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号上95后:只应征召,不问归期
2022-11-11赵宝娣
文/赵宝娣
佟锦媚既是参加过广州、南京、张家界、厦门、哈尔滨等城市抗疫的“老兵”,又是驰援兰州“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舱长。她带领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团队抗疫抢险,只应征召,不问归期,让青春在“猎鹰号”里闪光。
实践之中学本领
2015年,19岁的佟锦媚带着对医学的敬畏与热爱,来到金域医学沈阳公司,做检验和病理检查方面的工作。她像吸水的海绵,早起晚睡,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地认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她又像一只雏鹰,紧跟师父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她更像一名蓄势待发的战士,随时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佟锦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公司的核酸检测培训项目。培训就是实战演习,时间紧,任务重。佟锦媚毫不畏惧,一丝不苟地学习。她明白: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病例的关键环节,检测人员必须要按规范处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培训,佟锦媚熟悉并实际操作了整个核酸检测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由于技术过硬,她被选入公司组织的“抗疫先锋队”,随时准备出征应对突发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
2020年,北京和大连疫情发生时,佟锦媚第一时间赶赴前线支援。佟锦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最年轻的组长。
一开始,有些老同事质疑佟锦媚的能力。“她太年轻了,不到25岁就当组长,万一出了问题谁来担责任?”
佟锦媚听到这里,一言不发。她从第一个环节制备试剂开始做起,很快,做好的试剂叠了好几层。接着,她来到加样环节,像机器人一般精准快速地操作着,积压的试剂很快被用光。随后,她高效且漂亮地完成了剩下的所有环节。同事们惊奇地发现,她的效率比一般人提高了一倍,并且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从那以后,大家都对佟锦媚心服口服。在她的带领下,小组工作效率一再提高,业绩遥遥领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业务骨干,公司领导早已经把佟锦媚当成了顶梁柱,只要一有任务,第一批得到通知的人当中肯定有她。
2020年7月底,佟锦媚接到去南京支援的通知。情况万分紧急,根本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佟锦媚就登上飞机随队出发了。
到达工作地点,佟锦媚顾不上休息,连夜走进实验室,紧张地忙碌起来,连续工作了近24个小时。7月底的南京,外面火炉般炎热,屋子里蒸笼般潮湿闷热,工作强度大,缺少睡眠,加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始几天,佟锦媚和不少同事每天靠喝藿香正气水支撑工作。
一周后,南京实验室工作刚刚稳定下来,湖南张家界又发生了疫情。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丝毫停歇,佟锦媚马不停蹄地赶赴张家界。
在张家界执行任务期间,酒店、实验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加上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强度,每个人都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为了帮同事放松心情,佟锦媚会时不时地进到舱内,和大家聊聊天,开开玩笑。凭借东北人天生的幽默感,她成了团队里的“开心果”,有她在的时候,舱内经常笑声不断。
带好高效率团队
2021年10月24日,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紧张搭建和调试,一组五舱合一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正式投入使用,助力当地疫情防控。
这次驰援兰州,佟锦媚是“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两名总舱长之一,负责白班实验室内外诸如标本接收与灭活、试剂配制、核酸提取等各项工作。
这次投用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配备一个试剂准备区、两个样本处理区和两个扩增分析区,64台PCR扩增仪24小时运转,可实现试剂配置、加样、提取、扩增自动化,日最高核酸检测能力可达8万管,每天最多可检测80万人次。
在“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临时指挥所里,佟锦媚和同事们开启了与病毒赛跑的模式。随着一批批样本送达实验室,整个检测团队高速运转。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5岁,其中有不少“95后”,刚工作一年多就已经多次参加一线抗疫战斗,是名副其实的抗疫老兵。
刚到兰州那两天,由于出发匆忙没有带够衣服,夜间气温很低,佟锦媚受凉感冒了。领导和同事们都很关心她,第一时间送来了药和衣物。为了感谢大家,同时也给自己加油打气,佟锦媚发了条屏蔽家人的动态。
从样本送达前和运输部门对接,到控制核酸检测进度,再到处理舱内出现的各类状况,佟锦媚是团队里最忙的人。实战中,她已练就不少绝技:一边接电话,一边拿对讲机,还要将同事需要的物资快速送到对应区域。
佟锦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全职保姆”,因为,她不仅负责检测进度安排和查遗补漏,还要保障每个人的防护用品和衣食住行。
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和持续性,佟锦媚一出差就是一个多月。虽然家和公司都在辽宁沈阳,但每次任务结束后,她都要隔离一周后才能回家。有时候,一个任务完成后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又要背起背包去执行下一个任务。
在疫情面前,佟锦媚就像陀螺一样连轴转,带领团队不断提升业务,始终精诚团结,时刻迎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