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的十大辩证思维

2022-11-10奚洁人

观察与思考 2022年8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

奚洁人

提 要:思维方式,蕴含着一定思想体系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实践理念、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辩证思维方式,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法则为思想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思辨理念为文化基因,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贯通古今、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求实思维,人民至上、利民为本的民本思维,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创新思维,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矛盾思维,德法兼治、刚柔相济的法治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高瞻远瞩、胸怀大局的战略思维,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全球思维,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的势胜思维等十个方面。学习掌握上述思维方式对于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家本领,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思维方式,蕴含着一定思想体系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实践理念、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思维方式是具体的、历史的,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党在百年奋斗历史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思想淬炼中历史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矛盾法则为核心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思辨理念为文化基因,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 周年和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结合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深化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家本领,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贯通古今、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就是有历史意识和观察问题的历史眼光,自觉地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辩证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其理论基础。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黑格尔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并称“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历史感,包括历史方向感、历史方位感和历史过程意识等。

首先,“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必须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历史现实就是我们创造新的历史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同时,历史总是要前进的,我们不忘历史不是了寻求慰藉,而是为了牢记自己的根和魂,增强开拓前进的底气和自信、勇气和力量。其次,历史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一方面,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今年即将举行党的二十大,这部恢宏的史诗有着同一个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所以,“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忘却根本,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所谓历史眼光,就是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意识和宽阔视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历史思维,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弘扬历史精神,捍卫历史英雄,传承优秀历史传统,坚决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另一方面,历史发展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性都有其自身的任务和特征。我们党把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历史分成6 个逻辑阶段,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分为4 个逻辑阶段。党的十九大科学判断党和国家事业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彰显了我们党清晰的历史方位感,能够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及其发展阶段,“立足现实,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事情”,做到“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其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历史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所以,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要坚持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把握历史规律、洞察历史大势,增强历史自觉、赢得历史主动。“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最后,总结历史经验,铭记历史教训,进行历史教育,保持历史忧患,把历史当作最好的清醒剂、营养剂和教科书,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得失”(《旧唐书·魏徵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强调“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我们要深刻感悟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为戒、知敬畏,以史为训、知安危,以史为师、知进退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智慧。

二、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求实思维

求实思维,是以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知行合一、务求实效为根本价值理念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行为处事作风。“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代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毛泽东将此古语解释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1 年,毛泽东曾口头指示中央党校的校训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后正式题词为“实事求是”,旨在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作风。历史证明“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富有远大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正确理解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观,强调:“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求实思维,是坚持知行合一,重视实际行动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中华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明中叶的王守仁主张“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的“知行合一”论(《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礼记章句·中庸衍》)的命题,主张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在《实践论》的结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坚持“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思维方式,一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或原则出发的唯物主义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究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规律,反对主观主义和本本至上的教条主义。二要掌握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本领。我们党从1941 年8 月发出第一个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作出过关于加强调查研究的决定,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于2012 年12 月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第一项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从毛泽东开始的历代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都注重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调查得来的情况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要经历“交换、比较、反复”的过程。三要端正思想作风和树立务求实效的政绩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政之道,贵在实干”,这是中国治国之道的古训,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历史担当、作风修养和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务求实效,就要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执行理念,要树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政绩观。

三、人民至上、利民为本的民本思维

人民至上、利民为本的民本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在思维方式上的结合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党的七大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治国方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古人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氾论训》)。

民本思维:一是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想,信仰人民的力量。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就要竭诚为民谋利。共产党人信仰人民的力量,是因为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相信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毛泽东曾经把人民比作上帝,他讲过“人民就是上帝”。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执政理念,敬畏人民赋予的领导权力。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1945 年8 月13 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说,去年有个美国记者问他:“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他说:“人民给的。”如果不是人民给的,还有谁给呢?……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就要敬畏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就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坚决反对和肃清特权思想,严禁以权谋私。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从严用权、谨慎用权,就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要敬畏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判和检验。懂得“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三是忠实于人民至上的价值宗旨和高尚情怀,端正角色定位,永做人民公仆。毛泽东讲过,党是人民的工具。“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邓小平强调:“领导就是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公仆,一要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为仆,不能有官气……没有当官做老爷的权力。”所以,官僚主义是我们共产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四是贯彻人民至上价值方针,塑造忠诚奋斗奉献的品格风范。首先必须绝对忠诚于人民,时刻心中有民,情系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次必须继承发扬为民奋斗、与民共同奋斗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强调:“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创造利民实绩。其三必须坚持为人民、为人类作奉献的价值追求。“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其四必须传承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品格。坚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在自我革命的大道上永葆蓬勃朝气。最后必须不断追求和永远保持不慕虚名、奉献人民的高尚品格,努力攀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新思维,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造、发展、进步,守正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创造性学说,但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凭空产生的。列宁指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创新的文化基因:正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革故鼎新”等创新理念,推动着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绵延不断。中国共产党是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对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之守正创新理念的精辟概括。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一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正,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二是传承坚守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和中华文明的精髓之正,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时俱进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三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之正,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兼收并蓄的文化方针,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大胆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和文化营养,“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四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之正。理解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做到守护优良传统,又不因循守旧;勇于革新创造,又不贸然行事;强调创新,就要抛弃落后观念,扫除陈规陋习,斩断思想绳索、破解思维定势,完善制度体系、优化程序规范;就要锐意开拓、稳中求进,攻坚夺关、知难而上,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激流奋楫,破浪前行;就要解放思想,理念引领,问题导向,目标牵动,实践检验,结果评价;总之,“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五、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矛盾思维

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并强调:“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的开头就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1937 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20年后的1957年,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立面的统一是无往不在的……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坚持矛盾思维和矛盾法则:一要坚持运用对立统一的根本法则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简要而通俗地讲就是要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论,分清本质和非本质、成绩和错误、优点和缺点、主流与支流,“要学会善于区别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等。要善于运用事物矛盾对立面辩证统一的原理,促进矛盾对立面向着有利于革命方向和事物发展进步的方面转变。二要肯定事物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根据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矛盾法则,坚持自立自强,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办好自己的事情。三要把握好一般与个别、点与面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刻理解事物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要重视研究矛盾特殊性,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坚持深入实际,抓好试点,解剖典型,取得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面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四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所谓两点论,是指任何事物及其发展都有主要和次要,全面和重点等两个方面。坚持两点论,就是要全面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所谓重点论,就是做事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防止平铺直叙,平均使力,不得要领。“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五是研究问题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善于透过现象、洞察本质。处理复杂问题,“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要围绕中心工作,展开其他各项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六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要敏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决不回避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牢牢把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懂得“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破解发展的瓶颈和矛盾,也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为了解决矛盾和问题,矛盾和问题就是创新的导向仪和突破口。“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

六、德法兼治、刚柔相济的法治思维

德法兼治的法治思维,就是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相辅相成。法律强调他律和刚性约束,道德强调自觉与自愿,故两者的结合具有刚柔相济的特征。德法兼治,就是坚持国家治理的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的思维方式,“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德法兼治、刚柔相济,历来是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早在春秋末期“礼法之争”就开始明朗化。到汉朝时,形成了较明确的“德主刑辅”与“礼法并用”思想。“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道德约束与法律惩治相结合,历来是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性地继承了这份遗产。“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坚持德法兼治的法治思维,一方面,要自觉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方式观察和处理问题。同时,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另一方面,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道德教育应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氛围;要倡导正确价值观,加强自律意识,严于律己,自觉自愿地尊法守法。要运用法治教化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力量,优化法治化环境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辩证思维:一是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二是“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三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四是要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毛泽东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让“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新时代的德法兼治思想,是对中国古代“隆礼重法”“德主刑辅”与“礼法合治”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的成果,是我们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

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

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谓“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易经·系辞下》),“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这是古人对于安危、存亡、治乱观念以及备与患思想的辩证思考。中国共产党人则进一步提出,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以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思想。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第一,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和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精神血脉。一是去危存安,即在危机发生前的未雨绸缪,着力于防范和消除隐患,尤其是重大的、战略性的隐患,去患则存安;二是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危机一旦发生,就要致力于促进事物矛盾的转化,尽力化解危机,求得安全,或者将危机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即“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历史表明,每一次重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革命,要善于从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新的机遇;三是以危促安,即利用危机,甚至是制造危机感,以增强防范危机的紧迫感,强化化解危机的创新意识和内部凝聚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临阵不乱、处变不惊。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警钟长鸣,正是表明了我们党对于处理安与危关系的辩证智慧和政治上的自觉清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第二,强调凡事要从最坏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做好危机教育和危机处置预案。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的工作思路。1945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总结报告时强调了要“准备吃亏”的思想,并一口气讲了十七条困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邓小平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这是“治党治国很重要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第三,要确立不可逾越的“红线”和不能动摇、退让的原则。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等。第四,要提高风险预测和风险防控的意识和能力。现代社会具有多样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引发危机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所以,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和应对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八、高瞻远瞩、胸怀大局的战略思维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思维,就是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善于把握事物全局以及事物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战略思维也是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是善于观察分析和协调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第一,战略思维是重在谋划全局的大局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善于站在历史的、政治的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谋划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安全等全局性大事;善于着眼大局、把握大局,从大局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地位,自觉地服从全局,服务全局,奉献全局。同时,全局和局部具有相对性,如果自己处于相对的全局,就要注意支持和照顾所属的局部,让他们更好地服务全局、贡献全局。第二,战略思维是超前谋略的前瞻性思维和胸怀“国之大者”的眼界胸襟。一是着眼未来的前瞻性思维。战略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如何才能准确地预见未来。毛泽东说过,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但必须看清前途和方向,因为预见的是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状态和结果,而不是一切细节。前瞻性思维,其实质就是战略预见,必须超前思考、提前谋局,认清大势、纵观全局,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多谋善断、举要驭繁。二是把握全面的宽阔眼界和胸襟。邓小平曾要求领导同志“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显然,这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时空内涵和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即要求大家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宽阔而不是狭窄地、长远而不是短视地、系统而不是零碎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三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战略敏锐性。能做到“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懂得“牵一发而动全身”,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具有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的果断决策力、执行力。第三,战略思维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兼顾的系统性思维。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过程与阶段、中心与外围、重点与一般、主要与次要、内部与外部、系统与子系统,以及大小、秩序、节奏等各种关系。毛泽东著有《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治国方略,强调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党具有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优良传统。第四,战略思维是善处战略与策略辩证关系的思想方法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算大账总账,又要算小账细账。各地区各部门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但必须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无条件地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确保落实中央战略要求的精神、精髓“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九、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全球思维

马克思主义具有博大的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天下为公”“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理念。增强全球性思维,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思维,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结合,是秉承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履行中国对世界应有责任的战略选择,是正确处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关系,着眼于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机遇的宏大志向,是坚持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高尚情怀,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共同进步为价值目标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坚持全球思维: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主题、总体国际形势、世界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科学判断,从而确立相应的国家战略。据此,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判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二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不搞封闭,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政党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合作,不搞对抗,永不称霸,认真履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历史责任。三是“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坚决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维护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引领合作共赢的世界大潮流,“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四是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的健康发展;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和共存,反对文明歧视,化解文明隔阂,消除文明冲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五是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平等互利,有原则、重情义、讲道义,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维护公平正义,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的势胜思维

“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所谓“未明之势,不可臆也。彰显之势,不可逆耳”(《势胜学》)的势胜思维,就是主体对于事物发展的客观状态、变化趋势、发展规律及其有利条件的准确认识和运用,从而实现人的主观意图、目的和利益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和客观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的统一。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为特征的原理,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则“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势胜思维:一是审时度势的信心、能力和方法。毛泽东认为:“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坚持审时度势,就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如:《孙子兵法·虚实篇》所讲,“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意为要依据客观现状和情势进行谋划,根据具体的客观对象和条件而行动,顺应发展趋势而有所作为,获取胜利。又如:韩非子所言,“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韩非子·喻老》),即根据时势而行事,从资源条件出发争胜立功,利用万物的性能获得利益和成功。二是顺时应势,增强把握时机发展自己的机遇意识和思维能力。“势”,就是指客观有利条件和机遇。客观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机会常常是稍纵即逝的,故必须敏锐地发现机遇,准确地把握时机。所谓“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代侯公说项羽辞》)。邓小平多次指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如果“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三是“善弈者谋势”。古人认为阴阳对待产生势,势胜思维就是要善于是运用刚柔相推、强弱互补,以创造有利态势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以势取胜的重要方法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要求不同主体或工作之间相向而行,同向发力或协同发力,以谋势取胜。四是“势”就是变化,势胜思维就是善于了解和顺应事物发展变化,或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变化争取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古人曰:“变,其势也”(《势胜学》)。而事物的变化是可通过运作、创造的,即运势和造势来实现的。《孙子兵法·势篇》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说,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或把石块推到高山之上,增加势能,以产生更大的杀伤力;或选择能创造有利于作战态势的人去指挥作战取胜,而不是简单地指靠下面的人勇敢作战,这就是运势和造势,是更智慧的事。势胜思维重视通过顶层设计和战略运筹来谋势、运势和造势,主张“既要谋子更要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等等。总之,势胜思维,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运用之妙”,是中国式大智慧。

猜你喜欢

历史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新历史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