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染控制和科学管理角度的医院建筑规划设计
2022-11-10吴凡
吴 凡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医院建设研究人员十分关注国外医院的建设和相关标准,以期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借鉴。国外医院建设标准是基于该国国情和对当地医疗环境控制的理解和实践,虽然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的建筑标准被翻译并引进我国,但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医院建筑标准,不仅需要了解该国医院建筑的整体概念和控制体系,研究文本中的技术规定或措施的标准,还要就该国医院建筑具体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医院建设标准不应该是单个技术标准方面解释或简单地与技术条款、措施进行比较,而是要确定为什么该国的医院能够在这些技术措施下提供医疗服务、感染控制,并维持足够的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这就需要考虑到该标准的规定、具体的技术措施以及整个控制系统。另外,该标准采用的技术措施毕竟是经过实践的,因此,只有通过对大量具体医院的调查,才能掌握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应的创新政策[1]。
1 医院规划设计现存问题
1.1 选址以及土地利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但当前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较小,会严重影响综合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虽然一些大型医院布局相对经济,经济效益运行平稳,但在选址方面,这些综合医院距离居民区较远,影响收治患者的速度和效率。
1.2 功能布局上的问题
目前部分医院的功能布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医院设有急诊科、门诊科室和住院部,3 个部门有不同的入口,按理说应清晰显示各部门位置,以方便不同患者的快速治疗,但事实上很多医院都没有在各医疗区域设置清楚的流线标识。同时,由于医院功能区域规划不科学,患者在治疗和住院期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另一方面,一些医院缺乏建设用地,院区很难规划和建设适宜的绿色景观。现阶段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精心呵护,还需要治疗环境的配合,医院要做好环境绿化建设,为患者营造和谐轻松的康复环境,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2 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建议
2.1 空调系统的设计
早前的设计中,大部分空调系统房间的压力未进行计算分析或均为“+”,不符合医疗建筑的卫生要求,因此空调系统设计必须在明确诊断、治疗和感染控制等各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现规范要求空调系统在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医疗设备、卫生区域、使用时间、空调负荷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划定,每个功能区都应该是一个单独的系统。例如,有洁净度要求与重度污染的房间在压差、通风时间、细菌浓度等方面等均有所不同,为避免交叉污染,空调系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未交叉的系统。
医院建筑使用室外新鲜空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通风侧保持区域清洁和适当的压力差,这是降低病原菌浓度和院内感染概率最经济的措施。同时还要注意空调系统的回风污染,中央空调80%以上的污染源来自回风系统,需要对回风采取除尘、消毒等措施[2]。
医院是对各类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集中场所,为确保避免院内感染,合理规划诊断、治疗和住院部门的布局是医院节能运行的先决条件。医院的暖通空调设计(包括热源和冷源)应根据医院的建设用地、所处区域气候特点等进行建筑的规划布局,不应盲目套用已建成医院模式,除了满足普通医疗环境要求外,控制重点要放在医院的传染性科室及治疗或住院的污染区域。图1 为常见的医院空调系统。
图1 常见的医院空调系统
2.2 消毒供应室设计
以某医院设计为例,该医院医技楼为5 层建筑,消毒供应室位于门诊楼第3 层,与供应室相邻是第3层手术室辅助准备区域,第4 层为手术室工作区域,第5 层主要为手术室净化空调机组布置区域。消毒供应室楼层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等,周围环境清洁、又与污染源区域做好了严格的物理分隔,区域相对独立。辅助区为满足员工使用和操作的需要,配备员工更衣室、服务室、办公室、陈列室、卫生间、淋浴间等卫生通过设施。消毒供应室工作区按照洁污分离、不交叉的原则分为污物接收区、去污区、消毒区、检验包装灭菌区、无菌储存区、洁净物品发放区等人员、物品和空气流均同向组织,无回流反复的路径,避免污物与洁净物品的交叉。在检验包装灭菌区设有无菌包装室和低温灭菌室。在设备配置方面,检验包装灭菌区和无菌包装区根据床位数量和门诊需求量使用4 台双门清洁器和1 台烘干机作为隔离屏障,并预留辅助杀菌设备的位置,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3]。
2.3 规划布局
目前,按功能性质可将建设量较大的医院大致分为三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由于医院本身规模和等级的不同,医院的内部功能会存在差异。医院院区的规划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合理选址布局的原则,必须对城市的现状进行详细的研究。医院规划布局会受到日照间距、卫生间距、污染控制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例如,住院病房需要设计朝南的房间,有效保证患者每天接受2 h 以上的日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此外,医院规划布局与城市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具体来说,医院在城市的具体定位会影响城市区域局部发展状态,例如,医院各个功能性出入口的布局以及与城市道路的流线衔接,都会对城市交通产生直接影响。
根据对医院建筑的分析,发现医院规划布局需要特别注意的出入口有5 个,包括门诊出入口、急诊室出口、住院部出入口、物流货物进出口、污物垃圾进出口。因此完善医院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和各功能出入口位置对城市道路的影响,以保证医院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例如,对于急诊室出入口的布局,由于急诊患者往往需要救护车才能到达医院,需要布置适当的救护车待车位,且不能与日常大量门诊人流相互干扰,因此规划阶段要科学合理设计急诊车辆通行线,保证院内外道路通畅,为就医患者通行安全和及时出诊救治打下坚实基础。
2.4 以患者为中心的建筑信息化设计
医院的本质是救死扶伤,因此医院的建筑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各种建筑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中必须考虑选择先进智能化设备,确保患者及时掌握医疗信息。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患者就医流程的感受,从患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在治疗和住院期间的需求,因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分类设计,充分利用医院服务空间,同时为患者打造便捷有效的就诊线路,确保就医快捷、方便、高效、舒适。在设计医院建筑时,应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安静、温馨的医院环境,增加“人的气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例如,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医疗导视查询系统,降低患者的查询难度,充分享受医疗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捷性,同时也可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辅助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5 医院感染主要区域布置设计与感染控制
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区域,它们的交通由清洁梯、污物梯和上下的洁污梯连接,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人流、物流、空气的流动及压差等因素以确保合理的洁污分流布置,一般消毒供应室的无菌物品通过清洁梯到达手术室,手术室的污染器械通过污物梯到达消毒供应室。在进行建筑功能设计时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合尽量缩短距离,可以及时将手术后被污染的器械转移到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期间有足够的时间照顾患者,同时还需要对手术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避免院内感染。污染器物要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的现代化清洗、消毒、杀菌设备,后期安排专人接手具体工作,使流向布局及设备管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建筑布局要便于严格执行院内防止交叉感染的各项规定,从而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总之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合理的建筑流线及布局设计可以实现有效的洁污分离,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有利于防控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4],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3 医院建筑感染控制设计的总体建议
在一般医疗建筑没有充足自然通风条件的情况下,设计辅助机械通风设备保持区域清洁是降低病原菌浓度和院内感染最经济的措施,但需要注意控制空调系统的回风污染,其中中央空调系统80%以上的污染负荷来自回风,这就需要对回风进行除尘、过滤、消毒,同时要满足不同科室对空调使用时间、空调负荷等设计参数的要求,尽可能将不同功能区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空调系统。例如,有洁净度要求或重度污染的房间在压差、风向、通风时间、细菌浓度控制等方面与普通污染房间不同,为避免交叉污染,应将它们设置成一个独立的空调系统[5],重点控制区域或区域有特殊要求时段时,该区域可考虑在使用中转换为全新风系统。
医院的空调系统不仅要确保感染控制,还要充分考虑现代医疗建筑在低碳、节能方面的运行要求,医院暖通空调的设计应符合医院特点和现行国家标准,在设计中根据医疗功能合理布局。同时还要强调医疗建筑布局时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控制要求,既要从方案设计上规避医疗建筑的交叉感染风险,又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权衡布局设计的利弊。
4 结语
医院建筑规划设计的环境选择应满足交通、安静、健康、安全、环保等基本要求,就院内感染而言,一般性标准只能满足基本隔离污染源的技术要求,但是各种功能区污染源的区分控制要求并不详细,还要注重宏观规划,避免在选址方面的不妥对建筑运行带来的影响,例如,在选择场地时,需要对场地进行研究,避免选址在污染的区域。同时周边环境应洁净且无粉尘、烟雾、异味等,医院也不应设置在与一些工业废物或污水处理厂等相邻的地方,应保持适当安全的距离,并设在污染源的上风口处。另外在空调设计方面,处理后的部分空气通过回风进入室内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最后部分通过排风口排出,医院的污染气体排风口应设置在下风口区域。场地周边不同的环境气流条件对空调洁污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在规划阶段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建筑,从总图设计就开始考虑院区整体的洁污分区,为单体建筑室内感染控制创造条件。综合医院合理的整体规划布局,在建筑设计时严格执行规范中各类感染控制的技术标准,结合运行期间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优质安全的医疗环境,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概率控制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