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中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2-11-10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师 帅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关中方言包含着古朴凝重的关中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智慧,集中体现了关中人的思想性格、生活情趣和价值取向。但是,现阶段关中方言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考验,呈现出衰微的态势。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关中方言在传承上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讨关中方言的魅力,研究关中方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方言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方言及其承载的乡土文化,就是延续乡村文化的根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关中方言作为关中地区一种重要的乡村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代表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关中方言显得尤为重要。
关中方言的独特魅力和发展现状
陕西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又被称为渭河平原,是著名的关中方言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用来交流、沟通的语言就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关中方言。关中方言分为西府方言(包括宝鸡、咸阳西部)和东府方言(包括西安、咸阳大部、渭南、铜川),其分布和使用在陕西地域内最为广泛。“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出自陕西方言歌曲《老陕咥面》,其唱出了关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关中人民的豪迈与粗犷。广阔的关中平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关中人,这片肥沃的土地赋予了关中人民耿直、实诚、豪爽,同时又好面子、易满足的秉性。而关中方言体现了关中人的思想性格、生活情趣和价值取向,包含着关中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智慧。下面以仍然活跃在关中人口头上的常用词为例做详细分析。
(1)嘹
“嘹”,意思是很好,很美。关中人说这个常用词时,往往声音洪亮,志满意得,满脸笑容。一个“嘹”字,充满了赞赏的口气,道出了满意的心态。“嘹咋咧!”“这事办得嘹!”“这话说得嘹!”展现出了关中人的豪气。
(2)咥
“咥”(dié),是关中方言中的土话,主要有三种含义。第一,“咥”就是吃,有大口吃、猛吃之意。“咥饭!”“咥饱了!”“咥美了!”道出了关中汉子吃得快乐、吃得爽、吃得痛快的感觉。第二,“咥”又有“打”的意思,其语境常常是某个孩子不听话或某人不讲理;“把他咥了一顿!”就是打了一顿。这个“咥”比“打”的程度要重,动作更野蛮些。第三,“咥”又转化为“干”的意思。“咥了个大活!”是说干了一件大事。这个“咥”字又比“干”富有情感,包含着快乐、自豪的情感!可见,随着语境的不同,“咥”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咥”不论包含何种意义,都掷地有声,体现了关中汉子粗犷的性情,甚至有点“愣”的特征。
(3)谝
“谝”(p i ǎ n),意思是聊天、拉闲话。“谝闲传!”“谝美了!”在这种语境下,“谝”的对象往往是几个熟人或者志同道合者,他们聚集在一起,开心地、肆无忌惮地说笑,语气中包含着痛快、过瘾的意味。而“大谝山”“胡谝”则是说某人善于胡诌,含有贬义。
(4)毙咧
“毙咧”,就是完蛋了,无可挽回了,语气短粗、低沉。“这事毙咧!”包含有失望、遗憾的心境。“小心点,你快毙咧!”在警告声中,预测一件事或一个人将要完了。类似的常用语还有“寻着咧”就是找着了,“雪消咧”就是雪化了,惊喜之态溢于言表。
(5)扎势
“扎势”,这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打肿脸充胖子。在这种语境下,“扎势”这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扎势者的面部表情和心理活动:他们脸板得平平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生怕别人小瞧自己。其实他们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如“穷扎势”就表现出关中汉子爱面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第二,摆架子,指一些人为了显示身份而装腔作势,冷淡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这些人往往爱打“嗯呵”的官腔,对人爱理不理。“不就是个小人物吗?扎什么势!”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类人的鄙视。
(6)碎娃
“碎娃”,是关中人常说的口头语。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一是表示长辈对儿童疼爱的爱称,“碎娃”有小孩儿、小屁孩的意思。“碎娃过来,让叔看看!”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二是关中汉子相聚时也开玩笑称对方是“碎娃”,表示相互之间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好朋友。“你个碎娃,跑到啊哒(哪里)去了,好长时间没见咧!”他们往往一边说着,一边笑着,一边用拳头击打着对方的胸脯。这就是关中汉子对朋友表示友好的方式,虽然略显粗鲁,但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朋友之间的温暖和关中汉子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内容方面,关中方言是关中地区最重要的一种乡村文化,生活氛围浓厚,与当地老百姓的思想情感深深契合,表现了关中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情趣;在语音方面,关中方言语气短促有力,说出来掷地有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关中人与生俱来的豪情和粗犷。但是,目前关中方言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考验,呈现出衰微的态势:一是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现今说关中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认为关中方言土气,难登大雅之堂;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关中农村居民纷纷涌向城市,适应并融入了城市生活,于是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放弃使用原来的方言;三是地方主管部门对方言的重视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使得关中方言在传承上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作为“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的关中方言,只有实现创新性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助力。
关中方言保护与传承策略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文旅融合理念,研究并探讨保护与传承关中方言的途径。
实现方言与普通话的和谐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实现方言与普通话和谐发展,首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正确认识方言的文化价值。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还是文化的活化石,是地域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辩证地看待方言和普通话所具备的文化特性。普通话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是中华儿女交流、沟通的桥梁。方言是传承千百年来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价值。可见,推广普通话和传承方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普通话中的许多词汇就是从方言中转化演变而来的。所以,振兴乡村建设,既要坚持推广普通话,也要保护和传承关中方言文化,促进二者和谐发展。最后,在中小学教育中实行“普通话+方言”的教育形式,让中小学生成为方言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在学校教育中,以普通话教学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实行“普通话+方言”的教育形式可以将方言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如课间让学生用方言交流,在中小学的文化传承课程中允许并提倡教师适当地用方言与学生交流,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还可以结合校本课程适量开设方言选修课,如《关中方言选修课》。这个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学习关中方言,而是将关中的历史、典故、童谣、谚语与生活场景融为一体,通过课堂进行重现,让学生体验关中方言的魅力,从而爱上说关中方言。因此,“推广普通话不等于消灭方言,方言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的场合自由地发展。”据“搜狐网·上海新闻”报道,上海部分小学开课教小囡讲上海话,有幼儿园专门开设“上海日”。“上海市教委强调,上海执行的是‘推广普通话,但不消灭方言’的基本语言政策,结合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现实需要,努力处理好推广普通话和保护上海话的关系。”可见,在中小学开设方言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餐饮文化中适量融入关中方言,彰显关中方言的魅力
陕西历来是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中地区的特色美食也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如肉夹馍、羊肉泡馍,这些关中著名小吃名扬海外,不仅关中人爱吃,外地人甚至国外游客来到陕西也要一品为快。宝鸡的岐山臊子面,西安的贾三灌汤包、甑糕、荞面饸饹、胡辣汤,乾州锅盔,大荔带把肘子,韩城的羊肉胡饽,杨凌蘸水面等,都是关中当地的特色美食。我们可以将上面列举的活跃在关中人口头上的常用词,适当地融入这些特色餐饮文化中,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应用于餐饮广告语和服务员的招待语中。如羊肉泡馍广告语:“美味佳肴,咥一碗!”岐山臊子面馆广告语:“乡党们,岐山面馆谝闲传!”灌汤包子馆广告语:“物美价廉,嘹咋咧!”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广告语,既宣传了关中美食,又推广了关中方言。
在旅游文化中适当融入关中方言,让广大游客感受关中方言的魅力
关中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如西岳庙、仓颉故里、司马迁祠墓、韩城文庙、蒲城桥陵、党家村、秦兵马俑等。在对这些文物古迹进行讲解时,适当地融入一些关中方言到讲解中,可以使讲解生动诙谐,增加游览的乐趣。据澎湃网2019年6月报道,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导游张斌,用陕西话讲解兵马俑走红网络。为一睹张斌用方言讲解兵马俑的风采,笔者专门在星期天来到兵马俑,聆听张斌的讲解。当张斌带领游客来到兵马俑景区时,他右手指着匾额上的字“秦兵马俑一号坑”,并一字一句地教游客用陕西话进行辨认。张斌教得认真,游客学得有趣。对于秦始皇,他介绍道:“秦王嬴政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其中“我的,我的,都是我的!(额滴!额滴!都是额滴!)”是用陕西话说的,是他专门为秦始皇设计的台词,铿锵有力,充满了霸气和豪气!这句台词被游客争相模仿。在参观过程中,他还用陕西话提醒游客:“大家给兵马俑拍照时,一定关掉美颜。秦俑的国字脸,可别拍成瓜子脸咧。”在讲解结束时,他用陕西话唱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以表惜别之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兵马俑全程两小时的讲解中,张斌以普通话讲解为主,不时融入陕西方言,诙谐生动,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又学习了关中方言,深刻感受到了关中方言的魅力。
通过多种媒体平台,使关中方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中方言简洁、形象、生动,具有独特的喜剧性和戏剧性效果。近年来,陕西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并推出了形式多样的陕西地方戏曲节目。如著名的《都市碎戏》《百家碎戏》《美丽的大脚》《猫和老鼠(陕西方言版)》《狼人虎剧》等系列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既弘扬了地域文化,又传播了关中方言。以西安古城为背景的都市剧《装台》,是一部地域文化剧。西安的名胜古迹如钟楼、大雁塔、鼓楼等纷纷亮相,西安的特色美食如油泼面、锅盔、臊子面、肉夹馍等都出现在荧屏上,特别是闫妮、张嘉益等西安籍著名演员的加入,使关中方言完美地融入剧中,展现出浓郁的陕西味道。随着电视剧《装台》的热播,关中方言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当前,微电影、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兴未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实现关中方言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传播和推广关中方言的新途径。走红的陕西秦兵马俑导游张斌,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自己讲解的短视频,他的讲解内容已经从兵马俑扩大到陕西境内的名人、名事。张斌曾幽默地说:“大家都喜欢看一个正儿八经的朴实的‘陕西楞娃’。而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我‘人来疯’,只要搭上话了,就可以一直聊下去。”如今,张斌已经成为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大V。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App迅速普及,其都是以短视频展示为主,非常适合宣传关中方言,借助这些App实现关中方言多向性、互动性的传播,为关中方言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其创新性发展。
在实现关中方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陕西本土作者将关中方言融入自己的著作中,为传播关中方言做出了贡献。著名作家陈忠实,将关中方言写进其著作《白鹿原》,从而使《白鹿原》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关中味,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真实,韵味无穷。贾平凹的《秦腔》用关中方言反映了关中人民原生态的社会生活,深受读者的喜爱。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既要研究关中方言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更要探讨关中方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从而留住方言,留住文化之根,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