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新时代新党员教育工作
2022-11-10党教文
文/党教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和新党员教育工作。1928 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 “征收和教育新党员” 是支部的三大任务之一。1951 年党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 “新党员入党后,党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培养作出重要论述,强调 “一个人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事,思想上入党是一生的事”。不断提高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须着力抓好新党员教育工作,使新党员在预备期和转正初期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扣好入党 “第一粒扣子”。
新时代新党员教育的目标要求
党内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初至2021年6月5日,共发展新党员473.9 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8%多。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每年200 余万名新生力量入党,为党员队伍源源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方面,从年龄结构看,新党员中35 岁及以下党员占比超过80%。这些“80 后”“90 后” 年轻党员,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有着多元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但社会阅历相对较少,政治辨别能力不足,比较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从职业结构看,新党员中学生党员占比最高,达40%左右。这些高校学生党员学历层次较高,大多是自我要求严、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骨干,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他们中有少数人受就业形势和社会导向影响,将党员身份视作一份政治资本,存在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抓好新时代新党员教育,既要与年轻一代党员、高校学生党员等群体特点相结合,也要充分考虑新党员入党时间短、接受历练少这一客观情况,对新党员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性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风,坚定入党初心,真正上好 “入党第一课”。
要坚定理想信念。新党员群体年龄普遍偏小、学生比例较高,需要通过教育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的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强化组织观念。部分新党员缺乏充足的思想准备,入党之初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比较薄弱,从预备期开始就编入一个支部进行组织生活,可以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做到认同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信赖组织。
要严守政治纪律。新党员刚刚入党,对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缺乏深刻认识,有必要教育引导他们逐条逐句、原汁原味研读党章和相关党内法规,明确作为党员的各项义务和权利,在政治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要建立党的知识体系。虽然新党员在被列为发展对象前已经接受了1 年以上的培养教育,但对于党的基本理论的理解仍比较浅显、浮于表面,需要加以系统深入的教育,使新党员对党的知识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新时代新党员教育的重点内容
《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规定,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同时对新党员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党性党风党纪、党的优良传统等教育培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置身新时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每一名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的思想旗帜,新党员只有将其作为首学必学的重点内容,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才能进一步强化思想入党。教育新党员的过程中,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应当及时做好阐释解读,对一些容易引发他们思想困惑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教育新党员,需要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打牢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根基。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教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可以使新党员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性质宗旨教育,可以使新党员更好理解领会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的政治自觉。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是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在新党员入党之初就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可以使他们更加清醒冷静地 “起好步”。新党员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党员,只有上好锤炼党性修养这一必修课,继承和发扬好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塑形成的优良学风、思想作风,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将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教育新党员强化底线思维、筑牢规矩意识,引导他们从一开始就坚持走正路。
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来,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忠诚等优良传统。如果新党员对我们党的历史不够熟悉、理解不够深刻,无法用好这些 “精神富矿”,就很难在历史经验基础上更好前行。对新党员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可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把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好。
新时代新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用好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明确的集中培训、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教育方式的同时,可以通过强化政治仪式、创新党课方式、依托信息化手段,探索更适合新党员特点的 “新路子”,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教。
落实新党员集中培训要求。2014—2018 年、2019—2023 年两轮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分别规定,“党员入党后1 年内要组织1 次集中培训”、“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和转正后1 年内一般要各参加1 次由上级党组织组织的集中培训”,要求对新党员开展以办班为基本形式的集中培训。新党员 “新加入” “新转正” 2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在培训内容安排上突出基础性全面性,在培训环节设置上注重规范化系统化,在培训效果评估上做到有考核有反馈,保证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强化新党员入党宣誓等政治仪式的教育效果。入党宣誓作为一种政治仪式,有较强的参与感代入感,是开展新党员教育的有效抓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规定,新党员在预备期,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2021 年6 月,中央组织部组织1000 余名新党员代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并进行入党宣誓,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示范效果。新党员置身特定场景,在参观学习中激发了使命感责任感,在严肃氛围中凝聚了归属感认同感,从心理和情感上强化了党员意识,可以使他们持续坚守入党初心、践行庄严承诺。
探索创新党课方式教育新党员。党课作为 “三会一课” 中的“一课”,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形式。自2020 年中央组织部部署开展“党课开讲啦” 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广泛组织讲党课、上党课,打造了一批灵活多样的精品党课,广大党员特别是新党员纷纷点赞。新党员中不少是学生党员,他们中有的以党史故事为原型进行诗朗诵、舞台剧创排,有的用社会热点、网络热词改编歌曲,参与即受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种青年人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党课,适应新党员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模式,他们觉得亲切、学着轻松,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新党员进行教育。借助互联网、数字化、融媒体等手段开展党员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年轻党员的当然选择。新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通过音视频、图文、动漫等方式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获取信息,将其作为党员教育的新渠道新途径,可以使教育资源供给更加精准便捷,易于新党员获取和掌握。此外,很多“90 后” “00 后” 新党员乐于尝试新事物,依托5G、VR、AR 等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互融合,可以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新时代新党员教育的机制保障
新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理顺体制机制,凝聚党组织领导下的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入党介绍人教育合力,量身定制符合新党员特点的考核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各环节有效衔接,才能在整体上实现质量效益最大化。
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的职责。对新党员的教育不能追求 “短平快”,需要注意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好“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定期了解新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组织员要加强指导督促,发挥好“把关” 作用,严格党支部对新党员的教育培养;入党介绍人要扮演好 “引路人” 的角色,善做多说多讲多教育的“婆婆嘴”,切实发挥对新党员的帮带作用。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科学运用正向激励和反面惩戒等手段,可以激发新党员自觉受教育、努力做先锋的内生动力。可以探索实行积分制,新党员通过按时保质接受集中培训、参加组织生活获得必得积分,通过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方式进行实践锻炼获得选得积分,并与能否按期转正相挂钩;还可以对积极参加学习教育的新党员给予通报表扬,对未达到要求的及时进行提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 作用。
完善培养工作链条。党员教育与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监督、服务相辅相成。实践中,存在对新党员重发展轻教育、重管理轻教育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党员教育培养效果。从内容上看,可以统筹考虑新党员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阶段和转正后的集中培训,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又各有侧重避免重复。从方式上看,有的地方探索建立新党员成长档案,全过程记录他们接受教育培训、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使新党员教育培养与管理监督更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