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下图书馆建设的优化
2022-11-11荆州市图书馆沈丹
荆州市图书馆 沈丹
信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将目光瞄准数字化馆藏,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本文在数字化信息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进行重新审视,并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建设。本文以信息生态学为基础,以公共数字文化与图书馆为模型,提出了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下图书馆的三大要素,并简述了构建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理念;再根据信息生态平衡的理论指导分别从内外部环境两方面对图书馆的服务与建设进行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不断崛起,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悄然发生质的变化。相较传统的传播模式,数字化信息因不受时间、空间等约束,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首选途径。公共图书馆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本文在数字化信息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进行重新审视,并结合信息学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定位。
1 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基础
1.1 信息生态系统
1989 年,德国学者Rafael Capuro 在《信息生态学进展》中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1999 年,纳笛(Bonnie. A. Nardi)和欧戴(Vicki.O’Day)指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研究核心。
国内信息生态学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陈曙在《信息生态研究》论文提出了信息的生产、消费、存储、传递等概念,通过对信息生态的详细研究,阐述如何保持信息生态的平衡。后续,李美娣在《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中定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有机体。张新时院士于1990 年指出,信息生态学的支柱是高科技信息技术,而生态学的传统理论则是信息生态学的传承理念。
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信息生态系统。信息主体可以产生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信息主体又存在于信息环境中,所以信息主体是信息与信息环境的媒介。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信息类型众多等特点。信息主体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等特点。
1.2 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文化利用现今的数字技术和三网融合环境,其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积极加入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程中来,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字化文化服务。
回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遵循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可定义为:(1)它是一个虚拟的整体;(2)包含公共数字文化信息人、信息、运行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要素;(3)三者之间共同完成信息产生、传播、促进与反馈。
2 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
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即:信息生态环境下,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并于持续作用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整体。该生态系统以信息收集存储、整理加工、精准传递,完成资源的循环开发利用。
2.1 信息人
所谓信息人特指处于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参与信息索取、发布、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所有个人或机构。信息用户即信息需求者(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最大化的帮助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终极目标。图书馆服务人员不能仅做信息资源的简单传递,还应参与系统资源开发,精准、智能、迅捷推送信息资源,成为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关键一环。
2.2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包括各类纸质、电子图书、报刊、数据库、声影像资料等多介质资源,信息资源应是开放的、善意的、无障碍的。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实体与虚拟的结合,使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
2.3 信息环境
图书馆信息环境主要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信息生态系统直接依附的环境,外部环境是间接影响图书馆数字化运行的环境。影响他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图书馆的信息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应用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促进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技术形式。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活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拥有本地区特色的数据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无限可能,各级公共图书馆已基本实现全天候线上服务,服务空间呈几何级倍数延展,用户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随时访问、反馈、评价。
(2)图书馆的信息制度。指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图书馆信息活动中所有参与方的行为准则,具有权威性。涉及到图书馆信息获取、管理加工、提供利用的诸多环节。图书馆信息标准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载体,坚持正确的导向,引导、管理、规范、约束图书馆信息活动中所有参与方,实现图书馆数字化。从生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环境两个层面来构建健康的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
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石,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并优化,通过图书馆生态信息系统传递给用户,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循环传递,内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不断转换传递,形成信息统一。并针对图书馆员及图书馆各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有序完善的职责要求。
3 公共数字文化视角下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
3.1 信息生态链的构成
公共数字文化视角下图书馆信息生态链是指相互作用的图书馆依靠自身的优势资源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共享关系,在大数据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基点,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资源交换、共享的一种图书馆—用户链式依存关系。
信息生态链中,生态链节点简单来说就是图书馆和用户。信息生态链的起点是所有的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资源,是信息生态链的重要部分;信息生态链中间节点是图书馆或者用户,也是关键节点,根据用户的需求传递和共享资源;信息生态链的终点是用户,信息生态链要随着用户的资源需求改变服务。各节点围绕用户的需求,有序的进行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实现资源的协同共享,同时提升节点及信息生态链的整体价值。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以信息链为载体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节点间完成信息的转化便形成了信息流。信息流不是简单的图书馆—用户和用户—图书馆的双向流动,更多的是实现跨平台、跨时空的数字资源共享。外界既能充分利用信息流所提供的相关资源,且又能及时给以反馈作用,促进信息生态系统良性运行。
3.2 信息生态链的流转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流转模式是线性模式和网状模式。线性模式下,相邻节点可能无法进行信息流通。网状模式下,节点之间建立关联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新型的公共数字文化视角下图书馆信息流转模式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和信息生态理念,建立的图书馆数字文化共享平台,各个图书馆共同接入一个共享平台,形成一个资源池,这个平台就是信息的存储、传递、共享的节点。用户通过电脑、手机、iPad 等电子设备访问该资源池,完成信息的获取。
公共数字文化视角下图书馆信息生态链中,各生态节点连接共享平台,完成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比如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外部环境等。
3.3 当前公共数字文化视角下的失衡现状
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三要素的平衡是图书馆整个信息生态系统运行保障,处于该信息生态链上的各个要素都必须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然而随着海量资源的到来,现在系统出现了一些失衡的现状。
(1)信息通道的不完整。理想的状态是,读者可以在一个融合的平台上搜索到想要的资源,这样就减轻了对某一特定图书馆的压力,真正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融合共享。但是由于各个图书馆存在元数据不统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数字资源存在重复性、图书馆之间设有壁垒等问题。这些目前阻碍了图书馆共享平台的建设。
(2)资源配置失衡。一方面对于各个子图书馆,常出现每年采购的大量馆藏资源被闲置,利用率长期得不到提高的现象;另一方面,若将所有子图书馆看作一个整体,对于热门学科,重复性采买资源出现率较高,对于冷门学科,则出现资源欠缺的现象。此外,各个图书馆的资源经费来源不统一,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状况。
(3)相关制度不完善。整个生态系统需要在各要素互联互通的影响下发展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但是目前国家只在宏观层面做了一定的制度制定的指导,各个子机构,还没有全部针对当地情况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
4 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下图书馆服务与建设
4.1 从内部环境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与建设
4.1.1 优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近年来,各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呈指数增长,但是图书馆在资源配置方面与用户的需求始终没有达到最大的优化,经常会出现馆藏资源老化、文献更新不及时、信息生态失衡等现象。
关于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图书馆内部,强化用户反馈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可以采取大数据技术,跟踪用户的资源使用情况;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等平台收集用户的意见;另一方面,图书馆之间,加强馆际交流,形成资源合力。单个图书馆因学科专业定位不同,往往在资源上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可以通过图书馆之间部分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窗口,满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1.2 优化图书馆信息节点
数字资源在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流转,必须着眼于信息节点。当前图书馆存在管理混乱、服务能力滞后等问题。图书馆技术人员在技术水平、规模大小、人员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图书馆应该不断变革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如可着重培养信息技术团队,在提高服务的基础上,适当参与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比如图书馆一站式服务系统、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图书馆数据加工、数据标准及规范的制定等。
4.1.3 优化图书馆服务内容
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的拓展是提高服务范围、高效发挥信息服务职能的重要环节,需要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向定位。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包含知识服务,也包含人文关怀。与传统的纸质图书的咨询服务不同,馆员不仅需要熟练操作各信息系统,还需要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借助公共文化数字信息平台,助力我国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
4.2 从外部环境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与建设
4.2.1 从制度上强化监督与管理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且来源多元,内容良莠不齐,多有缪误,决定了其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公共图书馆在数字文化资源传播上应具有正确引导性和权威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为推动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做到异构、异源、异类的信息资源可以无缝对接,避免资源共享过程中产生信息污染。
4.2.2 促进多终端同步,构建全时空的服务
从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图书馆的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到消费者年龄层次较大、健康状况良莠不齐。首先,适配普通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瀑布屏等开发相应的客户端。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比如官方微信、微博、知乎等推送优质信息资源。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比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开发专门的设备。
4.2.3 与外界电子资源相辅相成
图书馆应顺应社会的大潮,与外界优秀的电子资源相互促进。比如听书软件的崛起,必然会促进图书馆针对馆内资源进行新的改革,图书馆可选择与优秀的公司合作,共同帮助图书馆海量资源的电子资源语音化,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促进更多优秀的阅读App 的推广使用。
5 结论
公共数字文化信息中图书馆的数字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结合公共数字文化理念,论述了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下图书馆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其信息流转方式,和图书馆生态失衡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下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可以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大方面着手,其中内部环境优化主要有信息资源、信息节点、服务内容;外部环境优化主要有管理监管制度、多终端App 开发,与外界电子资源相辅相成。
引用
[1] 张敬.在全民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角色的定位与服务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17,8(8):211-212.
[2] 拉斐尔·卡罗普.信息生态学进展[C]//“信息与质量”研讨会.哥本哈根,1989:122-139.
[3] 陈曙.信息生态研究[J].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4] 李美娣.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J].情报杂志,1998,17(4):3-5.
[5] 张新时.90年代生态学的新分支——信息生态学[J].生物科学信息,1990(03):101-103.
[6] 包东肖.信息生态视角下图书馆资源协同共享系统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7] 王锰,陈雅.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治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2018(12):67-73.
[8] 唐义.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主体及其因子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4(1):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