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10于洗河尚盼盼高尚降海蕊张景茹曹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缺勤隐性医务人员

于洗河, 尚盼盼, 高尚, 降海蕊, 张景茹, 曹鹏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当前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使命[1]。基层医务人员是新医改的主力军,其提供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随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逐步走向公益化,基层医务人员面临更新的任务、更重的负担,导致其工作负荷加重,工作压力增加,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过大会导致医务人员出现隐性缺勤等反生产力行为,继而影响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2]。隐性缺勤是指员工是由于自身健康问题,不能全身心应对工作,虽然出勤但出现工作低负荷、低绩效的行为,隐性缺勤带来的损失更大[3]。国内外对隐性缺勤现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型企业员工、教师或护理人员间,对于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状况的研究相对少,在众多行业,均有研究证明职业认同与工作效率、职业倦怠等明显相关,并且职业认同对职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倦怠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4],职业认同是基于职业性质和自身价值观等形成的职业自我概念[5],是医务人员对职业的认知和评价。因此本研究以基层医务人员个人基本情况、职业认同情况及隐性缺勤状况组成调查问卷,探讨隐性缺勤状况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隐性缺勤现象的发生,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于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在吉林省的9个行政区划单位中,每个行政区划单位按照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按比例随机抽样,在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抽取2名医生、2名护士、2名医技。本次调查涉及吉林省1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发放问卷695份,有效问卷679份,有效率97.70%。

1.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为保证问卷质量,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问卷内容掌握度、语言沟通及礼仪培训。经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入医院以集中召集的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时解答被调查人员的问题,保证问卷准确性和真实性。调查问卷回收后,由专门培训人员审核问卷质量,剔除无效问卷,充分保证问卷有效性。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问卷

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以往调研经验,自行设计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1.3.2 职业认同量表

以刘玲等[6]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为基础,进行修订后形成适合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量表。量表共30个条目,其中包括医务人员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评价,职业社会支持,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共5个维度,采用Likert5点计分,1~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认同越高。修订后,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7,Kaiser-Meyer-Olkin (KMO)为0.97,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3、0.85、0.78、0.84、0.86,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3 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

本研究采用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中文版。此问卷专门用于评价由隐性缺勤造成的生产力损失[7]。目前,该量表已被国内研究者广泛地运用于调查各类医务人员的隐性缺勤状况[3、8、9]。问卷共6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赋值设定选项,1~5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其中有2个条目反向计分,分值越高,说明医务人员因为自身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情况越严重。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0,KMO为0.73,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女性居多有527人,占77.6%;平均年龄为(39.77±8.72)岁;已婚居多,占比81.9%;本科学历275人,占比40.5%;医生261人,占比38.4%;无管理职务428人,占63.0%;初级职称居多,占44.3%;大多工作年限为0~10年间;用工形式为在编的占73.2%;月平均收入大多为3001~6000元,占比72.6%;每日工作时间大多为8~9小时,占比58.0%。

2.2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隐性缺勤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用U/ H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隐性缺勤得分。U/ 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5认为有意义):被调查基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性别Z=-2.945,P<0.05;用工形式Z=12.442,P<0.05。由结果可知,不同性别、用工形式的基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其隐性缺勤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个人基本情况下基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隐性缺勤得分情况分析

2.3 职业认同和隐性缺勤的一般情况及其相关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隐性缺勤得分为(12.56±4.37);职业认同总得分为(121.61±19.10),其中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职业认知评价维度得分为(40.55±6.98),职业社交评价维度得分为(11.72±2.41),职业社会支持维度得分为(20.49±3.27),职业挫折应对维度得分为(23.87±4.05),职业自我反思维度得分为(24.98±3.89)。

采用S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职业认同量表5个维度与隐性缺勤的关系。结果显示职业认知评价维度的相关系数 r =-0.408,P<0.001,职业社交评价维度的相关系数 r =-0.307,P<0.001,职业社会支持维度的相关系数 r = -0.373,P<0.001,职业挫折应对维度的相关系数r =-0.329,P<0.001,职业自我反思维度的相关系数r =-0.375,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果见表2。

表2 职业认同量表各维度与隐性缺勤得分的相关分析

2.4 各因素与隐性缺勤的回归分析

隐性缺勤得分以中位数13.00为截断点,分为高得分、低得分2组,得分≥13.00分为高隐性缺勤得分组,<13.00分为低隐性缺勤得分组。以隐性缺勤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女性基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比男性医务人员隐性缺勤得分高(P<0.05);聘用及其他的基层医务人员比在编医务人员隐形缺勤得分高(P<0.05);在职业认同各维度中,职业认知评价对隐性缺勤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 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679)

3 讨论

3.1 吉林省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状

本次调查对象的隐性缺勤得分为(12.56±4.37)分,低于戴俊明等人[8]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隐性缺勤调查结果,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其岗位构成、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不同于三甲医院有关,该类医疗卫生机构相较于三甲医院病人基数相对较少、病情相对较轻,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较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其隐性缺勤得分也相对较低。结果显示也低于唐楠[9]等人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调查结果,可能与纳入对象的来源有所差异有关。此外,本次研究对象隐性缺勤得分处于较低隐性缺勤水平。推测原因一方面可能与积极引导年轻人投身基层的相关政策有关,基层医务人员团队逐渐年轻化,其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另一方面可能是基层工作风险低,工作强度弱,基层医务人员带病上班的可能性小。由此,应进一步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相关福利及配套政策,积极引导更多年轻力量下沉基层,同时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

3.2 女性、非在编的基层医务人员容易出现隐性缺勤现象

回归分析显示,吉林省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象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和用工形式。本次研究中,女性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象较男性严重,与贺玲玲[10]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研究结果一致,对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象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推测原因可能是男女性对工作压力的感受程度不同,女性往往对工作压力表现出更低的承受力,且女性由于家庭角色,对工作稳定性的偏好更高,感知的压力相对更大,更易发生带病上班的行为。据田茜、郑席磊等人[11、12]的研究,工作压力与缺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长期的高压状态一方面会刺激医务人员形成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导致医务人员作息不规律,影响身体健康,两者最终均会导致隐性缺勤的发生。因此当女性压力增大时,其隐性缺勤现象可能相对严重。在用工形式上,聘用和临聘派遣的基层医务人员更易发生隐性缺勤。这与我国特定的国情有关,编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资待遇、福利、晋升等息息相关,正式编制内的人员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相对稳定,有研究显示我国在编人员的工资水平显著高于非在编人员[13],而众多研究显示收入与隐性缺勤具有关联[14、15],由此可以推断在编医务人员的隐性缺勤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女性基层医务人员应作为隐性缺勤现象的重点关注对象,应加强对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督导,提升其自我心理疏导能力,适当减轻女性医务人员压力,使其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保持平衡,并组织定期体检,充分保障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以避免因隐性缺勤造成的服务质量降低。应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职称和岗位管理制度,适当扩大基层医务人员编制数量;同时也要加强非在编基层医务人员的关注,努力缩小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在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差距,采用“竞争上岗”、“同岗同酬”等方式为非在编人员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16]。

3.3 职业认知评价与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象具有负相关性

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认知评价对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现象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基层医务人员职业认知评价得分越低,隐性缺勤得分越高。社会认同理论表示,认同可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17],职业认知评价作为职业认同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基层医务人员对自身职业认知评价越高,对其职业越认同,其隐性缺勤现象出现的可能也就越低,因缺勤导致的损失也就越少。朱童[18]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职业认同在隐性缺勤间具有中介作用,刘潇潇[19]等人的研究也显示工作认同起着调节作用,认同感越高,越容易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带病工作的现象也就越少。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基层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增加相应的激励措施,例如给予编制、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的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倾向,从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自我认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使命感和归属感,降低因在岗不在职等现象所带来的损失[20]。

综上所述,吉林省基层医务人员的隐性缺勤得分相对较低,但仍有值得关注的因素,如性别和用工形式等,此外职业认同对基层医务人员隐性缺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相关管理者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干预措施,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工资福利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待遇,高度重视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间的联系,加强对女性和非在编医务人员的关注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减少因性别、用工形式及职业认同感低带来的健康生产力损失。

猜你喜欢

缺勤隐性医务人员
护士隐性缺勤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护理人员隐性缺勤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鄂西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