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短篇小说《垂老别》自上而下德译策略

2022-11-11冯晓雨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德语译者乡土

□冯晓雨/文

由于德汉文化背景不同,乡土小说《垂老别》在汉译德过程中存在很多翻译问题。本文从诺德提出的“自上而下”翻译模型出发,探析了译者针对不同层面翻译问题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发现译者在不同的文本层面灵活选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针对语用学层面的翻译问题和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译者采用了前瞻式的翻译策略,而针对两种文化之间的翻译问题,译者主要采用了后顾式的翻译策略。

《垂老别》是张慧雯2008年于新加坡创作的短篇小说,后被收录于其短篇小说集《两次相遇》中,后来Marc Hermann将其译为德语(译名:Abgang eines alten Mannes)。《垂老别》聚焦农村丧偶老人的生存危机,很多词汇、表达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开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发现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一一理解阅读内容,而是先从全局上把握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主旨大意等宏观层面的东西,再过渡到诸如句式、词汇的运用及语法等微观层面。而诺德认为翻译策略也涉及到文本的不同层面,并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总结为语用学、文化惯例和语言系统三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层面应该分别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这也就是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型。

诺德认为,“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存在文化障碍,译者在产出译文的时候需要跨越这个障碍。”而这个“跨越”指的并不是完全摒弃源语文化的特点特征,使译文完全融入目的语文化,而是要根据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对源语文化进行取舍。诺德将尽可能更多的重现源语文本特点的翻译策略称为后顾式的翻译策略,而将翻译过程中调整译文使其更加符合目的语文化的策略称之为前瞻式的翻译策略。

《垂老别》是一部极具中国色彩的乡土小说,极具中国特色的表达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难题。本文旨在基于“自上而下”翻译模型探析《垂老别》中译者不同层面采用的汉译德策略。

1 翻译问题与译例观察

与翻译策略涉及文本不同层面类似,诺德对翻译问题也进行了自上而下三个层面的划分:语用学意义上的翻译问题、两种文化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下面根据诺德的分类方法观察分析《垂老别》中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相应的处理。

1.1 语用学意义上的翻译问题

“语用学意义上的翻译问题包括所有因源语和译语的不同交际场景(包括其中的不同的交际伙伴和要素)带来的问题。”乡土小说《垂老别》中作者运用了很多具有中国乡村特色的表达,但是德语文本难以传递这些表达背后的全部信息,从而导致了翻译问题的产生。

例1:村长有些气消了,说道:“……这个官可他妈的当亏了,油水是一点儿也没有,苦干活儿,也不落好。”

德译:Besänftigt brummte der Dorfvorsteher:„…… Dieser Scheißposten bringt einem nichts als Ärger ein. Außer Spesen nichts gewesen.“

例2:王安压低着声音说:“谁叫你是村长哩,村长就是百姓的父母官啊,……”

德译:„Bist Du nun Vorsteher oder nicht?“,erwiderte Wang An mit gedämpfter Stimme. „Ein Vorsteher muss für seine Leute da sein……“

上例中的“油水”“百姓”和“父母官”除了能够表达词汇本身的基础含义外,还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而这些基础含义之外的附加色彩给译者的翻译制造了难题。面对此类翻译问题,译者在生成译文时选择不聚焦于寻找单一词汇在德语中的对应词,而是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寻找更为恰当的表达方式,且在译文中也尽量选择较为通俗、口语的表述风格,在确保原文含义正确传递以及交际目的实现的同时,尽量还原原文中人物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例3:从外面回来的人说在孟津一带见到过伯父。

德译:Einer, der von einer Reise zurückkam,erzählte, er habe ihn am Kreis Mengjin am Unterlauf des Gelben Flusses gesehen.

“孟津”是中国地名,仅仅通过城市名称德语读者并不能获得城市名称背后的隐藏信息,所以译者将孟津所在的地理位置——黄河下游作为补充信息添加到译文中,弥补德语读者的背景信息缺失。

1.2 两种文化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

“存在两种文化之间特有的翻译困难和问题,是因为源语语篇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之中,而翻译时将译语语篇的形式“移植”到了另一种文化去。”因为每种文化都会有独属于该种文化特有的惯例,这些也会造成翻译困难。

例4:王安突然生气了,回头喝止他道:“哥,你别说啦。”

德译:In seinem Bruder kochte die Wut hoch. Er drehte sich um und schrie: „Lass gut sein, Bruder!“

中德两国在称谓文化方面有着不同惯例,在汉语中,亲戚之间会直接以亲属称谓称呼彼此以示亲近,而西方世界同辈之间或长辈对晚辈则更多直接以名字相称。译者在处理涉及称谓的翻译问题时,选择顺应汉语中的称谓习惯,让德语读者更多的体会到中国的风俗习惯。

例5:……若是路好,他一天能走上百里。

德译:……und wenn der Weg gut war, schaffte er

an einem Tag fünfzig Kilometer.

上述例子中所提到的长度单位“里”是中国传统度量单位。大部分德语读者不了解这一度量单位,翻译时译者将原文中提及的距离换算为国际单位“千米”,便于德语读者更快的明白原文中所表达的距离。

例6:村长笑嘻嘻地说:“这个不是更难啦,倒插门一个。”

德译:„Na, da hat er es aber gut getroffen hat sich

einfach eine Frau gesucht, bei der er sich ins gemachte Nest setzen kann“, lachte der Dorfvorsteher.

例6中提及的“倒插门”是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婚嫁风俗中,“嫁”通常是特指女子嫁入男子家中。而“倒插门”是其中的特例,即男子入赘到女子家。译者在处理此处翻译问题时,用句子向德语读者阐释了“倒插门”背后隐藏的部分文化信息。让德语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中国文化中与德国文化不同的婚嫁习俗。

例7:他绷紧着脸定定地站了一会儿,蹲下身,使劲抠了一把土添在坟上,……

德译:Nachdem er eine Weile still gestanden hatte, hockte er sich nieder und scharrte angestrengt eine Handvoll Erde aus, die er auf das Grab legte.

扫墓时给逝去亲人的坟上添土以示祭奠哀思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与德国不同。译者在这里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将王老汉的动作直接转译到德语中,在德语文本中重现了源语文本中的中国传统风俗。

1.3 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

“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源于源语和译语的语言系统结构不同。”每种语言都会有独具自己特色的语言结构,汉德之间存在较大语言结构差异,这也会导致翻译问题的出现。

例8:王安仿佛沉吟了一小会,才说:“……我也有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这小子自打“嫁”到了镇上,就难得回咱村里啦。”

德译:Wang An grübelte eine Weile vor sich hin,ehe er antwortete: „Seit er geheiratet hat und in die Stadt gezogen ist, lässt er sich bei uns im Dorf kaum noch blicken.“

德汉语言系统中的词语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上述例子中就是一个德语词对应多个汉语词的情况。德语中表示婚嫁的动词“heiraten”对应汉语中的多个动词,如“结婚”“嫁”和“娶”。译者在这里选用德语中的唯一对应词进行翻译。

例9:王安说了几句话,出来告诉大家事情都谈妥了,就轮流住在老大、老二家,每人家里住一个月,到了月底,老二会回来老大家把王老汉接走。

德译:Nach ein paar Sätzen kehrte Wang An zurück und erklärte allen: Die Sache sei abgemacht, sein Bruder werde im Wechsel einen Monat beim einen, einen Monat beim anderen Sohn wohnen; am Ende dieses Monats werde sein jüngerer Sohn ihn zu sich holen.

汉语存在像上述两个例子一样无主语的表达,而在德语中,除个别祈使句,主语为德语句子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保持德语语法的正确性,例9中译者将原文中省略掉的主语“王安的哥哥(sein Bruder)”进行了补充。

2 翻译策略探析

现基于诺德提出的前瞻式翻译策略和后顾式翻译策略探析《垂老别》德译本中各个层面译者的处理方式。

在语用学层面,作者更多的采用了前瞻式的翻译策略。面对极具中国乡土色彩的词汇以及表达,译者难以在文化背景差距明显的德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重现原文的乡土色彩,更多的是选用了较为朴实的语言仅保证基本含义的传达。

面对两种文化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译者主要采用了后顾式翻译策略。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亲属称谓方面,译者在译文中全部沿用了以亲属称谓相称的汉语习惯。在与西方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婚嫁、祭奠风俗方面,译者在德语文本中重现了中文文本中的相关风俗,一定程度上让德语读者了解到中国的一些传统风俗。而在德语读者完全陌生的中国传统度量上,在不影响原文含义传达的前提下,译者采用了前瞻式的翻译策略,换用了国际单位。

至于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为了符合德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保证其阅读体验,译者主要采用了前瞻式的翻译策略。保证了德语文本中句子语义、语法的准确性,符合德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3 结语

《垂老别》是一部充满中国色彩的乡土小说,其中充满乡土风味的一些表达是该小说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考虑到德语读者文化背景信息的缺失,译者针对不同的翻译问题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总体来说译者在保证德语读者阅读流畅度的同时尽量还原中文版本中的乡土特色。但是由于双语背景差异过大,难免存在一些信息缺失或信息还原不到位的现象。■

引用

[1] 罗廷凤.自上而下翻译法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2018(7):222-225.

[2] Nord, Christiane.Fertigkeit Übersetzen[M].Berlin:Bundesverband der Dolmetscher und Übersetzer e.V.(BDÜ),2010.

[3] 朱小雪,[德]高立希,刘学慧,等.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张慧雯.两次相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

[5] ZHANG, Huiwen. „Abgang eines alten Mannes“[Chuilao bie] [C]//.übersetzt von Hermann, Marc.Zhanjun,SHI.Leuchtspur.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5:166-189.

猜你喜欢

德语译者乡土
江澜新潮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乡土分外妖娆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