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传统·中外理论·当代美育
——“新时代中国美育理论”论坛综述

2022-11-11严婧瑞

美育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美学美育

严婧瑞,王 杉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1)

2022年5月15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美育学刊》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美育理论”北京大学美育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发表了主题演讲,众多青年学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参与研讨。

会议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洋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钰峰致开幕词,安钰峰介绍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研究”的基本情况,强调了国家对美育建设的重视,并回顾了北京大学的美育传统和美育历史。

会上,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北京大学彭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和观看直播的青年师生积极参与了话题讨论,会议由清华大学肖鹰教授总结并致闭幕词。

近年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顺应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扩充社会主义文化人才宝库,学界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将美育研究推向深入。论坛中,与会学者梳理了中外古今美育理论的发展脉络,从美育观念史、美学哲学史等史学视野切入,追溯了中华美育传统的文化源泉。此外,学者们也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从专业美育、通识美育等角度为不同生源、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的美育作个性化讨论。此次论坛中,学者们的发言紧扣“理论史”“当代性”与“中国特色”这三个关键词,对建设新时代美育给出了自己的洞见,其发言兼顾了理论建构与实践方法,并与听众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一、传统追溯:中国美学与美育传统

中国当代的美育建设不能脱离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渊源。论坛中,中国美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美育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阵地,在本次会议中起纲领作用。回溯初心、展望未来,在中国美学的思想脉络中讨论美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功能,更能凸显当代美育的民族性格与思想特色。

朱良志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中国古代超越美丑分别的思想”。他通过追溯传统美学中对美与丑的认识与区分,重新定位了审美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朱良志提出,尽管在人类的历史上总是存在着追求美的传统,但是在中国美学的思想中,对美的追求并不一定是正面的。美,作为一种知识和标准,有其局限性和功利性。在追逐美的过程中,人总是带有目的和欲望去追寻外在的对象,这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人自身的对立面——真正的美的世界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消弭、错过。朱良志指出,在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育也因此有了缺点——建立在知识、标准、秩序基础上的美育是约束甚至违背人之本性的。由此,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能落实中国美学精神的美育观,应当是一种超越美丑的非知识境界(即“不言”),一种质疑人工秩序的精神追求(即“不作”),一种提倡节制淡然的胸襟气度(即“止”“淡”)——实际上是超越浓淡、超越知识、超越目的性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在中国美学理论、文人艺术、诗词歌赋间深入浅出,朱良志通过回溯中国文化思想的美学基因,得出美育的真谛并非传授知识、贯彻标准、强化秩序,而是要回归人的真性。如果能通过美育,使人超越美丑的知识性区分,可以欣赏美的,也可以追究丑的;使人能够超然于艺术审美教条,用简、瘦、啬的生命真性思想去挥洒创造性的表达,最终令人复归生命真性,懂得享受生活,才算真正实现了中国美学脉络中的美育理念。因此,美育不在于“教学”,而在于“传道”;不是知识的、理性的、递增的,而是无为的、自然的、超越的。

刘成纪教授也对中国美育传统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阐释。他在“如何理解中国美育传统”中梳理了中国美育从前现代到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现代时期,再到2012年后的新时代所经历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脉络。总体来说,中国美育经历了漫长的礼乐传统,从政治美育发展到人生美育与终身美育。刘成纪认为,中国美育的发展总是与形势风向和审美控制相关。他通过回顾中西方美学传统,指出美育并非天然具有促进人的觉醒、自由与解放的功能,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美育都曾服务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宗教。如果将西方美学划分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个阶段,其对于美的认识经历了建设性、解放性、解构性的过程,那么中国美学在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前现代时期后,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并与当代教育如影随形。他指出,中国美学的概念依托于自觉的国家民族意识,这种意识有赖于一种审美统一的精神线索,并逐渐发展为体制化的礼乐传统。就其本质而言,这种审美传统是社会伦理建构的政治问题。刘成纪认为,中国美育传统与儒家传统深切相关,它们都期望用艺术与美潜移默化地改造人,润物无声地用政治理念教化于人。在他的阐释中,中国社会治理是基于美的政治,言语之美、朝廷之美、祭祀之美等政治蓝图,包括科举制、察举制等选官制度,都是依赖于文学艺术为核心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套体系。刘成纪指出,审美教育本身是一个自反的概念,当我们将人性的自由作为美的核心问题时,诉诸教育的自由便带有了强制性,自由与美也便无处追寻。在这个意义上,真正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应该是与一般教育相对峙的“放弃教育”。

二、理论争鸣:国际视野下的美育理论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建构过程不仅是与中国传统美学对话,更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广泛影响。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过程通过考察西方美学思想、反观东方美学观念,博采众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论坛中,学者们将西方美学思想精华进一步与中国美学哲学碰撞,产生了更多理论创新的火花。

彭锋教授的发言“完美主义与美育”从中西方哲学对“美好生活”的思辨出发,探讨美育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思考了当代美育对人的长远发展乃至终身幸福的意义。彭锋指出,在中西方思想史中,对“完美主义”的追求经历了从“功名—事业”转向“艺术—审美”的过程,前者是对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生目标的不断进取。就这一点来说,中西方思想都有这种倾向性,在这样的观念中,圣人或神规定了有方向的完美主义,仅为美育留以有限的空间。后者是在他人影响下对更高的自我潜能的不断追索。在这种观念中,现代人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是个性化与构想性的,美育也成为完美主义中的核心话题。在后现代的完美主义观中,彭锋认为中西方哲学出现了价值分野。其中,西方哲学界呈现出“消费主义”的完美主义观,即通过语言、文字、叙事来实现对他人幸福生活的消费、占有、挪用,我们将其称为“广度的完美”;而东方哲学界则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审美主义”完美主义观,即存有性的、多元论的审美欣赏,有深度地过好自己的生活,有距离地欣赏他人的生活,此为一种深度的完美。在西方消费主义的完美观中,哲学家将理想的生活方式归纳为阅读与写作两种,认为只有批评家和诗人才有能力构造一个完美的世界,普通人可以通过对文字和语言的习得以及美育的给养去培养一种叙事能力,从而满足自己对完美主义的追求。而在中国哲学的审美主义观念中,同样是为了追求完美、欣赏别人的生活方式,需要培养的却是一种审美能力,即以多元、开放、包容为标签的审美能力。在彭锋看来,真正的审美主义观念下的完美观,更需要当代的美育参与。他提出一种相对于“肯定美学”(西方)的“否定美学”(东方),即一种没有范畴、知识和概念的审美欣赏,从而摆脱任何范式化的审美束缚。彭锋认为,当代审美教育就是一种态度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旨在为学生卸下审美知识的负担,而不是增加知识的重量。美育使每个人都有将自己的审美贯彻至深处的能力与勇气,也有将他人的生活让给他人、欣赏与赞美他人的气度和胸襟。

王德胜教授的发言“历史继承性与文化适应性——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两面”,他将当代美育理论建构拆解为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两个层面。其中,历史继承性是将当代美育理论放在人类美育思想观念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深化当代美育理论与人类美育观念之间的有机关联;文化适应性是将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目标与现实的人生实践之间建立直接关联,从而凸显美育理论的当代建构视野、当代问题意识以及当代实践指向。总体来说,王德胜将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作为美育理论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阐明当代美育理论的价值效度问题。在此基础上,他追溯至席勒的美育理论。席勒提出“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这一观点又为蔡元培所承继,进一步确立了现代中国美育的基本理论指向。通过考察美育理论的中外发展脉络,他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关注方法论和理论功能指向这两个层面。他指出,建构人类美育思想—理论谱系需要避免掉入阐释循环、自我论证的局面,需要关注多种实践方式、多样呈现形态下的美育思想,从而具体理解美育理论话语和场域之间的历史性结合。而理论功能指向层面,则需要关注如何立足中国现实、中国问题和中国人的生活实践,在美育思想的谱系考察和美育理论的当代建构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理论关联。从文化适应性角度来说,王德胜提出需要从两个方面建立对应性关系。首先是“文化—生活实践”的现实对应性,需要使美育命题、美育观念、美育目标与现实文化、生活现实、价值理想之间形成充分的对应关系。其次是审美现实的理论对应性,即在理论建构的内部系统中,广泛接纳当代生活的新改变,关注审美形态、审美方式等实际拓展,使得美育观念构造、理论思想阐释及其应用直接与当代生活的审美现实相关联。尤其是在当代生活受到媒介技术的强力介入和深度改造的背景下,如何显现“美育育人”的当代指向和实践效力,从而在整体理论建构方面实现当代美育理论与当代审美现实的对应性互动,是值得去不断探索的话题。

三、当代前沿:新时代美育实践

美育理论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审美教育则为美育理论提供了深化的动力。在当下,美育已经成为不同类型院校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美育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对美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也反映了学者们对美育实现更全面、更丰富、更个性化发展的期望。

杜卫教授的发言《作为人文教育的艺术教育》从当代艺术学科建设的角度,强调了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不可分割性。他首先提出,艺术学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包括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还包括了艺术创作(实践)。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丰厚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涵养作为基础,才能创作出具有纯正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的艺术作品。其次,从学科性质来说,无论中外,艺术学都是属于人文学科,艺术不仅是技艺,更是富含了人文内涵的文化活动。学习艺术不仅是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深入体认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从中汲取人文精神。他提出,艺术人文教育就是要将艺术的人文价值应用于教育过程,使学生成为有内涵、讲品位、善共情、能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杜卫认为,艺术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经典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也是综合的、广泛的、包容的,它以艺术体验为基础,需要哲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支持,要紧扣艺术教育回归人文教育本位这个主题。最后,他提出了人文教育要实现的三个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作为人的自我意识,培养高尚的品行以及培养纯正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格调。

谭好哲教授以“中国现代人生论美育的当代意义”展开论题,立足当代美育建设,回溯了中国美育思潮的流变史,明确了现代美育理论对于当代美育的重要理论价值,并重申了美育建设不忘初心的重要性。谭好哲提出,当代美育建设不要忘记中国现代美育:中国当代美育仍是尚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需要回到中国现代美育的初心。他认为,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美育受到外来美学和美育观念的影响,它既是中国古代美育向现代美育话语体系转型的历史政策,也是中国当代美育的理论范型和基本问题域。从古代美育、现代美育到当代美育的发展过程,也是从教化论美育到智性美育再到人生论美育的演进过程。回溯中国美育思潮的流变,谭好哲归纳了现代人生论美育对当代美育的重要启示价值。(一)美育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育之宗旨在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德、智、体、美四育缺一不可;(二)美育的与时俱进性:现代教育的育人方向是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新式人才;(三)美育的创新性:美育有利于涵养人的综合素质,培育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四)美育作为现代社会弊病的对策:美育有利于克服现代社会发展给社会、人生与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五)美育是全社会的重要命题: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设好这项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在论坛的点评环节,肖鹰教授对各位发言人的演讲进行回应。肖鹰认为,朱良志提出的超越知识界限的美育观念有助于进一步领悟中西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差异;针对刘成纪提出的审美与教育之间的矛盾,他通过席勒的观点予以论辩,即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恰好摆脱了理性的强制,是自由的游戏。不同于“放弃教育”,肖鹰认为将美育视为“超越教育”的观念更为积极。肖鹰认为,彭锋从西方的完美主义入手,引入中西传统美育和当下美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十分新颖且具启发性的。但他同时指出,彭锋将中国传统美学,尤其将道家美学定义为“否定美学”,将儒家美学定义为“肯定美学”,这样的价值取向仍有探讨的空间。肖鹰在回应王德胜的发言时提出,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是在斗争中相互促进的。他认为,推动艺术史前进的动力就是来自艺术史中的悖论性,即摒弃完美主义,以在当下性与普遍性的悖论之间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在当下美育的实践方面,肖鹰认为谭好哲在古代教化论美育和现代智性教育的两大背景下讨论人生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杜卫所主张的重视经典艺术教育的观点产生深刻共鸣。最后肖鹰提出,美育并不神秘,更不是神话,美育的宗旨就是一种反神话。

与会学者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且与时俱进的美育理论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在建设当下美育理论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不断回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所提供的思想源泉,也需要保持与西方美学理论的深入对话。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落实,既要在宏观的审美教育层面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终身发展的审美教育,也要基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师生、地区的需求与特色,为其部署个性化的审美教育,从而使新时代的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共同发展,获得长足进步。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美学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盘中的意式美学
完美是个坑
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分类
完美主义害死人
纯白美学
美育教师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和自己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