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射阳蟹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2-11-09朱珠
朱 珠
(射阳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射阳 224361)
“射阳大闸蟹苗”是全国地理标志商标,射阳建有全国最大的3.5万亩河蟹土池育苗基地,蟹苗产量常年占全国70%以上,获评“中国蟹苗之乡”。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国蟹苗产量约92万千克,其中射阳约68万千克,占比74%。蟹苗价格呈前低后高态势,300、250、200克/只雌蟹亲本规格的蟹苗均价分别为1 300、900、700元/千克,河蟹育苗总产值达5亿元。为稳定蟹苗销售市场,加快推进蟹苗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蟹苗行业自律不高、竞争无序、管理不严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河蟹育苗基本情况
1.规模稳居榜首河蟹育苗一般在11月选购种蟹,来年3月底、4月初开始挂笼育苗,5月上旬淡化销售,育苗过程易受种蟹质量、饵料供应、育苗水质、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据统计,近3年全国蟹苗产量分别为95万、115万、92万千克。以2022年为例,因疫情和气候异常影响,各地蟹苗产量均比2021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射阳县、如东县、东台市和辽宁省盘锦市产量分别为68万、7.4万、8.6万、8万千克,分别占全国的74%、8%、9.3%和8.7%。
2.蟹苗销售逆行上扬从销售区域看,江苏的蟹苗主要销往省内兴化、宝应、泗洪、高淳、常熟、吴江以及安徽宣城、无为、上海崇明等地。今年蟹苗销售初期价格受如东、东台等县影响,比往年同期下降30%,后因部分主产县产量低、死亡率高,射阳县蟹苗价格一路上扬,出现了一苗难求的火热行情,养殖小户也通过大户帮销,提前完成所有塘口销售,消除了疫情原因没有客户到现场交易的影响。2022年射阳县蟹苗总产值达5亿元,比2021年增长25%,在外地蟹苗销售哀声一片的背景下,射阳成了“逆袭者”,有效保障了广大育苗户的切身利益。
3.蟹苗良种纷纷落户经农业农村部认定的河蟹新品种共有5个,分别是长江水系的河蟹“长江1号”“长江2号”“江海21号”“诺亚1号”以及辽河水系的“光合1号”。长江水系的4个新品种均落户射阳,其中河蟹“江海21号”“诺亚1号”只授权射阳育苗单位生产,其他县市没有生产许可。因水生动物品种区域管理的要求,河蟹“光合1号”只在辽宁盘锦地区培育销售。
4.河蟹种业前景广阔蟹苗下塘后,经历8~9个月的扣蟹培育期,再经过5~6个月的成蟹养殖,来年10月左右可达150克/只以上的上市规格,如知名的“阳澄湖”“泓膏”“宝应湖”“固城湖”“大纵湖”等大闸蟹品牌。据统计,2019-2021年全国成蟹养殖产量分别为75万、75.7万、77.9万吨,年增幅分别为0.8%和2.8%,产值达千亿元以上。其中2021年江苏河蟹产量36.5万吨,占比46.8%,产值近500亿元。
二、存在问题
1.自行其是,行业发展乱象丛生射阳县河蟹育苗单位有96家,各生产环节凭经验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蟹苗质量控制不严。选购种蟹时,夸大宣传亲本规格,虚报引种来源地区。池塘消毒,仍有偷用敌百虫等违禁药物现象。挂笼生产时,片面追求产量,亩挂笼种蟹可多达上百只,超正常两倍。淡化期间一味追求速度,该淡化5天的,缩短至3天,甚至有的淡化1天就售苗。蟹苗销售以次充好,虚报蟹苗规格,打包“缺斤少两”。以上的怪象、乱象拉低了射阳蟹苗形象,不利于蟹苗产业高质量发展。
2.竞争无序,蟹苗市场秩序紊乱往年全国各地河蟹养殖户都习惯现场选苗购苗,如东、东台出苗时间均早于射阳,销售优势明显,待射阳蟹苗大量上市时,市场需求及价格已经一路下行。部分小型育苗单位没有固定的客户,不甘坐等购苗,通过抖音、微信等途径宣传降价,甚至有“黄牛”代卖蟹苗的现象,蟹苗开卖时就打出198元/千克的价格来吸引眼球,以求迅速将苗卖出,落袋为安,导致射阳虽然占据全国70%以上的蟹苗市场份额,但一直没有市场定价权,反而被有些人恶意操控,蟹苗丰产不丰收成为近年的常态。
3.政策制约,行业管理举步维艰受海域管理政策影响,部分蟹苗养殖单位的承包合同到期未续签,无法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其他符合办理条件的单位也互相“攀比”,推三阻四,造成了无证育苗的普遍现象,目前仅有13家蟹苗养殖单位的证件在有效期,导致行业监管无力,后期管理难以跟上。实际生产中,出现了如“养殖、用药、销售”三项记录不完善、蟹苗上市前病原检测覆盖率低、苗种产地检疫重视程度不高、养殖尾水直排等问题。
三、发展方向
1.坚持规划引领,园区集群发展建设现代水产种业产业园,将沿海育苗单位都纳入园区管理,组建园区管委会。编制园区行业发展规划,提高育苗准入门槛,规范生产经营,实行违规退出机制。园区建立统一标准的可追溯体系,对苗种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养殖生产日志、用药登记、可追溯制度等,切实做到亲本来源清晰、生产过程透明、苗种去向明确,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登记发放《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从亲本选购源头抓起,严格投入品监管,坚决打击无证育苗,逐步打造省级、国家级水产种业园区。
2.严格尾水治理,生态绿色发展将养殖尾水治理作为入园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各育苗单位对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养殖系统进行合理分设重构。养殖用水经沉淀、沙滤、消毒后再使用,分区域配套不低于8%的尾水净化池,在净化池养殖贝类以过滤尾水,委托第三方对养殖用水和尾水进行定期检测,达标后排放。提倡使用小球藻等微生物培养方式、使用鸡粪等有机肥肥水时,有机肥必须先经过烘干发酵方可使用,未经烘干发酵不得进入园区育苗基地。各育苗单位签订尾水排放和有机肥使用责任状,落实育苗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育苗期间的巡查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对尾水直排和滥用有机肥现象采取零容忍态度,情节严重者吊销苗种生产许可证,取消入园资格。
3.开展疫病监测,实施苗种检疫苗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蟹苗质量直接影响全国千万亩河蟹养殖产业。在蟹苗发育至溞状幼体Ⅴ期时,各育苗单位应主动配合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采样工作,重点针对河蟹白斑综合征(WSSV)和螺原体两个重大疫病监控病毒进行检验检测。在园区设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申报点,指导出售或运输水产苗种的育苗单位主动申报检疫,严格落实“四个必检”(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主动申报的必检,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的水产苗种销往外省主动申报的必检,近年来发生过水生动物疫病或疫病监测检测到阳性单位申报的必检,用于增殖放流的水产苗种必检),全面开展“应检未检”“引进未报”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执法检查。
4.深化科研合作,创新经营方式以“政府+科研团队+企业”的合作形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攻关,开辟水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着力推进河蟹育种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国企牵头成立水产种业集团股份制公司,以土地入股占51%股份,各育苗单位以技术和其他资产入股,不再单独经营。统一制定各项规程,各育苗单位按公司计划组织育苗生产,不得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统一把关苗种品质,达不到质量要求的苗种不得对外出售,杜绝以次充好现象。统一销售经营服务,由公司建立销售网络,整合市场需求,完善苗种售后服务,提升“射阳大闸蟹苗”品牌影响力,适时推动相关公司上市。