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多维分析

2022-11-09刘佳佳

关键词:学史党史要素

刘佳佳 , 王 勇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福建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重视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史鉴今工作,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旗帜和重要内容。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以多样化的学习教育方式,积极推动党史教育“三进”工程建设。”[1]从系统论视域来看,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在动态中融合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彰显出鲜明的系统性。在系统论视域下来分析探究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要求,以实现系统整体结构优化,发挥系统育人功能最大化。

一、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系统意蕴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但又相互制约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其强调整体性、结构功能性、层次性和动态性原则,在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不断协调,发挥系统功能的最大效用。[2]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体系,重在系统性谋划,发挥各个要素之间的积极互动,从而整体性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党史学习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党史学习教育历来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这些要素之间的彼此关联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思想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时代内涵得到不断升华。列宁同志提出:“学习研究党史不仅是为了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为了布尔什维克今后发展的需要”,这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还提出,为了系统地研究中共党史,要采用古今中外法,要学习研究党的研究对象、历史分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3]。改革开放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经验,将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调“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国家观、价值观,在实践中过程中也形成了“党史工作重要论”“党史学习论”“党史宣传论”等,并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提出明确要求。由此看来,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形式,而是一个系统,要坚持系统性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予以整体推进。

(二)系统论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具备了“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复杂特征”[4]。新时代赋予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新的系统化内涵。有效推进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在要素、主体、结构、功能等层面协同发力,才能取得最优效果。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吸收历届国家领导人党史观的基础上,与坚定“四个自信”有机结合,不仅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导向,也促使党员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习要素上不仅继续推进“四史”教育,还增添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人民主体性、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等学习教育内容,使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更加充实完整。在学习主题的维度上,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教育引导师生自觉学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和规律,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在学史中明立身之理、主义之真、为学之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学习主体方面,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但是重点抓住两个学习对象,一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二是广大青少年。把党史学习教育、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者相结合,以制度化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使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更明确、要求更具体,操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结构布局方面,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时代境遇,以“四史”为核心意涵、以党史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问题为焦点,以不断增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向心力、政治领悟力、执行力为重点,进而构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系统的内容体系。

二、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党史教育的理论特质

党史学习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发展阶段继续深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部署,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系统视域下,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的理论特质。

(一)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系统中各个要素部分与整体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和交叉效应,对整体功能造成影响[5]。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物体相互密切联系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间是相互作用的,要抓住整体间的联系来分析问题,否则将陷入各种矛盾的窠臼之中。”[6]而且这个整体不是各个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顺序和层次分布在系统的各个位置上[7]。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系统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既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就要从整体上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告诉我们:一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各个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系统中的单个要素剥离整体的系统结构,都不具有实践意义,其作用也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表现为各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同时强调系统中的单个要素各自的整体性。三是在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整个流程以及实施环节也要具有整体性。通过教育的方法完成内化、自我教育的外化和反馈检验、科学评估等各个阶段的实施过程[8]。总而言之,各组成要素之间进行有效运转和良性互动,能够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互嵌发展、耦合协调的有机整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系统产生“1+1>2”耦合协调效应。

(二)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虽然系统是一个整体,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异质性,但是这些要素不是孤立、无序存在的,而是有序的、分层次的[9]。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不仅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而且厘清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即每个构成要素在党史学习教育系统中都按照一定的层次、一定的结构被置于特定的位置上,发挥其特定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和层级渐进的系统结构。这一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标取向——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路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重点——以学习党史为重点,加强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红色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同时,系统的层次性反映了它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以学习要求为例,“四个学”实际上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将学史明理放在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地位,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教育主线,贯穿于增信、崇德、力行全过程。具而言之,学史增信、崇德以及力行是在学史明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明理是信的基础,是德的导向,是行的动力源泉。[10]层次性要求我们在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时一定要了解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层次系统的特殊规律,抓好各个层次的工作,引导各个层次的积极有效配合,真正做到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的有序、层次和开放。

(三)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T.R.伯恩斯指出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整体是通过与外部互动和内部运动不停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达到系统自身以及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11]。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系统不仅局限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关影响,更强调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因而,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新时代的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党史学习教育的贯彻落实与中国梦的实现本质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动态反馈过程。既要以党史学习教育子系统驱动中国梦全面纵深化推进,又要通过这个伟大的中国梦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体制机制保障。[12]在此意义上,不仅要将党史学习教育置于办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中加以考察,还要将党史学习教育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加以考量。如果说办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浅层次目标”,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层次目标”。“浅层次目标”是“深层次目标”的逻辑起点,“深层次目标”是“浅层次目标”的最终归宿。从“浅层次目标”出发,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从“深层次目标”出发,党史学习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党史学习教育系统的开放性将个人目标、教育目标与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步伐。

三、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方式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将立德树人的目标之维不断深化与拓展,需要从构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框架、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的互融共进、打造第一课堂主渠道和第二课堂主阵地协同联动等入手,引导大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把握党百年历史的内涵与价值,切实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应然价值。

(一)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框架

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离不开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大子系统的积极配合。教育主体不仅包括课程设置、开发结构等课程建设主体,还包括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课程教学主体;教育客体是高校的学生;教育介体不仅包括教育目标、具体施教内容的教育内容,还包括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育环体是指影响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其中教育主体将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客体,教育客体将教育效果反馈到教育主体,这两个过程都是通过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作为媒介实现的[13]。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产生激励合力才能构建起稳定的党史学习教育的系统结构,发挥教育功能的最大效能(如图1)。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并非是机械简单地向大学生教授历史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主体需要在分析教育客体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刻剖析历史事件,还原历史人物事迹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而且,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而言,在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时,容易产生“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道路认同,提高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判断力、鉴别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环境发生变化,要求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继续进行“四史”教育,还要增添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等学习教育内容,使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更加充实完整。

图1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框架

(二)坚持要素优化,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的互融共进

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明确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14]。由此看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在教育性质上相同,在教育目标上相通,教育内容上相融[15]。因而,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以思政课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德育的资源禀赋,构建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资源的融合点和生长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首先,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性原则,既加强党史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提升思政教师的党史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主体的整体功能。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讲好党史内容关键在教师党史素养。要利用好中央现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契机,注重教师党史学习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落实好理论学习、培训轮训、教学激励、集体备课等制度,不仅强化教师党史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政治素质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其次,在“大思政”理念下,将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这两支队伍打造成“教学共同体”,发挥不同教育课程的育人优势。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这两支队伍都要因势而新,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找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与专业课和思政课的融合点,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党史学习内容送进学生头脑,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坚持要素耦合,打造第一课堂主渠道和第二课堂主阵地协同联动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系统涉及众多要素,其目标的实现是建基于系统各领域的联动和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以形成耦合机制。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讲好党史故事,还要在实践体验中学党史悟真理,打造第一课堂主渠道和第二课堂主阵地协同联动。第一课堂主渠道的教学内容要结合时代要求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探索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育方法,全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实效。第二课堂主阵地要以学生为主体,从条件支持、实践教育活动两方面来营造同向发力、协同互动的党史育人氛围,实现知行合一。

首先,在条件支持方面,一是学校要着重挖掘红色的校史资源,进一步加强校史馆建设,增加展示空间,优化展馆布局,增加历史、党史内容比重,创新展览方式;建设校史党史多媒体展示系统,依托电子信息化手段让党史和校史信息联网上线,实现党史和校史资料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使党史学习教育立体鲜活让大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二是推动建构党史知识宣传教育和红色革命精神的精准信息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借助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绝对优势,实现党史信息资源共享、党史经验多重分享,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其次,实践教育活动方面,一是高校要开展品质型、涵育型、参与型和常态型党史学习活动,如“传”金句、“诵”家书、“讲”故事、“研”文献系列活动。二是应充分挖掘、开发、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红色场域特殊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16]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组织学生走进这些红色文化场域,让大学生与历史隔空“对话”,有利于将抽象的党史理论认知转化为鲜活的时代话题,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进入学生头脑,融入学生思想,嵌入学生心灵,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旨归。

猜你喜欢

学史党史要素
第一次学党史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上的今天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