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学世家的现代转型
2022-11-11伍红霞
伍红霞
在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总是绕不开“世家”概念,世家和士族、家族、门族等同义,都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利益为基础,互相联系捆绑起来的家族。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应当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间那如丝线般缠绕的密切关系,也是引导四大家族兴衰起落的脉络线。而对于文学世家来说,比起权族世家因权力集成,文学世家几乎是因祖辈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得到帝王的宠爱,从此走上了家族壮大的道路,所以在整个家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上更趋向于儒道之法,也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不一样的家族风韵。本文以桐城文学世家桐城姚氏为概述中心,深入探讨桐城文学及其世家文化,以及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家族的转型和兴衰起落,进而深入了解我国文学世家的核心内涵。
一、什么是桐城文学文化
桐城,指的是现今的安徽省桐城市,桐城地理位置优越,临山面江,拥有山丘、平原、丘陵,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宜人,自古就是农渔产品的重要出产地区,物资相对富足,养育了一方百姓。同时,桐城又有“七省通衢”之称,处于七省交汇之处,来往行人商贾络绎不绝,从南至北,自东向西,均有涉猎,而桐城的文学文化就是在这样人文底蕴丰富的背景下形成的。
桐城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创时期
桐城文学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流派,后因清兵入关,为了巩固地位,塑造皇权神授的形象,便尊崇儒家思想,逼迫明余文人学士就范。就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以方以智、钱澄等人为首开创了桐城派的先河,其宗旨是致力于古文振兴,提倡“义法”主张。
这里不得不重点讲述一下“义法”,“义法”的主张是遵从儒家思想,但比起“法”更主张“义”,有力抵抗八股文、文字狱等文学侵害,为一潭死水的古文领域注入新生力量。彼时有言“桐城文章甲天下”,也可以看出桐城文学在我国传统文学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桐城文学在传统文学历史上曾经有长达百年的辉煌,其宗旨核心便是“义法”。
而到了乾隆时期,桐城派已经逐步壮大,并衍生出新的分支,桐城文学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兴盛时期
桐城文学的兴盛时期是乾隆年间至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其代表人物姚鼐是本文将要着重详说的桐城姚氏的领头人物。
姚鼐学识颇广,是桐城派中集大成之人物,带领着桐城派走向了巅峰,补充了“义法”理论,在书院教书的四十余年间,更是广向世人传授古文技法,培养写作人才,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也是桐城文学的重要传播者。
(三)末流时期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外国列强也对中华民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抢夺和杀戮,一时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主张革命变法推翻封建王朝的新时代的有识之士崛起,清政府主导下的儒家思想在这种情境下沦为糟粕,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桐城文学自然也不断消沉。但许多桐城文学的作家都是坚定的爱国主义人士,具有极强的政治理念和爱国情怀,他们将这些心胸抱负融入文学创作中,对当时饱受苦难的国家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二、桐城姚氏的起源
桐城姚氏起源于麻溪,因祖先是桐城文学发展的先锋人物,后被叫作桐城姚氏。姚氏是桐城的五大世家之一,是吴兴姚氏的一个分支。
吴兴姚氏在西汉年间迁居江南地区,直至北魏时期,掌权者倡议士族之风,一时间,遍地的门族四起,也只有依附门族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门族世家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姚氏也顺势而为,壮大了家族,成为当地有名的士族。后至唐朝时期,姚氏的子孙后代分布甚广,主要分为三支:吴兴姚氏、陕州姚氏、桐城姚氏。
而桐城姚氏原本定居麻溪,后在元至元年迁入桐城,因此被唤作桐城姚氏。而在桐城姚氏的发展中,名儒辈出、人文蔚起,不但有中举人得管制的,也有大文学家姚鼐,经过数年的累积,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势力和官宦权力并存的名门望族,名满天下。
明代以来,桐城姚氏繁盛了近三百年的时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并推动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而姚氏的子孙,因自幼饱读诗书,浸染文学气息,更是人才辈出,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上均有贡献,并将桐城文学发扬光大,从而奠定了桐城姚氏天下第一文学世家的基础。
三、桐城姚氏的近代史
桐城姚氏的风光随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而衰落,乱世之下,文学产业必然会受到重创,特别是桐城文学主张遵从儒家之道,更是和当时继续改革的激进思想产生冲突,因此,桐城姚氏也慢慢地退出神坛,走向了衰败之路。
说到桐城姚氏的近代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姚永概。他是我国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教育家。他的文学造诣深厚,身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动荡年代,其因特殊的身份被后人称作“导乎先路”和“守旧代表”,是桐城姚氏最后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说他的经历就是桐城姚氏现代之路的缩影。窥探其思想文学、教育理念及政治理想,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清文学世家在政治和文化中转型的历程。
姚永概出生于1866年,正处于桐城姚氏逐步衰败的时代,在接受优秀古典文学教育的同时,又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同时,战争和饥饿又决定了整个社会基调的压抑与黑暗,种种复杂的环境对他的独立思想影响很大,也构成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姚永概为人聪慧,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三岁得解元,后因郁郁不得志,毅然走上了充任幕僚与授徒讲学之路。辗转多时,后为了置办好安徽的第一所师范学堂,他不远万里赴日学习,虽然自幼受到古典文学和儒家思想的熏陶,但在日本的学习和对时代的洞悉下,他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很快就接受了新的办学文化思想,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归国后积极地提倡教育革新,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极大地改善了我国近代教育史的思维模式,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姚永概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深得彼时北京大学校长严复的认可,并聘用他为文学科长。在此期间,姚永概这种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他大力推广白话文,反对用八股的陈腔滥调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在校期间编写古文讲义,为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姚永概先生的人生经历,也是桐城姚氏的一个缩影,不以实际社会情况为基础的抱残守缺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而积极主动的思想,充斥着爱国热忱与情怀,才是千年常青之道。
四、姚永概视角下桐城派的现代转型之路
19世纪中期,清政府腐败无能,社会动荡,民众凄苦,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有强敌,内有昏君,彼时的文学作品已经从浪漫主义过渡到了现实主义,更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而一贯喜欢空谈主义的桐城派则显得格格不入,再加上曾经的领军人物去世,新人的政治地位不高,加之新的文学流派大师横空出世,桐城派的文学和政治地位都在被逐步削弱。
待到咸丰及同治的统治时期,姚氏的领军人物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所以纵然弟子众多,却群龙无首。随后,太平天国的兴起,焚书毁院,狠狠地打击了古典文学派,其弟子要么殉难而死,要么流离失所。正当桐城姚氏处于生死边缘的时候,曾国藩站了出来,以维护道统的名义力挺桐城派,使其死而复生,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曾国藩这番做派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他自幼喜爱桐城文学,并十分崇拜桐城派古文学大师,这么做也算是爱屋及乌。二是为了留住晚清政府最后的影响力,因为他知道,一旦信仰倒塌,那么民众对于皇权的服从性将不复存在,封建统治也会因此彻底崩塌。但曾国藩本人瞧不上桐城派的某些末流文章,而是将自身的阳刚果断融进了桐城派文学,使桐城派文学核心在继承一贯思想的前提下得到改善和进步,重新绽放于晚清的文坛。
虽然曾国藩的力挺让桐城派得以喘息,但随着清政府的土崩瓦解,这阵喘息也不过是强弩之末,基于封建统治的思想文学建设,终将会随着封建集权的陨落而消亡。
随着清政府影响力的逐渐减弱,此时的桐城派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一方面,他们是封建集权的卫道士,是保守派的聚集地;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人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心态,而这种心态却与现实社会环境相背离。此外,从桐城派发展出来的分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以及桐城派的传承者姚永朴、姚永概等人都曾发表过“反现代化”的思想言论,但他们很多人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的洗礼,深知不改革、不推翻封建王朝将国无宁日、民无永安。而反对封建王朝就是对自身百年传承的质疑和执意,那对于他们自身的信仰和理念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姚永概的老师吴汝纶,同时也是桐城派末期的代表作家,在研经会招待席上答辞时,也曾深入探讨过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的尖锐问题。最终他认为要中西并用,不得废本国文学,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桐城派的心路历程和共同理想。他们既希望国泰民安,又不希望封建集权被推翻,总想在其中找寻平衡,既保全了自身,又拯救了国家。但也就从这时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思想逐渐得到了桐城派众人的认可,吴汝纶也开始着手翻译西学,以光复中学。
与此同时,桐城派文学的特点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因白话文盛行,桐城派的古典文学形式无论是在语句语式还是实用性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力求追上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但因还是主张古典文学,曾多次被胡适批判为糟粕。笔者倒是认为这失之偏颇,无视了桐城派对古典文学发展的努力和用心。
桐城派后期的转变,几乎就是姚永概为代表的姚氏子孙核心意识的改变,那就是推崇新型文学和教育理念。为了华夏民族的未来,姚永概决定创办学堂,帮助民众自立自强。为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他远赴日本,在经过数日的内心挣扎后,他果断放弃了旧制学堂,全面采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并且鼓励学生使用白话文,但是他没有否定古典文学的价值,并编纂教册授予学生,也因此受到北大其他教师的反对和抨击,后愤而离职。
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被捕,姚永概联名上书营救,这件事让胡适先生大为震撼,认为黑暗中还有一线生机。至此,桐城派也在不断挣扎中完成了它的历史转变,它不再拘泥于传统文学的条条框框,也不再执着于古典文学的传承,而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民为本,以国为根,用文学的力量去造福社会和百姓。
五、结语
钱念孙先生曾说过:“历史是连续的。”提倡白话文运动看似是对桐城派的批判,但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却又离不开桐城派古文的底蕴,以及桐城派文学家的支持。从桐城文学世家的转变中我们也能窥探到,当人性、道德、信仰、社会动荡的因素掺杂在一起的时候,文人虽然会因理念相轻,但终究会为了大义站在同一阵线上。虽岁月悠悠,时节更替,古典文学艺术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新的文学艺术形式还在不断发展和前进,但不得不承认,古典文学就像一座华丽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基调,更给予后人无尽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取长补短,汲取历史知识和涵养,这也是我们今天展开讨论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