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智慧人大”多点发力

2022-11-11贾滢泉

山东人大工作 2022年1期

□贾滢泉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打造“智慧人大”,有力推动人大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助力新时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

向“全覆盖”收集民意发力依法履职贴民生

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在城市发展、环境治理、水域保护、园林绿化、养犬管理以及文明创建等领域制定11部法规。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济宁人大官方网站及时了解立法动态,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就地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官方网站、“济宁人大”微信公众号,对法规、条款、立法项目、法规实施效果等提出意见建议。“智慧人大”为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提供有效平台,有助于实现地方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

创新代表履职方式,让履职更高效。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涵盖五级人大代表的代表履职平台,设立代表留言板,建立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开发在线学习、代表履职档案模块。去年,开通“代表履职通”APP,人大代表可以通过手机查看通知公告、提交建议、与群众互动交流等,进一步拓宽了代表履职途径,让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无盲区。此外,代表议案建议的递交、交办、承办、审核、管理、催办等都可以实现网上办理,方便代表掌握办理动态,真正实现建议办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向“全流程”云端办理发力人大监督更高效

搭建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管好百姓“钱袋子”。通过搭建平台,实现省、市、县人大预算联网三级纵向贯通,横向联通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市级层面实现了与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审计等10部门联通,做到数据信息共享、审查监督网上办公。对直达资金、专项债务、重点项目、国有资产实行高效监管,通过预警分析功能,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追踪整改—落实反馈”闭环运行模式,实现预算部门、财政资金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全过程监督,有力保证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建设备案审查信息平台。2017年,济宁市人大常委会编制建设方案,指导11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购设备、建平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目前,省、市、县“三级联通”已全部完成,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内容全部上传至平台。2020年,各级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优化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和应用,设立信息平台专用场所,实行集中管理,由专人负责保密安全、账号监管和档案存放工作,实现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研究论证、审议等纸质和电子资料同步留存、数据共享,有效激发备案审查工作活力。

升级优化办公及会议系统。建设智慧会务系统,实现人代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电子签到、文件审阅、电子表决等功能。新建三级互联的视频会议系统,与会人员可通过“智慧人大”APP远程参会,实现主会场与分会场视频连线通话,提高工作效率。

向“全方位”融合宣传发力让人大故事喜闻乐见

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讲好人大故事。在传统媒体宣传方面,注重开设人大专栏,报道人大履职经验、代表履职故事,宣传人大创新发展成果,让鲜活的人大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济宁智慧人大”融媒体系统可实现网站、微信公众号、“智慧人大”综合资讯等平台统一采编、统一审核、统一发布,做到“一端发布、多端展示”,彰显各自优势,发挥综合效应。讲融合齐发力,持续推动“报、刊、台、网、微”五位一体平台建设,多作综合报道和深度报道,把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做。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推进“智慧人大”建设,以数字赋能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