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探讨
2022-11-10甘肃省华亭市图书馆
张 莉 甘肃省华亭市图书馆
开卷有益。简述阅读的意义,分析阅读推广的内涵,归纳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困境,结合工作经验,从更新理念、主动服务,开放宏博、和谐氛围,多样并举、丰富活动,重视反馈、不断优化四个方面,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与他的阅读量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
阅读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而书籍是精神食粮。阅读的最高意义,在于养成精神贵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从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包括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和性等的需要;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等;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及其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对名声、稳定的社会地位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实现个人理想,发挥个人价值,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不同年龄、兴趣和职业的人群,在阅读中的收获也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阅读是学习的最好方式,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良好品格的重要途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良好品格,构成了现代公民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从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独立的人格,转变思维方式。
事实上,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上升到最高人生境界的“自我实现”的需求的,这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需求层次理论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需求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果一个人更高层级的需求被得到实现,那他就会减少对低层级需求的需要。阅读是一把非常好的“梯子”,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实现高层级的需求。通过阅读,可以与智者进行沟通,跟随智者遇到最好的自己。阅读可以帮助人们看见更开阔的世界。
阅读推广的内涵
阅读推广,也可以称为推广阅读,顾名思义,以积极的手段引导和帮助人们阅读,促进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人们愉悦地开展阅读,进而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作为藏书和阅读的场所,图书馆积极推广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既是其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必然之举。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只有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形成爱书、读书的社区文化,才能进一步保障信息公平,消除信息鸿沟,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阅读能给予人力量,传递民族精神。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文化自信的增强,都离不开科学而深入的阅读推广。
在21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逐渐习惯于“快餐式”的阅读,工作忙忙碌碌,很多人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阅读,甚至有些人都没有耐心拿起书本翻一翻。图书馆推广阅读的形式十分多元,如故事会、好书推荐、名家讲座、读书俱乐部、书展等。无论何种形式的阅读推广,只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能有效促成人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积极尝试,大力提倡。公共图书馆推广阅读,或许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的效果,但长期坚持,逐步渗透,一定可以逐渐影响周围的人群,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从而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爱上阅读。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困境
其一,环境因素。阅读的本质是获取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且获取信息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在工作间隙,在午休时间,在与朋友和同事聚会时,在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最常见的便是人们低着头看着手机,“机”不可失已然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清晨的公园内,还是在蜿蜒曲折的小溪边,又或者是在公交车、地铁站……鲜少有人手捧书本进行认真的阅读。很多人依然有阅读需求,但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图书馆,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手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出现,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冲击;而各类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等,也逐渐成为人们社会交际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古人语:“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新媒体环境下,借助各类移动终端产品,就可以“知天下事”,如此一来,不少工作忙碌且喜欢阅读的人也就失去了前往图书馆的动力。
其二,运行方式。公共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是导致阅读推广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无论男女老幼,都应该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公共图书馆过于“先进”,在客观上使得不少人群被拒之门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依然有很多中老年群体、特殊群体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进入图书馆,面对眼花缭乱的智能化设备和繁杂的引导流程,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手足无措。
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推广全民阅读,其本身的运行就应该“接地气”,在为一部分高学历、高认知人群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最质朴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才能为图书馆吸引更多的人群。
此外,举办开展各类活动,是推广阅读的重要渠道,但在举办活动时,部分图书馆对参与人群有着较高的要求,且活动主题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脱节,所以活动的效果也就不孚众望。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
更新理念,主动服务
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做好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关键是图书馆要更新理念,将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服务。主动服务对阅读推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可以从读者群体的划分这一角度展开分析。
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而阅读需求最强烈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上。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的阅读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显然,这类人群也是全民阅读中的先行者。除了这部分人群外,更多的人群游离在“读与不读”之间,这些人群的职业不同,年龄跨度也较大,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阅读十分“挑剔”,如需要有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可以相互交流的伙伴,有指点迷津的导师等。喜欢阅读却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最多,而争取这部分人群的加入,使其成为全民阅读的积极参与者,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的推广阅读,应该建设主动服务型图书馆,将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落实到位。比如,记录每天进入图书馆人群的阅读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学科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群众来到图书馆,或是查找资源,或是答疑解惑,或是分享交流,而图书馆被动的服务,无法满足群众的要求。图书馆应创设不同专业背景的馆员服务项目,为人们及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服务链的形式挖掘馆内资源,做到“供求”信息的对称。
开放宏博,和谐氛围
阅读氛围对群众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喜欢图书馆的氛围,因为这类人群的性格大多较为活跃,长时间安静地阅读,对他们来说是漫长的“煎熬”。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在图书馆阅读、学习,已经形成了保持安静的规则意识,即便是需要交流,也尽可能不打扰到别人。
推广阅读,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应该做到兼容并蓄,尽可能让群众感到轻松,而不是被沉闷的压抑感所笼罩。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情况,从内部格局进行划分,一部分区域是安静的阅读区,喜欢安静阅读的人可以沉浸其中,不受外界打扰,怡然自得地与书本对话;一部分空间使用隔音材料,如此性格活跃的人群也能够畅所欲言,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行而影响到他人。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做好环境搭建。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且充满温馨与关爱的环境,对广大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吸引力。在物质环境方面,书籍和文献资料的放置要做到条理清晰,井井有条,以便于快速查找。信息系统中的数字资源,应与纸质资源一一对应,并确保资源的完整性、正确性。同时,馆内应加强防潮、防火、防盗安全工作,并注重室内布局,确保光照和通风效果。在人文环境方面,需扩大图书馆的功能空间,将提供较为单一的阅读、学习服务的传统图书馆,转变为集学习、休闲、文化宣传、活动举办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以满足不同年龄、性格、爱好的群众的需求。
多样并举,丰富活动
随着国家对阅读推广的重视,各地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经典图书推荐、名家讲坛、知识竞赛、亲子阅读、VR虚拟数字体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活动。
如“一周一书”阅读品鉴活动,活动开展时间为一周或一个月。公共图书馆可以每天推荐1本馆藏经典图书,将书名、作者、馆藏地点、内容简介或经典片段形成1000字左右的文字稿件,通过广播播放和微信平台推送。
又如,举办数字资源推广讲座、培训,活动开展时间为2至3个月。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群众进行数字资源使用的培训。图书馆联合数字资源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围绕此举办数字资源系列讲座,开展数据库使用培训,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数字资源的检索、分析、下载及分享的技巧,引导广大读者充分利用馆藏数字资源。
再如,开展诵读推广活动,活动开展时间为1至2个月,可以举办现场朗诵活动,由公共图书馆与学校联合开展,在全区征集选手,读者自愿报名参加,朗诵内容为经典诗歌、散文。活动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0名。图书馆联合发出活动通知、海报,发起活动,读者报名参加,报名方式为图书馆现场报名,或者电子邮件报名,将姓名、手机号码发送至指定邮箱。
此外,还可以举办主题读书分享活动,活动开展时间为1至2个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分享活动,主题和时间可以自定。活动的目的是为群众营造爱学习、乐分享、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让群众从读书中获益,帮助广大群众养成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重视反馈,不断优化
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转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后,可以更加贴合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然而,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仍旧存在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不对称”的问题。为避免供求关系出现偏差,避免工作效益下降,图书馆应注入动态管理元素,而完善反馈机制正是实现这一诉求的关键节点。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需重视反馈机制的建设,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如线下的意见箱、建议栏、留言板等。广大群众是阅读推广的主体,只有图书馆的服务与群众需求相一致,才能真正保障阅读推广的有效性。图书馆可以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单独设置信息反馈系统,这一反馈系统应涵盖资源储备、服务状态、活动开展、环境布局等多个模块,方便广大群众随时向图书馆投递意见或建议。理想的设计,正确的思路,离不开强有力的执行。完善反馈机制后,人人都可以建言献策。与此同时,还需保障广大群众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查看反馈的信息,小问题可以通过电话、聊天软件等为对方答疑解惑,较大的问题应立刻上报,开会研讨,制订改进的方案和执行程序;对群众反馈的信息应耐心和细致,无法解答的问题或者是不能及时提供的服务,应随时记录下来,在例会中提出,共同研讨解决对策。
图书馆应关注工作人员的学习和进步,为工作人员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使其在充满积极学习的氛围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断学习和成长,也能促进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满足学生对馆员提出的要求,让馆员成为广大群众的知识导航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关注点滴,以量变促成质变,更好地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健康、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