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牵手,共筑幸福童年
2022-11-11范琪
文|范琪
“鸡蛋里究竟有没有小鸡?”“怎样才能让小鸡破壳而出?”一天中午,幼儿园的小朋友突然发问。
“我来当鸡妈妈,晚上给鸡蛋盖被子,睡一觉就会看到小鸡了!”“我把鸡蛋放在这里,给它阳光,明天是不是就能见到鸡宝宝了?”
看到孩子们如此浓厚的探索兴趣,幼儿园教师选择按照孩子的想法一一试验。发现各种招数都没有效果后,孩子们有些失落。这时,教师买来孵蛋器,在慢直播中和孩子们一起等待,几天后最终见证了鸡宝宝的诞生。孩子们给小鸡写信、起名、拍写真,还亲手制作了鸡窝,在与鸡宝宝相处的点滴间,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在ICEE国际儿童生态教育机构(以下简称“ICEE”)的自然生态教育教育课程上,这样的故事时有发生。从2005年至今,马琳琳带领众多伙伴搭建出完整的儿童生态教育体系,除创办适合中国孩子的森林幼儿园之外,还从课程、师资、环境、活动等多方面支持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与托育中心实践自然生态教育。
找到孩子与自然的联结
“生态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打造课程,而是让孩子与周边环境建立起良性关系。”马琳琳坦陈,“这种关系必须是一个整合的体系,与人产生相互作用的因素都应包含其中。”
之所以强调关系的建立,是因为马琳琳在大学任教时对人类发展生态学的感触颇深——它认为人的发展并不完全由自身决定,而是要看人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何。换言之,人类的发展能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我们和周围环境建立的关系。在科技革命与社会各领域的转型冲击下,当前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孩子与自然的亲密联结被打破了。一旦与自然“绝缘”,就像是扰乱童年的磁场,不仅将让孩子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还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诱发自然缺失症等现象。生态教育的任务便是帮助孩子找到与环境,尤其是与自然的联结,培养他们理解事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教育不等同于工业建造,培养孩子也不能套用复制商品的生产流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基于人性的教育。如果孩子是植物,那么我们就要在给予养料的基础上为他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帮助他自由生长。”马琳琳如是说。
为了最大限度缩短孩子与自然之间的距离,马琳琳带领教师努力创设适合孩子主动发展的环境。现实中,有的环境过分精美,场景中很少使用自然材料;有些自然元素被高高挂起,并不能起到促进孩子理解自然的作用。在马琳琳看来,环境创设需要遵循孩子真正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该是他们自然生长的土壤。例如,环境中最好要有能够激发他们探究和挑战欲望的元素或场景,孩子对哪些自然材料感兴趣、哪些材料可以唤醒童年时代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可以优先考虑布置哪些内容。不单局限在班级之中,周边的公园、附近的小区,抑或是孩子上学的道路、街边不期而遇的风景,整座城市的真实场景都可以成为成长的沃土。
在ICEE的支持下,一些幼儿园结合本土文化,在自然生态教育课程的设计中找到了突破口。借用“龙虾之都”的文化特色,湖北省潜江市的幼儿园教师根据其生长特点设计出一系列自然游戏,带领孩子观察、了解小龙虾的生长环境;重庆市大足区的一所幼儿园利用园所周边的自然资源,开设“森呼吸”园本课程,让孩子在本土环境中生出“地方感”,从幼年起拉近他们与家乡的关系。
“只要把环境准备好,孩子的身体、心灵和大脑会连成一线,他们自然就能融入环境。而要真正让孩子与环境建立紧密的关联,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马琳琳谈道。6岁之前,孩子更容易通过具体事物了解新内容。生活和游戏,是他们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我们倡导教师不要做灌输式的教育,用‘一刀切’式的手段强加干预,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位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让孩子自己去习得想要的知识。”马琳琳说道,“如果环境里的人和物能持续不断地给予孩子快乐,他们就会更愿意在这个环境中成长。”
在ICEE的自然生态教育课程上,几乎没有老师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看到孩子的需要因材施教,并借助已知经验寻找下一个适合孩子求知探索的地方。教师有意识地教,孩子无意识地学,往来互动间,他们便渐渐能够彼此接纳和喜欢,用良好的师幼关系推动生态教育的开展。
做有生命力的地球公民
“鱼生活在鱼缸中,难道不就像在一个鸟语花香的监狱里?砍掉遮挡电线的树枝,规则和自由哪个更重要?如果花儿落入泥土从生来就注定,又为何要竞相开放?”这是小学四年级的文文(化名)对生命的思考。
与成人相比,孩子对具体现象的感知能力更加敏锐,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远比成人想象得深刻。这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值得被呵护,而非用抽象的知识传授方式弱化了亲身感受的“火候”,让孩子习得的信息缺少温度。“如果跳过感受,教师向孩子传授知识和理念,就像把种子直接撒在水泥地上,永远等不到发芽。比如扫描二维码能让孩子了解科普讯息,但无法让他们获得真实可感的自然体验,”马琳琳感慨,“当孩子已经知道一种新事物的名称和属性时,他就会失去探索的乐趣。”当知识变成速食“罐头”,人们便没有机会享受食物天然的鲜美。
为此,ICEE借助感官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生发出爱护自然的想法。春天里感受生命的萌发,夏夜间倾听枝上蝉鸣,秋风中捡拾落叶和果实,寒冬里观察动物休眠。马琳琳觉得:“我们的幼儿教学应该是生活的本真模样,要让教师带孩子回到环境中,在寻常日子里感受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通过具体事物与身边环境建立联系。”简单来说,就是“带着孩子过日子”。
马琳琳认为,好的生态教育会培养孩子优异的辩证思维和综合能力。具体而言,他们可以更加了解、适应环境;更愿意探索、解决潜在的未知问题;不需要模仿他人,愿意主动思考和尝试;有积极向上的光芒,表现出满满的幸福感。基于“生命张力”延展而来的适应、勇敢、创新、快乐四个特质,能够进一步培养孩子成为“有生命力的地球公民”。
ICEE曾围绕“树”的主题开展过主题活动。教师让孩子到园中找一棵自己最喜欢的树,然后张开双臂拥抱它。回到教室后,教师询问孩子与大树拥抱时的感觉,孩子们回应“很温暖”“大树也在拥抱我”。继续深入主题,教师先为孩子戴上眼罩,再将他牵到一棵树下,让他伸出双手触摸树的纹理,深呼吸嗅探树的气息,仔细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轻轻靠在枝干上感受树的坚韧。建立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将孩子带回原处,摘掉他的眼罩,问孩子带给他这些感受的那棵大树在哪里。也有教师拿来树枝等自然材料,让孩子在游戏活动里表达他们的感受,启发他们思考落叶可以用来做些什么、怎样为大树驱逐害虫等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与树之间产生了真实可感的关联。“当每个自然元素都与他们建立起这种联结,教师便不再需要强调保护自然的观念,因为在孩子眼中,自然和人类是平等的,保护自然也是保护自己的美好体验,保护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丰富情感。”马琳琳分享道。孩子们将从内心生发出对环境的责任,让“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口号化为现实。而与不同自然物组成生命共同体,也会让孩子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富有同情心和探索欲,能够从容迎接未来人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