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疼痛管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2022-11-09朱菊兰何芳纪芸慧
朱菊兰,何芳,纪芸慧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 抚州 344000)
疼痛是剖宫产手术治疗后,患者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当前,产科很多产妇因分娩承受能力较弱,为减轻痛苦会选择剖宫产,部分孕妇可能经历侧切会阴部手术等,若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易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和机体代谢变化,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控制疼痛不应单纯依赖药物,可通过给予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进行干预。该方式属于新型护理方式之一,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并以行为变化过程、研究对象作为主体,通过分析患者心理诉求,为患者提供有效、连续性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并促进病情恢复,有利于提升疼痛控制满意度[2]。本研究主要探讨计划行为理论疼痛管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使用镇痛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产科术后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行剖腹产手术治疗;②精神意识正常者;③单胎孕妇。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肝、肾等疾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③患者个人信息资料丢失无法进行统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35±2.41)岁;初产妇26 例、经产妇24 例;观察组年龄22~40 岁,平均年龄(27.85±2.74)岁;初产妇27 例、经产妇2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且研究已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遵循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操作,包括饮食、用药及疼痛护理等,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对其进行生活照护、呼吸指导及体位指导等。观察组实施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内容如下:①成立疼痛管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医生等组成,针对产科手术后治疗注意事项、禁忌、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等进行了解,在“万方”“知网”等资料库查阅产科手术后治疗相关内容,针对患者病情及疼痛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②疼痛管理干预方案实施:采用VAS 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其疼痛结果、干预方法进行记录,若分数≤5 分可使用1~2 种非药物镇痛方法进行干预,若分数>6 分则术后积极使用镇痛泵,根据患者疼痛水平调控镇痛药的剂量,或使用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吗啡类镇痛药,比如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洛索洛芬钠片;③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认知转变策略:对患者病情程度及所处环境进行再评估,通过心理暗示法、疏导法等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宫缩及切口等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使得患者了解自身行为发生转变,改变其疾病应对方式,进而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④通过自我效能策略及行为能力进行评估:根据结果为患者制定行为转变计划,包括计划实施、评价及改进、再实施等,开展知识讲座,积极落实疼痛管理干预方案,对其阻碍因素进行讨论,识别影响疼痛管理行为重要因素,发放疼痛药物、评估工具和护理规范手册、健康宣教手册等,提升患者行为管理控制,做好质量把控,督促疼痛管理的落实和效果评价;⑤产后手术需做好抗消炎、药物治疗等,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母乳喂养,做好体位干预及饮食、产后生活有关知识普及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情况:通过VAS 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 分,其中7~10 分为重度疼痛,4~6 分则为中度疼痛,1~3 分则为轻度疼痛,无痛评分为0分。②疼痛控制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并进行评估,内容为对患者疼痛关注度、疼痛减轻程度及医生对疼痛处理、当产妇需要帮助或要求使用止痛药时反应速度,总分10 分,分数与满意度成正比,其中8~10 分为十分满意,6~9 分为比较满意,1~5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③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3、6、12 和24 h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s),分]
注:①表示与同组术后3 h 比较,P<0.05;②表示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3h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观察组 50 5.62±0.53 2.58±0.62① 2.12±0.51① 1.78±0.33①对照组 50 6.17±0.42 2.97±0.31① 2.54±0.36① 2.17±0.26①t 值 5.751 3.978 4.757 6.564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未用镇痛药占比高于对照组,使用镇痛泵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肌内注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观察组术后3、6、12 和24 h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分析认为,成立专业疼痛管理小组,由小组成员针对每位患者病情程度情况并结合VAS 量表进行疼痛评估[3],制定干预措施,根据VAS 分数情况给予不同的镇痛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此外,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模式可通过增加产妇受到的关注程度,使得患者自身行为发生转变,改变其不良应对方式;此外,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护理知识等培训工作,并给予心理支持,分析影响疼痛管理行为的因素,其中分数≤5 分可使用1~2 种非药物镇痛方法进行干预,若分数>6 分则术后积极使用镇痛泵,并调整镇痛药的剂量,使用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吗啡类镇痛药,因此患者术后3、6、12和24 h 疼痛均有所减轻,促进疾病恢复。
3.2 对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
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该疼痛管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升控制满意度。具体分析在于此次经过成立专业的疼痛管理小组,了解患者手术后治疗注意事项、用药禁忌及病情恢复等,针对每位患者疼痛情况及环境进行评估,来实施不同的疼痛管理干预方案,并对干预方法、疼痛结果等详细记录,及时使用镇痛泵、非甾体类镇痛和吗啡类镇痛药等,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在计划行为理论疼痛管理过程当中,注重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发放疼痛药物使用、评估工具和护理规范手册、健康宣教手册等,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并提升其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好地进行行为管理控制[4],做好质量把控,督促疼痛管理的落实和效果评价,因此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较高。
3.3 对镇痛药使用情况的影响
观察组未用镇痛药高于对照组,使用镇痛泵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干预后可提升镇痛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减少镇痛泵的使用率。分析原因在于通过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其根据VAS 评分采取镇痛泵、镇痛药物或静脉注射等治疗方案[5],并给予其药物及心理行为干预,在患者动态发展中有效处理疼痛,并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尽量调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产后手术做好抗消炎、药物治疗,综合作用下,术后使用镇痛药的量更少,更为合理,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计划行为理论的疼痛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