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高值化利用:“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2022-11-10武竹青樊美忠
武竹青 樊美忠
在已经收割完毕的玉米田里,秸秆收割打包机来回穿梭,庞大的秸秆拢草机和打捆机隆隆作响,玉米秸秆收拢后,打捆机便将它们“吸”入囊中,挤压结实后又从机器尾部慢慢吐出,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田地里。“我们的秸秆可不用愁了,以往是‘不敢烧’,现在是‘不舍得烧’。”11月2日,在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北委泉村,村民王青田一边搬运秸秆,一边和《科学导报》记者聊了起来,“近年来,我们村秸秆打包离田进企业一气呵成,再有一两天,全村上千亩地的秸秆离田工作就可全部完成。”
从农业“废弃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黎城县秸秆开启“逆袭”之路。在黎城县,秸秆有专门人员进行处理,要么免费上门“打包带走”,要么免费到田间地头粉碎还田,以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形式进行综合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黎城县以民生工程为切入点,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施策。积极构建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销网络。依托山西顺杰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建立“种、养、加、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开展秸秆还田、过腹(牲畜吃了秸秆还田)还田、生产加工生物质燃料等多形式综合利用模式。目前,全县规模化养殖企业12家,通过饲料化利用,可有效解决1.09万亩农作物秸秆。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秸秆还田,全县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后深翻技术5.8万亩,可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近6万吨。以黎城县鑫旺有机肥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农作物秸秆为有机肥生产原料,可有效解決农作物秸秆近3000吨,既解决企业生产原料又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益。
据黎城县鑫旺有机肥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该公司建设有复合微生物原菌生产车间,可年产微生物原菌1万吨。实施以食用菌栽培为重点的秸秆基料化利用工程,通过黎城县绿翼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农作物秸秆为基料生产赤松茸和平菇,可转化1000亩农作物秸秆。
“今年,我社试验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大球盖菌,每亩用秸秆8吨、麸皮750公斤、石灰500公斤,加水搅拌均匀,堆积发酵,然后加350公斤菌种,覆土栽培,可以产生1500公斤大球盖菌,每公斤市场销售价16~30元,效益不错。”绿翼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利斌介绍利用玉米秸秆试验种菇的情况,“试验用玉米秸秆种植平菇,每亩用玉米秸秆10吨,石灰1000公斤,加水搅拌均匀堆积发酵,然后均匀平摊地上,一层玉米秸秆,一层平菇菌种,一层玉米秸秆,盖上塑料布发菌出菇,试验十分成功,今冬将大规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