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丽丝·默多克《黑王子》的道德研究

2022-11-11

名家名作 2022年2期

张 弛

一、引言

艾丽丝·默多克是20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坛的重量级人物,其创作的小说擅长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当代生活中两性之间的纠葛,强调善和恶、道德和非意识性选择之间的矛盾,从而具有内在的张力。从当时的背景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民众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小觑的,既有的信仰出现了危机,以往常态化的社交关系被解构,社会也被暮气沉沉所笼罩,而当时的学术界也将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为精神的寄寓之所。另外,后现代主义日益崛起,颠覆乃至消解了传统文艺作品及其理论的意义指向,也和传统的道德主旨愈来愈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默多克却反其道而行之,坚定地重拾道德,并有意识地将其体现在自己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可谓是柏拉图式的复归。在她的视野中,真实的道德是“不神秘的神秘主义”。艺术与道德的实质并无二致,即可以用“善”加以概括。因此,对超出个体价值的探索和有关的精神体悟是她进行创作时的一个并不罕见的主题指向。

二、通过艺术表现的道德指向

《黑王子》这部作品的道德取向是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息息相关的,同时,作者有意识地结合神秘主义的相关内容,并指出对“无我”意境的追求是和上述相吻合的。在艾丽丝·默多克看来,倘若真正的道德属于一类非神秘化的神秘主义,那么对艺术而言,也势必是该思维模式下的产物。无论是道德还是艺术,它们都要摈弃规范的定性式思维,涉及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在《黑王子》中,主人公布拉德利的身上显现出追求高雅的艺术观。从成果来看,布拉德利作为一位作家是不成功的,发表的作品只有一部,然而他却拥有比较理想化的艺术追求,希望能够创作出不朽的佳作。和他截然不同的是,其好友阿诺德则著作颇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畅销书作家。二人的成果虽然迥然有别,但是他们在道德层面的看法却存在着若干相同的特点,而正因此导致二人通过艺术表现出道德上的缺憾。

小说在刻画布拉德利时,无论是书中的正面描写,还是他和亲朋好友交流的侧面描述,都给读者呈现出生活严谨、性格温和而又敏感的良好外在形象。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读者会发现,布拉德利所关注的只是他个人的内心世界,并未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他自己直言不讳道,当他听闻阿诺德发出求助时,最先产生的感受是猎奇的甚至是莫名兴奋,特别是当阿诺德身陷纠纷时,布拉德利更是无端地涌起一股“罪恶般的”快感。他和蕾切尔、朱莉安二人之间的社交往来都是跟着感觉走,而忽视了阿诺德的想法。虽然他意识到了婚姻本身是非常隐私的,但是却不理性地介入阿诺德和蕾切尔的家庭生活中,并未充分地尊重阿诺德已有的完整的家庭婚姻生活。

卡耐基在诠释人际社交原则时,曾有意识地引用有关编辑审稿的经验,即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只需阅读几页内容之后即可以发觉作者是否喜欢他人,并认为倘若作者并不喜欢他人,那么读者也不会理睬他的创作。布拉德利以自我为中心,冷酷,既不明白也不乐意关心、同情他人。阿诺德亦认为,对事物冷漠没多大的关系,然而,对待人却不可这样,因为这样做会把自我和周围的世界断绝了来往关系。也正是由于缺少对人生和社交关系的热忱之心,布拉德利无法在他的作品中融入必要的人伦道德,从而难以创作出杰出的作品。

和布拉德利自命清高截然不同的是,阿诺德擅长社交,也乐意和社会上各种人等来往,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陌生人熟络。他很关注他人的生活,目的在于为创作获取更为丰富的生活材料。但是,阿诺德的局限性正在于此,即对人的兴趣仅限于此,缺少悲天悯人的共情之心。该作品的开端即表明阿诺德存在着家暴的情况,在向克里斯蒂娜求爱的过程中,他居然示意布拉德利合谋隐瞒自己的原配蕾切尔。显然,道德上的缺失,导致阿诺德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难以在思想认识上超出狭隘的个人主义,无法切实地从他人的视角来深入地展开人物形象刻画,只是基于自我的意志和兴趣爱好去揣摩别人。

可见,小说中所塑造的上述二人在开展艺术创作时遇到的瓶颈皆源自道德层面上的缺陷。

三、多重“自我”的道德拷问

(一)艺术家层面的自我

在小说中,默多克借助阿诺德与布拉德利两个人物形象,通过“报刊体”类小说与“水晶体”类小说展开了辩论。阿诺德提倡的是“报刊体”类小说,从附近的环境中去搜集材料,然而忽视了自我的实际生活经历,好像是把自我硬塞入所生活的世界中,将全部的角色视为自我的延长。布拉德利更倾心于“水晶体”类小说,并认可自己艺术家的身份,在他的一生之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消耗在语言与形式方面。虽然他所提出的艺术理论非常丰富,然而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创作的视野。他始终在等候灵感的垂青,像某些艺术领域的圣人那样,宁可虔诚地守望一辈子,也不采纳那些并不十分准确与漂亮,即虚假的东西去浪费笔墨,玷污纯洁的艺术。可见,他将艺术创作视为一项伟大的灵魂工程项目,但是却持有错误的观点,即将自己和外界孤立之后,才可以发掘自己心中的灵感。他将自我视为人类的一种典型与象征,又是封闭式的个体,充斥着唯我论、缺失人类道德的狭隘性。

(二)叙述者层面的自我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默多克却更加青睐于以男性的口吻来展开第一人称的叙述,《黑王子》也不例外。故事中的叙述人均是和人物紧密相关的叙述人。作品中的主人公处于圈子的轴心地位,属于核心人物,一则想借助于自我的叙事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再则第一人称的非可靠性叙事特点必然地导致了失败的结局。虽然叙述者拥有了不容小觑的权力,相当于文本层领域的主宰人,能够在叙述的过程中自由地挑选、组织乃至有一定的保留,但其结果却极易导致叙述层面利己主义的非道德现象。

和作家其他的作品相比较,《黑王子》的叙事更凸显出先锋性的特点。艾丽丝·默多克采纳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欧美地区流行的后现代“元小说”(metafiction)的叙事手段。在作品中,作家刻画了两个不同的布拉德利,即“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共时性存在着,且后者通常会出乎意料地中止前者正在进行的叙事状态,而插进一段表白式的内容,从而打断了原本故事内在一脉相承的持续性。这一点在作品的一开始已初露端倪:“阿诺德·巴芬给我打电话说:‘布拉德利,布拉德利,请你马上过来一下,恐怕刚才我把我太太给杀了。’故事从这个时候讲起,或许是最具有戏剧效果的。”可见,在小说的开篇,布拉德利即以作者式的角色和读者展开了直接的交流,借助于自我叙述者的地位,基于自我的视角陆续介绍故事中的角色。显然,这样的表达超出了故事单纯的叙述权力,从而呈现出故事的非确定性与虚构的特征。而拥有当前话语权的那个布拉德利自始至终在中止故事发展的连贯性,有意识地在情节的空白地方描绘了一系列的场面和人物,和他的读者们亲切地交谈:他实在是想和读者们共情,据此发现这些“亲爱的朋友们”的反馈情况,从而拉近和读者们的距离。然而,效果却背道而驰,因为并无内在连贯性的阅读逻辑,读者无法准确地评判作者、叙述方以及人物形象,徘徊在文本与话语、现实和虚幻之间。

主人公一方面以朴拙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企图借助于自我叙述的手段重新拾回道德上的良心,凭此来完成实现自我的目标。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其他的角色陆续出场,读者逐步地发现故事内容与叙事方式存在着冲突现象。主人公在有意贬损他人的同时,也把一个无限膨胀的自我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揭示出赤裸裸的利己主义的本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艾丽丝·默多克始终认为小说家理应具备完整的道德观,并指出道德是评价一部小说的核心尺度。从作家所处的时代来看,当时的文坛普遍采用解构的途径去展示荒诞不经的世界与没有意义的人生,而默多克则是自觉地回归19世纪的文化传统,尝试着在废墟之上探寻道德的实质。她将文学视作一种精神层面的救赎,而她在《黑王子》中所塑造的人物虽然在道德上并不是完善的,但却寄予了她深厚的人文期盼,也是她探寻道德与精神关系的一种可贵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