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起点上推动家庭农场发展
2022-11-10杨小蕊吴桂玲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
杨小蕊 吴桂玲 苏 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发展,按照“规模培育、规范管理、示范引领、创新发展、政策扶持”的工作思路,加快培育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全区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和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成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的重要力量。
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全区家庭农场总数由2014年的600家发展到目前的1855家,经营面积达44万亩左右,其中种植业1675家、林业5家、畜牧业18家、渔业120家、种养结合67家,发展态势稳定向好。全区家庭农场除配备保障农业生产耕种防收的必备农机具外,还建成了一批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粮食加工中心等,稳定了全区粮食生产,为保障全市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作出较大贡献。
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从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向追求农产品品质转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开发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质产品的家庭农场,一批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融合发展的家庭农场,一批以全国劳模朱春华为代表的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优秀家庭农场主,一批毕业于985、211高校的“90后”农场主,累计创建省、市、区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56家。
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全区1855个家庭农场基本涵盖了农业产业各种类型。农业生产的产业链不断延伸,由单纯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家庭农场从单纯从事粮棉油种植发展到粮食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等,营销模式从传统线下销售拓展为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商超平台、订单种养等,家庭农场经营业态由传统单一的一产逐步走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已经迈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强化引领规范发展
近年来六合区从规范提升、示范创建、政策支持、联合合作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家庭农场发展水平。
引导家庭农场规范经营管理。一是指导“三簿”运用。江苏省家庭农场“三簿”制度推行以来,全区各街镇家庭农场辅导员按要求指导农场主做好生产销售、财务收支和培训记录,准确掌握家庭农场运行情况,为指导家庭农场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规范名录管理。把全区家庭农场全部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高度关注名录系统数据填写完整度和准确率,采取集中培训、上门辅导、电话询问等方式,确保实现100%录入率和90%以上准确率。三是组织开展评优工作。每年组织开展省、市、区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和监测工作,制定《南京市六合区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创建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6家,其中省级示范33家、市级示范22家、区级示范101家,按照“六美”标准成功评定南京市最美家庭农场和美丽家庭农场各2家,注重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强化家庭农场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突破土地制约瓶颈。通过在部分街道试点建立共享移动冷库的方式,解决设施农用地不足情况下农产品冷藏保鲜问题,支持村集体灵活利用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建设农机库房、粮库等优惠租赁给家庭农场使用,促进集体经济和家庭农场“双赢”。二是开展项目扶持。每年开展各级家庭农场培育项目,3年来支持30多个家庭农场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加工能力提升、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等,累计补助资金500多万元,对2019年以来评为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分别予以5万元和3万元奖励。三是强化金融支撑。推进落实“金陵惠农贷”、贷款贴息等普惠金融支农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可享受50万~8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的银行授信贷款额度,2020年全区有300多个家庭农场在“金陵惠农贷”合作银行获批1亿多元低息贷款,100多个家庭农场享受贷款贴息政策。
引导家庭农场依托产业联合发展。一是组建产业联合体。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两大主导产业,组建优质稻米产业联盟,引导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抱团联合,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产业联结、一体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让家庭农场共享产业链价值。二是率先成立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提升全区家庭农场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品牌运营能力,合理整合共享资源,六合率先在全市建立区级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与邮政公司、紫金农商行等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优化联盟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运营机制,促进联盟成员间互助合作、互利共赢。目前已成立街镇级服务联盟10个,成立全市首家村级家庭农场联盟,通过内部25个成员统一生产品种、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对外销售,服务范围达7000多亩。
强链补链提质增效
六合区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弱、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人才技术资金短缺、土地流转不规范等短板,限制了家庭农场进一步提质增效,六合区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强链补链。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种渠道化解农业用地难问题,开展人才培育,提高家庭农场主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项目扶持力度,提高财政惠农资金覆盖面。
强化专业技术服务。把家庭农场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对象,提高家庭农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应用水平。在规模家庭农场中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纳入质量追溯平台监管,强化家庭农场品牌和质量意识。
创新家庭农场联盟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家庭农场联盟在产前、产中、产后如农资服务、农机服务、金融服务、销售服务、寄递服务等方面作用,实现构建农资服务平台、建立农机服务机制、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开展金融和寄递服务、拓展营销渠道五大功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