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电影
2022-11-11聿刀
聿刀,喜欢海上的月光、深夜的焰火等一些短暂明亮而无法长存的东西,故此也希望执笔如驭刀,在纸上留下一些永恒。
曾在《花火》杂志发表《雾中岛屿》(曾用笔名“应鹧”)《雪消融时》《譬如朝露》《日落前道别》《苦夏》《照山白》等短篇小说,文笔细腻,故事动人。
我是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人,很多时候,甚至不太计较看的是哪部电影。我只是很喜欢那种感觉,坐在电影院里被黑暗淹没,光和声音从大银幕的方向朝我涌来,从片头到片尾的两个小时里,我能把自己从现实生活里短暂地剥离出来,沉浸到一片模糊地带。
在电影院里放空自己,这当然可以算作是一种逃避——对现实的逃避抑或对自我的逃避。
看喜剧电影,大家笑的时候我跟着一起开怀大笑;看悲剧电影,不会有人在乎你的哭声,甚至你要做特别的那个——在喜剧里哭,在悲剧里笑,都可以。灯光暗下去的那一刻,大家就只是因为票面上一点微薄的缘分而短暂相交的陌生人,彼此看不清面容,便无须计较在熟人面前时时要保有的一种成年人的体面。
我记得几年前看韩寒的《乘风破浪》,百度百科给这部电影的定义是文艺轻喜剧,邓超饰演的角色回到二十年前,和自己的父亲成了好哥们。剧情不复杂,前半段穿插着各种刻意的笑料。我的笑点比较高,正因此,才会在一众哄笑声中注意到相邻座位上低低的抽泣声。
我给她递过去两张面纸,她对我说了谢谢,我们的全部交集仅限于此。
等到电影散场,女士洗手间前排起长队,再次看到她时,她正噘着嘴对着水池上方的镜子补口红。能认出来是她,不是因为她的脸,而是她身上那件黑色皮衣,袖口一圈铆钉,观影过程中,每当她从两个座位间的杯托里拿起可乐,铆钉就会重重地磕在杯托的边沿。所以当时注意到她扯着皮衣的袖口擦眼泪,我赶紧把面纸递了过去。
她一只手补口红,另一只手拿着手机打电话,用的是我听不懂的某地方言,但是从声调和语气能听出来明显是欢快的。她补好口红,我还在排队,同我擦肩而过时,我知道这也许是我们此生最后一次相遇。
人海茫茫,我们不认得对方的长相,不会记住对方的声音,可是在一场电影的时间里,我曾静静聆听过一个女孩在黑暗里隐忍沉默的哭泣。缘尽于此,想来有点奇妙。
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以为在下雨,接住一点在手心化开,仔细分辨,才发现原来是雪。四周霓虹闪烁,车子川流不息,车灯在街面上流动,于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又踏入了现实生活。
之所以时常需要这样一次逃避,源于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精细的把控——从不列计划,没有自制力,即使列了也不会实现,容易被一点小困难打倒,需要独处的时间与空间来消解这些负面情绪,同时又渴望与人群的交集。
不想憋在心里进行自我拉扯,也不愿动不动就劳累友人当我的“情绪垃圾桶”,因此,我教会自己把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时看作一场一定会落幕的电影。无论眼下如何糟糕,影院里的灯光熄灭又亮起——近似于一个“重置”的按钮,随着两个小时的时间流逝,在光與影的另一个世界里,将那些难堪和不悦忘却。
我看的电影在每个夜晚落幕,第二天阳光灿烂的早晨,我希望你安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