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改造研究
2022-11-11华南农业大学刘雪丽翁威奇通信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 刘雪丽 翁威奇(通信作者)
与建筑遗产等物质元素相比,平凡的街区公共设施虽然常常被忽视,但却是街区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还对空间特征和地域特征作出一定贡献,与街区一起承担着传播地域文化的重任。公共设施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成为区域内历史文化的载体,从而具备让人们感知地域文化的功能,成为历史复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与地域归属感。因此,基于地域文化展开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改造则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考虑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能激发历史街区的活力,又能在不经意间实现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1 概念解析
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从人类学意义上讲,地域文化主要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造就了不同的地域环境,而不同地域的人们因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造就了各地区之间地域文化的差异性[1]。
1.2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主要是指在公共区域中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各种公共服务系统[2]。公共设施能够作为“街区的名片”传递其所在街区特殊的人文气息,城市的存量发展逐渐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设计兼具功能性与地域性,尊重历史并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1.3 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historic district)凝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简单来说就是城市中历史建筑遗产集中分布的片区,早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就有所提及。1986年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城区中的历史街区属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范围内。“历史街区”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叫法,在我国主要称为“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六章第四十七条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3]。
2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发展现状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作为有形遗产的一种,在街区文化的建设及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街区长久以来自然形成的特色历史风貌的一部分。当前大多数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只考虑其基本功能的使用,在文化传承、风格统一且具备文化识别性和系统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大量与街区文化形象不符的公共设施充斥在街区的各个角落,使街区缺少本土文化特色。
2.1 缺乏文化表现力
在历史街区的街道环境中,具备文化表现力的公共设施能够营造出更加完美的景观环境。现实中街区的公共设施往往更加注重功能,对于形式的思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化表现力不足、形态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街区的历史面貌。大多数只单纯满足了居民最为日常的需求,如垃圾定时投放点等基础设施。街区居民常常自发的“创造”一些简单的街道设施来满足其日常的人际交流,例如使用石块堆砌形成的“座椅”,材料与形式都较为简单,反映出街区民众对于此类休憩设施的广泛需求,如图1所示。历史街区公共设施多样性的匮乏及对街区公众基本需求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街道的活力塑造。
图1 缺乏文化表现力的街区休憩设施
2.2 系统化设计不足
历史街区内传统生活方式的氛围感较强,传统环境的保留也相对完善,街道上的公共设施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模样,但整体上缺乏更加系统化的设计。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设计在材质、颜色、造型等方面的关联度不高,不可避免的呈现出风格不统一、与街道环境不相匹配的状况,如图2所示。另外公共设施的系统化管理也较为欠缺,在街道上随处可见随意摆放的公共设施。历史街区整体与系统化的公共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应立足本土特色,将街区类型多样的公共设施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系列改造,增强街区在公众心目中良好的形象。
图2 关联度不高的信息导向设施
2.3 地域识别性较弱
历史街区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上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需整合街区内的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与街区文化属性相匹配的公共设施。目前历史街区中的公共设施更多考虑其功能与城市环境的美化,在地域文化的识别与塑造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地域文化的关联较弱,同质化严重、整体性欠佳,如图3所示。要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提高街区形象与知名度,公共设施需在延续街区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注重本土材料的运用,突出表现地域文化的特质,以及功能与文化形式的表达才能够整体提高街区地域文化的可识别性。
图3 历史街区环卫设施现状
2.4 缺少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主要是以人为本,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考虑设计的表达形式,在设计中体现人文精神。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对街区弱势群体的关注上,现阶段的街区公共设施在人性化设计环节缺乏更加细致的考虑,因发展不够完善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一些视觉或触觉冰冷的材质或颜色,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在结构上更加贴合人体,使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达到更科学合理的状态,避免行动迟缓或不方便的人群在使用时存在一定障碍,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增加公共设施的使用率。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改造意义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历史环境,在历史演变中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城市历史街区的文化底蕴是隐藏在城市之中的,在街道的景观环境中,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街道的公共设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承担着传承当地特色文化的特殊任务。随着城市扩张和转型,街区逐渐失去其原住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从而导致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及街区景观风貌同质化的现象,甚至削弱了其地域文化的表现力[4]。如何通过改造设计让街区公共设施唤醒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鲜活表现,保留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元素,包括历史建筑、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所有这些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表达了历史街区的身份和集体记忆。地域文化在街区公共设施改造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一是,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灵感来源;二是,通过公共设施在无形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通过深入挖掘历史街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公共设施的改造设计中,在造型、材质与颜色的适配上首要考虑本土文化的特征,体现该片区的历史特色,让当地的历史传统、城市文脉、地域特征、民俗风情得到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设计如能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则在传承人文特色、提升城市核心文化竞争力及打造街区名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亦能够为地区的发展留下弹性空间,展现城市文化的魅力。
4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改造原则
4.1 整体性原则
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长期以来见证了街区的发展和演变,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街区公共设施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需着重关注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维持街区传统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并与街区的景观环境相契合;另一方面对不同类别的公共设施进行统一整体的管理与设计,营造和谐系统化的形象基础,在材质、结构、色彩、尺度等方面协调一致[5]。未具备文化形式的公共设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环境中略显突兀,破坏了环境本身的文化氛围。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的公共设施在街区环境中则相协调,不但能发挥公共设施本身的物质功能,而且具备文化传播的精神功能。
4.2 互动性原则
街区的公共设施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通过设计植入互动体验使“人—公共设施—空间环境”三者融为一体,改变原来“人—物”分离的现状,代之以丰富公众自身的文化知识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归属体验需求。通过公共设施的材质、结构引起居民在触觉及感官上的体验,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考虑多元化设计,将“人—物”互动自然转变为“人—人”互动,达到“感官互动—行为互动—情感互动”的递进,以此激发街道的空间活力[6],在改善街区文化载体艺术表现的同时展现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此外,智能技术在当今城市公共设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历史街区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属性也需要依据科学技术实现历史信息的传递,利用电子导览、视频图像使公众在短时间内通过与公共设施的互动对街区了解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4.3 文化性原则
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设计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与独特风貌,改变单纯的“功能主义”,代之以设计的文化体验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的文化归属,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历史街区经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历史环境要素、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等,能够较为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这些文化资源为公共设施的文化性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增强了街区公共设施的文化表现力与视觉语言,在公共设施的结构、色彩设计上与之相匹配,通过自然发生的人为活动,唤起大众对所属街区人文历史的记忆,延续历史街区内在的性格与精神。既能够为本土居民带来文化归属感,又能给外来者带来独特的感官体验,使其通过历史街区中的公共设施感受街区的文化背景与发展历程,达到活化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目的。
5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改造方法
5.1 整合文化资源且匹配文化属性
地域的不同造就了城市文化和历史特性的千变万化,历史街区因特殊的形成背景更集中保留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优秀的文化印记,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风貌,是城市文化的特殊表现载体。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形态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及历史发展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地域文化千差万别,内在的文化底蕴与自身的表达形式也稍有不同[7]。在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的形成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个性鲜明。公共设施的设计需要整合当地的文化资源,梳理当地的文化发展脉络,因地制宜地与其文化属性相匹配,尊重其原有的人文历史以具备明确的指向性,通过设计植入本土文化来提升街区历史形象的识别度,彰显街区的文化价值与特色,提升街区的地方认同感。
5.2 提炼文化元素且活化艺术载体
设计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公共设施,需着重对本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推演。因此,公共设施需要充分挖掘街区的历史元素和文化资源。例如,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在改造中将非物质要素进行拆解与精炼,将当地独具特色的“西关打铜技艺”融入街区部分公共设施中,如标识导向系统、垃圾桶等,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进行元素转译[8]。虽在材质上做了微小的创新,却能使公共设施更具地域性与统一性,呈现出地域文化的亲和感,但是这种设计方式还未完全在恩宁路其他类别的公共设施设计中运用。提升历史街区街道的活力与艺术性,能够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调动人们的活动积极性和体验欲望,为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与游客需求提供良好的桥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再现艺术形象,营造出美观且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街道景观环境。
5.3 延续文脉传承且升华情感归属
街区内部的传统环境因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意识日渐薄弱。历史街区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具有一定的规模,通过一定的人为干预必然可以将街区的文化品牌建立起来,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因素[9]。创造和谐有趣的艺术氛围感和社会历史环境,当地居民自然而然地会对文化产生认同,并愿意主动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使文化情感得以依托,也是对传统邻里关系及空间环境交往活力的保护与延续[10]。
6 结论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是街区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街区地方特质并应用其中,能够为历史环境氛围的塑造添砖加瓦,增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连接,使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历史街区公共设施建设中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应维系街区居民深刻而持久的地方文化情感与街区空间环境的原真性,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提升历史街区居民生活空间的质量,以及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在顺应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中保护传统地域文脉。文章通过对当前历史街区公共设施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公共设施改造方法,提出公共设施改造设计要与地域文化的属性相匹配,因地制宜的提炼文化元素,并在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文脉传承的延续,展现街区的内在精神与地方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