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短视频的价值引导与圈层传播
2022-11-10刘畅
□刘畅
新兴网络媒介的发展提高了公众的主体意识,网络成为一种新的社交场所,公众在此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公民话语权得到释放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人设”崩塌等青年亚文化群体中的乱象,因而对亚文化群体的纠正和引导、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培养各界媒体人的网络素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此外,目前盛行的各短视频平台,为获得更多的流量和话题度,其发布的内容频频出现低俗化、娱乐化、反主流思想的倾向,且平台缺少短视频内容的审查机制,只是简单地迎合大众,对民众的主流思想造成混淆和误导。
主流媒体作为思想传播的先锋,应承担起弘扬主旋律的职责,将正能量传递给公众,将主流价值观宣扬出去,纠正以亚文化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偏差,充当主流舆论传播的媒介,以一种隐性力量形塑社会的正向形象,加强国家对网络舆论的管理。
主旋律短视频:价值引导的利器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以碎片化、平民化、快捷化的特点满足了不同阶层用户的需求,丰富了信息传输的方式,借助精美的视听符号和魔幻的剪辑手法广受网络用户的青睐,但低准入门槛和不健全的审核机制,导致传播内容的质量良莠不齐。短视频平台作为新时代舆论传播的主阵地,必须抵制低俗化和反主流倾向,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积极承担起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责任,成为正确价值观的领头人,开展针对短视频的规制行动,为开展主旋律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断促进短视频平台的良性发展。
有意境,叙事方式呈现多元化。一、平民化叙事角度的转变。短视频因其得天独厚的短、快、精的特点,迅速抓住了用户“快速阅读”的心理特征,符合用户手机观看的习惯,顺利抢占了舆论宣传的阵地。主流媒体也认识到短视频平台的优势,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向公众宣传国家意志,发布重大事件。
引起公众的共情心理是近两年主旋律短视频主要的宣传模式,其一改宏大庄严的叙事文本,转而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表现社会现实,以平等的方式与公众交流,展现普通大众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公众自然而然地将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视频中赋予的价值内涵也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如《人民日报》发布的名为《传递每一份心愿!晒出我们的美好》短视频,利用短短3分钟时长,表达“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的主旨,在此视频中,快乐被分解为浪漫、惊喜、喜悦、重逢四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相应的画面呼应,其中有雪后在校园打雪仗的学生,也有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也有享受美食的明星,也有逗老伴开心跳小丑舞的老大爷。受众在这些生活百态中能够看到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子,这些你我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事情,极大地引起了公众的共情,以平民化的纪实手法将情感传递出去,投射出的真实感更容易让公众产生共鸣,凸显人文关怀。
二、视听修辞的艺术性表达。修辞学起源于古希腊并由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原意为“雄辩的艺术”,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发展出新的功能,现代的修辞艺术已经不仅仅限于语言范畴,涵盖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在新媒体时代充斥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短小精悍的内容迎合着公众的观看习惯,如果想要使主旋律短视频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脱颖而出,发挥出社会价值功能,那么运用适当的视听修辞便是很好的手段。主流思想借助视听修辞这一媒介,可以扩大传播影响力,成为互联网时代进行价值传递和文化输出的工具。
主流短视频通过对艺术质感的追求,对视觉、听觉符号的强调,借助镜头、音乐、标题、图像、语言讲解、剪辑等辅助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公众的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形成独特的画面语言,唤醒公众的视觉审美,从而引发深刻的情感反应。这种视觉化的手法在主旋律思想传播中渐渐变成一种共识,主流媒体逐渐找到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主旋律短视频逐渐将视听修辞与主流思想完美融合。
如人民网发布的名为《赌上生命去拯救生命的惊天一跳》的短视频,讲述了在2008年5月14日,由15人组成的空降兵小分队,在缺乏气象资料、地面标识、指挥引导的情况下,为挽救灾区群众生命不顾个人安危由高空跳下的故事,视频用水墨动画的形式再现了15名勇士毫无畏惧、舍身一跳的情景。铿锵愤慨的旁白、振奋人心的音乐、虚拟与现实人物的对答式互动刺激着观者的情感神经,震撼之情无以言表,虽然抛弃掉了一贯的煽情手法,却依然带来了极大的共情。
有深度,以小见大彰显家国情怀。中国人自小就被教育“仁、恕、孝、诚”的价值观,重视家族伦理,推行爱人敬人。主旋律短视频作为一种特殊的兼具视听功能的文化产物,必然也能带给当下大众新的启迪,树立正确导向。
家国情怀是公民个体对国家的一种认同感,源于家国一体的思想,在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主旋律短视频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以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将民族观、历史观传递给大众,强化公众对国家的归属感,将家国情怀上升为个人信仰。
主旋律短视频一改塑造英雄的讲述视角,开始转向对小人物的观察,以平凡人的视角体察社会,增添了公众观看短视频的真实感,展现了新媒体时代国家对个体的报道。如《人民日报》发布的名为《感谢有你!向基层防疫工作者致敬》的短视频,将叙事主体聚焦在疫情防控背后兢兢业业的防疫工作者,叙述一个个个性鲜活、有血有肉的基层人员为社会安定、国家稳定付出的努力,塑造出公众心中平民英雄的形象,让公众与国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唤起内心对国家的自豪感,促使其主动参与到祖国建设中,这种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短视频题材最能真正触动公众的内心。
有格局,强强联合共促发展。在新时代,市场经济促进了影视行业的繁荣,但在消费主义盛行、全民娱乐的大环境中,被资本裹挟着的民众开始追逐快餐式文化,成为娱乐的囚徒,价值观严重缺失。为了吸引流量和热度,各种低俗、虚假的短视频未经严格筛选就散播到网络当中,如果短视频行业长久处于无人规制的情况,那将严重消解主流价值观,造成公众对自我、对社会认知的混乱,倘若被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则有引发社会对立情绪的隐患。
官方主流媒体强势参与短视频平台的建设,能够很好地阻隔消极思想的传播,将代表国家意志的主旋律思想注入短视频中,依靠强大的引导力和公信力,对短视频平台的数据和资源进行管理,巧妙利用大数据分析出不利于主流思想传播的因素并将其剔除出去,在提高精神文化品质的同时也扩大了主流价值的宣传范围。官方主流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强强联手一定会迎来双赢局面。
主旋律短视频跨圈层传播分析
以亚文化群体为代表的圈层一直被冠以边缘的、次要的、反叛的性质,是脱离主流价值的群体,是有系统的、固定的活动圈子和自治体系,并在网络环境中形成了虚拟的社交网络。在互联网时代建成初期,这种圈层文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兴盛,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甚至对经济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网络的世界是极为宽松和随意的,当鱼龙混杂的娱乐文化被公众吸纳,被资本裹挟的网络文化也呈现出“异化”的现象,各种如嘻哈文化、二次元文化等亚文化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青年一代,如近年来频繁爆出负面新闻的“饭圈文化”、明星“人设崩塌”问题,造成粉丝互撕、“私生饭”等现象,都亟需主流价值观加以纠正。
伴随新媒体的发展,短视频行业也异军突起,互联网的应用使圈层之间的互动行为产生,圈层的边界变得模糊,原有的文化壁垒被打破,实现了圈层间的传播和交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主旋律短视频可以找到突破口,作为传播的介质依靠其强大的价值引导作用与绝对权威的地位,对亚文化圈层的治理和融通起到推动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圈层传播。互联网时代的圈层由依赖血缘、地缘、职业等因素,慢慢变为由兴趣支配,在大数据网络的加持下,用户可以轻易搜索到适合自己的兴趣、品味、生活方式的信息,拥有相似之处的人们聚集起来,围绕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在圈子内讨论、传播、共享,因此网络本身就自带圈层化属性,圈层化的社交也是网络社交的一种形式。
圈层传播分为三种形式:基于内部关系建构、内部向外突破和外部向内渗入,每一种形式都有各自运行的规律和法则,并共同推动社会交流的良性运转。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革新,圈层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且圈层间产生裂变现象,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一、内部关系建构。这种模式属于圈层内传播,具有一定封闭性、离群性,这种传播模式基于稳定圈层内部秩序的初衷,形成相对完整、和谐的圈层结构。当个体完全接受群层的价值观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身份的认同感,使信息在“网络茧房”内传播,促进圈层内部关系的建构和圈层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各种信息只会在圈层内交流,与外界有一定屏蔽性,圈层中的人也都会自觉充当“把关人”,阻止信息的外泄和不属于圈层的文化流入。
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价值特性,以达到与外界区隔的目的,加强了对成员意识形态的控制,但也造成了一定排他性,在专业和技术层面的限制下处于圈层以外的群体很难进入,大多数的交流、传播行为被限制在圈层之中。处于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这种具有禁锢性质的圈层内传播有突破原有场域向外延伸的趋势和可能。
二、内部向外突破和外部向内渗入。网络媒介的发展拓展了圈层的话语空间,自媒体行业的发展打通了公众发声的通道,推动了信息传播的社会化,圈层内外文化有了相互“破壁”的可能。
伴随短视频等新社交媒体的产生,圈层内已不满足原有的势力范围和影响规模,本着发展群体的目的逐渐尝试接收外界信息,各圈层之间就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融通起来。由于圈层群体的流动性、黏连性,商业资本的加持和国家政策的主导更实现了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的可能,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开始尝试交流合作,旨在打破圈层交流的鸿沟,进行正向价值引导,促进良好传播生态的形成。
2021年11月28日,央视网利用抖音直播间网络平台开启了一次“人人都爱中国造”的线上网络购物活动,各位央视主持人“扮演”主播的角色,卖力向观众销售商品并取得不俗成绩。这次合作实现了主流媒体贴近民生的愿望,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在赋予公众福利的同时也为中国国货代言,不仅提高了国货在国民心中的地位,更加强了国民的凝聚力。
作为圈层媒介的主旋律短视频。网络媒介的发展消解了圈层间的边界,为满足圈层扩张的需要,当下对网络世界圈层化的活动正在进行,而短视频作为圈层传播活动的媒介逐渐占据社交媒体的主流。
主旋律短视频借助超强的话语权和价值引导的能力,在增强受众黏合力、提高受众体验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运用主旋律短视频的价值引导力量可以有效减少公众道德滑坡、集体意识弱化等隐患,促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首先,提高共享属性,增强价值认同,形成完整的传播矩阵。传播矩阵的形成需要依靠先进的算法技术,主旋律短视频平台需要优化视频推送的算法技术,以用户为中心,仔细筛选视频内容,并且尊重差异化,拓宽发声渠道,提高公众凝聚力。
其次,确保传播内容真实可靠,注重情绪传播的力量。内容的真实性是短视频传播的底线,主旋律短视频在进行价值引导的同时要做到尊重公众,加强情感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要关注情绪的感染力,“大众传播最美妙的地方,在于它允许阅读者沉浸在主观性游戏之中”,在主旋律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将统一的价值理念、道德素养渗透其中,引起用户在情感上的共鸣,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用户间情感对话的空间。
最后,及时回应热点问题,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主旋律短视频是公众正确价值思想获取的关键渠道,其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行模式是信息传播范围扩大的关键,要时刻关注公众的兴趣点和疑惑点,做正确舆论的引导者,及时对话交流,以平等的姿态回答公众的问题,维护在公众心中主流媒体的地位。
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接收处于碎片化、同质化的状态,短视频制作门槛的降低也造成了信息的虚假性和低俗化。主流价值观只有真正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才可以起到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提高公众道德标准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主旋律短视频作为价值引导利器的意义与可能性,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将主旋律短视频视为圈层文化传播的媒介,以此促进圈层间文化的位移和融合,将传播内容引向主流媒体,预防由于圈层封闭造成的监管困难、价值观偏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