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开发新能源汽车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2-11-11广东冯津
◆文/广东 冯津
一、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课程的时代背景
因“材”施教学中做,因材“失”教学业荒,说明教材很重要;“误”人子弟错在灌,“悟”人子弟“对在导,说明教法很重要;“毁”人不倦多理论,“诲”人不倦多交互,说明教师很重要。教师、教材和教法构成了课堂革命的三要素,“金课”欢声笑语,“水课”睡倒一片,故一体化课程开发是课堂革命的核心。
通过校企合作推动课堂革命是国家指引职教内涵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虽然经过 “国家示范校”建设,职业院校课程开发从理念到内容有了一些改变,但由于课程开发体制机制存在问题,导致课程开发“跟着感觉走”,岗课融通存在“穿新鞋走老路”,而校企协同创新开发课程则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目前,教育部和人社部正在推进“高水平”院校建设,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开发岗课融通的一体化课程,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进而推动分组合作、探究交流、混合学习、智慧评价的课堂革命,培养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
广东合赢一直在探索研究为汽车专业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数字化资源开发、智慧云平台运营、技能大赛辅导、技术协同创新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十多年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探索,在整合行业资源方面我们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广东教育出版社和国内知名的中高职院校开展过课程开发合作。合作院校有贵州交通技师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顺德区中专学校、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增城职业技术学校等。因此我们有一些心得,期待我们摸索出的一些做法能为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课程方面提供案例借鉴。
二、架设校企合作开发一体化课程立交桥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开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一体化课程不能闭门造车“跟着感觉走”,更不能东编西抄“穿新鞋走老路”。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一体化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学内容包含高压强电安全防护和低压弱电控制,这需要熟悉行业发展的专家帮助规划人才培养规格,需要熟悉岗位需求的实践专家帮助提取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精通电子电控的技术专家参与研制声光电实训设备,还需要精通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职校名师开发课程资源。
总之,需要在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间架设一座立交桥,从而保证“政府指导、行业主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课程开发模式得到贯彻落实(图1)。
图1 “政府指导、行业主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框架图
三、修建校企协同创新一体化课程开发高速路
众所周知,一体化课程开发不做充分调研会走“回头路”,缺乏激励机制的校企合作容易碰到“断头路”,缺乏专家指导的课程开发容易“走弯路”,缺乏技术和教学模式创新的课程开发是在“走老路”, 不整合行业资源搞课程开发是在“走山路”,而整合资源校企协同创新则如同在跑“高速路”。
1.聘请专家顾问团队为课程开发规划高速路建设蓝图
岗课融通是课程开发的核心,课证融通是课程开发的依据,从人才培养规格调研、课程标准制定、典型工作任务提取、教材样章审定到教学模式创新等都需要专家进行全方位指导,为此我们聘请了国内知名汽车维修技术专家吴荣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顺德中专郭建英主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贵州交通技师学院陈文均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作为课程开发顾问团队成员,全过程指导一体化课程开发。通过专家指导课程开发,确定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方向,以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资源创新的课程开发定位。
2.成立校企协同创新课程开发项目组组建道路施工队
修建一条校企协同开发课程高速路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大工程,项目施工清单包括企业调研——道路勘探、校企沟通——桥梁架设、课程资源开发——路面铺设等诸多任务。为了保证一体化课程开发顺利实施,成立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项目组,项目组核心成员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广东合赢和合作学校名师组成,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技术专家和职教专家作为课程开发开拓创新。对于专业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形象地理解就是“玩”,故玩“实”的需要货真价实,开展工学交替任务学习;玩“虚”的要乘“虚”而入,融合虚拟现实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好“玩”的,一定是虚+实+交互,通过工学一体分组探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此,通过校企合作我们为课程教学专门配套开发了具有大数据分析功能的“合赢云学”智慧云平台,开发了基于扫码学习的二维码视频微课资源,开发了软硬配套、虚实交互的数字课程资源(图2),其目的是构建“教、学、练、考、评、管”六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老师和学生“减负增效”。图3所示为新能源汽车顾问,并指定校企双方负责人,建立定期沟通渠道推进课程开发。
图2 六位一体智慧云平台和课程资源包图解
图3 新能源汽车虚实交互增强现实AR资源
3.建立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道路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为了提高课程开发的速度和效率,机械工业出版社、广东合赢和合作学校三方签约,执行中按照任务目标进行考核。同时为了激励项目组开发实用且好用的课程,广东合赢以企业横向课题经费加稿费提成的形式支付劳动报酬,对内也建立了技术人员参与创新的奖励制度。
4.校企合作开发虚实交互资源为职教路点亮智慧路灯
当今,汽车新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新理念快速传播,课程开发也要与时俱进虚实交互增强现实AR资源,读者朋友们可以扫描进行体验。
5.开发软硬配套的实训环境建设方案为道路树立里程碑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有许许多多的环节需要沟通,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难题需要攻关。其中,最关键的是岗课融通和课证融通的课程定位,最细致的工作是企业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提取,最繁琐的事情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配套资源开发,最吸引人的是课程教学融入混合现实虚实交互技术,最有创新的是新能源电力电子技术基础成套积木模块,最难突破的技术是智慧教学云平台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这门课理论抽象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一般学校都是让电子技术专业老师上这门课,导致课堂都是睡倒一片的“特困生”。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联合顺德中专学校开发了这门课的软硬件全套资源,完成了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开发、电子积木实训模块开发到课程实地验证的全部工作,前后历时两年多,而创新的背后凝聚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人员的大量心血。图4所示为广州交运中专和肇庆农校三维交互实训室二维码,读者朋友们可以扫码进行体验。
图4 广州交运中专和肇庆农校三维交互实训室
6.与时俱进不断修订课程内容确保高速路持续通车运行
自2018年起,历经五年多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我们共开发了新能源汽车成套教材9本,配套开发了全套数字化资源和课堂教学用的智慧教学云平台,开办20多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题师资培训,举办全国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和智慧教学改革论坛2次,系列教材被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评为高职高专新能源汽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图5)。目前我们正在全面修订教材和课程资源,期待能为全国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提供一套好用且实用的课程建设方案。
图5 广州合赢成套教材被机工社评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四、一体化课程合作开发之路的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一体化课程开发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汽车专业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开发经费重复投入,缺乏规范的、权威的、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解决方案。未来政府应发挥专业课程开发导航指引作用,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提供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经费。行业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蓝图规划和课程开发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咨询和参与协同育人。校企则应深度合作,开发“岗课赛证”融通的一体化课程,在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开发、赛教融合、数字化资源开发和智慧课堂教学中开展持续探索和研究。
政行校企一家亲,协同创新一家人;课程开发成恋人,产教融合似夫妻;协同育人育英才,合作共赢赢未来。政、行、校、企一起携手,一起为课程开发铺路和架桥,相信职教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是一条宽阔的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