展现了悲伤无奈,作者内心现实与憧憬总是若即若离的。
二、《歌》的艺术特征
现代诗歌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原词的原谱,另一种是现代作曲家根据过去留下的文字进行再创作。歌曲创作属于第二类。它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选自与作曲家产生共鸣的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
《歌》作为艺术歌曲的长度较小,更适合室内独唱或小型音乐厅演唱。伴奏只有一台钢琴说明需要演唱者和钢琴伴奏双方的配合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加强音乐的力量,从而对艺术歌曲进行完整地演绎。德国当代最著名的艺术歌曲演唱家施瓦茨科普夫曾说:“演唱歌剧犹如用大刷子蘸着涂料进行粉刷,演唱艺术歌曲则像是画工笔画需用极细的笔来描绘。”因此,歌唱者需要在短时间内用优美的情感对声音和呼吸的控制来表达作曲家的情绪感觉,把听众带入音乐。此外,由于艺术歌曲是以诗歌为基础创作的特殊性,对歌唱者的艺术修养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唱者对作品中诗歌的内涵和背景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艺术歌曲难以演唱完美的原因。
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技巧之所以能使人们为之倾倒,受到追捧,除了他们优美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曲准确地反映了歌曲本身的真实情感和内容,引起了心灵的共鸣。著名的德国女高音汉姆·玻尔说:“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的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音给唱出来,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位技工匠人而已。”一个人是如何获得“感动观众的能力”,这就是歌曲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
三、《歌》的演唱处理
(一)演唱的基本方法
在声乐演唱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声乐的学生状态良好,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技巧,但是当他们唱歌时,他们的声音平淡无味,缺乏魅力。这是因为对歌曲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没有理解歌曲的意境和音乐的美感。正如著名歌唱家苔尔巴迪所说:“他们想到的只是怎么唱得更响些,而根本没有考虑到歌唱的表现力和自己的理解。”
歌唱发声由呼吸、发声和共鸣三部分组成,只有通过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的协调合作才能完成。说话的声音和唱歌的声音不完全一样。言语是一种平静的呼吸状态,不需要强有力的呼吸支持,声音缺乏圆润的色彩,不是音乐的声音。歌唱的发音是一种必须有呼吸力量、高位法、充分共鸣、整体统一支撑的声音。发声的方法使普通的声带通过磨合、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感染力来发展力量,使呼吸力的大小、声带张力的强度和共振腔的调节都在这三者之中,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即使用最少的动能,可以自由地运用歌唱声音,强弱有力,音色优美持久,具有穿透力,这就是为什么有方法是很重要的。
歌唱的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的源泉。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呼吸是其中很大的决定因素。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意思显而易见。清代声乐理论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唱曲不得其情,则正邪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词曲,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这些表现了歌唱中“情感”与“声音”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谈谈如何唱“感觉”,即如何在歌唱中艺术地处理和表现歌曲。
(二)演唱情感的表达
歌曲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深入人心,唤起共鸣,把握歌曲的风格和节奏,也把握歌曲的灵魂。歌曲《歌》是一首根据外文诗作曲的艺术歌曲,是罗赛蒂对斯科特的爱慕之情,又无法与其结合,郁闷和失望伤感的歌词,因文化差异被徐志摩翻译成中文诗歌,有了徐志摩丰富的理解,译文的这首《歌》也带有徐志摩的风格与特点。演唱这首作品时,要把细腻的情感悠扬婉转地体现出来,为了充分诠释这部作品,我们必须把它的失落感和现代美感结合起来,才能将徐志摩的情感与罗塞蒂的内心情感完美融合。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速度,不能太快,适中即可。在情感方面,我们必须抓住诗歌的含蓄表达内容。前两句是对情感的自我描述。唱歌的时候应该用作者本身的情绪来表达我们的情感,不应该大声唱歌,应该用一种空灵而纯净的感觉唱歌,向人们展示“当我死去时,请记住我,我们不能在一起度过这一生,但我很期待,就算是我不在了,你也要去看看我”的场景。
在演唱时必须首先运用叙事性的语言来演唱,营造一种临别前的告白。前面讲述了故事的开始,然后进入了故事的主题,它对心理活动的内在纠结的描述。在演唱“我死了的时候,请别为我唱这首歌”这句时,是一种叙述一样说话般的平静,“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须浓郁的柏树,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前半句要处理得含蓄一些,后半句则要唱出罗赛蒂渴望安静平淡的那种感觉,而在演唱“假如你愿记得我,假如你甘心忘了我”,用这首歌来传达更多的人内心的挣扎和情感上的烦恼,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后两句“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藤,觉不到雨露的甜蜜”要将声音完全释放出去,声音要饱满通透,但不要过于明亮。最后的“我也许,也许记得你,为我唱悲伤的歌”展现了不舍的留念,最后一句用叹息的方法结束,让人陷入思考。把握住这些,这首歌曲的风格基本掌握了。
四、《歌》伴奏配合
要更好地诠释一首歌,除了分析歌曲和演奏自己的表演能力,还离不开伴奏的默契配合。在表演中,歌手与伴奏是一个整体,各司其职,缺乏任何都无法表达歌曲追求的效果。因此,伴奏在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伴奏不仅可以带动歌唱者的歌唱情绪,还可以起到美化歌唱者嗓音的作用。因此,要唱好一首歌,歌手就要有扎实的演唱背景,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在伴奏之间有默契。因此,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重视合作的伴奏。下面将《歌》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部分是简单的单和弦伴奏,是《歌》伴奏的前奏和弦,慢慢有了代入感,接着是第八个音符带有快节奏的伴奏。伴奏在演奏时,速度应适中,营造一种舒适的感觉。中间的高潮部分也用琶音作为装饰,好像是为了让人们回忆起。歌曲的前奏以单一的速度伴奏,引导歌唱者进入叙事演唱的状态,是更加直接的演唱风格。
第二部分给人一种回忆的感觉,这时的歌曲也到高潮部分,“假如你愿记得我,假如你甘心忘记我”全曲的顶峰,在呐喊中寻找希望,伴奏也应该把演唱者带到一个至高的感觉,仿佛跟演唱者一起回忆感叹。
第三部分结束的叹息。结合歌词“我也许记得你,为我唱悲伤的歌”和弦单音慢慢变成音阶,感受到无奈的叹息,伴奏的速度不宜过快,需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进行调节,在这个地方,伴奏容易速度过快,结束匆忙,融入歌曲情感才会更好地运用伴奏。
五、结论
《歌》是一首深受观众喜爱的声乐作品。其歌词风格感人至深,音乐风格清新典雅。演唱这部作品时,歌唱者不仅要把握其艺术特点,还要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运用相关的歌唱技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阐释作品的深层含义。本文不仅分析了作品的创作情感和艺术特征,而且从把握歌曲的风格和节奏、处理歌曲的点缀、伴奏三个方面对作品的演唱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加深歌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歌唱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诗歌改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