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侨乡聚落更新与保护研究
―以鼓浪屿内厝澳片区为例
2022-11-11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王栋叶申宇刘恒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王栋 叶申宇 刘恒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推行城镇化治理,在新政策的推动下,人们对于传统聚落的更新与保护越来越重视,但在推动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众多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都对乡村振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自2012年9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由建筑学、规划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开始发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今已公布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数据。在学术方面,费孝通、林耀华、陈达等人已经通过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领域对乡土聚落进行了研究[1]。但在国内仅有较少文献是通过环境行为学理论来分析侨乡聚落的更新与保护,而环境行为学理论对于侨乡聚落的更新和保护具有指导性意义。因此,文章试图在建筑学、环境行为学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对侨乡聚落的更新和保护提出整套的建设性策略。
1 环境行为理论概述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人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它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相关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相互渗透论,均可与建筑学有所联系[3]。
环境行为学起源于国外,1980年以后被引入中国并成立了环境行为学会。凭借着跨学科性强的特点,环境行为学已经影响了资源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现如今在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室内设计等。在发达国家设计师进行设计时更是已经把环境行为学的分析作为基本的理论依据,让产品更加的人性化。我国也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方面,通过分析人的感官感受来进行设计,促使现在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人的体验感。
2 侨乡聚落的研究现状
聚落一般是指人类聚居的地方,从旧时代中期人们就开始自发地形成聚落,通过聚集在一起抵挡野兽和敌人的袭击来完成生产和生活。聚落通常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得知研究的侨乡聚落一般是指早期归国华侨聚集的乡村,现在多分布于江门、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4]。
总体来讲,全国各地区传统聚落研究与实践都有一定成果,主要集中在乡土建筑和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以及传统村落保护与再利用落地实践探索两个方面[5]。经过查阅发现对于侨乡聚落的研究多偏向于空间形态分布及侨汇经济影响等方面。从跨领域视角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侨乡聚落的保护和更新进行分析的比较少。因此,文章试图通过环境行为学理论,采用Mapping的分析手法,对侨乡聚落的更新与保护提出实验性的探索。
3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侨乡聚落更新与保护意义
在人文层面上,侨乡聚落里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探索聚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侨乡聚落的更新与保护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因此保护侨乡聚落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环境行为学理论更新和保护侨乡聚落,将避免在快速的发展中对侨乡聚落的整体风貌、历史文化等造成破坏,同时也可有效地增进侨乡聚落的发展动力,以及提高侨乡聚落的活力,进而促进侨乡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层面上,侨乡经济的发展远不及城市,其目前面临着诸如交通通达度低、就业岗位稀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然而在这一系列弊端之下侨乡聚落也存在着生活节奏舒缓、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特点。结合以上状况,基于环境行为学提出合理的聚落旅游策略,可以激活聚落的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对促进侨乡聚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一般的聚落相比,侨乡聚落的形成、分布、发展和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事件和时间巧妙结合催生的产物,具有其他聚落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意义。其一旦遭到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环境行为学的学科特性恰恰侧重于对侨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和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对侨乡聚落提出符合其深层次需求的更新与保护策略。因此,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作为指导对侨乡聚落进行更新与保护可以有效地挖掘侨乡聚落的人文特色,并不断地延续其独有的精神个性,进而可有效地避免侨乡聚落在更新与保护中失去其独有的特色。
4 鼓浪屿内厝澳片区的更新与保护
4.1 现状分析
从原有的小渔村成为众多人们的栖息地,再到现如今的“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吸纳了世界各地多元的文化要素,成为世界文化的宝库[6]。由于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鼓浪屿的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而内厝澳片区却一直扮演着始终不变的角色―“社区”,这样传统的侨乡聚落在鼓浪屿上显得十分重要。
4.1.1 基地分析
1)历史沿革:尽管鼓浪屿是一个海上的孤岛,但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也正是因为内厝澳片区位于背山面水的山坳地势,使片区受到了较少的入侵和破坏,继承了大量完整的建筑风貌和多元的风土人情,并留下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印记,对侨乡聚落的研究有着极大的保护价值。
2)地理区位:鼓浪屿位于厦门西海域与九龙江出海口交汇处,厦门岛西南侧。其中内厝澳片区位于鼓浪屿岛的中部偏西北,由于笔架山、鸡母山及日光岩的影响,鼓浪屿岛中间地势高于两边,内厝澳片区呈现东北偏高的地理环境[7]。内厝澳片区北邻兆和山公园和燕尾山生态公园,南接日光岩风景区,景色优美,自然环境宜人。
3)交通区位:鼓浪屿对外交通完全依靠海上轮渡方式,现有公共轮渡码头一处,其他旅游专用码头三处,分别为三丘田旅游码头、观海园码头和鼓浪屿别墅码头。场地内以笔山路和内厝澳路为两条主要的交通干道,虽然在其两侧有错综复杂延伸而出的支路,但道路整体缺乏连通性,部分支路被住宅、围墙、大门等打断,形成一部分断头路,并且道路识别性较低,而且场地从西向东地势逐渐升高,道路横断面起伏较大。总体分析,内厝澳片区的交通体系不够完善,缺少系统性的规划。
4)经济区位:内厝澳片区位于笔山社区的西侧,毗邻龙头片区,与商业繁华的龙头片区相比,两者经济发展模式差异较大。它在鼓浪屿布局中位于景观风貌区、历史文化区和商业经济区三大片区的环绕之下,并且由集中的社区人群结构构成,其有着极大的区位优势。
4.1.2 建筑分析
场地内建筑的使用功能主要以居住为主,沿内厝澳路有少量的商业建筑,片区内的公共服务建筑包括有街道办、派出所、社区居委会、市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如图1)。从现状建筑质量统计情况来看,由于受交通、建材等因素的限制,区域范围内建筑质量整体呈现为一般及较差的情况,同时还存在较多的临时简易搭建的建筑(如图2)。场地中历史风貌建筑相对于鼓浪屿其他地区较少,多数分布在内厝澳地区外围,零星位于场地内的内厝澳路和笔山路沿边,位于这些地方的历史风貌建筑质量较好,现多为公共服务性建筑设施。
图1 场地建筑功能分析图
图2 建筑质量评估图
4.1.3 人流分析
通过对内厝澳片区的实地调研,观察到居民的主要活动时间为6:30—19:00,主要活动去向为公共活动场所和社区服务中心。可能的原因有片区内老人数量居多,老年人一般有早起早睡的生活习惯;片区内缺乏就业岗位,年轻人需要很长的通勤时间。为了更加清晰有说服力地证明这一结论,对于场地内的人流路线采取了relationship mapping的方式。首先将人分为原居住民和游客两类人群,接着根据人群日常的“食”“住”“行”三种生活必需状态跟踪行进路线,最终得出了六条常用的人流流线[8](如图3)。
图3 游客、居民流线图
4.2 策略分析
设计尊重城中村的发展逻辑和内在秩序,以居民的体验感、舒适感为核心,对内部的不合理空间、不合理元素、不合理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和优化[9]。在设计中主要针对街区网络更新、交通系统疏通、公共空间更新和建筑更新四个方面进行适应性设计。
4.2.1 宏观统筹规划―以“环”活化生活片区
在宏观策略上针对街区网络进行更新,提出“一轴、四环、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形式[10]。将两类人群的人流分析进行路径叠合可得到内厝澳社区整体路线的空间结构,可以将其概括为“一轴、四环、一带、多节点”(如图4)。“一轴”是指贯穿场地南北的内厝澳路,这条路径是游客游览和居民生活相交最频繁的主要轴线,定义为“奇遇碰撞”轴;“四环”是指围绕整个内厝澳的四条不同事件属性的环形路径,包括“居民生活环”“游人玩憩环”“静心漫步环”和“活力健身环”;多节点则是以“隐秘的角落”为主题,探索生活的偶遇事件。
图4 整体空间布局规划图
最后,在道路沿边、建筑边缝和断头路的尽端等碎片空间植入日常生活场所,实现日常生活场景的转译,以针灸式的激活场地内部的多个节点。根据路径叠合与内厝澳片区现有居民生活及活动公共空间的分布情况,确定了五组团的分布位置。并希望能够在这五个具体的空间节点上以场景转译的方式增添新的空间功能和空间形式(如图5)。
图5 “一轴、四环、五组团”图
4.2.2 中观主轴设计―以“轴”激发聚落活力
经过深入的历史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及后期的逻辑推理逐渐梳理出一条内厝澳区域内的主轴线。这条轴线同时涉及居民和游客两类人群,通过权衡两者关系,发现内厝澳片区既要有本身的社区性保护,也要有一定的对外展示性,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将整个轴线分为“起、承、转、合、聚、敞、隐”7个环环相扣的主题串接而成,类似文学和戏剧结构的起承转合,高潮起伏[11]。秉承鼓浪屿内厝澳片区保护与重生的城市设计思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尝试把主轴线分为7个区域,分别是:(A)笔山公园;(B)乐不思蜀;(C)岛城特色;(D)吃货天堂;(E)闹中取静;(F)游民互动;(G)沙洲风光。以点状分布的室外场地通过道路串联并延伸到五个组团节点,让规划设计自然地渗透到每个环节(如图6)。
图6 中观轴线规划图
4.2.3 微观节点设计―以“点”弘扬历史文化
结合片区功能对建筑空间和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对于各个闲置的公共空间,主要以减法的方式改造地形,局部采用加法的方式增加景观[12]。对于既有建筑改造则是置换建筑功能,给内厝澳片区老旧的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多个节点设计有着自己的功能任务,以relationship mapping理论作为指导,考虑时间在新空间中产生的需求,植入了五个功能点分别为历史文化展示(如图7)、民俗风貌展示、创意活力展示(如图8)、未来空间体验、游居交流体验。通过五个节点的微更新设计,让内厝澳片区形成点到线再到面的更新与保护策略。
图7 历史文化体验区
图8 创意活力展示区
历史文化展示、未来空间体验区运用空间布局的转变,并结合现代VR技术,在内厝澳片区的隧道内形成鼓浪屿的“时空隧道”,用虚拟技术再现鼓浪屿的“前世”到未来;民俗风貌展示区通过对历史风貌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稍作分割,保留原始的外观和内部装修,让其变成一个三维立体式沉浸民俗博物馆,在不伤害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增加其使用率;在创意活力展示区内游客和居民可以做自己的设计师,通过专业的建筑师提供材料及安装模板可以在规定的场地内搭建需要的小设施来营造日常的生活场景。
5 结论
作为侨乡聚落重要代表的鼓浪屿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其中承载着居住属性的内厝澳片区又是整个岛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片区内的住户类群不断更换,书写了整座鼓浪屿的兴衰发展。一座村落的人文底蕴不仅来源于物,更来源于人,不同人群交叉碰撞产生不同事件进而触发偶然性的趣味。文章在保护社区遗址的前提下,运用环境行为学作为理论指导,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体现人本特点,通过对“居住社区”中既有建筑、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的改造与设计,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以期重现内厝澳社区昔日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