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记静乐县石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晓媛
2022-11-12张天柱
□ 张天柱
“赵主任,你包的几户有啥情况?郭书记,王大爷的腿,还疼嘛?俊花村委,赵大娘的降血压药,你送上门了没有?”约定俗成,静乐县杜家村镇石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晓媛总会不停地督促“两委”班子的成员在完成履职清单……
2015年,王晓媛考取了大连工业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被推荐为本硕连读研究生。完成研究生学业后的王晓媛毅然选择回到家乡——静乐县杜家村镇石照村。2021年 11月当选石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后又当选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从当初的回乡大学生到如今的石照村发展“第一责任人”,王晓媛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家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带领家乡人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回报家乡,我最终还是选择回来,坚信一定能做出成绩”
“回报家乡,是我从小就有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始终刻着这样一幅画面:那时我刚刚考入重点初中,要去县城里上学,我和童年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在村里最高的山坡上,望着这个宁静的小村庄约定:将来有机会一定回到家乡来。”王晓媛说。
这样的想法,与王晓媛的成长经历有关。石照村位于大山深处,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土地贫瘠。“我从小看到爷爷脸朝黄土背朝天,吃不饱肚子。从小父亲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我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王晓媛说,因为母亲身体也不好,全凭村里人帮衬。
“其实,大连工大毕业后,当时大连也有好几家公司给了我工作机会,工资特遇也不错,我的辅导老师也想让我在大连发展。但我在了解了换届政策之后,最终还是选择回来,坚信一定能做出成绩。”王晓媛说。
然而,真正回到村里,现实和王晓媛的想象大不一样。当时村里的办公条件很简陋,平时的办公文件几乎都靠手工抄写。17名党员,只有4名在村里,其他党员都在外打工,开个党员大会也很困难。村集体经济收入低,村民们仅靠养殖和种地有点微薄的收入。
这些没有难倒王晓媛。上任以后,王晓媛以最快速度进入角色、最好状态适岗履职、最大程度赢得党员群众的信任支持。摸底数,询需求,用脚步“丈量”村里的每一片土地。村里电脑不行,就用自己上学时的电脑,上任后没有几个月,王晓媛归类整理各类信息,将所有的文件材料电子化建档归档,让村委会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走遍全村所有家庭,与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电话沟通;宣传防火防盗,宣传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帮助村民填表……根在泥土才芬芳,通过给村民办这些“简单”的事,村民们逐渐认可了王晓媛。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村支部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石照村共有92户246人,党员17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大都走出大山到大城市打工。可是村里的“空巢老人”怎么办?王晓媛通过排查摸底,现住村里仅有22户,人口40人,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60%,7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 25%,且大都身体状况较差。在“两委”班子会上,王晓媛决定精心构筑“空巢老人”“党建链”,把“两委”班子的神经末梢触及到这些老人身上。
石照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按照领导班子成员住址,就近划片,每人包5户,签定了“空巢老人”“党建链责任状”,所包内容包括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并进行了细化,其要求是包扶要做到“四要素”: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其考核要求是:建立台账,每办一件事,都要有记录,按季检查,半年考核,年终排队。
王晓媛说:“我们班子成员要把这些‘空巢老人’像儿女一样‘养’起来。”在“两委”班子分包会上,王晓媛主动请缨,分包了5户、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5人,其余户分到各个班子成员头上,真正做到关爱“空巢老人”全覆盖。
王晓媛是这样定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坚持定期入访包户,坚持至少“一周一访”,经常与孤寡老人谈心拉家长,询问他们的诉求,满足生活上的需求,让村里的“爱心超市”指定专人定期为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并送货上门。
村里87岁的赵粉连老人,因冬季水管上冻,吃水困难,王晓媛每到“上门日”询问其是否有水,并找专人为其定期担水,如需要其他生活用品时,她本人或者委托专人为其定期购买;72岁赵虎生两口子,冬季水管冻裂,大水漫院,王晓媛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召集人员,用水泵将院内和水窖内的积水抽走,并将水管维修好,由于俩老人都腿脚不好,常年吃药,外出不便,王晓媛得知其需要购买药物后,总会在第一时间从县城为其购买药品,并嘱咐其按时吃药;李二裴老人,今年85岁,眼睛几近失明,平时有儿子在身边照顾,当儿子外出有事时,王晓媛就上门陪老人进行聊天,每每到了饭点时,晓媛总是让母亲为李二裴老人送饭上门。真是关护有专人,一链解“空巢”。
关爱“空巢老人”“党建链”的运行,像春风化雨,温暖着这方土地,温暖着身边村民的心。李二斐老人的儿子在外地打工,得知王晓媛照料他母亲的情况后给王晓媛打电话:“好支书,谢谢你!”
“我无悔当初回村的选择,农村广阔天地真的大有可为”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且是有抱负的年轻人。虽然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人居环境都有所改善,但村里如何长远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村子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村民要想发家致富,需要自力更生,更要调动和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适合村里发展的新路子。产业发展是突破口,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口袋才能鼓起来。
石照村条件独特,气候适宜,目前已吸引一家企业到石照村发展黄粉虫产业,山西城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石照村黄粉虫产业园正式挂牌。
黄粉虫是一种高蛋白虫,除将其原料进行销售做化妆品外,还能将其加工成精制蛋白粉、高蛋白饮品等成品,其粪便也能回收,用作有机肥,用于特色蔬菜的种植。这是石照村的乡村振兴工程之一,这项家门口的致富项目,使一部分弱势村民有了一定的收入。
这个消息传开后,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有了回乡创业的意向,给王晓媛打电话询问企业的发展情况,并向王晓媛表示,一旦村里需要,立即返乡。
自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王晓媛紧紧抓住“清化收”这个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杜绝村集体资产流失,按照“盘活要素、开发资源、增加收益”的原则,盘活闲置的荒田、荒坡等集体资产约500余亩,进行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在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