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剧初探
2022-11-11阮景云
阮景云
如今,广播剧已步入融媒体时代。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它被誉为大众的“精神食粮”。萌发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七八十年代达到高峰,到了九十年代,由于电视、录像机、影碟机等飞入寻常百姓家,广播电台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广播剧更是在低谷徘徊。不少媒体人悲观地认为,当广播电台不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陪伴时,广播剧也终将被遗忘。如何让广播剧得到受众的关注、喜爱?这是广播剧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结合融媒体的需求,广播剧应突出本土化、时代性,在坚持精品化的道路上前行。在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同时提高编剧、演员和制作的水平,结合网络推广,才能使广播剧找到一条新出路。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现状
广播剧是用声音塑造听觉形象的戏剧艺术,可以充分展现声音艺术的魅力,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听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广播剧具有短小、快捷、制作相对简捷的优势,而且更能适应当代人们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欣赏电影、戏剧不同,听广播剧无须特定环境,也不需要大段时间。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得审美体验。
笔者很清晰地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每天都和家人在固定的时间,围坐在收音机前收听王刚播讲的广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听过后总觉得不过瘾,还会有些许落寞,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叽叽喳喳评头论足一番,一起猜度明天可能播讲的内容。到了学校后,男同学们也会模仿王刚的声音播讲一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听《夜幕下的哈尔滨》是当时人们的时尚生活之一。当时的人们是很有耳福的,听到了很多制作优良的广播剧,如关山的《林海雪原》《战斗的青春》,孙敬修的《西游记》《宝葫芦的秘密》等。遗憾的是,随着电视的普及,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的谈资变成了电视剧,特别是港台剧大受欢迎,《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霍元甲》《陈真》《大地恩情》等电视剧风靡一时,风头无量。
现如今,进入融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广播剧的发展也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广播剧的呈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更是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不少的广播剧制作者或者爱好者是青少年。
如今“剧本荒”是广播剧发展遇到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缺乏优秀的编剧和剧本。广播剧创作难、压力大、收入低,这样现实的问题让不少广播剧编剧不能坚守,或走向行政岗位,甚至下海经商。其次是广播剧投入制作的资金比较少,资金投入少就很难保证吸引到优秀的编剧和制作团队,作品粗制滥造。再次是广播剧收听率低的问题。如今的电台都是独立经营核算的,若制作的广播剧收听率不高,没有带来广告收益,这类节目就很难维持。另外,如今广播剧竞争也由大省市转向全国,竞争激烈化;制作水平和选材角度也日渐完善,难有大的突破。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缺乏原创、质量堪忧
好的广播剧需要编剧、演员、制作班底深入一线采风,要有好的剧本创作,还要有优良的后期录音合成。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地得”的正确使用、一个词的精准表达、一句内心对白、一个动态音效,大到一个悬念桥段和故事架构的设计等,都需要主创团队精心揣摩,巧妙安排。
广播剧是听的戏。为了抓住听众的耳朵,作品开篇应尽可能使用典型的动态音响效果,引出剧情,吸引听众,更好地发挥出广播剧的声音表现力。
如今,除了原创广播剧和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广播剧之外,不少的广播剧还不断从影视剧、网剧、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等文艺作品中汲取素材。
如今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广播剧,由于缺乏原创、粗制滥造等原因,深入人心的、有影响力的精品少之又少。很多网络广播剧团队人员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并且存在因主观因素,导致在剧本的创作或者改编过程中,只保留自己喜欢的桥段,或是仅保留了网友比较喜欢的桥段,从而导致剧本的完整性缺失。所以很多刚刚开始接触网络广播剧的人,就有听不懂的现象。另外,除了改编网络小说,很多广播剧制作者还经常直接将电视剧、微电影改编成广播剧,这种广播剧的质量就更堪忧了,因为所谓的改编很可能仅是将电视剧、微电影中的画面去掉,保留了声音。
三、突出本土化、时代性,坚持走精品化道路
融入时代、贴近百姓,走进生活,传承工匠精神,坚持融合创新的理念,走精品化的道路,是广播剧生产从业人员的一个共识,也是努力的方向。
新疆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在本土化、精品化道路上一直在努力探索。该台精心录制创作的8集广播剧《胡杨奶奶》荣获了“天山文艺奖”广播剧作品奖。《胡杨奶奶》是根据巴里坤县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岔哈泉村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人物的原型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该剧的感人之处就在于通过这个特殊家庭两代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徐徐展现出巴里坤县厚重乡土下承载的大爱和深情。该剧从剧本创作到最后录制完成历时一年,主创人员先后三次深入基层采访、体验生活,剧本几易其稿,最终参与录制人员32人,且大多数为哈密本地非专业演员录制,整部剧充分体现了广播文艺精品创作的群众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广泛好评。
为了保证该剧的效果,在剧本的录制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来挑选演员。该剧一共8集,近40名出场人物,因此演员特别多。主人公从老家安徽到后来定居在哈密巴里坤一个小山村,时间跨度非常大,她去过很多地方,为了还原生活,让这个剧出彩,该剧采用了一些方言,让它活起来,有地方特色。在广播剧的录制过程中,有很多哈密本土的“好声音”也被发掘出来,为广播剧的录制增添了新的元素。
突出本土化、时代性,走精品化的广播剧道路,让哈密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名声大震。该台出品的广播剧《背出一片天》以改革开放初期巴里坤县奎苏乡农民党员李世祥在当地党委政府关怀支持下,组织乡亲离开土地,前往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开展装卸工劳务输出,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感人事迹为创作蓝本,以农民党员李世祥组织乡亲开展劳务输出、增收致富的经历为主线,着重表现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员群体在带领群众增收富民、脱贫致富的引领示范作用。该剧创作完成后,对于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哈密各项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引导广大基层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具有重要的引导带动作用。全剧共分3集,由原新疆台文艺部高级编辑高天龙,自治区天山文艺奖获得者、哈密电台高级编辑张程担任主创,创作周期历时半年多。为真实反映主人公李世祥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两位编剧来到巴里坤县奎苏镇奎苏村李世祥家里,倾听主人公的讲述。他们还来到阿拉山口铁路货场,亲身感受主人公当年艰苦创业的环境,并采访了当年的乡党委书记,了解了党组织给装卸队的关怀和关爱。为使剧情更加真实、更具有戏剧性,哈密台还邀请了文学顾问把脉,反复推敲,主创人员四易其稿,使剧情不断升华,生动感人,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故事情景。广播剧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听众还致函电台,希望得到《背出一片天》广播剧光碟收藏。
进入融媒体时代,哈密人民广播电台一如既往继续坚持广播剧创作,用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讲好哈密故事,传递好人间真情,先后创作生产出了《草原之子——杨忠贤》《救命丫头——刘玉莲》《凯歌进新疆——梦开始的地方》《风雪大营救》等40多部广播剧及《哈密好人》系列微剧,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充分肯定和喜爱。
如今,哈密市融媒体中心陆续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剧如《高考志愿》《最后的军礼》《绣红旗》《爸爸的心愿》《谁是导演》等放在丝路密语APP上进行推广,与听众深度互动,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
随着广播剧的普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优秀的配音社团也不断壮大,广播剧独有的魅力不断放大。打磨出来自火热生活、满足人们需求的精品佳作,依然是广播剧不断升温的保障。广播剧出精品需要大量人力、资金的投入,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配音社团都是非营利性质,社团的主创人员大多出于爱好和志趣,这很不利于广播剧的发展。要想留住广播剧人才,创作出精品,争取相应的资金支持是业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新闻漫画《5G赋能千行百业》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