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探析
2022-11-10罗龙熙曾天雄
□罗龙熙,曾天雄
(1.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湖南 郴州 411105)
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我国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大国,这样的资源禀赋结构导致我国历史上经常出现饥荒的情况,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涉及生产的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如今,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际上“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国际粮食市场跌宕起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发演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因此,保发展首先要保生存。为实现“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应立足当前历史方位,“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树立“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筑牢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1 粮食安全的内涵
1.1 粮食概念的界定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可见粮食至少应当拥有方便获取、携带和烹煮的特点。在当代,粮食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在FAO 出版的《生产年鉴》中,粮食包括了8 类106 个品种。第一类为食用谷物,第二类为块根、块茎类作物,第三类为豆类,第四类为油籽类作物,第五类为蔬菜和瓜类,第六类为糖料作物,第七类为水果类作物,第八类为畜禽类产品。为了避免概念混淆,本研究讨论的粮食概念采用FAO 的界定,指第一类谷物,具体包括小麦、稻谷和粗粮(玉米、高粱和大麦)等。
1.2 粮食与粮食安全
“粮食”与“安全”是实体与属性的关系,是“粮食”实体和“安全”属性的有机统一,是粮食安全没有受到外部侵害和威胁,同时没有内部混乱与失序的一种客观状态。人对粮食的需求属于刚性,粮食是人类经济社会的基础。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首先是农业波动,农业波动首先是粮食生产波动,因此确保粮食安全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
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在只考虑市场的条件下,粮食作为粮食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首先,就粮食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在生产力落后的自然经济时期,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并不等同于商品,粮食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可食用性上,作为具体的粮食,如小麦、大豆、水稻等,其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受自然因素影响,有生长、成熟直至腐烂分解的生长周期,只有在成熟阶段才能够满足人类对粮食食用性的需求。其次,就粮食商品的交换价值而言,伴随着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化,自然经济进入了商品经济阶段,粮食的剩余部分逐渐增多,除去个人食用的部分,为了满足不同的个人交换需求,多余的粮食就抽象成为用以交换的商品。
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粮食不仅体现为粮食商品,即粮食不仅要承担商品职能,还要承担公共物品职能。马克思从政府财政使用的角度把国民收入划分成3 份:一是“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二是“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三是“为丧失劳动能力者等设立的基金”。因此,政府应提供“共同需要”的那部分,就是当前经济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这一部分粮食不进入市场流通,而另一部分粮食作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与一般的商品在价值上都体现为劳动产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发挥市场作用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因此,粮食生产如果只依靠市场配置来决定,那么粮食的产量和价格就总是波动的,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情况,因此需要政府来调节、矫正,这种行为就体现了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国内问题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粮食供需总体稳定,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我国粮食应急供应、市场波动监测、应急预案体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等一系列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国民获取粮食的能力大大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经受住了考验,但依旧面临风险与挑战。
尽管2021 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 年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但仍需增强忧患意识。就粮食的生产环境而言,我国目前气象年景差,在河南、山西等粮食产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有的粮食产区区域性阶段性灾害频发,导致全国总体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就粮食生产配套政策而言,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财政紧张,粮食生产补助不足,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金融、保险等配套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就粮食消费情况而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高端粮食消费依旧大量依靠进口,伴随着“二孩、三孩”政策开放,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必须始终把牢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战略方针。正是有了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战略高度的把握,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尽管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但我国粮食安全依旧有保障。
2.2 国际问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升级的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异动突出,俄罗斯、越南、泰国、柬埔寨等10 多个国家先后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采取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求自保,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就粮食贸易而言,自我国加入WTO 后,部分粮食由世界粮食市场供给,而国际粮食市场长期被四大粮食公司所垄断,粮食贸易价格受制于人,没有话语权,伴随着能源紧缺,石油价格上涨,生物质能发展加剧粮食供给短缺,粮食安全存在可获得性风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国际粮食需求增加,国际粮食供给增长缓慢,购买过多导致世界粮食供给下降,与低收入国家矛盾加剧,粮食安全存在国际政治风险。同时,农产品金融化程度严重,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将农产品同质化,成为大宗农产品期货,并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炒作。农产品期货具备了金融产品的商品属性,在期货市场上价格波动,粮食安全存在国际金融风险。此外,农产品大量进口还伴随质量安全风险、病毒境外输入风险、外来生物入侵生态风险、残留物质污染土地风险、转基因食品的不确定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3 新形势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举措
粮食安全的目标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不同,粮食安全的目标也不同,因此,粮食安全的目标制定必须与我国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四五”规划中,“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就被列为了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重要章节,可见粮食安全是维系国家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应保证全国人民的口粮得到正常供应,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3.1 粮食生产环节的建议举措
就粮食生产环节来说,应当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状态可持续。在“藏粮于地”战略上,应继续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以轮作的方式保护耕地,打造绿色循环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解决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总体质量差、耕地减少速度快、生态环境脆弱、可用耕地浪费严重等问题。目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26%的人口,但是可供生产的耕地面积在快速减少,2017—2019 年我国粮食生产面积已经连续3 年下降,共减少316 万hm,这无疑将影响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周边可用土地资源数量越来越少。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未来粮食的增产能力以及供求关系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现保有可供生产的耕地面积数量。因此,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将集约利用与高效能开发相结合,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严格控制村镇居民自建用地,大力开发可耕种土地后备资源,有效增加耕种土地利用面积,做到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在“藏粮于技”战略上,应加大对农业的科技要素投入,努力推动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政策、资源配置、经营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使粮食总产值增长更多是源于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比如通过生物性、化学性技术进步来提高土地的平均生产率。同时,从目前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来看,土地资源相对于劳动力资源而言更加稀缺,可以通过农业生物技术进步来大幅提高平均土地生产率。此外,还应提高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大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力度,加强对农业基础学科的教育投入,改善我国农业创新能力弱、科技基础差、人才流失多的农业科研现状,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前景。要想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创新,保持我国农业的发展后劲,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依靠人力畜力、“靠天吃饭”的农业传统局面。
3.2 粮食分配环节的建议举措
就粮食的分配环节来说,应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把握好粮食的商品职能和公共物品职能。粮食作为刚性需求的消费品,其价格具有发散性,因此粮食价格作为市场价格系统的“稳定器”是一切商品价格稳定的基础,在面对粮食价格异常波动时,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粮食价格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波动。应继续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时,充分发挥粮食的公共物品职能,尽快给予人民粮食保障。由于我国资源禀赋劳动力密集,在我国农村很难用其他资本要素投入代替廉价的劳动力要素,因此应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价格保护等措施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同时,搭建好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整合现有的粮食保障政策,提高对农业政策的支持效率。采取经济手段完善农业的财政、金融、保险配套体系,制订农业临时性补贴和信贷计划,提高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针对突发情况,应调整相应的粮食补贴政策,对农业品种、项目进行优化补贴,建立动态补贴机制。
3.3 粮食流通环节的建议举措
粮食流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确保粮食的平稳流通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机制建设,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在粮食的流通主体上,应发挥国有企业的流通主体作用。国有企业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要以国内市场为基础,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解决市场流通主体发育缓慢问题,优先供给国内大量刚性需求,配合政府完善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与价格市场化,确保市场主体多元化,搞好国家粮食储备,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提升服务调控能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确保农民生产的粮食能按需送达消费者手中,采取行政手段下达指令性、指导性计划,加强市场供求信息发布,提升对市场的监管水平。在粮食的对外流通上,应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的持续深度融合,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贸易进口和海外农业合作补充粮食供给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好WTO 组织协议,依托“一带一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适当进口土地密集型的大豆、棉花、食糖等农产品,缓解国内供应压力,从而降低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售价。
3.4 粮食消费环节的建议举措
就粮食的消费环节来说,粮食的消费同时也制约着粮食的生产。在粮食的间接生产消费上,要着力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中国饭碗不仅要装中国粮食,中国粮食更要用中国种子”。应着力建设好国家农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三大种质资源库,为种业技术创新打下物质基础,同时在种质、种源、品种上进行原始创新,以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作支撑。在对粮食的直接消费上,要确保粮食产得出,更要卖得出,培养多层次国内粮食消费需求,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健康,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粮食消费观念,开展“光盘行动”“打包行动”等广泛的社会实践,从社会道德层面约束个人的铺张浪费行为,同时采取法律手段加强立法进程、推进监管机制、完善奖惩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
4 结束语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之大者”,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把确保粮食的稳定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我国农业产能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通制约粮食安全的各环节梗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首要动力,充分协调社会资源配置,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扩充耕地资源,依托“一带一路”,布局融合国际粮食市场,树立国民“大粮食观”,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