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先头野战部队”作风干部队伍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0董峰
文/董峰
(作者系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改革创新示范区,肩负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成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的政治任务,承担着为辽宁乃至东北振兴高质量发展闯新路、作示范的光荣使命。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著名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重要论断,实现示范区的时代使命和宏伟蓝图,关键在于构建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对此,省委书记张国清在赋予示范区打造改革创新“试验田”、生态环境保护“样板间”形象定位的同时,也要求示范区打造一支具有“先头野战部队”作风的干部队伍。在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下,示范区积极探索,着力培育党员干部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逢山开路的创新精神、担当争胜的必胜信念、百折不挠的攻坚定力、灵活多变的工作战术、示范引领的标杆意识等品格,特别是注重强化提升十个方面的能力。
提升系统性的思维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化思维提出了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可以说,坚持系统性思维,是深化改革创新,做到示范引领的基本思想论和方法论,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吃透中央精神的实践要求和重要前提。这要求沈抚示范区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系统思考谋划,始终按照《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确立的“四个定位”“五大任务”推动发展,紧紧围绕顶层设计这一核心,掌握驾驭全局的主动权。在具体工作中,示范区以工作体系和架构为破题之要,率先优化“小政府、大社会”扁平化工作格局,做到了“一纲举而万目张”。同时,在系统性思维指导下,重点推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有机结合。比如,在社会治理这个示范区的短板领域,初步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多网合一”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短板”变“优势”。我们坚信,只要示范区长期坚持这种系统性思维,事事用全局的眼光和系统的思维加以谋划,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从思想上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形成“事事重章法、事事成闭环、事事有效率”的生动局面,最大限度激发出示范区干部队伍的主观能动作用。
提升善于正确做事的执行力
一切改革创新和振兴发展,最终都要归结到“做事”。所以,要辩证地看待“是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地做事”这个命题。这两者虽然类似,但是内涵差别巨大。如果只是机械地去做肯定正确的事,就将长期拘泥于低层次的工作状态。而我们所追求的是时刻以正确的思维理念、方式方法去做符合大局大势的事、体现智慧情商的事、有定力的事,进而实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对此,沈抚示范区始终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遵循、找方向、找方法,做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实践者和坚定信仰者,旗帜鲜明地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和扎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一时期,立足示范区的产业优势,积极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大局,科学打造示范区数字经济六大产业园区,启动辽宁数字经济育成中心建设,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年内倍增,具备了为全省“老字号”产业、项目、产品赋能的基础条件,展现了示范区的担当和责任。在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示范区必将面临诸多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但只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发展定力、作风定力,保持善于正确做事的工作状态,在主观上形成坚定的意志,在工作中体现永不服输的韧劲,在奋斗中坚持智慧与情商的充分结合,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必将不断实现积小胜为大胜。
提升“弹钢琴”的统筹力
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系统阐述了如何“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在工作中,沈抚示范区注重将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突出“主旋律”,弹好“变奏曲”。其中,“主旋律”就是处理好全面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以改革创新为例,示范区确定的“十大重点改革领域”同等重要,但坚持将“人”作为最关键因素,以用人制度改革为先导,带动了整体改革创新统筹发展。此外,从产业转型升级来看,示范区以六大主导产业为首,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大产业为突破,都体现了抓住“主旋律”这个关键。同时,学会弹好“变奏曲”,钢琴曲有高低音、节奏有缓急,示范区的工作亦是如此。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示范区坚持各方统筹,构建起了覆盖全域的家园防线,而在形势趋缓、局面可控情况下,又率先提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推进复工复产复学,体现了左右手分工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进而实现主旋律与变奏曲的美妙融合。
提升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抓实力
2015 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示范区担负着国家级战略,如何不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断头路”,示范区立足实际,注重时刻拧紧干成事的思想“总开关”,克服能力缺失,始终坚持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来形容党员干部面临的“本领恐慌”。在打造“先头野战部队”的进程中,示范区将培养“业务篓子”作为关键中的关键,通过推行正负向效能监察,以及“督查督办”的“3+1”责任监督机制,打造无死角责任监督闭环流程,将打通“最后一公里”作为衡量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的“试金石”,真正让干部在全程监督、精准考核、科学问效的制度化模式下“干成事”。在下一步发展中,示范区将始终保持这种抓实力,克服最后也是最难的一公里,推动示范区各项事业迈入新阶段、打造新格局。
提升创新与突破的革新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2020 年4 月28 日,沈抚新区正式更名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从此,肩负起打造全省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在具体工作中,示范区立足体制机制的创新,真正做到敢想敢试、常想常试、会想会试,探索综合执法开展“一支队伍执法”改革,将域内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商务等行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权依法交由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承担,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集执法办案、监察督察、公开公示于一体的智慧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的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的留痕、执法监督的实时化、执法评价的智能化。同时,坚持从制度创新的层面谋划工作,对于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在闲置资产盘活中开辟解决途径,注重化解矛盾。近两年来,示范区已盘活存量项目43个,引入投资354.26 亿元。目前,示范区已经初步形成在改革创新的引领下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思维习惯,逐步形成千方百计推改革、行行业业谋创新的导向和氛围,并向全省和更大范围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提升以工程项目化模式抓工作的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最适合沈抚示范区的落实途径是工程项目化的管理手段。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知工程项目化管理思维理念并持之以恒加以贯彻落实。对此,示范区积极营造狠抓落实、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结合工程项目化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发挥示范区特有的扁平化体制机制优势,转变传统的以“指挥与控制”为基调的管理模式,促进领导干部当好项目化管理的领导者。目前,示范区上下已成立13 个专项工作专班,24 个重点项目专班,正以钉钉子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广泛推广“项目化管理、专班制推进、清单化落实”的工作组织推进方式,紧紧抓住各项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四要素,统筹形成工作推进的“鱼骨图”。可以说,完善示范区工程项目化管理体系,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推动示范区在科学有序的抓实体系下,加快绘制属于示范区的美好蓝图。
提升效能至上的争先力
1984 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改革的目的在于出效率、出效益,改革本身也靠提高效率作保障。不讲效率,改革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可以看出,效率和效益意识是改革的基本保障之一。张国清书记也强调,“时间有成本,预期有价值”,因此,必须要让效能意识涵盖示范区工作的各个方面。效能关乎时间,效能化的最终追求是保持争先的精神、意识和态度,因为改革早一分推进,效果就会快一点凸显;经验早一分推出,标杆就会快一点树立;项目早一分落地建设,对经济的支撑就能快一点体现。基于以上认识,示范区积极探索推动效率效能意识与制度层面的融合,立足示范区工作实际形成“双周报告”“大督查体系”等工作机制。尤其是聚焦项目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统筹发展改革局、产业创新局、投资促进局、开放合作局、招商集团等部门,建立起由管委会主任挂帅的全员招商工作机制,用制度创新推动效能提升和产业创新,取得了连续三年实现项目储备、签约、开工“三个一千亿”的优异成绩,以实际行动全力缩短“说了”和“做了”、“发文了”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之间的距离。在今后工作中,示范区将进一步树立这种争先抢前的意识和习惯,凡事都将在思想上先人一层,在能力上先人一筹,在目标上先人一步,在行动上先人一拍,在示范区形成主动争先的效能观念。
提升自警自励的反省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映照现实,更可远观未来,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自警自励的反省力。《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的道路总会经历波折,而作为肩负为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破题探路使命的示范区亦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在问题中找方法、在挫折中找出路。比如,示范区的土地征收工作,面对历史成因久、群众反映大、征收任务难等诸多问题,示范区在干中改、在改中学、在学中干,以优化政策体系和深化管理体制为抓手,形成了一套拥有自身特点的土地征收方式方法,全面打响了域内企业及疑难点位的征收攻坚战,创新了一些征收工作机制,突破了一些疑难杂症,有效解决了一批长达十余年久拖未决的遗留问题,为全省的征收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示范区也正在将这种问题中的思考和反省,应用到干部队伍的“三观”建设以及更多的工作层面,由一点变成多点,由感性认知转变为理性经验,推动示范区各领域实现突破,保持示范区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提升团结一致的协作力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是团队意志的体现。沈抚示范区刚成立不久,干部队伍来自“五湖四海”,更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格局,将大家拧成一股绳,保持一个调,下好一盘棋。对此,在示范区沈阳、抚顺两大片区正式托管之后,首先就做到了弱化身份边界,打破编制藩篱,用统一的“示范区编”,营造为了同一目标而奋斗、“五湖四海皆兄弟”的团结氛围和协作意识。今天的示范区上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通气、多交心、多谅解的工作方式,汇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结是一种过硬的政治品格,是确保做到“懂规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前提。在浓厚的团结协作氛围下,示范区的干部队伍越来越能够处理好个人与全局的关系,推动个人的“小我”融入示范区的“大我”,实现“1+1>2”的良性效果,最终构建起团结在一起、一级带动一级、一级支持一级的示范区干部团队模型。
提升胸怀宽广的人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示范区扁平化的干部架构中,特别是示范区的工作节奏中,每一级领导干部都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有时还是决策者,作为国家级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党员干部,必须胸怀大局,登高望远,在看待问题的眼界、面对问题的胸襟、处理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中体现示范区应有的高度。比如,示范区从创建之初,便着眼于发展大局,着眼于沈抚两市人民的利益,以高端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贯通沈抚两市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全国首条跨两个城市的有轨电车及沈阳四环路立交桥、抚顺三宝屯立交桥改造在百姓的期盼中正式通车,沈白客专高铁站在示范区成功设站,加快推进沈阳地铁9号线东延线工程建设。我们始终坚信,在国务院赋予打造“三区一引擎”的定位和使命中,“三区”是东北的“三区”,“引擎”是全省的“引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3 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的,“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所以,示范区的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跳出自身看自身,跳出全省看自身,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做大格局的人、干大气的事,努力用一个又一个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去映照示范区党员干部的品格和胸襟,成就一番无悔的事业,不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辽宁振兴乃至东北振兴发展大局中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